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现代网络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转型
1
作者 钟垚鑫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7期73-75,共3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其数千年发展进程中造就出无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中国内部各民族间的传播交融,亦因其具有独特文化魅力深刻影响着周边国家文化体系的构建与文脉延承。互联...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其数千年发展进程中造就出无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中国内部各民族间的传播交融,亦因其具有独特文化魅力深刻影响着周边国家文化体系的构建与文脉延承。互联网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诞生,并随经济社会发展而衍生出诸多别具一格的现代网络文化。现代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对原有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架构造成较大冲击,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急需进行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网络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现代化转型 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转型 互联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体系的构建
下载PDF
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转型——新疆哲学学会2011年年会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凤强 彭无情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6期154-156,共3页
2011年9月17日,由新疆哲学学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和新疆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承办的"新疆哲学学会2011年年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新疆哲学界专家学者和高校部分师生一百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会议围绕"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 2011年9月17日,由新疆哲学学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和新疆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承办的"新疆哲学学会2011年年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新疆哲学界专家学者和高校部分师生一百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会议围绕"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转型"这一主题,从哲学与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新疆精神、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和交流。现将此次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师范大学 传统文化转型 现代文化 哲学学会 年会综述 各民族 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转型——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背景
3
作者 楚国清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中西文化间的一个重大分野在于对个体和群体的不同关照。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向度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多维定位,包括价值定位中的"群体优先",伦理定位中的"道德责任",目标定位中的"伦理追求"... 中西文化间的一个重大分野在于对个体和群体的不同关照。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向度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多维定位,包括价值定位中的"群体优先",伦理定位中的"道德责任",目标定位中的"伦理追求"等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之所在。为此,应实现群体优先与制度优先相契合,发挥个体积极性;道德责任与契约责任相契合,培养现代责任主体;伦理追求与价值追求相契合,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转型 文化强国建设
下载PDF
传统文化转型与设计文化解析
4
作者 左铁峰 高巍 《黄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6-69,共4页
传统文化转型属于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的重要课题。传统文化转型能够为"文化兴国"战略提供强大的文化精神动力和先进的文化环境支撑。设计文化是特定文化诉求在设计学领域的具体显现与诉求形式。依托与运用现代设计文化的学理... 传统文化转型属于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的重要课题。传统文化转型能够为"文化兴国"战略提供强大的文化精神动力和先进的文化环境支撑。设计文化是特定文化诉求在设计学领域的具体显现与诉求形式。依托与运用现代设计文化的学理、方法论及其价值体系效用,是传统文化转型得以达成的策略与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转型 设计文化
下载PDF
传统文化转型下对会计诚信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柳延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年第20期193-194,共2页
世界经济百年大变局,给中国企业充分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契机。中国传统文化转型树立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各行各业的关注点,更是会计诚信教育的关注点。作为企业市场经济秩序守护者的会计诚信如何进行教育,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世界经济百年大变局,给中国企业充分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契机。中国传统文化转型树立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各行各业的关注点,更是会计诚信教育的关注点。作为企业市场经济秩序守护者的会计诚信如何进行教育,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引发了系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转型 诚信会计教育 教育模式
下载PDF
传统文化转型的四种类型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传统文化转型 文化现象 学风 发展历程 中国
下载PDF
对中国传统文化转型时期发展路径的思考——评《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转型时期民族器乐文化研究》
7
作者 晏景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155,共2页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了其独有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西方文化和后现代文化思想潮流的冲击与多重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向承续传统、多元化发展的方向迈进。基于此,杨清撰写了《行...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了其独有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西方文化和后现代文化思想潮流的冲击与多重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向承续传统、多元化发展的方向迈进。基于此,杨清撰写了《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转型时期民族器乐文化研究》一书,于2015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有四章内容,分为上下两篇,由浅入深地向读者阐述了传统文化转型时期的民族器乐文化以及影响转型时期民族器乐艺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后现代文化 民族器乐 思想潮流 发展路径 传统文化转型 多重影响 发展的方向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转型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怀川 甘文秀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研究表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保守、随性、宿命、低效等思想和行为仍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因素所在。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转型,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应该剔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分,并通过培育社会民众现代... 研究表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保守、随性、宿命、低效等思想和行为仍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因素所在。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转型,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应该剔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分,并通过培育社会民众现代文化素养来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现状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转型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辨析
