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5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吴勤 杨春林 +1 位作者 陆瑶瑶 曹冬蕾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9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 观察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招募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启东市中医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Ologen胶原基质植入组(接受手术切除联合Ologen胶原基质植入治疗,90例145眼... 目的 观察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招募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启东市中医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Ologen胶原基质植入组(接受手术切除联合Ologen胶原基质植入治疗,90例145眼)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接受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90例147眼)。比较两组治疗后屈光状态、泪膜功能、舒适度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泪膜破裂时间(BUT)呈上升趋势,角膜散光度(CA)呈下降趋势,两组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Ologen胶原基质植入组UCVA、BUT低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CA高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在畏光流泪、异物感、眼痛、球结膜充血4个维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的舒适度评分显著优于Ologen胶原基质植入组(P<0.05)。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快于Ologen胶原基质植入组[(2.85±1.06)d vs (3.04±0.31)d;t=2.073,P=0.039]。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Ologen胶原基质植入组(98.64%vs 93.10%;χ^(2)=5.678,P=0.017),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更低(0.00%vs 4.14%;χ^(2)=4.325,P=0.038)。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优于手术切除联合Ologen胶原基质植入治疗,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ogen胶原基质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屈光状态 翼状胬肉切除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和视觉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孙春燕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2019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98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术式分作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50),对照组...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2019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98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术式分作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50),对照组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泪膜功能、视觉功能、术后恢复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的眼痛、畏光、异物感、球结膜充血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的角膜散光度(CAD)比对照组低,裸眼视力(UCVA)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术后12个月,观察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应用于翼状胬肉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进一步改善其泪膜与视觉功能,并促进术后有效恢复,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泪膜 视觉功能
下载PDF
不同浓度ZKY001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
3
作者 高华 祝磊 +10 位作者 徐建江 陶黎明 董燕玲 陈陆霞 晋秀明 李贵刚 吴护平 赵平 陈蔚 李小羿 史伟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888-1894,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ZKY001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研究。选取2022-03-15/11-14全国12家三甲医院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患者,采用区组随机...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ZKY001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研究。选取2022-03-15/11-14全国12家三甲医院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按照1∶1∶1比例将患者178例178眼随机分为三组:安慰剂组(给予ZKY001模拟滴眼液治疗)60例60眼,0.002%ZKY001滴眼液组59例59眼,0.004%ZKY001滴眼液组59例59眼。各组患者接受研究药物每次1滴,每天4次,使用4 d。观察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较基线改善百分比,角膜上皮缺损区首次完全愈合时间,角膜上皮缺损首次愈合人数,眼部不适(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等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变化。结果:三组患者角膜上皮缺损首次愈合时间、在不同的随访点三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较基线改善百分比、首次愈合人数百分比均无差异(均P>0.05)。但从数值上看,0.002%ZKY001组(67.87±21.688 h)、0.004%ZKY001组(61.48±22.091 h)角膜上皮缺损首次愈合时间较安慰剂组短(68.85±20.851 h)。在D1上午,0.004%ZKY001滴眼液组的角膜缺损面积较基线改善的百分比与安慰剂组的数值差值达到最大,且在后续的随访点保持着数值差值的优势。试验组在不同随访点的角膜上皮缺损区首次愈合人数较安慰剂组多。眼部不适改善方面:试验组较安慰剂组的VAS评分总分值降低多,以异物感评分、疼痛感评分降低为主,在D3时0.004%ZKY001滴眼液组对异物感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7)。安全性方面: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9.0%),且三组间相似。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使用ZKY001滴眼液可改善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改善术后因角膜上皮缺损引起的不适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 ZKY001滴眼液 角膜上皮的缺损修复 缓解不适 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及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潘智 黄光初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及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角膜缘翼状胬肉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角膜移植组给予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组给予...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及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角膜缘翼状胬肉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角膜移植组给予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组给予手术切除胬肉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单纯手术组仅给予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术后随访两年,角膜移植组、单纯手术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羊膜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移植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单纯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移植组术后治愈28例,复发2例,羊膜移植组术后治愈25例,复发5例,单纯手术组术后治愈22例,复发8例,三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手术切除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齐晋 匡玉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1666-1667,共2页
翼状胬肉使患者眼部产生不适感,并且影响美观,进展到瞳孔区则影响视力,多数患者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而效果不佳[1].翼状胬肉采用单纯切除术、转位术等,复发率均高,可达30%~50%[2].我院眼科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对92例(106眼)的翼... 翼状胬肉使患者眼部产生不适感,并且影响美观,进展到瞳孔区则影响视力,多数患者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而效果不佳[1].翼状胬肉采用单纯切除术、转位术等,复发率均高,可达30%~50%[2].我院眼科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对92例(106眼)的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手术方式.该手术的特点是能够为病变区结膜和巩膜提供正常的上皮细胞,有效的阻止异常结膜缘组织增生,防止翼状胬肉复发,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并且无免疫反应,无排斥反应[3].因为手术涉及到角膜,略有不慎,会引起严重的术后并发症[4].我科采取了得当的围手术期心理及临床护理,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 手术期护理 后并发症 单纯切除 手术成功率 复发率 上皮细胞
下载PDF
改良翼状胬肉切除与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黎鹏 李晓燕 刘燕琼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4期188-190,244,共4页
