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多模态翻译探索——以蔡志忠《老子说》(中英文对照版)为例
1
作者 梁萍 朱斌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外译面临新的挑战。蔡志忠《老子说》(中英文对照版)通过模态内的叙事转换、模态间的语图互文等多样化的译介形式、多元化的叙事方式给传统文化典籍译介带来新的尝试,在让大众读者想读、爱读的同时,也助推中国典籍...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外译面临新的挑战。蔡志忠《老子说》(中英文对照版)通过模态内的叙事转换、模态间的语图互文等多样化的译介形式、多元化的叙事方式给传统文化典籍译介带来新的尝试,在让大众读者想读、爱读的同时,也助推中国典籍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多模态翻译 《老子说》
下载PDF
模因论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英译及传播——以《孙子兵法》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谢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从模因论的全新视角分析《孙子兵法》的英译,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孙子兵法》的英译实质与过程。以《孙子兵法》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模因的传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分析了其传播机制和利于传播的先天条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 从模因论的全新视角分析《孙子兵法》的英译,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孙子兵法》的英译实质与过程。以《孙子兵法》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模因的传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分析了其传播机制和利于传播的先天条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模因主要以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方式进行传播,对典籍英译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孙子兵法》 模因 传播 基因型 表现型
下载PDF
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国强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日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但是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只有从...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日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但是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只有从译者、文本及策略等三个方面提高,才能使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取得更大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翻译
下载PDF
模因论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文化要素的英译策略研究——以《孙子兵法》中的基因型译文取向和表现型译文取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99-103,共5页
模因论是源于西方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目前正在蓬勃发展之中。文章从模因论的全新视角分析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英译的启示。根据其启示,文章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文化要素的英译策略可以分为"基因型译文取向"... 模因论是源于西方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目前正在蓬勃发展之中。文章从模因论的全新视角分析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英译的启示。根据其启示,文章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文化要素的英译策略可以分为"基因型译文取向"的英译策略和"表现型译文取向"的英译策略两大板块,而"基因型译文取向"的英译策略板块中又包括可以使原著模因按等值方式传播的策略和使原著模因按等效方式传播的策略两类,文章并以《孙子兵法》为例予以说明。最后,文章指出翻译者必须面对文化现实灵活运用两大板块中的翻译策略以期在确立中华文化真实面貌的同时使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得到英语世界读者的喜爱并发挥其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孙子兵法》 模因 基因型译文取向英译策略 表现型译文取向英译策略 文化专有项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翻译与研究:文化全球化视域下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国强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2期56-58,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各方面从古到今的人文状况。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日益受到全世界的瞩...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各方面从古到今的人文状况。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日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外译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评析,进而对处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典籍翻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翻译与研究 文化全球化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英译方法和文化传播策略——以《大观茶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志博 《福建茶叶》 2018年第3期350-351,共2页
在《大观茶论》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其中所具有的内涵需要借助语言元素和文化内涵的具体差异来进行阐述和表达,从而实现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递。本文拟从《大观茶论》的创作背景和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大观茶论》的英译与文化传... 在《大观茶论》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其中所具有的内涵需要借助语言元素和文化内涵的具体差异来进行阐述和表达,从而实现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递。本文拟从《大观茶论》的创作背景和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大观茶论》的英译与文化传播活动的特殊性理解,从而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大观茶论》的英译方法和文化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英译方法 文化传播策略 《大观茶论》
下载PDF
微媒体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传播策略
7
作者 纪凌云 全彩宜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18年第3期8-10,共3页
