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山地民族传统生态观的多维实践及当代价值——以基诺族为例
1
作者 朱映占 魏婷婷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7,155,共14页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充分挖掘西南少数民族生态实践中蕴藏的生态伦理与生态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以西南山地民族基诺族为典型个案,从自然互动、社会生活、社群互动三方面探讨当地民众具体的生态实践,在此基...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充分挖掘西南少数民族生态实践中蕴藏的生态伦理与生态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以西南山地民族基诺族为典型个案,从自然互动、社会生活、社群互动三方面探讨当地民众具体的生态实践,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农业、生态教育、生态经济三维视角阐释传统生态实践的当代价值,以期为西南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地 传统生态 生态智慧 生态经济价值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探赜
2
作者 马国君 李红香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0,153,共13页
世界上并存着数千个民族,这些民族在与环境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建构了自己的民族生境,形成了与之适应的传统生态知识,这样的知识在维护自身民族生境稳定的同时,也使得其他区域民族从中受益,建构了全人类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然而,随着工业... 世界上并存着数千个民族,这些民族在与环境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建构了自己的民族生境,形成了与之适应的传统生态知识,这样的知识在维护自身民族生境稳定的同时,也使得其他区域民族从中受益,建构了全人类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这样的和谐被打乱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不仅给自身生境带来诸多“生态灾难”,而且还危及其他民族的生存。因此,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范围内重树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关系的新格局,还得借鉴、消化与吸收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知识。故充分发掘和创新利用好此类知识,对今天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生态知识 生境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基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视角的无锡水文化研究
3
作者 沈高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1-94,137,共5页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无锡的水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髓,助力无锡水文化建设,是无锡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无锡的水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髓,助力无锡水文化建设,是无锡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智慧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水文化 建设路径 研究 无锡
下载PDF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研究
4
作者 丁桂馨 胡文幸 《文教资料》 2024年第7期96-100,共5页
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文化底蕴关乎未来参与共建生态文明的文化主体性自觉。大学生生态文化底蕴的增强,取决于个体的主体性自觉,源于中华生态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强化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思想教育的现实逻辑。为此... 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文化底蕴关乎未来参与共建生态文明的文化主体性自觉。大学生生态文化底蕴的增强,取决于个体的主体性自觉,源于中华生态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强化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思想教育的现实逻辑。为此,应紧扣思政课“5+1”教材体系结构,确立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体系的教学内容,构建“六课联动”的教学方案,为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构严谨的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 教学体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对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
5
作者 王博杰 何思源 +1 位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11,共14页
旅游生计是实现农户传统生计转换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农户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机制尚缺乏清晰的认知。文章以“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视角构建了影响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机制理论模型,并... 旅游生计是实现农户传统生计转换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农户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机制尚缺乏清晰的认知。文章以“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视角构建了影响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机制理论模型,并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为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传统生态意识下的责任意识和规约意识能够促进生态情感的形成,并最终影响农户支持旅游生计的选择;2)农户生计类型调节了通过生态情感的传统生态责任意识和传统生态规约意识对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3)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由于生计资本和生计偏好不同,对于旅游生计策略的选择呈现出不同的避险和分化趋势;4)支持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前因条件变量是复杂和交互协同的,没有单一变量可以决定农户的旅游生计选择行为。研究对于理解农户参与旅游生计行为的复杂交互和协同机制具有一定的助益,并为获取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支持、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及其他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计 传统生态意识 生态情感 社区旅游 农业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内涵、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王丽敏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10期7-11,共5页
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任务,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具有深远意义。在实践教学中受教师理念、教学方法等因素影响,“天人合一”“仁民爱物”“以时禁发”和“取用有节... 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任务,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具有深远意义。在实践教学中受教师理念、教学方法等因素影响,“天人合一”“仁民爱物”“以时禁发”和“取用有节”等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核心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诸多困境,可通过守正与创新、历史与现实、原则性与灵活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原则路径,实现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态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校
下载PDF
传统生态保护习惯法与现代环境法治的融合路径探析——以广西金秀瑶族为例
7
作者 赵家新 袁翔珠 《鄱阳湖学刊》 2024年第4期116-129,158,159,共16页
民族传统生态保护习惯法中的宝贵经验和重要理念对于当前地方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具有较大价值。广西金秀瑶族传统生态保护习惯法涵盖保护山林、土地、水源和生态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内容,形成思想先进、严守程序和重在效力等特色经验。当地... 民族传统生态保护习惯法中的宝贵经验和重要理念对于当前地方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具有较大价值。广西金秀瑶族传统生态保护习惯法涵盖保护山林、土地、水源和生态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内容,形成思想先进、严守程序和重在效力等特色经验。当地瑶族人民通过石牌“老形式”讲现代“新规矩”,并在现代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方面使二者相互吸收补充,共同促进当地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目前当地传统生态保护习惯法的适用与延续遭到了巨大挑战,民间习惯法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且当地民众现代法治观念缺失。为促进民族传统生态保护习惯法与现代环境法治的有机融合,应当从立法上尊重习惯法存在的客观事实,建立起多元生态纠纷解决与严格赏罚机制,同时结合民族文化特色实施普法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态保护习惯法 石牌律 现代环境法治 广西金秀瑶族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创新