目的探析改良翼状胬肉切除与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0例(80只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40只眼),观察组进行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目的探析改良翼状胬肉切除与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0例(80只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40只眼),观察组进行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小切口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疗法,对照组进行自体结膜瓣缘干细胞移植术与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疗法,比较两组的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比较两组的复发情况、患者的不适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适感、复发情况、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性翼状胬肉应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法不适感轻,恢复迅速,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 翼状胬肉 改良翼状胬肉切除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氟尿嘧啶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肖赛筠 岳辉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0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氟尿嘧啶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角膜缘翼状胬肉患者120例(均为单眼),随机分为3组,各40例,A组给予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氟尿嘧啶治疗,B组给予手...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氟尿嘧啶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角膜缘翼状胬肉患者120例(均为单眼),随机分为3组,各40例,A组给予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氟尿嘧啶治疗,B组给予手术切除胬肉+羊膜移植治疗,C组患者单纯给予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观察3组治疗效果。结果 3组术后随访1~2年,平均(16.5±1.5)个月;A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轻时间短,角膜创面愈合快,术后治愈37例,复发3例,B组治愈32例,复发8例,C组治愈26例,复发14例,其中A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氟尿嘧啶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氟尿嘧啶 手术切除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羊膜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 被引量:6
8
作者 甘柳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手术切除 移植治疗 羊膜 护理 角膜上皮 结膜上皮 血管组织 移植片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局部麻醉下翼状胬肉切除+干细胞移植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谢小静 于明开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0期2417-2419,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局部麻醉下翼状胬肉切除+干细胞移植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4例单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2例。A组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前给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0μg/kg,B组仅给予2%利多卡因局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局部麻醉下翼状胬肉切除+干细胞移植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4例单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2例。A组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前给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0μg/kg,B组仅给予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两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干细胞移植日间手术。观察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氧饱和度降低发生情况;采用斯皮尔伯格的状态焦虑问卷(SAI)评估患者焦虑恐惧水平,采用数值评定量表(NRS)评价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血氧饱和度下降、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术前SAI及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A组术后SAI及NRS评分均优于B组(均P <0. 05)。结论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局部麻醉下行翼状胬肉切除+干细胞移植日间手术患者舒适度,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感,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 干细胞移植 日间手术 右美托咪定 局部麻醉
下载PDF
两种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倩 严国明 +1 位作者 朱益修 周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1441-1442,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常用切除手术在翼状胬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翼状胬肉需行手术切除的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实施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 目的探讨两种常用切除手术在翼状胬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翼状胬肉需行手术切除的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实施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对照组则单纯实施胬肉切除术,对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分别为17.9%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胬肉切除与结膜瓣转位术联合应用于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胬肉切除 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羊膜移植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初发翼状胬肉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志华 李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羊膜移植联合切除术在治疗初发翼状胬肉上的预后恢复情况以及美容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3例(167眼)初发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3例,86眼)和对照组(70例,81眼)。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胬肉切除... 目的:探究羊膜移植联合切除术在治疗初发翼状胬肉上的预后恢复情况以及美容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3例(167眼)初发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3例,86眼)和对照组(70例,81眼)。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胬肉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胬肉切除配合羊膜移植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美观程度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患眼治愈率为96.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患眼复发率分别为0.00%、2.33%、5.81%,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4.94%、9.88%、1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瓣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1.16%,未见有移植区充血以及移植瓣不透明发生,对照组中出现移植区充血、瓣下积液以及移植瓣不透明的机率分别为8.64%、6.17%、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羊膜移植配合切除术治疗初发翼状胬肉的患者预后恢复情况以及美容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 美容修复
下载PDF
