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黄河文化的精神特质 被引量:1
1
作者 薛瑞泽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是经过了漫长历史时期的积淀而形成的。对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内涵的挖掘,有助于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精神特质。黄河文化的精神特质与理念均是在先秦时期萌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是经过了漫长历史时期的积淀而形成的。对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内涵的挖掘,有助于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精神特质。黄河文化的精神特质与理念均是在先秦时期萌生,并被后世继承的治国理政思想,显示出这一文化具有久远性的特色。黄河文化的精神特质塑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品格,也使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吸纳各种文化的长处,使黄河文化的内涵愈加丰富。黄河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品质,使中华民族能够凭借民族自觉性拓展民族发展的空间。黄河文化精神特质综合了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内涵,是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在黄河文化方面深入渗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黄河文化 精神特质
下载PDF
潇水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与文化特质探析
2
作者 谷显明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0-83,共4页
作为南岭民族走廊重要组成部分的潇水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族群迁徙的必经之地,也是湘南多民族聚居较为集中的地区。这一流域星罗棋布的传统村落一般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与宗族关系构成的聚落单位,呈现带状、网状或簇状布局形式,体现舒适... 作为南岭民族走廊重要组成部分的潇水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族群迁徙的必经之地,也是湘南多民族聚居较为集中的地区。这一流域星罗棋布的传统村落一般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与宗族关系构成的聚落单位,呈现带状、网状或簇状布局形式,体现舒适宜居的建构追求。在文化特质上,体现天人合一的人居理念、伦理秩序的儒家观念、富有内涵的审美情趣,凸显传统聚落的哲学思想、生存经验和生态智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流动的加快,传统村落社会结构逐步走向解体,进而导致传统村落文化日渐式微与消解。为此,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已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水流域 传统村落 空间形态 文化特质
下载PDF
行为表象和感性再造:基于文化符号学理论的传统武术文化研究
3
作者 卫微 石晓龙 《武术研究》 2024年第7期33-36,共4页
为研究传统武术的文化符号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文化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传统武术的文化符号特征。研究认为,文化符号学理论适用于解释传统武术的文化符号特征;传统武术符号是传统武术文化在传播中的身体... 为研究传统武术的文化符号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文化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传统武术的文化符号特征。研究认为,文化符号学理论适用于解释传统武术的文化符号特征;传统武术符号是传统武术文化在传播中的身体技术载体和文化内涵共同组成的符号系统,在形式上体现为传统武术文化的行为表象,在内容上体现为习练者对其文化的感性再造;传统武术文化符号的形式具有依赖身体媒介的不确定性,演变出丰富符号的特点,并由此促进传统武术身体技术的创造,同时,因符号形式的代际传承,使它拥有了符号交流和保存中具有的审美普遍性,并具有符号选择的任意性特征;传统武术文化符号的内容在能指与所指的传递过程中,依靠个体的感性认识和再造实现所指内容的无限丰富,同时,社会群体对个体的规范作用,使符号内容具有个体与群体的双重维度特征和在符号内容上具有思想教化的人格改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 传统武术 形式 内容 特质
下载PDF
陶瓷艺术的文化特质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磨占雄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0,94,共4页
陶瓷的产生与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大突出特性”。陶瓷艺术的文化特质包括“知术达理”“辨物晓义”“识纹明意”“观器崇德”“瓷路增... 陶瓷的产生与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大突出特性”。陶瓷艺术的文化特质包括“知术达理”“辨物晓义”“识纹明意”“观器崇德”“瓷路增信”五个维度。要讲好中国陶瓷故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文化特质 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特质及国际传播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小霞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0-65,共6页
中原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它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国家文化,具有主流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二重性。“和谐文化”和“人本文化”是其两大优秀特质,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石和哲学基础。近些年,通过大力推动“走出... 中原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它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国家文化,具有主流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二重性。“和谐文化”和“人本文化”是其两大优秀特质,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石和哲学基础。近些年,通过大力推动“走出去”工程、深入挖掘创新文化表达方式、以国际化视角打造精品力作,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但还存在独特的符号体系尚未建立、国外民众对其认知有限和了解渠道狭窄等问题。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之路还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普通民众层面的传播还需要进行系统化设计和全方位的渠道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 内涵 特质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传播策略研究
6
作者 伏雄风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133-137,共5页