网络与微媒体环境深刻影响了当代人的阅读习惯,传统文化典籍在当代的大众传播中面临着极大 的困境.古代典籍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文化,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去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微媒体时代如何 传播,可从这几个方面着力移动客户端建设、... 网络与微媒体环境深刻影响了当代人的阅读习惯,传统文化典籍在当代的大众传播中面临着极大 的困境.古代典籍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文化,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去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微媒体时代如何 传播,可从这几个方面着力移动客户端建设、形式转化、化整为零、以趣味性为切入点、借力网络公众人物的 传播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媒体时代 传统文化典籍 传播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若干作风和廉政建设价值今读
8
作者 戴路 《价值工程》 2013年第22期194-196,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作风和廉政建设的著述论述和评价成果非常丰富,尽管我们挂一漏万,仍然使我们后来者每每涉历其精彩表述的内容,都是一次次心灵净化和思想启迪的过程。而习近平同志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关于作风和廉政...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作风和廉政建设的著述论述和评价成果非常丰富,尽管我们挂一漏万,仍然使我们后来者每每涉历其精彩表述的内容,都是一次次心灵净化和思想启迪的过程。而习近平同志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关于作风和廉政建设一系列讲话精髓,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有着相通的涵义。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思想文化绿水长流、青山不老的活力。古今相联、以史为镜、古为今用,可服务于我们凝聚心力,实现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以史为镜 古为今用
下载PDF
浅析王珏《三字经随想曲》——中国民族管弦乐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融合下的艺术结晶
9
作者 王诺 《北方音乐》 2020年第22期230-232,共3页
通过赏析王珏《三字经随想曲》这部作品,我认为,《三字经》不再是枯燥无味的、静静地躺在书本中的一页文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和性格的艺术仙子。作曲家王珏将音乐与国学结合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既能在音乐和情感的表达中达到... 通过赏析王珏《三字经随想曲》这部作品,我认为,《三字经》不再是枯燥无味的、静静地躺在书本中的一页文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和性格的艺术仙子。作曲家王珏将音乐与国学结合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既能在音乐和情感的表达中达到如鱼得水,也能符合国学背景,在作曲技术理论的框架中保持中规中矩。就是因为有了国学与音乐的结合,才让这样一个美丽的结晶在作曲家王珏的笔下给予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也在《三字经随想曲》这部音乐作品中变现出了中国民族管弦乐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历史发展过程相辅相成,一脉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管弦乐 国学文化 《三字经》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下载PDF
翻译之维度与阐释之限度——基于传统典籍域外传播的译介考察及文化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畔 汪晓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1-100,共10页
翻译是阐释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二者都是行为主体之于文本信息的理解和表达。对于文化典籍而言,其翻译与阐释的内在关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阐释的逻辑演绎是语际转换的意识体现。以逻辑起点为参照标准的、依附于不同语境范... 翻译是阐释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二者都是行为主体之于文本信息的理解和表达。对于文化典籍而言,其翻译与阐释的内在关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阐释的逻辑演绎是语际转换的意识体现。以逻辑起点为参照标准的、依附于不同语境范畴的解析路径是解构翻译内部“西方中心主义”的动态生成。第二,文化典籍外译的本质是达成历史视域与读者视域的有效融合,而副文本(阐释部分)的存在就成为在文本(译介部分)基础之上的翻译建构行为。这既是弥合文本翻译性间距的技术手段,同时也印证了“翻译即阐释”这一理论命题的现有实践。第三,译者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自觉是典籍外译的思想溯源,寓于文化场域下的译介行为则是文本审美价值的特定延伸,因此翻译与阐释归根结底是文化维度的形态显现。总体而言,翻译的维度和阐释的限度是新时期文化典籍外译的归纳与整合,这种过程的脉络彰显也为窥探今后中华典籍的域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典籍 翻译建构 阐释逻辑 文化自觉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保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莉莉 徐国亮 《环境经济》 2010年第8期38-41,共4页
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具有了环境保护意识。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倡导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反对过度利用和破坏性的开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对于环境保护思想也有很多记录,这些记录记载了古... 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具有了环境保护意识。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倡导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反对过度利用和破坏性的开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对于环境保护思想也有很多记录,这些记录记载了古代先哲及人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环保思想 价值探究 合理开发利用 环境保护意识 当代 环境保护思想 自然资源
下载PDF
中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研究
12
作者 张燕 《文教资料》 2012年第36期1-3,共3页
经典作品体现的是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经验,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代表了一个时期语文与人文的最高成就。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帮助中学生建设精神家园。作者通过对南师附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的实验与研究.希望形成一套符合中学... 经典作品体现的是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经验,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代表了一个时期语文与人文的最高成就。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帮助中学生建设精神家园。作者通过对南师附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的实验与研究.希望形成一套符合中学生实际状况,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中学教学 方法与尝试
下载PDF
思维融合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典学习路径思考
13
作者 蒲儒刿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2年第5期72-73,共2页