原文传递
乡村妇女职业教育促进哈萨克族传统社会文化转型——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石头乡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娜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文章通过对木垒县大石头乡的调查,对哈萨克族妇女通过职业教育发生的种种变化进行解析,指出随着牧民定居、新农村(牧区)建设等国家建构和现代化过程,乡村妇女职业教育无疑会加速当地哈萨克族传统文化转型历程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乡村妇女职业教育 技能培训 农民专业合作社 哈萨克族 传统文化转型 大石头乡
下载PDF
现代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景慧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1-13,共3页
文化转型,是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突变,是文化发展阶段上质的飞跃,是一种文化模式转变成另一种文化模式,它是传统文化量变积累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一种新型文化创生的开始,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说,其文化模式的转型不仅意味着这种传统文化... 文化转型,是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突变,是文化发展阶段上质的飞跃,是一种文化模式转变成另一种文化模式,它是传统文化量变积累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一种新型文化创生的开始,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说,其文化模式的转型不仅意味着这种传统文化模式的结构发生变化,而且在最深层的本质上表现为这种传统文化模式的基本特质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背景 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转型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
11
作者 崔新萍 沈君立 +3 位作者 古丽娜.乌斯满江 谢卫国 殷冀锋 夏天成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4,8,共5页
从界定与本论题相关的若干基本概念入手,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本质、背景、所面临问题、发展路径与方向等进行了分析,就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对于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作用、现代新疆区域文化在中华民族... 从界定与本论题相关的若干基本概念入手,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本质、背景、所面临问题、发展路径与方向等进行了分析,就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对于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作用、现代新疆区域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现代转型 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由儒家式民本迈向现代式民主——民权思想探源及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晶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1-173,共3页
民本思想贯穿中国古代思想史,是中华法文化的精髓。清末的思想家们立足于这一传统的思想,对西方的民主思想加以改造,创制出"民权"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语词。在民本—民权—民主的转化中,彰显着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民本思想贯穿中国古代思想史,是中华法文化的精髓。清末的思想家们立足于这一传统的思想,对西方的民主思想加以改造,创制出"民权"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语词。在民本—民权—民主的转化中,彰显着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凸显了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困境与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 民权 传统法律文化转型
下载PDF
科技创新驱动下辽宁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以辽满文化为例
13
作者 仲芷含 李立 《数码设计》 2020年第24期112-112,共1页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技术给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文化在辽宁省有着特殊的身份地位。但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辽满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淡化。本文以辽满文化为例,将辽满文化与科技...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技术给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文化在辽宁省有着特殊的身份地位。但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辽满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淡化。本文以辽满文化为例,将辽满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满文化 科技创新 传统文化产业转型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生育文化 被引量:13
14
作者 路遇 《东岳论丛》 2002年第2期5-12,共8页
生殖崇拜是传统生育文化的源头。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生殖崇拜文化逐步向传统生育文化发展 ,进入封建社会之后 ,便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传统生育文化。传统生育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早婚早育、高出生、重生男、轻生女的“早、多、男”的... 生殖崇拜是传统生育文化的源头。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生殖崇拜文化逐步向传统生育文化发展 ,进入封建社会之后 ,便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传统生育文化。传统生育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早婚早育、高出生、重生男、轻生女的“早、多、男”的生育价值体系。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厚重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对传统生育文化应当批判的继承 ,不应一概否定。传统生育文化向现代生育文化的转型大体经历了两大阶段 ,一是转型的萌动期 ,这个时期从中国近代开始到 1949年新中国建立 ;二是转型的进行期 ,这个时期从 1949年至今。转型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有观念生育文化层面的 ,有科技生育文化层面的 ,也有处延生育文化层面的 ,对诸多不同程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育文化 生殖崇拜 生育观念 传统生育文化转型 生育文化转型
下载PDF
数据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转型之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士倩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2期245-245,共1页
