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郗希 刘高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2-115,共4页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抱有虚心学习、传承与转化并重、崇尚热爱而不迷信、思辨非质疑的态度,避免对其全盘否定或全面神化的两极思想倾向。国学教育应包含"尽美、尽善、尽慧、尽才"四层次,以熏陶底蕴,构建情操,彰显智慧与致...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抱有虚心学习、传承与转化并重、崇尚热爱而不迷信、思辨非质疑的态度,避免对其全盘否定或全面神化的两极思想倾向。国学教育应包含"尽美、尽善、尽慧、尽才"四层次,以熏陶底蕴,构建情操,彰显智慧与致用人生。教育过程中注重国学和科学的统一,导向人本关怀与智慧培养,避免其成为成功学、鸡血式、快餐式的功利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复兴 德育与美育 慧育 才育
下载PDF
社会工作促进传统文化复兴:时代脉络、核心能力与人才战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斌志 徐世鸿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7,共6页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者已经开始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复兴的探索实践,但依旧面临着缺乏系统理论、跨界知识、规范技术和实证支撑等方面的困境,因此,需要提炼社会工作者促进文化复兴的专业核心能力。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者促进文化复兴的核心能...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者已经开始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复兴的探索实践,但依旧面临着缺乏系统理论、跨界知识、规范技术和实证支撑等方面的困境,因此,需要提炼社会工作者促进文化复兴的专业核心能力。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者促进文化复兴的核心能力可以表现为价值、知识和技术三个层面,不仅包括文化自觉自信和文化活化更生的理念,更包括具备在地文化研究和社区文化营造的知识,还包括文化普及、跨界融合和政策倡导等技术。因此,社会工作在参与传统文化复兴的过程中,要不断促进两者融合发展,完善人才教育体系,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提升专业服务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复兴 社会工作者 核心能力
下载PDF
传统文化复兴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明茹 《陇东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0-82,共3页
进入21世纪,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民间和官方的重视,其发展日益呈现出与马克思主义并行发展的趋势,并逐步实现着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当代话语的会通。文章旨在分析其存在的现实环境,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统文化会通的现实性;面... 进入21世纪,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民间和官方的重视,其发展日益呈现出与马克思主义并行发展的趋势,并逐步实现着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当代话语的会通。文章旨在分析其存在的现实环境,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统文化会通的现实性;面对传统文化带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意义,如何在民众中培植传统文化素养、如何理性对待两者差异性以及把握传统文化复兴这一文化现象,以期通过冷思考对会通中的两者有更深层次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统文化复兴 会通
下载PDF
传统文化复兴下汉服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梦柔 杨李平 +3 位作者 谢雨欢 李媛媛 吴美娟 杨雪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17期36-38,共3页
近年来,全国掀起一股“汉服热”,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声高涨,汉服产业迎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代。本文通过文献查找、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归纳得知,汉服产业在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但背后藏有诸多隐... 近年来,全国掀起一股“汉服热”,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声高涨,汉服产业迎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代。本文通过文献查找、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归纳得知,汉服产业在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但背后藏有诸多隐患,如汉服缺乏规范性和包容性、汉服商家良莠不齐、产业宣传推广不够到位等,并就此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服产业 传统文化复兴 发展建议
下载PDF
传统文化复兴视阈下的高校戏曲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7
5
作者 朱婷婷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4-176,共3页
