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浸式体验下博物馆传统文物的数字化展示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芸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5期244-246,共3页
文章首先对沉浸式体验下博物馆传统文物数字化展示设计的优势特点进行了简要探讨。其次,从形神兼备、透古通今、虚实结合、人机交互四个角度入手,分析了沉浸式体验下博物馆传统文物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实践原则。最后,结合提升文物细节表... 文章首先对沉浸式体验下博物馆传统文物数字化展示设计的优势特点进行了简要探讨。其次,从形神兼备、透古通今、虚实结合、人机交互四个角度入手,分析了沉浸式体验下博物馆传统文物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实践原则。最后,结合提升文物细节表现力、实现个体环境有机融合、确立多元化设计取向、创设丰富化展示形式等部分,研究了沉浸式体验下博物馆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展示的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体验 博物馆 传统文物 数字化展示
下载PDF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以大同府文庙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梁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6期35-37,共3页
传统文物古建筑既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承载体,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恢复传统文物古建筑,有利于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也能保护国内现存的古建筑文物实体,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然而,想要保护与恢复传统文物古建筑,就... 传统文物古建筑既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承载体,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恢复传统文物古建筑,有利于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也能保护国内现存的古建筑文物实体,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然而,想要保护与恢复传统文物古建筑,就要克服各种不利于文物古建筑保护、恢复的问题,遵循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原则,从文物古建筑现状进行探究,评估文物古建筑的综合价值,为文物古建筑保护与恢复寻求线索与依据。文章以大同府文庙为例,探讨应如何结合古建筑现状以及其所在的地理环境、人文情况等内容展开分析,尝试探讨此类稳固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方法,提出大同府文庙的整体保护与恢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物 古建筑 保护 恢复
下载PDF
沉浸式体验下博物馆传统文物的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汪鑫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2期84-85,共2页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形式的展示设计也伴随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迭代。博物馆作为文化、文物研究与展示的产物,其价值和展示方式也迎来了时代环境下的变革,单一的展示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该文以沉浸式体...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形式的展示设计也伴随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迭代。博物馆作为文化、文物研究与展示的产物,其价值和展示方式也迎来了时代环境下的变革,单一的展示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该文以沉浸式体验为出发点,探讨博物馆传统文物的数字化展示设计,旨在为数字化时代下的博物馆建设与文物展示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体验 博物馆 传统文物 数字化展示
下载PDF
《传承——安徽博物院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纪实》专题片创作阐述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祥生 《影视制作》 2019年第2期82-86,共5页
安徽博物院在传统文物修复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在青铜器修复、古书画装裱、古陶瓷修复等保护技术领域。文物修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可持续的发展,而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又不是短期内能速成的。为了让这些修复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使... 安徽博物院在传统文物修复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在青铜器修复、古书画装裱、古陶瓷修复等保护技术领域。文物修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可持续的发展,而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又不是短期内能速成的。为了让这些修复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使用视频形式记录修复技艺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 专题片 拍摄 剪辑
下载PDF
传统文物修复技艺的发展探索——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古陶瓷修复技艺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力程 《天工》 2022年第3期28-29,共2页
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陶瓷修复技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该项目的申报工作、基础保障、记录建档、传承发展、宣传推广、技艺革新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同时总结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不足。非遗工作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 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陶瓷修复技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该项目的申报工作、基础保障、记录建档、传承发展、宣传推广、技艺革新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同时总结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不足。非遗工作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才能使传统技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古陶瓷修复 发展现状 传统文物修复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代玉春 《环球市场》 2016年第32期48-48,共1页
在泱泱华夏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一代又一代的工艺品流传下来,现在被作为艺术瑰宝珍藏在博物馆之中。它们的存在经历了无数的战火与硝烟,才有幸被现世之人见到,这就是文物修复的作用,这也是传统文物修复的使命。这些传统文物有... 在泱泱华夏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一代又一代的工艺品流传下来,现在被作为艺术瑰宝珍藏在博物馆之中。它们的存在经历了无数的战火与硝烟,才有幸被现世之人见到,这就是文物修复的作用,这也是传统文物修复的使命。这些传统文物有的代表了中国古代工艺的最高水平,而且这也是历史对于今天的人类的馈赠。中国传统文物的修复技术也是一个需要代代相传的事业,因此本文就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物 中国 修复技术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孔祥玲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6期214-215,共2页
在悠悠千载的世界发展史中,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和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传承下来的古代遗迹和古代文物也是这个文明的国度璀璨的珍宝,而且这些历史深厚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馈赠,更是方便考证历史发展的重要史学资料,由于国家的历... 在悠悠千载的世界发展史中,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和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传承下来的古代遗迹和古代文物也是这个文明的国度璀璨的珍宝,而且这些历史深厚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馈赠,更是方便考证历史发展的重要史学资料,由于国家的历史传统文物的修复是一项艰苦而又烦琐的工作,因为古代的那些精工巧匠基本都服务于显贵士族和皇家,而当时工艺技术条件也有限,所以有很多文物在其建造时就是孤品,几乎没有代替品,这也就更能体现出传统文物修复的意义。而中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是一个需要创新技术与代代相传相结合的技艺,这是对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于历史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物 中国 修复技术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物保护技术翻译——以传统文物囊匣及其制作技艺的翻译实践为例
8
