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救治模式与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蒋世荣 黄发贵 +3 位作者 王瑜 王杰 黄彪 李建国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833-836,共4页
目的观察传统专科救治模式与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对比研究。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6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成立前后为分界点,对236名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目的观察传统专科救治模式与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对比研究。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6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成立前后为分界点,对236名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102例,对照组134例。观察两组院内急诊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休克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均低于传统专科救治模式组(P〈0.01),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组院内急诊时间大于传统专科救治模式组(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无差别(P〉0.05)。结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将急救资源前移,早期实施损伤控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救治方式,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 传统救治 严重多发伤 救治效果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2
作者 沈宗欢 姚志斌 王瑢 《右江医学》 2024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传统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前组);再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后...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传统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前组);再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救治效果[从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方面评估]、救治时间(院前急救反应用时、院内急诊用时、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于救治前后,比较损伤严重程度[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组比较,实施后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更低,家属满意度更高(P<0.05);实施后组院前急救反应用时、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且院内急诊用时长于实施前组(P<0.001);实施后组患者ISS评分低于实施前组(P<0.001)。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具有高效、快速等优势,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中,能够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传统救治 一体化救治 救治效果 救治时间
下载PDF
两种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被引量:24
3
作者 甘晓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495-2496,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专科救治模式和一体化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对18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传统专科救治模式的患者共83例为传统模式组,一体化急救模式患者共106例为一体化模式组,比较治疗疗效及... 目的探讨传统专科救治模式和一体化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对18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传统专科救治模式的患者共83例为传统模式组,一体化急救模式患者共106例为一体化模式组,比较治疗疗效及预后。结果一体化模式组急救成功率高于传统模式组,死亡率、致残率、休克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低于传统模式组(P<0.05),抢救室急救时间、初步确定病情时间、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模式组(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模式为严重多发伤患者赢得了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患者急救成功率,减少了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传统专科救治模式 一体化急救模式
下载PDF
整体救治方案在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4
作者 张二成 王晓晶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整体救治方案和传统救治方案对于多发伤急诊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2011—05~2013—10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根据急诊救治方案分为整体救治组(观察组)和传统救治组... 目的:探讨和比较整体救治方案和传统救治方案对于多发伤急诊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2011—05~2013—10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根据急诊救治方案分为整体救治组(观察组)和传统救治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致伤病因、损伤性质等)、救治情况(包括接诊时间、运送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治疗疗效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55例,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接诊时间、运送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观察组的确诊时间(t=2.323,P=0.024)和手术时间(t=2.141,P=0.03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6,P=0.013)。结论:整体救治方案相对于传统救治方案不仅能够缩短确诊时间和手术时间,且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整体救治 传统救治
下载PDF
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喻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6期232-233,共2页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接受危机管理模式联合传统外伤救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急诊接受救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在救治期间单纯实施传统外伤救治护理干预)和观察...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接受危机管理模式联合传统外伤救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急诊接受救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在救治期间单纯实施传统外伤救治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0例,在救治期间实施危机管理模式联合传统外伤救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并发症情况、护理干预前后脑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脑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接受危机管理模式联合传统外伤救治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救治期间并发症,大幅度改善脑神经功能,缩短急诊救治和住院治疗总时间,使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急诊 危机管理 传统外伤救治 满意度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