随着网络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生产的信息数据越来越多,呈爆炸式增长状态,并且每两年就要翻一番。针对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逐渐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文化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大数... 随着网络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生产的信息数据越来越多,呈爆炸式增长状态,并且每两年就要翻一番。针对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逐渐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文化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大数据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发展趋势将引领商业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同时也将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机遇。因此,如何利用媒介技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之路,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选题。笔者将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研究,以期为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传统文化转型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少峰 侯杰耀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8-12,61,共6页
互联网文化产业作为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具有新媒体功能和多样的营销渠道,横跨多种产业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互联网+"的思维看,互联网作为一个无边界的平台赋予了文化产业巨大的市场价值。然而,互联网文化产... 互联网文化产业作为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具有新媒体功能和多样的营销渠道,横跨多种产业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互联网+"的思维看,互联网作为一个无边界的平台赋予了文化产业巨大的市场价值。然而,互联网文化产业也面临着规模化负担、同质化竞争、过度投资需求、传统文化转型压力、需求易变性、互联网负面因素、跨界要求等诸多挑战。为此,互联网文化企业需要树立互联网思维,重视内在积累,以规模化或个性化的方法建立正确的商业模式,延长产业链,更新并应用互联网技术,重视线下线上的结合发展,以企业家精神与合作联盟思维开拓互联网文化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产业 商业模式 产业链 文化市场 传统文化转型 跨界
下载PDF
秦地文学的世界性——试论陕西当代作家与外国文学、异质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韦建国 李继凯 《唐都学刊》 2004年第5期1-10,共10页
当今世界,文化的挑战已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和再造无法避免。作为我国文化与文学大省的陕西,涌现出了一批批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优秀作家。他们在创作中自觉地将外国、外族的优秀文化因子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汇结合... 当今世界,文化的挑战已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和再造无法避免。作为我国文化与文学大省的陕西,涌现出了一批批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优秀作家。他们在创作中自觉地将外国、外族的优秀文化因子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汇结合,用作品回答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大讨论中提出的种种问题。他们的创作是一种文化创造,不仅代表着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乃至现代化后发达国家和民族的现当代文学的缩影,对本土文化的转型,对民族新文化的建构,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他们对陕西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当代作家 传统文化转型和再造 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下载PDF
心理现实主义的成熟——从茅盾文学奖农村题材作品《平凡的世界》探讨现实主义
18
作者 张瑜 刘兴禄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新时期,理论界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说明对其发展走向的把握还不是很明确。对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人物心理的透视和传统文化转型的洞察两个方面作为切入口,进行浅析,以期对现实主义的发展起到疏通脉络的作用。
关键词 心理现实主义 人物心理透视 传统文化转型
下载PDF
传统三教内在转型的近现代尝试——王凤仪教化哲学研究
19
作者 李明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民国时期王凤仪教化哲学以天性良知为内在把柄,以伦常格物为主体内容,以四大界三界五行为基本框架,具有立足自性、伦常本位和三教混融、面向大众的特色。王凤仪教化哲学是中国儒道释三教近现代内在转型探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育民... 民国时期王凤仪教化哲学以天性良知为内在把柄,以伦常格物为主体内容,以四大界三界五行为基本框架,具有立足自性、伦常本位和三教混融、面向大众的特色。王凤仪教化哲学是中国儒道释三教近现代内在转型探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育民族文化自信的现代尝试,也是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宝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凤仪 天性良知 伦常格物 传统文化内在转型
原文传递
New Literature's Attack 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20
作者 宋剑华 Chen S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5年第4期91-108,共18页
Although Chinese New Literature was strongly anti-traditional in expression, this does not sever the ties of blood that link it to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lthough it advocates a Western humanistic spirit, it does no... Although Chinese New Literature was strongly anti-traditional in expression, this does not sever the ties of blood that link it to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lthough it advocates a Western humanistic spirit, it does not install Western literature's aesthetic values. Due to the cultural distinctiveness and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t was never possible for the New Literature to become totally "Westernized" and turn its back on the mother culture. Therefore, when examining the modem transi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as a whole,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its conscious inheritance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o its operating strategy of attacking traditional culture by making use of it, instead of insisting on its inevitable ties with modem Western literature. The New Literature is after all "Chinese" new literature; no matter how many external factors intervene or are involved, they cannot change its cultural attributes or identification with national culture. This is the premier precondition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rnity of New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Litera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critique and inheritance modem transform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