作者 崔明元 《文物天地》 2024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文物囊匣是中国古代传统包装的优秀代表。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实力的提升,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被赋予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分析传统文物囊匣及其制作技艺的翻译实践,总结规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翻译策... 文物囊匣是中国古代传统包装的优秀代表。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实力的提升,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被赋予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分析传统文物囊匣及其制作技艺的翻译实践,总结规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为此类翻译在对外传播中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物囊匣 文物保护技术翻译 跨文化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大思政”视域下传统文物的美学价值研究
9
作者 黄佳丽 《湖北画报(下半月)》 2024年第4期187-189,共3页
传统文物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在当前“大思政课”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文物美学教育,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高校应进一步明确传统文物的美学价值及其在“大思政课... 传统文物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在当前“大思政课”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文物美学教育,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高校应进一步明确传统文物的美学价值及其在“大思政课”中的地位,分析其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传统文物的美学价值融入思政教育,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课 思政教育 传统文物 大思政 文化自信 美学教育 美学价值
下载PDF
试析传统文物内核的当代性舞蹈表达——以河南卫视舞蹈《唐宫夜宴》为例
10
作者 汪蓉 《尚舞》 2023年第20期90-92,共3页
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文物也在不断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寻找新的生命力和表现方式。其中,舞蹈作为一种集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用于表现传统文物内核的当代性。文章从文化... 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文物也在不断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寻找新的生命力和表现方式。其中,舞蹈作为一种集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用于表现传统文物内核的当代性。文章从文化保护与传承、时代审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传统文物当代性舞蹈表达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分析2021年河南卫视《唐宫夜宴》舞蹈节目中视觉呈现的创新方式和媒介赋能后的多效传播,了解如何从传统文物的内核出发,通过舞蹈与现代前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创造符合文物时代价值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形式,以展现传统文物在时代语境下的独特魅力,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彰显中华美学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物 当代性舞蹈表达 河南卫视《唐宫夜宴》
原文传递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申遗现状与保护传承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华 舒光强 顾军 《艺术教育》 2015年第11期36-37,共2页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对于保护人类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各种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截止到2014年7月16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在1517项非遗项目中文物修复相关项目仅7...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对于保护人类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各种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截止到2014年7月16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在1517项非遗项目中文物修复相关项目仅7项,相关代表性传承人仅6人。传承人的数量与自宋朝以来形成的青铜修复、书画装裱等传统修复技术的体系派别不相匹配。文章结合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现状及申报非遗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与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原文传递
修与饰——略述中国传统文物修复与现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博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3-74,共2页
本文论述了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历史,及中国传统文物修复在保护实践中借鉴西方文物修复理念。立足我国现状,结合现代科技形成适应中国文物特质的文物修复理念,讨论了在我国文物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目前修复专业人员与行业需求不相适... 本文论述了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历史,及中国传统文物修复在保护实践中借鉴西方文物修复理念。立足我国现状,结合现代科技形成适应中国文物特质的文物修复理念,讨论了在我国文物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目前修复专业人员与行业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修复理念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 专业人员
原文传递
传统文物修复、复制与3D打印技术新材料的结合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商鑫龙 《东方收藏》 2020年第11期91-94,共4页
3D打印技术起源于美国,其随着计算机处理系统升级、信息产业革命的推进以及新材料的广泛应用,而获得突飞猛进的成长并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现在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零部件制造和现代模型模具制造等领域的龙头技术,其基于计算机叠层技术和... 3D打印技术起源于美国,其随着计算机处理系统升级、信息产业革命的推进以及新材料的广泛应用,而获得突飞猛进的成长并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现在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零部件制造和现代模型模具制造等领域的龙头技术,其基于计算机叠层技术和材料累加技术实现制作对象的快速成形,具备不受模型复杂程度影响和数字化控制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物复制、修复 3D打印技术 新材料的结合应用
原文传递
开放的平台、创新的团队——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
14
作者 苏荣誉 王显国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31-34,共4页
文章分别从成立原因、组织机构、宗旨和目标、发展战略等方面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的组建过程和发展状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物观初探
15
作者 何流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3年第2期12-16,共5页
传统文物观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并发展变化的对文物的思想认识。文物承载的历电记录和文化内涵使人们很早就意识到文物彰显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原始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玉器、反映宗法等级的青铜器、精美绝伦的瓷器、卷帙浩瀚的经史... 传统文物观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并发展变化的对文物的思想认识。文物承载的历电记录和文化内涵使人们很早就意识到文物彰显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原始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玉器、反映宗法等级的青铜器、精美绝伦的瓷器、卷帙浩瀚的经史典籍、历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等丰富多样的文物皆蕴含着千年历吏积淀而未显题化的中国传统文物观,需要我们去理解和诠释。本文尝试对中国传统文物观的发端、形成进行探寻,就思想、文化、艺术、财富等方面在中国传统文物观中的反映略作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传统文物 文化 历史 认识
原文传递
新媒介形态下传统文化传播的现代性转型--以《北洋画报》对“传统书画文物”的报道为中心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晏殊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6,共4页