高校戏曲通识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近年来,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对戏曲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视阈下传承中国戏曲文化。如何完成"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使... 高校戏曲通识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近年来,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对戏曲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视阈下传承中国戏曲文化。如何完成"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使命,这为当下高校戏曲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梳理高校戏曲通识课程开设现状的基础上,从课程内容、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当下高校戏曲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戏曲通识课程 传统文化复兴 戏曲教学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新媒体传播下传统文化的复兴——以故宫的网红化生存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倩 《声屏世界》 2020年第5期11-14,共4页
故宫作为中国的符号象征,具有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那么新媒体技术传播下这样一个无围墙的网络故宫世界到底是现实的还是非现实的,它以何种形式、形象存在于网络世界又为何如此受推崇,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是否能够可效仿,如何界定、重... 故宫作为中国的符号象征,具有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那么新媒体技术传播下这样一个无围墙的网络故宫世界到底是现实的还是非现实的,它以何种形式、形象存在于网络世界又为何如此受推崇,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是否能够可效仿,如何界定、重新解构历史与"恶搞"的界限,特色传统文化发扬之路前景如何,这些均是文章研究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传统文化复兴 现实的非现实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下载PDF
“内美”与“国画民学”——黄宾虹的绘画美学思想与民族文化建构及其当下意义
7
作者 王宗英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2期22-35,共14页
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所诠释的“内美”,和他所建构的“内美”与“国画民学”学术系统,是一位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承的知识分子面对20世纪上半叶国家动荡、民族危亡贡献出的文化救国、救亡良策。形而上的“内美”,既具体... 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所诠释的“内美”,和他所建构的“内美”与“国画民学”学术系统,是一位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承的知识分子面对20世纪上半叶国家动荡、民族危亡贡献出的文化救国、救亡良策。形而上的“内美”,既具体表现为个人内在的精神修养和国家民族所呈现出的民族修养,亦是“国画民学”萃取的中国绘画蕴藏的巨大文化价值,是对中国古典画论中“传神”“技进乎道”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黄宾虹以“内美”为核心范畴,使传统画论中零散的、渗透在审美各方面的重“内美”观念或倾向有机联系在一起,并“以金石入画”的实践证明了“内美”与“国画民学”在当代实行的可能。对“内美”的价值追求不仅内部推动中国画语言的革新与创造,亦使得民族文化精神得以永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美” “国画民学” 文化救亡 传统文化复兴
下载PDF
影视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探析
8
作者 陆生发 《芒种(下半月)》 2015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影视文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传播方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工业化对于影视文学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现在的影视作品多数不能真正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倒是让... 影视文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传播方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工业化对于影视文学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现在的影视作品多数不能真正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倒是让观众误解传统文化。因此,如何发挥影视文学的优势,扬长避短,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影视文学的现状及影响,探索如何利用影视文学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现状 措施
原文传递
乡村内生型传统公共营建活动的空间与社会意义:基于木拱廊桥营建的民族志观察
9
作者 刘乃菲 单军 《世界建筑》 2024年第9期30-35,共6页
当今乡村介入式的发展模式面临不可持续性问题,向内生型发展模式转型成为迫切需求。笔者借助人类学民族志的方法,观察了一场内生力量主导的乡村公共营建活动,并基于公共空间理论揭示出乡村内生型营建活动不仅在空间层面上优化了聚落环境... 当今乡村介入式的发展模式面临不可持续性问题,向内生型发展模式转型成为迫切需求。笔者借助人类学民族志的方法,观察了一场内生力量主导的乡村公共营建活动,并基于公共空间理论揭示出乡村内生型营建活动不仅在空间层面上优化了聚落环境,也在社会意义上建构了乡村内部的运行秩序。本研究为构建乡村内生型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型发展 乡村公共营建活动 公共空间 木拱廊桥 空间塑造 社会建构 传统文化复兴 乡村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昆明地区中国传统节日复兴的现存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
10
作者 阮睿璇 赵爽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3年第12期55-57,共3页