该研究先阐述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定义、背景和社会价值,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对其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该文详细探讨了传统武术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和其独特性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包括加强传统武... 该研究先阐述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定义、背景和社会价值,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对其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该文详细探讨了传统武术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和其独特性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包括加强传统武术文化教育、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传承和推广,以及现代化的包装与传播。其中,《中华武魂》全媒体项目作为实践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展现了其在传统武术文化传播中的独特影响力和成效。该研究旨在深入研究传统武术文化的特质,为进一步挖掘其社会价值,推广其全球影响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文化 传承策略 现代传播 武术文化特质
下载PDF
洛安文化洛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化的结晶
7
作者 夏爽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5-125,共11页
洛安文化以洛安江中下游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王氏居住地龙渊为发源地,地理范围涵盖了今洛安江上游之绥阳县风华镇、郑场镇,中游之汇川区团泽镇和新蒲新区新舟镇、永乐镇,以及下游之虾子镇、三渡镇。从时间维度看,洛安文化肇始于... 洛安文化以洛安江中下游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王氏居住地龙渊为发源地,地理范围涵盖了今洛安江上游之绥阳县风华镇、郑场镇,中游之汇川区团泽镇和新蒲新区新舟镇、永乐镇,以及下游之虾子镇、三渡镇。从时间维度看,洛安文化肇始于明末清初,萌芽于顺治至雍正年间,发展于康乾盛世,繁荣于嘉庆至光绪年间,式微于民国中期。是受移民带来的巴蜀文化、鄱阳文化影响,通过与黔北文化不断融合、吸收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由众多世家文化构成,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安文化 龙渊王氏 沙滩黎氏 世家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
下载PDF
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
作者 刘祎娜 李雯 《留学》 2024年第16期54-54,共1页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它具有表音、表意、象形等特征,其自身的结构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元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质。“文化之根在文字,字中有乾坤,字中有古今,字中有大道,字中有人生。”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重要标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它具有表音、表意、象形等特征,其自身的结构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元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质。“文化之根在文字,字中有乾坤,字中有古今,字中有大道,字中有人生。”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一切文明存在的基石。小学语文教师在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中,应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让识字学习变得更具趣味性,同时帮助小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 民族自信心 结构承载 文化特质 中华文明 低年级学生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萍 欧阳斐 《新湘评论》 2023年第22期45-45,共1页
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 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厚文化根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道尚志”的使命抱负。坚定的信仰是一个成熟党派的基本标志,也是保持团结奋进的动力来源。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崇道尚志”的精神特质。“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不表达了古人对政治理想和人生信仰的执着追求,为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信仰追求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真理 文化根基 人生信仰 英勇斗争 建党精神 精神特质 精神血脉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价值意蕴的嬗变 被引量:7
10
作者 潘捷良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3-75,70,共4页
本文以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的特殊解释系统这一论点为切入点,详细地论述了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特质和价值意蕴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的生命过程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根据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发展困境,探讨了在新世纪其蕴涵的文... 本文以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的特殊解释系统这一论点为切入点,详细地论述了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特质和价值意蕴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的生命过程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根据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发展困境,探讨了在新世纪其蕴涵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内涵嬗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特质 价值意蕴 嬗变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受众的基本特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63-167,共5页
本文运用传播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政治、文化、宗教等传播环境的整 体互动为切入点,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受众的基本特质及心理结构,并在选择新的理论视角研究 传统文化受众特质的方法论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受众特质 传播 传播环境
下载PDF
苗族传统伦理文化特质略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英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30,共7页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少数民族,其传统伦理文化的特质可以归结为利益调节上的群体性,规范戒律上的风俗性,正义追求上的同一性,善恶评价上的他律性。苗族的发展必然要求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 苗族 传统伦理 文化特质 现代转型
下载PDF
中国茶文化的特质及其在日本的传播
13