8
作者 韩文君 《新丝路》 2024年第26期0029-0031,共3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乐山乐水”到绿水青山、从“道法自然”到改善民生福祉、从“众生平等”到生命共同体、从“以时禁发”到生态治理、从“民胞物与”到共谋全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乐山乐水”到绿水青山、从“道法自然”到改善民生福祉、从“众生平等”到生命共同体、从“以时禁发”到生态治理、从“民胞物与”到共谋全球生态建设,其现实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都达到全新境界,为实现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传统生态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论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在环境法治中的转化与创新 被引量:2
9
作者 白洋 王嘉曼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5-74,共10页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推动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支持助力。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系“天人合一”,蕴含“道法自然、仁爱万物、参赞化育、节欲御用、三才相盗”等丰富内容,深具整体主义理论意蕴。“天人合一”可...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推动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支持助力。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系“天人合一”,蕴含“道法自然、仁爱万物、参赞化育、节欲御用、三才相盗”等丰富内容,深具整体主义理论意蕴。“天人合一”可以为现代环境法治提供系统论与整体主义理论观照与思想启示,为环境法治实施获得公众认同与接受提供良好社会土壤,为现代环境法律制度创新与完善提供本土资源理论给养,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集体行动贡献中国传统智慧。实现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在现代环境法治中转化与创新,需要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有机结合,探索论证“天人合一”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领域的价值对接及其实现方法,赋予其时代生命力,进而将其有机融入气候变化应对、环境教育、国家公园等现代环境法律制度理念中,从而为其在环境法治领域“双创”目标实现提供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态文化 天人合一 整体主义 价值对接
下载PDF
传统生态文化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体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秀东 《青海环境》 2023年第4期175-178,共4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状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靓丽多彩的部分,传承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1],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 生态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状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靓丽多彩的部分,传承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1],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价值取向,为青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态文化 生态道德 生态文化价值
下载PDF
浙江传统生态卵石铺装营造技法与数字化传承研究 以张家渡村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麻欣瑶 巫木旺 刘子奕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3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生态铺装因为内部结构缝隙较大,拥有较强的渗透性,能让雨水回渗地下,补充地下水,削减雨洪径流,降低热岛效应,能够有效缓解“地面硬质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浙江传统生态卵石铺装就是一种实用性强、耐久性好、美观度高的生态铺装类型。它... 生态铺装因为内部结构缝隙较大,拥有较强的渗透性,能让雨水回渗地下,补充地下水,削减雨洪径流,降低热岛效应,能够有效缓解“地面硬质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浙江传统生态卵石铺装就是一种实用性强、耐久性好、美观度高的生态铺装类型。它曾在浙江传统村落中广泛应用,但随着时代变迁,其营造技法已逐渐失传,亟需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发掘、改良和传承。本文以浙江历史文化名村张家渡村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测量等方式,记录、整理、归纳传统生态卵石铺装在选石、铺设方式、图样与色彩等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数字化的角度提出机制卵石化、结构图纸化、流程可视化与设计模板化4项建议,以期弘扬、发展与传承传统卵石铺装的营造技法,让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焕发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工程 浙江传统村落 传统生态卵石铺装 营造技法 数字化传承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的根本精神
12
作者 胡静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2-57,共6页
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在生态领域的贯彻与开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这种人文主义具体表现为以尊重自然的先在性为前提,以建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作为实现人类自身更好更长久的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不... 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在生态领域的贯彻与开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这种人文主义具体表现为以尊重自然的先在性为前提,以建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作为实现人类自身更好更长久的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不是孤立地片面地将人的利益绝对化、一切从人的立场算计的人类中心主义。正是这种人文主义的特质决定了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的根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天地人合的存在境界和护生惜用的实践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生态哲学 人文主义 天地人合 护生惜用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创新性发展
13
作者 胡文臻 刘冬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生态自然观维度、生态价值观维度以及生态文明观维度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在中国传统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生态自然观维度、生态价值观维度以及生态文明观维度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命题基础上,科学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背景下,创造性构建“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取向;本着“革故鼎新”“民为邦本”的原则,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进一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理方式,以及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实践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观念 生态文明建设 生命共同体 美丽中国
下载PDF
赫哲族传统生态智慧及其当代价值
14
作者 程丽云 杨淑玉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3年第10期7-10,共4页
历史上,赫哲族是以渔猎文化著称的边疆民族,在与大自然的调适过程中,逐渐形成同大自然相处的生存之道及生态智慧,其生态智慧蕴含在赫哲先民创造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行为文化之中。虽历经时代变迁,赫哲族传统生态智慧的合理内核在保... 历史上,赫哲族是以渔猎文化著称的边疆民族,在与大自然的调适过程中,逐渐形成同大自然相处的生存之道及生态智慧,其生态智慧蕴含在赫哲先民创造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行为文化之中。虽历经时代变迁,赫哲族传统生态智慧的合理内核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仍然具有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哲族 传统生态智慧 价值
下载PDF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融入思政课的创新路径探究
15
作者 吴立红 李迎春 马丽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8期32-35,共4页
