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思自治原则在传统民法中的式微及在国际私法中的勃兴 被引量:4
1
作者 郑晓剑 邱鹭风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8-74,共7页
通过分别考察意思自治原则在传统民法领域和国际私法领域内的发展历史以及对其衰荣的实证分析,揭示了20世纪以来,意思自治原则在传统民法领域和国际私法领域中表现出的不同发展趋势:在传统民法中渐趋式微但在国际私法领域却日益勃兴的... 通过分别考察意思自治原则在传统民法领域和国际私法领域内的发展历史以及对其衰荣的实证分析,揭示了20世纪以来,意思自治原则在传统民法领域和国际私法领域中表现出的不同发展趋势:在传统民法中渐趋式微但在国际私法领域却日益勃兴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思自治原则 传统民法 国际私法 式微 勃兴
下载PDF
贫困与超越──对传统民法文化的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方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权利是法律有机体的细胞 ,民法是权利的集中表现。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民法不发达 ,权利匮乏的根源。阐明了传统民法文化良莠并存 ,中国现代民法文化建设 。
关键词 权利 民法 传统民法文化
下载PDF
商事人格权与传统民法人格权关系之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岳红强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商事人格权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法律概念,是商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以商事人格利益为客体,并可转让、继承的一种人格权。它和传统民法人格权同属私法范畴,但两者在主体、客体及范围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 人格权 商事人格权 传统民法人格权
下载PDF
论传统民法的渊源及特点
4
作者 曹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60-62,共3页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单独的民法典,但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规范却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散见于各种法律渊源之中。中国传统民法渊源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关键词 传统民法 制定法 判例法 习惯法
下载PDF
论小商品经济与传统民法
5
作者 曹智 刘冰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年第12期23-25,共3页
传统民法在中国古代法制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之一是小商品经济被抑制。本文着重论证了小商品经济在古代社会中所处的状况、被抑制的原因及具体表现,旨在揭示小商品经济的劣势地位对传统民法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小商品经济 传统民法 中国古代法制 小农经济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之无权处分考析——从传统民法角度分析
6
作者 刘丽敏 魏爱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2-155,共4页
无权处分被称作"民法学上的精灵",在德国法上指处分行为,处分行为以有处分权为生效要件,因此,无权处分行为在效力上为效力待定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1条将无权处分界定为待追认的法律行为,即将此债权行为的效力... 无权处分被称作"民法学上的精灵",在德国法上指处分行为,处分行为以有处分权为生效要件,因此,无权处分行为在效力上为效力待定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1条将无权处分界定为待追认的法律行为,即将此债权行为的效力定位于效力待定,从而引起无权处分制度与善意取得、瑕疵担保等制度的冲突与矛盾,而这些冲突与矛盾在德国法下是不存在的。笔者试图从传统民法角度准确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上的无权处分制度,并探求合理妥当的解释其法学肌理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无权处分 传统民法
下载PDF
对传统民法买卖合同风险承担前提的质疑 被引量:2
7
作者 桑轶儒 焦武峰 《潍坊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9-41,共3页
传统民法将买卖合同风险承担的前提归结为合同的成立。但是在买卖合同成立后生效前,双方当事人并没有确立确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就谈不上风险承担问题。买卖合同风险承担的前提应为合同的生效,只有在合同生效后,才产生确定的债权债务关... 传统民法将买卖合同风险承担的前提归结为合同的成立。但是在买卖合同成立后生效前,双方当事人并没有确立确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就谈不上风险承担问题。买卖合同风险承担的前提应为合同的生效,只有在合同生效后,才产生确定的债权债务关系,风险承担才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法 买卖合同 风险承担 合同成立 合同生效 债务关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法文化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范晓东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中国传统民法文化既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脉络。传统民法文化既存于历史之中,也对当前中国的现实生活产生诸多具体而细致的影响。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纵观传统民法文化的发展,深深地受到小农经济... 中国传统民法文化既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脉络。传统民法文化既存于历史之中,也对当前中国的现实生活产生诸多具体而细致的影响。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纵观传统民法文化的发展,深深地受到小农经济和儒家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民法文化 小农经济 儒家文化 实用主义倾向
下载PDF
我国民法通则对传统民法调整对象的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健 王家桢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24-29,共6页