身处新媒体不断涌现、文化传播方式与媒介使用习惯经历前所未有重大变迁的时代,如何有效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民国时期传统书画借由《北洋画报》的积极介入,得以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中传播和展示,并促使其... 身处新媒体不断涌现、文化传播方式与媒介使用习惯经历前所未有重大变迁的时代,如何有效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民国时期传统书画借由《北洋画报》的积极介入,得以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中传播和展示,并促使其传播模式由封闭、自娱自乐走向公共性和现代性传播。本文通过系统耙梳文献,尝试厘清画报编辑理念内涵,探讨其构建的新型编读关系,同时对这种编辑理念影响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发展路径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画报 传统书画文物 新媒介 转型
下载PDF
城镇化建设容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
17
作者 王顺模 《中国老区建设》 2013年第6期62-62,共1页
读了贵刊今年第4期《城镇化的几个关键点》一文,颇受启发,引起联想。笔者就当前城镇化建设容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城市规划 传统文物保护 改革开放
下载PDF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Irrigation Canals in a Long Term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in Southern France: The Durance Basin
18
作者 Aspe Chantal Gilles Andre Jacque Mari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4年第1期1-12,共12页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the largest water consumer and the policy aimed at saving irrigation water exists across Europe. The flip-side of such policy, however, is the disappearance of traditi...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the largest water consumer and the policy aimed at saving irrigation water exists across Europe. The flip-side of such policy, however, is the dis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irrigation canals since farmers are encouraged to turn to drip irrigation and overhead irrigation gradually. Given this, we would like to argue that traditional irrigation canals need to be reexamined. Such canals are not only built aquatic infrastructure, they are also the product of a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with water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Canals form a complex system which is driven by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Our soc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Provence (and around the Durance basin more specifically) points up how the very dense territorial network of gravity-fed canals is useful in water management, as well as in other shared uses over the long-term. The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positive environmental role played by these historical and anthropogenic constructions. They contribute to refilling the aquifer and also act as a valuable environmental good and service (e.g., run-off regulation, biodiversity, landscape, recreation, etc.). Further, several local actors have underscored their role as part of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s important for the are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uch canal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nce beyond their productive role in agriculture, they play a social role (new uses) and an ecological role (as reservoirs for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corrid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canals irrigation water new uses leisure activities biodiversity.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heritance of Jingdezhen Traditional Famille Rose Decoration and Color Enamel Craftsmanship
19
作者 Xuewen G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6期7-10,共4页
Jingdezhen is a bright star to make ceramic products among all cities of the world. The actual inheritance of the famille rose decoration and color enamel craftsmanship as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 Jingdezhen is a bright star to make ceramic products among all cities of the world. The actual inheritance of the famille rose decoration and color enamel craftsmanship as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restricted not only by historical change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also by how to inherit the craftsmanship.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literature studies, sociology investigation, market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pastel industry in Jingdezhen, the making flows of famille rose decoration and color enamel are introduced plus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of famille rose decoration and color enamel, and also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heritance of Jingdezhen traditional famille rose decoration and color enamel craftsmanship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e discussed. Therefor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e guidance are provided for famille rose decoration and color enamel craftsmanship to develop toward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also a refer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s availabl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andmade ceramic products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ille Rose Decoration Color Enamel Over-Glaze Col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下载PDF
传统民居类文物建筑在当代保护利用需求中的冲突与对策探析
20
作者 盛芳 《新丝路(中旬)》 2021年第8期0203-0203,0250,共2页
传统民居类文物建筑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用意义和历史意义。通过传统民居建筑,我们可以探析历史、文化、地理、建筑、艺术等诸多信息,但由于民居建筑实用性较强,在开发与保护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的利用需求,因而传... 传统民居类文物建筑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用意义和历史意义。通过传统民居建筑,我们可以探析历史、文化、地理、建筑、艺术等诸多信息,但由于民居建筑实用性较强,在开发与保护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的利用需求,因而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要想更加完善地保护传统民居建筑,需要解决其中的矛盾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类文物建筑 价值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