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地传统文化变迁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解读——以广东乳源瑶族旅游发展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力 郭潇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9年第3期23-27,共5页
本文从旅游社会学角度,以广东省乳源瑶族旅游发展为例,对旅游目的地传统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变迁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对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现代化的矛盾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内在发展的... 本文从旅游社会学角度,以广东省乳源瑶族旅游发展为例,对旅游目的地传统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变迁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对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现代化的矛盾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内在发展的一致性,探讨基于传统民族文化开发的旅游发展与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民族文化保护 市场调研 传统文化变迁
下载PDF
苗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机制探析——评《贵州苗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变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宏妮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与相对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相比较。一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得相对滞后,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显得与时代发展的脚步脱节。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变迁 教育发展 苗族地区 传承机制 学校教育 苗族文化 传承和发展
下载PDF
《贵州苗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变迁》 被引量:1
3
《理论与当代》 2016年第8期38-38,共1页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为古代中央王朝之“化外生苗地”。若以“巫文化”论之,贵州是“巫文化圈”的中心,所谓“西南奥区”是也。巫文化体系在中原失落后,却在贵州苗族地区得以保存,实乃“礼失而求诸野”的一枚标本。明代以来官学...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为古代中央王朝之“化外生苗地”。若以“巫文化”论之,贵州是“巫文化圈”的中心,所谓“西南奥区”是也。巫文化体系在中原失落后,却在贵州苗族地区得以保存,实乃“礼失而求诸野”的一枚标本。明代以来官学体系在贵州苗族地区获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地区 传统文化变迁 贵州 教育发展 民族 文化体系 中央王朝 文化
下载PDF
贵州苗族地区教育发展对苗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能 罗连祥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第18期88-89,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贵州苗族社会的发展,贵州苗族传统文化发生了剧烈变迁。在引起贵州苗族传统文化变迁的诸多因素中,由教育发展而引起的苗族文化主体理性的变化是导致贵州苗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内在根源。
关键词 贵州苗族地区 教育发展 传统文化变迁
下载PDF
“知识本位”下的无兵文化与“武士”的回归——科举时代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变迁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新夫 李承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8-143,共6页
科举社会以"知识本位"为价值依归,视"学问"为官员录用与升迁的基本准则。社会上下莫不以读书为荣,"知识"的卡里斯马光环令"兵民"暗然失色。科举与行伍的尊卑高下,是传统文化尚文轻武价值取向... 科举社会以"知识本位"为价值依归,视"学问"为官员录用与升迁的基本准则。社会上下莫不以读书为荣,"知识"的卡里斯马光环令"兵民"暗然失色。科举与行伍的尊卑高下,是传统文化尚文轻武价值取向的一种"显形"表现。科举制"以文取士"原则使"知识本位"与"权力本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同时也使中国无兵文化发展到极致。社会结构"有兵"还是"无兵"是划分传统与近代的重要标识之一,从"士农工商"到"兵农工商",虽一字之差,却折射了近代中国军事文化从"无兵"文化向"有兵"文化变迁之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传统军事文化变迁 知识本位 无兵文化 “武士”回归
下载PDF
荷印吧城华人文化的传统与变迁——以“吧国公堂”的司法行政职能为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聂德宁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9,共7页
本文以吧国公堂(荷印吧城华人公馆)档案资料文献为依据,考察和分析吧国公堂司法行政职能的演变,从中探讨吧城华人司法行政制度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华人社会的意义,进而更为深刻地了解荷印殖民统治下吧城华人在竭力保持自身中华文化传统的同... 本文以吧国公堂(荷印吧城华人公馆)档案资料文献为依据,考察和分析吧国公堂司法行政职能的演变,从中探讨吧城华人司法行政制度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华人社会的意义,进而更为深刻地了解荷印殖民统治下吧城华人在竭力保持自身中华文化传统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逐步融入殖民地社会体系的历史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吧城华人 文化传统变迁 荷属东印度
下载PDF
外出务工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变迁
7
作者 韩艳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13期58-59,共2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我国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现象。这一现象造就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特殊群体也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随着经济的不断...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我国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现象。这一现象造就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特殊群体也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越发普遍,外出务工人员也不断增多,劳动人口的转移与流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当地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因此,研究外出务工影响下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变迁对于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民族团结有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外出务工 传统文化变迁