当今时代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为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创新提供了广阔渠道。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利用网络自媒体、构建互联生态环保模式、打造生态研学基地等等途径,切实把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更好的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路径,从而达... 当今时代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为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创新提供了广阔渠道。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利用网络自媒体、构建互联生态环保模式、打造生态研学基地等等途径,切实把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更好的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路径,从而达到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目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探索中华传统生态思想融入思政课的创新路径,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思政课教学 创新路径探究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传承--基于文化记忆理论 被引量:6
16
作者 柏振平 朱国芬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93-96,共4页
生态文化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的文化选择,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基础、以生态规律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导向的文化。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强的动力、农村美的催化剂、农民富的助推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 生态文化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的文化选择,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基础、以生态规律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导向的文化。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强的动力、农村美的催化剂、农民富的助推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智慧和滋养。面对传承主体空心化、传承客体衰败化、传承媒介单一化等现实,以文化记忆为切入点,探索“主体—客体—介体”三位一体的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传承策略,旨在建构生态文化“凝聚性结构”的传承体系,为提高农民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培养农民的生态文化素养、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传承 文化记忆
下载PDF
以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逻辑向度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绍成 梁伟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8,共4页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教育,不仅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和位育为核心要义,是提...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教育,不仅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和位育为核心要义,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国民身份自信、道德精神自信、中华文明自信具有重要价值。适应性教育是以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需要拓展整合育人主体,实现全员协同育人;激活优化育人过程,实现全程协同育人;创新融通育人形式,实现全方位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大学生 文化自信 逻辑向度 适应性教育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基因 被引量:8
18
作者 耿步健 张晨 《云梦学刊》 2023年第1期19-25,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它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双创”,亦或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本身就是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它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双创”,亦或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本身就是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科学丰富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和“取用有节”的可持续发展观等生态智慧方面,具有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倡导知足知止的资源利用方式等特点。在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实践中,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双创”,从而不断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9
作者 柏振平 朱国芬 唐僖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8-44,共7页
生态文化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的文化选择。它以生态理性和生态伦理为基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实现生态转型的重要文化资源。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发源于乡村,并内嵌于乡土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的发展目标息... 生态文化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的文化选择。它以生态理性和生态伦理为基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实现生态转型的重要文化资源。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发源于乡村,并内嵌于乡土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的发展目标息息相关,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面对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传承主体的乏力共生、文化本身的消解式微、传承方式的固化单一等现实挑战,有必要将“由谁传承、传承什么、如何传承”三个要素有效整合、综合发力。通过全面赋权传承主体,增强多元协同赋能的导向动力;通过多维激活传承客体,强化价值表达赋能的内生动力;通过数字化创新传承媒介,优化互动情境赋能的驱动力量。最终建构起生态文化“凝聚性结构”,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传承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论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创新发展——基于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视角
20
作者 史可双 孙发平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117-125,共9页
深入挖掘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旨在助力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文章从完整巨大、敏感脆弱、关联性极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从服务价值、涵养水源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碳固定价值等四个方面分析了... 深入挖掘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旨在助力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文章从完整巨大、敏感脆弱、关联性极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从服务价值、涵养水源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碳固定价值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系统价值,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坚守传统与转化革新两个方面分析了青藏高原独特的现实发展困境,进而揭示了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的现实背景。结合学界已有研究成果,从万物平等观念、自然崇拜观念、宗教禁忌观念、勤俭节制观念、万物一体观念、高原游牧观念等六个方面归纳了青藏传统生态文化基本内涵,从宗教性与世俗性相统一、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非理性和理性相统一等四个方面归纳了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研究认为,通过对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合理扬弃,可以在道德伦理、群众基础、人文资源等方面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要在推动藏族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机结合、推进藏族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发掘整理保护、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教育、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等方面深入实践探索,在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进程中大力推进藏族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藏族传统生态文化 时代价值 创新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