全国人民渴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颁布了,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民事基本法。它虽然还不是一部完整的民法典,但它包括了民法的通用原则和基本制度。它的颁布,填补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空... 全国人民渴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颁布了,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民事基本法。它虽然还不是一部完整的民法典,但它包括了民法的通用原则和基本制度。它的颁布,填补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空白,结束了长期没有处理民事纠纷的基本准则的非正常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突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传统民法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民法 民事纠纷 基本法 基本准则 基本制度
下载PDF
论传统民法中的用益物权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小君 《法商研究》 CSSCI 1995年第4期28-34,共7页
论传统民法中的用益物权及其现实意义陈小君陈小君女,1956年生,安徽淮南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法学学士。现任中南政法学院经济法系主任、副教授、民法硕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市法学会民法学会理事、福建省台湾... 论传统民法中的用益物权及其现实意义陈小君陈小君女,1956年生,安徽淮南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法学学士。现任中南政法学院经济法系主任、副教授、民法硕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市法学会民法学会理事、福建省台湾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等职。1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益物权 地上权 地役权 所有权 担保物权 永佃权制度 传统民法 相邻关系 土地使用权 土地所有人
原文传递
法律移植与中国传统民法的近代化——以《大清民律草案》为中心
11
作者 冯曙霞 《外国法制史研究》 2021年第1期28-46,共19页
法律移植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法律现象,中国传统民法的近代化正是通过法律移植实现的,而《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即是中国传统民法近代化的重要阶段。所以,在我国民法典喜获颁布的今天,本文拟对法律移植及中国传统民法近代化的典型范... 法律移植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法律现象,中国传统民法的近代化正是通过法律移植实现的,而《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即是中国传统民法近代化的重要阶段。所以,在我国民法典喜获颁布的今天,本文拟对法律移植及中国传统民法近代化的典型范例《大清民律草案》的相关问题,再度进行回望和审视,旨在对我国民法典的颁行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移植 中国传统民法近代化 《大清民律草案》
原文传递
论知识产权的民法传统和现代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康添雄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0,共8页
知识产权民法传统的存在,是基于对知识产权的逻辑结构、道德基础、哲学品格分析而获得的判断。市场发育和法律移植等多重因素,导致该传统已经产生学科术语体系和精神上的困境。学者及立法者试图通过回归民法的体系化,努力摆脱困境,但无... 知识产权民法传统的存在,是基于对知识产权的逻辑结构、道德基础、哲学品格分析而获得的判断。市场发育和法律移植等多重因素,导致该传统已经产生学科术语体系和精神上的困境。学者及立法者试图通过回归民法的体系化,努力摆脱困境,但无论如何,这仅仅具有技术层面的意义。于是,精神内核的改造成为另一种出路。知识产权的现代性作为生产社会幸福的新文明模式,以理性及本土化为实现路径,足以完成这一未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民法传统 现代性
下载PDF
对传统民法要物契约的反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明发 《法律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0年第6期64-67,共4页
现代各国民法,多承袭古罗马法,对要物契约加以规定,唯瑞士等少数国家例外。我国民法理论对契约进行分类,素有以契约的成立是否需要交付实物而将其分为诺成契约与实践契约的说法,一般认为借用。
关键词 罗马契约法 诺成契约 罗马法 传统民法 经济合同法 双方当事人 我国民法 法律效力 诚实信用原则 法国民法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对中国民法的影响
14
作者 刘巧婧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38-40,共3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历朝的代表性法典都是刑法典,以确立权利为基础的民法典是不存在的。文中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法进程的影响,并从中西方文化比较中辨析中国民法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其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取决于自身特定的文...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历朝的代表性法典都是刑法典,以确立权利为基础的民法典是不存在的。文中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法进程的影响,并从中西方文化比较中辨析中国民法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其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取决于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我们不能漠视传统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在实践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统民法 西方民法 民法
下载PDF
民法的功能缺陷与经济法的弥补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旭锋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2-74,共3页
本文在肯定民法在商品经济初期作用的同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主体平等性的丧失;所有权绝对受到限制;契约从自由转变为相对自由;组织因素出现。这使得传统民法在调节上产生缺陷。笔者认为由一个新的法律部门———... 本文在肯定民法在商品经济初期作用的同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主体平等性的丧失;所有权绝对受到限制;契约从自由转变为相对自由;组织因素出现。这使得传统民法在调节上产生缺陷。笔者认为由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来弥补这种功能缺陷成为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法 经济法 组织关系