昆明地区中国传统节日的复兴持续了十数年,虽然有一定成果,但过程曲折且依然拥有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中国传统节日复兴的现存问题是促进其稳步推进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弘扬优秀且正确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通过分析... 昆明地区中国传统节日的复兴持续了十数年,虽然有一定成果,但过程曲折且依然拥有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中国传统节日复兴的现存问题是促进其稳步推进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弘扬优秀且正确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昆明地区中国传统节日复兴的现存问题及原因,从而探寻一些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旨在为后续的复兴者提供思路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复兴 传统节日 昆明地区
下载PDF
南大吉对阳明心学的四大贡献——兼论对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11
作者 李承贵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7,14,共8页
考之南大吉生平,其于王阳明心学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不唯笃信心学,而且身体力行实践之;不唯修葺书院为王阳明讲学提供平台,而且亲临督教指导学员;不唯刻印阳明语录,而且与同门切磋学习心得,相互激励;不唯抵御对阳明心学的各种攻... 考之南大吉生平,其于王阳明心学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不唯笃信心学,而且身体力行实践之;不唯修葺书院为王阳明讲学提供平台,而且亲临督教指导学员;不唯刻印阳明语录,而且与同门切磋学习心得,相互激励;不唯抵御对阳明心学的各种攻击、毁谤,而且成为王阳明心灵上的知己。南大吉之于王阳明心学的作为和贡献,对于当今复兴传统文化的实践亦蕴含着弥足珍贵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吉 王阳明心学 贡献 复兴优秀传统文化 启示
下载PDF
浅析“全面复兴传统文化”背景下电视媒体节目发展机遇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颖 《新闻传播》 2019年第11期83-84,共2页
作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让在'娱乐至死'泥淖中进退维谷的电视媒体拨云见日,一批洋溢着五千年传统文化魅力的节目让沉醉于自媒体、微视频和碎片化阅读的观... 作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让在'娱乐至死'泥淖中进退维谷的电视媒体拨云见日,一批洋溢着五千年传统文化魅力的节目让沉醉于自媒体、微视频和碎片化阅读的观众重新回到电视机前,这为电视媒体节目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复兴传统文化 文博类节目 益智类节目 书信类节目
下载PDF
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下的山西声乐新思路
13
作者 郑斌 《黄河之声》 2019年第2期21-22,共2页
习总书记曾数次在重要场合发表有关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这对于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山西省地域文化、探索山西声乐未来发展以及增强山西声乐文化自信心等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复兴传统文化 继承创新 声乐文化自信
下载PDF
溯传统文化之源 铸现代民族之魂——论方勇的诸子学研究
14
作者 郝雨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方勇倡导“新子学”理念,创办《诸子学刊》,连续主办诸子学国际学术会议,主持《子藏》编纂工程。其《庄子学史》博大精深、厚重宏通,令人震撼;《子藏》以“全且精”为原则,考察版本源流,构建一座巨大的子学宝库,对今后诸子学研究有着非... 方勇倡导“新子学”理念,创办《诸子学刊》,连续主办诸子学国际学术会议,主持《子藏》编纂工程。其《庄子学史》博大精深、厚重宏通,令人震撼;《子藏》以“全且精”为原则,考察版本源流,构建一座巨大的子学宝库,对今后诸子学研究有着非凡的意义。开创“新子学”,尝试为整个诸子学界乃至思想界探索发展新方向,在世界哲学的大背景下,召唤中国哲学的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勇 诸子学 传统文化复兴 “新子学”
下载PDF
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市民生活
15
作者 黄莺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第3期75-76,共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历经数年经久不衰。文脉延续,国之强大,离不开后人赓续文化传统、守护文化瑰宝。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继续大放异彩,让其中精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模范得到广泛传承?民间是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历经数年经久不衰。文脉延续,国之强大,离不开后人赓续文化传统、守护文化瑰宝。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继续大放异彩,让其中精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模范得到广泛传承?民间是传统文化复兴的土壤,复兴传统精髓,就需要以更贴近市民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文化传承的表达方式和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道德模范 人文精神 文化瑰宝 思想观念 传统文化复兴 文脉延续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途径探索
16
作者 孙维蔚 《传播力研究》 2022年第3期19-21,共3页
当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带来诸多挑战与制约。文化发展环节是否能够在科学的方法下,更好地迎合历史发展轨迹,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是否能够再次崛起尤为重要。而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中,需要良好的... 当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带来诸多挑战与制约。文化发展环节是否能够在科学的方法下,更好地迎合历史发展轨迹,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是否能够再次崛起尤为重要。而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中,需要良好的传播途径,不断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途径进行探讨,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入手,分析传统文化传播情况,最后提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途径,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传播 中华传统文化复兴 创新传播方式
