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破感法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1
作者 蓝秋 杨刚 李锋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6期68-68,70,共2页
目的探讨突破感法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需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年患者120例,随机抽取60例为Ⅰ组,余60例为Ⅱ组。Ⅰ组采用传统的异感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采用突破感法进行阻滞。两组... 目的探讨突破感法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需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年患者120例,随机抽取60例为Ⅰ组,余60例为Ⅱ组。Ⅰ组采用传统的异感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采用突破感法进行阻滞。两组所用局麻药的量和浓度相同。两组分别观察记录穿刺次数、穿刺深度、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Ⅱ组穿刺次数、穿刺深度及不良反应的数据上明显比Ⅰ组小。结论突破感法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 肌间沟 神经阻滞麻醉
下载PDF
臂神经丛阻滞中寻找异感对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占强 季称心 《包头医学》 2003年第3期8-8,共1页
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临床麻醉界人士对臂丛阻滞进行了改良选优。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良的麻醉效果,这其中报道了低位肌间沟C7阻滞,粗针头分层阻滞法,扇形阻滞法等一些新的阻滞方法。其中改良后的臂丛阻滞,大都没有明确提出寻找异感,... 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临床麻醉界人士对臂丛阻滞进行了改良选优。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良的麻醉效果,这其中报道了低位肌间沟C7阻滞,粗针头分层阻滞法,扇形阻滞法等一些新的阻滞方法。其中改良后的臂丛阻滞,大都没有明确提出寻找异感,也没有强调异感对麻醉成功率的影响。经我科麻醉医生的共同体会,找到异感将是获得优良麻醉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麻醉
下载PDF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新方法——二次异感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曹飞 邢宏昶 赵宏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62-62,共1页
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肩及锁骨手术中的主要麻醉方法,但该方法常会出现尺神经阻滞不全,产生止血带痛,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索了一种新的阻滞方法——二次异感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 肌间沟神经阻滞 临床观察 二次 肌间沟 麻醉 阻滞不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用针头找寻异感定位法作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李明姬 金浩哲 金福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8年第36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用针头找寻异感定位法作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骨科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用针头找寻异感法,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材料简单、操作简便、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临床应用7号... 目的探讨用针头找寻异感定位法作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骨科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用针头找寻异感法,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材料简单、操作简便、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临床应用7号注射器针头找寻异感法,准确向筋膜间隙注入足够量的局麻药,可以满足上肢尺侧和肩部手术,无需联合颈丛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头 定位 肌腱沟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观察超声引导下腋路四点法臂丛神经麻醉较传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尺桡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优势 被引量:2
5
作者 倪洋林 侯雅运 +1 位作者 钱慧华 徐浩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9年第4期107-108,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腋路四点法臂丛神经麻醉较传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尺桡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课题收集观察患者均为尺桡骨骨折肥胖患者28例,均分2组,早期组14例,实施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晚期组14例,实施超声引导下腋路...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腋路四点法臂丛神经麻醉较传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尺桡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课题收集观察患者均为尺桡骨骨折肥胖患者28例,均分2组,早期组14例,实施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晚期组14例,实施超声引导下腋路四点法臂丛神经麻醉.结果晚期组麻醉反馈异于早期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腋路四点法臂丛神经麻醉应用价值高,适用于肥胖患者尺桡骨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腋路四点神经麻醉 传统神经阻滞 肥胖患者 尺桡骨骨折
下载PDF
寻找异感法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作用
6
作者 郭玉明 郭芹 《农垦医学》 2005年第4期286-286,共1页
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是常规.多年来工作经验,利用寻找异感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可以提高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可选择性行尺侧、桡侧及正中神经阻滞,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工作经验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桂芝 韩英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52-252,共1页
关键词 腋部入路 神经阻滞 麻醉 腋动脉贯通 并发症 腋窝寻找
下载PDF
C_6横突一针法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8
作者 邓燕 张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2期29-29,共1页
传统的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多为寻找异感或落空感。但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不利之处:寻找异感常会给病人带来多余的疼痛刺激,且进针深度不易掌握;寻找落空感往往麻醉效果不够满意,更增加病人的负担。
关键词 一针 神经阻滞麻醉 横突 病人 肌间沟 进针深度 疼痛刺激 负担 应用体会 传统
下载PDF
臂丛神经腋路阻滞中传统针刺法与神经刺激仪法阻滞效果比较
9
作者 周海鹏 马世龙 +1 位作者 孙茜 郑强 《青岛医药卫生》 2006年第1期29-30,共2页