下载PDF
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从“二分法”到“四分法”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继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7-23,共7页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走出"传统-现代"二元对立或二元选择的困境。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并非只出现对立或趋同两种形态,还会出现并存、联结等连续形态或中间形态,...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走出"传统-现代"二元对立或二元选择的困境。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并非只出现对立或趋同两种形态,还会出现并存、联结等连续形态或中间形态,至少会出现对立、趋同、并存、联结四种不同形态。因此,我们不能再采用传统和现代"二分法",而应该运用"四分法"。我们不仅要把文化遗产放在校园、博物馆、传承人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习馆等场所看其留存和继承,更应该将其放在具体的经济社会场境(如国家、地区、城市、小镇、乡村等)看其传承和发展。我们既要看到现代化进程对文化遗产的冲击,也要看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遗产的并存;既要看到文化遗产被动受所处经济社会场境影响的特点,也要看到文化遗产具有的能动性,其可以自主生成各种企业、组织、产业甚至产业集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传统-现代”转型 二分法 四分法 传统文化变迁
下载PDF
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与整合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峰 阿巴拜克 《新疆艺术(维文)》 2000年第2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新疆 维吾尔族 传统文化变迁 文化整合
全文增补中
哈尼族婚俗变迁研究——以西双版纳州大勐龙镇勐宋村为例
10
作者 王晨茜 《海外文摘》 2020年第16期35-36,共2页
本文考察了勐宋村哈尼族传统婚俗的变迁,哈尼族传统婚俗带有本民族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且是在漫长的文化时空中积累和创造的。随着社会发展,各民族间交流日益加深,传统婚俗也随之发生变化。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 本文考察了勐宋村哈尼族传统婚俗的变迁,哈尼族传统婚俗带有本民族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且是在漫长的文化时空中积累和创造的。随着社会发展,各民族间交流日益加深,传统婚俗也随之发生变化。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受到经济、文化的影响,从哈尼族婚俗变迁过程也可以反映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传统文化变迁 文化
下载PDF
血脉的传承——景德镇新兴民窑业田野考察笔记 被引量:11
11
作者 方李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5-125,共21页
本文通过对景德镇一个传统手工艺陶瓷社区的长期的田野作业 ,来对一个地方性的陶瓷手工艺术和陶瓷手工文化展开微观的分析和研究 ,并通过这种特定“情境”的描述来解释和理解在当今社会、经济、科技迅速发展变化背景下的一些文化及艺术... 本文通过对景德镇一个传统手工艺陶瓷社区的长期的田野作业 ,来对一个地方性的陶瓷手工艺术和陶瓷手工文化展开微观的分析和研究 ,并通过这种特定“情境”的描述来解释和理解在当今社会、经济、科技迅速发展变化背景下的一些文化及艺术的传统与变迁方面的问题。其研究方法不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 ,而是到生活中去 ,接触活生生的人 ,接触真实的社会现实 ,并且 ,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去感悟人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民窑业 传统文化变迁 技艺 文化田野考察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活化农村传统文化——以龙泉驿区为例
12
《四川社科界》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本文采用田野作业法、文献法、综合分析法在对龙泉驿区农村传统文化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后,提炼该地区传统文化变迁的表现形式和文化表象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立足于优秀传统继承,文化创新促进的角度,试图为龙泉驿区农村传统文化的活化提... 本文采用田野作业法、文献法、综合分析法在对龙泉驿区农村传统文化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后,提炼该地区传统文化变迁的表现形式和文化表象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立足于优秀传统继承,文化创新促进的角度,试图为龙泉驿区农村传统文化的活化提供一系列合理的可行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传统文化 龙泉驿区 城镇化进程 活化 传统文化变迁 文化表象 传统继承 文化创新
原文传递
师幼再构幼儿园民间艺术课程的操作样式
13
作者 蒋雅榕 李莉 《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 2022年第2期10-12,共3页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个物件、一段记忆、一串故事、一种艺术形式……穿越千年的时光抵达现在与我们相遇,这些就是中国民间艺术。很多人认为民间艺术是传统的、过去的,幼儿能理解吗?幼儿园是否存在研究的必要?其实不然,就民间艺术...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个物件、一段记忆、一串故事、一种艺术形式……穿越千年的时光抵达现在与我们相遇,这些就是中国民间艺术。很多人认为民间艺术是传统的、过去的,幼儿能理解吗?幼儿园是否存在研究的必要?其实不然,就民间艺术本身而言,它一直在传统文化变迁的历史潮流中传承与发展。现在,民间艺术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和儿童建立联系,其多元的表征形式是儿童所喜欢的。民间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之一,那是因为感受、表现、创造民间艺术是幼儿认知所及、能力可及,情感所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形式 中国民间艺术 幼儿园 传统文化变迁 内容的选择 操作样式 历史潮流 幼儿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