下载PDF
西方脉络与中国图景:风险文化理论及其本土调适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广利 王伯承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风险社会研究的文化向度形成了系统的风险文化理论:现代社会风险不是一种社会秩序,而凸显的是一种文化现象;风险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结果和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建构;而且风险认知本身即是一种问题解决的取向——风险的消弭也有赖于风险文化的... 风险社会研究的文化向度形成了系统的风险文化理论:现代社会风险不是一种社会秩序,而凸显的是一种文化现象;风险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结果和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建构;而且风险认知本身即是一种问题解决的取向——风险的消弭也有赖于风险文化的再造与风险认知的重塑。西方风险文化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风险确定性的解构、价值理性的回归、信任危机的弥合,但是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其过于主观的理想化色彩、夸大了社会边缘群体的作用。此外,风险文化理论主要基于西方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文化脉络,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而缺乏非西方经验的总结。西方文化传统强调"人对物"的征服和开发,中国文化传统则注重"人对人"之间关系的处理——意涵的是一种德行文化、和谐文化,而非西方的智性文化、对抗文化。在现代社会风险弥漫的场域下,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意义就是实现风险文化理论的本土化建构。这种西方理论的本土调适,进一步实现了风险文化理论的新生,对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启示意义,现代风险的"中国式回答"一定程度上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实现的另一种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文化理论 主观意识 价值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理论本土化
下载PDF
从美育救国走向美育强国——兼议中国当下设计教育中的文化自觉方略
18
作者 陈晨 王柯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12期37-37,39,共2页
由美育救国开启的民国设计教育,铺筑了具有政治功利性的、曲折的文化自觉之路。受民国设计教育中萌生的民族意识的启示,当下多元文化共存的全球化语境,为中国设计教育复兴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自觉、实现美育强国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 美育救国 美育强国 设计教育 文化自觉 传统文化复兴
下载PDF
学校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对小学生价值观及行为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康晓光 王瑾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5,共6页
衡量当代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是否能够成功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其所弘扬或倡导的文化能够真正对人起到教化作用。那么,一种在过去的、相对封闭的农业文明时代能够有效运行的文化到底能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衡量当代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是否能够成功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其所弘扬或倡导的文化能够真正对人起到教化作用。那么,一种在过去的、相对封闭的农业文明时代能够有效运行的文化到底能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呢?本文从探讨学校中华经典文化教育活动的效果切入,采用严格的社会科学实证方法,来回答上述问题。通过选取典型个案,对两所学校学生进行问卷普查获得数据,运用多元最小二乘估计验证了经典文化教育是造成学生态度和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儒家价值观的中介效应,建立了经典文化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和行为影响的作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复兴 学校中华经典文化教育 儿童读经 效果研究
下载PDF
整体保护: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最佳方式
20
作者 李富 《记者观察(中)》 2021年第8期18-19,共2页
我国现代化到今天,作为我国根与魂的、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及其遗产如何更切合实际地、更经济合理地保护传承,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绕不过、摆不脱的重大问题。那么对农耕文化及其遗产如何进行保护传承?在总结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历史必然... 我国现代化到今天,作为我国根与魂的、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及其遗产如何更切合实际地、更经济合理地保护传承,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绕不过、摆不脱的重大问题。那么对农耕文化及其遗产如何进行保护传承?在总结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归纳出农耕文化保护的最佳方式是整体保护,因为整体保护可使农耕文化各个类别都有自己的展示空间,更利于发挥其对促进传统文化复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整体保护 保护传承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示空间 最佳方式 巨大推动作用 传统文化复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