对于上肢前臂手术中,我们通常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以达到完善的区域麻醉效果。传统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我们都是采用针刺法在腋动脉搏动周围寻获鞘膜的落空感和穿刺针的搏动来确定针已进入鞘内,此时病人若有异感可更明确。该方... 对于上肢前臂手术中,我们通常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以达到完善的区域麻醉效果。传统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我们都是采用针刺法在腋动脉搏动周围寻获鞘膜的落空感和穿刺针的搏动来确定针已进入鞘内,此时病人若有异感可更明确。该方法优点是所需器材简单;但由于该方法属于盲探性的穿刺,在病人具有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并不能确保鞘膜的落空感和穿刺针搏动的完全寻获;而要寻获异感以确保穿刺针位置的准确又需要病人的准确配合。这些都影响了该方法的穿刺容易度和准确性,从而导致了该方法麻醉效果的不确定性。而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将穿刺针最大限度的接近臂丛神经的神经刺激仪法则有效的避免了传统针刺法的局限性,显示出了良好的麻醉效果和操作的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传统针刺 腋路阻滞 效果比较 腋路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动脉搏动 穿刺针 上肢前
下载PDF
两种不同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宇璐 黄素辉 +1 位作者 梁之孔 陆忠辉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第3期856-858,868,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理疗科2018-07至2020-04实施上肢手术伤病员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实验组(n=30),其中实施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组织麻醉者... 目的对比研究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理疗科2018-07至2020-04实施上肢手术伤病员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实验组(n=30),其中实施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组织麻醉者为对照组,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3h、6h、12h、24h患者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实施操作时间327±25s较对照组麻醉实施操作时间282±22s长(P<0.05);观察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麻醉效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优良率更高,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h、6h、12h疼痛评分中,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术中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及术后疼痛控制上较传统异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均较佳,应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仪 神经阻滞麻醉 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下载PDF
改良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敬行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0期74-74,共1页
通常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首先患者头偏向健侧在斜角肌肌间沟与环状软骨水平相交处作穿刺点,垂直皮肤刺入,向足侧内侧进针,寻找异感,回抽无血液,然后注入局麻药[1]。该方法在寻找异感时,有的患者由于特别紧张对异感的叙说不准,常常造... 通常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首先患者头偏向健侧在斜角肌肌间沟与环状软骨水平相交处作穿刺点,垂直皮肤刺入,向足侧内侧进针,寻找异感,回抽无血液,然后注入局麻药[1]。该方法在寻找异感时,有的患者由于特别紧张对异感的叙说不准,常常造成麻醉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肌间沟 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环状软骨 穿刺点 斜角肌 局麻药
下载PDF
异感导引经腋路臂神经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杨震 《中国厂矿医学》 2002年第3期222-223,共2页
肌间沟法可通过寻找异感作为穿刺的客观指标,因而成功率较高。经腋路臂神经丛阻滞法不同于肌间沟法,目前主要依据穿刺针的落空感和针随动脉搏动而摆动来判断穿刺正确与否山。笔者在腋路臂神经丛阻滞中通过寻找异感,以期提高阻滞的成... 肌间沟法可通过寻找异感作为穿刺的客观指标,因而成功率较高。经腋路臂神经丛阻滞法不同于肌间沟法,目前主要依据穿刺针的落空感和针随动脉搏动而摆动来判断穿刺正确与否山。笔者在腋路臂神经丛阻滞中通过寻找异感,以期提高阻滞的成功率和降低反应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能充分配合且无明显心肺疾病的ASAI~Ⅱ级前臂尺侧或中、环和小指手术病人100例,所有病人腋窝都均无疤痕及其它畸形,其中男71例,女2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经腋路神经阻滞 临床观察 麻醉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洛珉 吴洁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比较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与异感定位技术用于锁骨上入路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拟行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 (n =2 4)和异感定位 (n =2 4)方法 ,局麻药均使用0 5 ... 目的 比较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与异感定位技术用于锁骨上入路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拟行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 (n =2 4)和异感定位 (n =2 4)方法 ,局麻药均使用0 5 %的罗比卡因。结果 使用神经刺激器组在起效时间、感差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均长于异感定位组 ,二者在运动阻滞时间和镇痛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神经刺激器组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明显高于异感定位组。结论 采用 0 5 %罗比卡因配合神经刺激器行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 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在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雪红 李丽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8期904-906,共3页
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定位技术常常依靠患者的异感,此法极易引起神经损伤,并且在一些肥胖患者,常难以发现异感,患儿常不能配合说出异感,所以这些患者常常需要放弃神经阻滞麻醉,而神经刺激器(pefipheralnervesfimula—tor,PNS... 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定位技术常常依靠患者的异感,此法极易引起神经损伤,并且在一些肥胖患者,常难以发现异感,患儿常不能配合说出异感,所以这些患者常常需要放弃神经阻滞麻醉,而神经刺激器(pefipheralnervesfimula—tor,PNS)定位技术,不需要寻找异感,提高了阻滞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本研究对2011年1月至12月对100例骨科上肢手术患者就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和传统针刺异感法定位技术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刺激器 肌间沟入路 定位技术 肥胖患者 应用 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两种方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5