下载PDF
中国公民的五大“人格权力”——解读《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利明 《商务周刊》 2003年第5期55-55,共1页
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典不存在独立的人格权编,这是有缺陷的。民法本质上是权利法,从民法权利体系的角度来看,人格权应该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民法过分注重财产权制度,未将人格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制度,甚至对人格权规定得极为“简略”,这... 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典不存在独立的人格权编,这是有缺陷的。民法本质上是权利法,从民法权利体系的角度来看,人格权应该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民法过分注重财产权制度,未将人格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制度,甚至对人格权规定得极为“简略”,这本身反映了传统民法存在着一种“重物轻人”的不合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编 民法典》 中国公民 信用权 传统民法 一般人格权 民法权利 具体人格权 独立的人格 大陆法系民法
下载PDF
民法上物的概念之现代性扩张 被引量:2
17
作者 蓝永丽 王莹 《中国商界》 2010年第5期311-312,共2页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传统民法上的物的观念已经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了扩张的趋势。无形之自然力,空间成为不动产,自然人的物化,动物问题,网络虚拟财产问题等都在当今社会中对民法传统...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传统民法上的物的观念已经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了扩张的趋势。无形之自然力,空间成为不动产,自然人的物化,动物问题,网络虚拟财产问题等都在当今社会中对民法传统观念产生严重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法 概念 现代性 财产问题 自然力 现实生活 网络虚拟 社会 人的物化 传统观念 不动产 空间 科技 动物
下载PDF
中国民法:从“自愿原则”走向“意思自治” 被引量:4
18
作者 明路 《广东经济》 1995年第5期47-48,共2页
一、意思自治:涵义与渊源意思自治是民法学的概念,它指的是作为民法主体的民事主体在实施其民事法律行为时的自主意志。在传统民法学中意思自治又称为“私法自治”,它指的是人们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原则上可以依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决定... 一、意思自治:涵义与渊源意思自治是民法学的概念,它指的是作为民法主体的民事主体在实施其民事法律行为时的自主意志。在传统民法学中意思自治又称为“私法自治”,它指的是人们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原则上可以依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行为;法律只是对人们进行一定行为的意思加以确认,并赋予这些行为以法律上的强制力。意思自治的精神来源于罗马私法。古罗马时期,在自然经济的土壤上,简单商品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为了调整商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以维护正常的商品经济秩序,促进商品生产的更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思自治 自愿原则 简单商品经济 中国民法 民事法律行为 私法自治 民事主体 传统民法 罗马私法 法律关系
下载PDF
劳动法与民法关系新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诚 《工会理论研究》 2021年第1期4-14,共11页
《民法典》的颁布对劳动法造成了巨大冲击,也掩盖了民法本身的困境。实际上,民法早已陷入困境,突出表现在传统民法平等主体假设的坍塌和私法自治原则的动摇。劳动法也已陷入困境,突出表现在与民法关系模糊、基础理论研究停滞不前、法律... 《民法典》的颁布对劳动法造成了巨大冲击,也掩盖了民法本身的困境。实际上,民法早已陷入困境,突出表现在传统民法平等主体假设的坍塌和私法自治原则的动摇。劳动法也已陷入困境,突出表现在与民法关系模糊、基础理论研究停滞不前、法律原则与具体规则脱节。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劳动法与民法的概念及其关系,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概念分析细化劳动法与民法的概念,区分法规范与法规范性文件、社会法域与社会法部门、传统民法与现代民法,实现概念的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厘定劳动法规范与民法规范的独立关系、劳动法规范性文件与民法规范性文件的独立关系,以及劳动法规范性文件与民法规范的交叉关系、民法规范性文件与劳动法规范的交叉关系;让社会法规范帮助现代民法实现平等主体假设,从而为其建立运行传统民法理论和原则的平台,也为劳动法乃至整个社会法部门运用民法理论、原则和规则提供依据。只有这样,劳动法与民法才能走出困境,并实现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规范 劳动法规范性文件 传统民法 现代民法 社会法域
下载PDF
试述民法中取得时效的法律思考
20
作者 周春梅 毛卫民 卢国章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Z1期12-13,17,共3页
取得时效又称占有时效,是指非所有权人在一定期间内连续占有他人之物,从而取得占有物之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取得时效源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后为资产阶级各国所沿用。但是,从第一部社会主义民法典——《苏俄民法典》诞生以来,多数... 取得时效又称占有时效,是指非所有权人在一定期间内连续占有他人之物,从而取得占有物之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取得时效源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后为资产阶级各国所沿用。但是,从第一部社会主义民法典——《苏俄民法典》诞生以来,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否定了取得时效。我国《民法通则》中的“诉讼时效’完全是针对债权关系而设的,故属于传统民法的消灭时效,而无取得时效之意。笔者对我国应建立什么样的取得时效制度作一浅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得时效 占有时效 所有权人 传统民法 民法通则 苏俄民法 诉讼时效 他物权 占有人 时效期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