当下,快速的科技发展,大量涌现的新职业,为个体选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信息过载,信息焦虑,信息疲劳,虚拟世界,又使人们面临身份迷失之虞;社会的快速变化,对个体的应变力提出了空前挑战。在日益多元而快速变迁的语境下,个体何以建构... 当下,快速的科技发展,大量涌现的新职业,为个体选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信息过载,信息焦虑,信息疲劳,虚拟世界,又使人们面临身份迷失之虞;社会的快速变化,对个体的应变力提出了空前挑战。在日益多元而快速变迁的语境下,个体何以建构健全人格、获得健康的精神世界,成为新的世纪课题。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论语》《孟子》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希望从那里找到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信息焦虑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信息过载 个体选择 虚拟世界 健全人格 身份迷失
下载PDF
《典籍里的中国工匠》
14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3年第8期6-6,共1页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记录了许多中国制造和中国工匠的故事。本书对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蕴涵的科技文明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典籍中的各种发明记录和工匠传说逐一追根溯源、风趣解读,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生动、意趣盎然的科普故事,让读者在活色...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记录了许多中国制造和中国工匠的故事。本书对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蕴涵的科技文明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典籍中的各种发明记录和工匠传说逐一追根溯源、风趣解读,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生动、意趣盎然的科普故事,让读者在活色生香的古典文化氛围中,品味并享受到五千年中华科技文明的自豪和骄傲,并通过劳动叙事,传播中国传统的科技文明和创新成果,体现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意趣盎然 活色生香 创新成果 鲜活生动 系统梳理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王亚南与武昌中华大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泽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王亚南(1901—1969),湖北黄冈(今团风)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翻译了《资本论》,曾任厦门大学校长,在大学从教达三十多年。他自幼勤奋好学,饱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从而奠定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1921年秋以优异成绩... 王亚南(1901—1969),湖北黄冈(今团风)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翻译了《资本论》,曾任厦门大学校长,在大学从教达三十多年。他自幼勤奋好学,饱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从而奠定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1921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即华中师范大学前身)教育系,于1926年毕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王亚南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华大学 厦门大学 勤奋好学 武昌
下载PDF
《论语》训解释疑两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诒三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40,共4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恐怕没有哪一本书比《论语》受到更多的关注,历代学者文人都对《论语》的解读作出过努力和贡献,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目前我们还不能说关于《论语》的解读就尽善尽美、无可挑剔了。在《论语》文句的释读方...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恐怕没有哪一本书比《论语》受到更多的关注,历代学者文人都对《论语》的解读作出过努力和贡献,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目前我们还不能说关于《论语》的解读就尽善尽美、无可挑剔了。在《论语》文句的释读方面,事实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从不断见诸报章的关于《论语》文句的考释文字和近年出版的多种《论语》注译著作中注释方面的分歧就可以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尽善尽美 解读 文句
原文传递
毛泽东为什么下功夫读《二十四史》
17
作者 徐中远 《党建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1-63,共3页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喜欢阅读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这是青年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态度。他对史籍的爱好,贯穿于他的一生。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二十四史》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青年时代
原文传递
携手做慈善 传播真善美
18
《社会与公益》 2022年第9期I0003-I0003,共1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关于慈善的概念,古已有之。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的意思;“善”的本义是“吉祥、美好”,后引申为和善、亲善、友好。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关于慈善的概念,古已有之。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的意思;“善”的本义是“吉祥、美好”,后引申为和善、亲善、友好。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曾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也曾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以及人之幼;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上善若水 慈善思想 《道德经》 乐善好施 守望相助 疾病相扶 真善美
原文传递
《〈论语〉选读》教学,我们可以做什么
19
作者 康国军 《语文月刊》 2011年第2期36-38,共3页
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论语》一书,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所在。它虽经波折,但始终存活,在国学兴起之时,在人性缺失、道德沦丧、文化混乱等诸多社会问题存征之时.... 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论语》一书,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所在。它虽经波折,但始终存活,在国学兴起之时,在人性缺失、道德沦丧、文化混乱等诸多社会问题存征之时.《〈论语〉选读》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选读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教学 中国文化 人性缺失 道德沦丧 社会问题
原文传递
也来说一说“礼”
20
作者 鄢烈山 《文史天地》 2015年第5期1-1,共1页
这些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使我对孟子的“四端之说”有了更深的理解。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这些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使我对孟子的“四端之说”有了更深的理解。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恻隐之心 孟子 四端 是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