作者 龙文平 胡俊梅 +1 位作者 胡宇 殷雁斌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比较横突法与异感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探讨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上肢手术患者457例,随机分为横突组和异感组,两组均经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均为0.375%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20 ml,观察比较两... 目的比较横突法与异感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探讨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上肢手术患者457例,随机分为横突组和异感组,两组均经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均为0.375%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20 ml,观察比较两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结果两组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选择横突法或异感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 神经阻滞 横突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定位对老年桡骨骨折患者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竞 吴穗平 +2 位作者 蔡宜良 陈家趁 谢葵山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5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桡骨骨折患者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神经刺激仪定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老年桡骨骨折患者60例,依据肌间沟臂丛神经组织麻醉方法分为神经刺激仪定位组(n=30)和传统异感法定位组(n=30)两组,... 目的:观察老年桡骨骨折患者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神经刺激仪定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老年桡骨骨折患者60例,依据肌间沟臂丛神经组织麻醉方法分为神经刺激仪定位组(n=30)和传统异感法定位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穿刺针进入到注药完毕时间、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完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注药前(T0)、注药后15 min(T1)、注药后30 min(T2)、手术切皮后10 min(T3)时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刺激仪定位组穿刺针进入到注药完毕时间、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完善时间均显著早于传统异感法定位组(P<0.05)。神经刺激仪定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低于传统异感法定位组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桡骨骨折患者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神经刺激仪定位的效果较传统异感法定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桡骨骨折 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刺激仪定位 传统定位 效果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定位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令东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6期3766-3767,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定位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60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上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定位方式的不同分组,将采用高频超声引导定位的30例患者归为A...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定位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60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上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定位方式的不同分组,将采用高频超声引导定位的30例患者归为A组,将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的30例患者归为B组。比较2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运动阻滞恢复用时、感觉阻滞起效用时均短于B组,镇痛维持用时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引导定位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 高频超声引导定位 传统定位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锁骨上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以平 林建华 +1 位作者 易金容 杨桥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5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锁骨上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的6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路臂丛神经阻滞,B组采用传统寻找异感法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锁骨上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的6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路臂丛神经阻滞,B组采用传统寻找异感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阻滞完善率以及麻醉效果,同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的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尺神经阻滞完善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肌皮神经及桡神经阻滞完善率显著高于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尺神经阻滞完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出现并发症,B组有3例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锁骨上路行臂丛阻滞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传统 神经阻滞 锁骨上路
下载PDF
改良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的比较
19
作者 蔡敬行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3期106-106,共1页
通常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首先患者头偏向健侧在斜角肌肌间沟与环状软骨水平相交处作穿刺点,垂直皮肤刺入,向足侧内侧进针,寻找异感,回抽无血液,然后注入局麻药[1].该方法在寻找异感时,有的患者由于特别紧张对异感的述说不准,常常造成... 通常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首先患者头偏向健侧在斜角肌肌间沟与环状软骨水平相交处作穿刺点,垂直皮肤刺入,向足侧内侧进针,寻找异感,回抽无血液,然后注入局麻药[1].该方法在寻找异感时,有的患者由于特别紧张对异感的述说不准,常常造成麻醉效果不佳,另外,在寻找异感时常反复穿刺较易造成皮下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肌间沟 神经阻滞 环状软骨 麻醉效果 皮下出血 反复穿刺 穿刺点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方法的临床观察分析
20
作者 黄桂贤 刘子云 潘月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5期94-94,共1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两种定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分别对两组采用解剖定位法和异感法实行穿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采...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两种定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分别对两组采用解剖定位法和异感法实行穿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解剖定位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的患者,手术前后的BP、HR及SPO2无明显变化,麻醉镇痛效果评分结果优良率为90%,且无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而采用异感法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的患者,镇痛评分结果优良率为89%,其中10%患者出现神经损伤和穿破血管等。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法,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且此方法损伤小、安全有效,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解剖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