作者 关剑平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中国的古代茶文化经历了从固型茶和散茶的蒸青末茶制作技艺到用蒸青、炒青等工艺加工叶茶的变迁。唐宋末茶和明清叶茶无论是茶叶形态还是核心制作技艺都完全不同,传承至今的6大基础茶类和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丰富多彩。中国茶文化向... 中国的古代茶文化经历了从固型茶和散茶的蒸青末茶制作技艺到用蒸青、炒青等工艺加工叶茶的变迁。唐宋末茶和明清叶茶无论是茶叶形态还是核心制作技艺都完全不同,传承至今的6大基础茶类和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丰富多彩。中国茶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给不同地区带来不同的文化影响,日本主要传承了中国的蒸青技术,其中日本抹茶制作技艺传承于宋元时期的末茶,已历经700余年的发展;日本的煎茶传承了元代的茗茶;同时还输入了炒青制作技艺,从中可以看到日本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的保存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文化特质 传播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澍白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居主导地位。儒家主张崇礼。中国人历来自称为“礼义之邦”,乃至可以把“礼”看作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标志。荀子在讲到“礼”的时候曾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居主导地位。儒家主张崇礼。中国人历来自称为“礼义之邦”,乃至可以把“礼”看作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标志。荀子在讲到“礼”的时候曾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在这里,“天地”概括了天与地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是在黄土地上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农耕文化的特质。其次,对“先祖”的推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师 中国传统文化 “礼” 礼治秩序 “内圣” 特质 农耕文化 宗法制度 异姓贵族 血缘纽带
下载PDF
论“第二个结合”的辩证特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敬斌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高度自觉和全面深化,富有深邃的理论思考,葆有鲜明的辩证特质。“第二个结合”呈现出把握魂脉与深植根...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高度自觉和全面深化,富有深邃的理论思考,葆有鲜明的辩证特质。“第二个结合”呈现出把握魂脉与深植根脉的交参互涵、溯源本来与面向未来的交相辉映、坚持真理与批驳佯谬的同频共振、立足本土与观照世界的相得益彰,在铸魂守根中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在固本拓新中彰显了历史纵深性,在扬清抑浊中确证了理论原创性,在惠己达人中持守了使命道义性。统筹推进“第二个结合”,理应科学把握其内在的辩证特质,领悟其理论实质,从而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辩证特质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质、根源与转换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平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5-158,共4页
法律文化在法律制度变迁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现代法治文化相悖离。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成过程中,东方独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起了决定性作用。重构国... 法律文化在法律制度变迁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现代法治文化相悖离。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成过程中,东方独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起了决定性作用。重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以及"规则性道德"与"德性道德"关系是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换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特质 根源 转换路径
下载PDF
中国人传统文化心理特质对心理咨询的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群 张福全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所积淀的文化精华,它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贯穿于中国人心理特质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本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特质形成的影响,探索中国人心理特质对心理咨询的启示,以便中国心理学的研...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所积淀的文化精华,它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贯穿于中国人心理特质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本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特质形成的影响,探索中国人心理特质对心理咨询的启示,以便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更符合中国人的内在需求,更好地为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心理特质 心理咨询
下载PDF
闽学文化传统特质与福建企业家精神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刚 黄训美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6-79,共4页
从闽学文化传统特质对福建企业家精神生成的孕育、制约两个方面分析了福建企业家精神的文化根源。并认为,在与市场经济的冲撞相融合中,经过冲突、筛选、整合过的闽学传统文化对福建的企业家精神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能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 从闽学文化传统特质对福建企业家精神生成的孕育、制约两个方面分析了福建企业家精神的文化根源。并认为,在与市场经济的冲撞相融合中,经过冲突、筛选、整合过的闽学传统文化对福建的企业家精神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能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去完善、升华福建企业家精神,使之适合福建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学 文化传统特质 福建 企业家精神 海洋文化 创造精神
下载PDF
以敬畏心、进取心、包容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9
作者 邵然 《创造》 2023年第2期61-63,共3页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一概否定,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包容心 古为今用 集体学习 精神特质 思想宝库 进取心 继承和弘扬
下载PDF
从客家传统文化指认赣南客家文学特质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俊昆 《嘉应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7-59,共3页
客家传统文化氛围中,崇文重教的风尚,崇信风水观念,独特的生存环境,使赣南客家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一脉相承,繁荣兴盛,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 赣南客家 传统文化 文学特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