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后辅用曲安奈德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冯文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5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曲安奈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1999年8月~2004年12月收治翼状胬肉112例(165只眼),均先行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然后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三组。治疗A组:45例(73只眼),曲安...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曲安奈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1999年8月~2004年12月收治翼状胬肉112例(165只眼),均先行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然后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三组。治疗A组:45例(73只眼),曲安奈德5mg于术中、术后2周、术后1月局部球结膜下注射。治疗B组:36例(49只眼),丝裂霉素局部湿敷。对照C组:31例(43只眼)。结果术后随访1年,应用曲安奈德A组、丝裂霉素B组和对照C组翼状胬肉复发率分别为4.1%(3/73)、10.2%(5/49)、27.9%(12/43);应用曲安奈德A组、丝裂霉素B组和对照C组治疗翼状胬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1/73)、14.2%(7/49)、2.3%(1/43)。治疗结果复发率A组与对照C组比较,x^2检验:x^2AC=11.58,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应用曲安奈德能明显降低其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曲安奈德与丝裂霉素两组比较,x^2AB=6.01,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应用曲安奈德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曲安奈德是一种安全、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药物,可以作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常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显微手术切除 曲安奈德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芳芝 杨得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效果。方法:从南平市第二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诊治的翼状胬肉患者中选择8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效果。方法:从南平市第二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诊治的翼状胬肉患者中选择8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的为对照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术前后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数值,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裸眼视力与BUT、SIT结果数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屈光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患者中联合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术后能够改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有利于泪膜功能恢复正常,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 翼状胬肉
下载PDF
翼状胬肉剪除术和传统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缪和芬 张伟英 李维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年第4期247-247,共1页
翼状胬肉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胬肉切除术术后复发率常高达20%~45%[1].我院眼科自2000年1月采用放大额镜或肉眼下显微镊和显微剪刀剪除胬肉,术中不用刀片削刮角膜,不烧灼巩膜血管等改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翼状胬肉 传统切除 胬肉剪除 缝线方法 角膜上皮修复 用药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委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260-260,共1页
关键词 显微手术 切除 羊膜移植 治疗 翼状胬肉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辅助翼状胬肉切除术对翼状胬肉患者泪膜功能、视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莺莺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6期883-885,共3页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经角膜缘干细胞移植(Limb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LSCT)辅助翼状胬肉切除术(Pterygium excision,PE)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E...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经角膜缘干细胞移植(Limb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LSCT)辅助翼状胬肉切除术(Pterygium excision,PE)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E组和LSCT+PE组各51例。PE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LSCT+PE组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辅助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Shirmer试验(SI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泪膜功能、视功能。结果 LSCT+PE组角膜上皮修复、视力改善及术后拆线时间均短于PE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两组SIT值和BUT值均高于术前,且LSCT+PE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两组散光度降低,裸眼视力、角膜垂直曲度、角膜水平曲度均高于术前,且LSCT+PE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LSCT辅助PE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泪膜功能与视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松挺 陈勇 郭陈煜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于诸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9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行球结膜瓣转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自体角膜缘...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于诸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9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行球结膜瓣转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指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更多;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更长;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相比,观察组更短;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LogMAR、角膜散光度均下降,观察组更低;术后3个月两组泪液分泌试验值均上升,观察组更高;术后3个月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延长,观察组更长;对照组、观察组眼红评分相比,观察组更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评分相比,观察组更低;均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虽手术时间较长、术后舒适度不佳,但可有效促进其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改善其视力及泪膜功能,减轻眼表疾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上皮修复 视力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对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姝琦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翼状胬肉疾病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收诊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98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单纯采...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翼状胬肉疾病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收诊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98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单纯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治疗所用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性。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表现,统计比较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翼状胬肉患者经联合术式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口愈合及住院治疗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产生的创面水肿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翼状胬肉可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基础上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式,相比单纯切除治疗效果更佳,术后患者复发率更低且并发症少,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 翼状胬肉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亚红 《当代医学》 2017年第33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翼状胬肉患者84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切除联合结膜移植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翼状胬肉患者84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切除联合结膜移植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翼状胬肉治疗总有效率;术后结膜充血水肿退去时间、角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翼状胬肉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后结膜充血水肿退去时间、角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1年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速结膜充血水肿消失和创面愈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建冬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评价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术后6月、1年的痊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 目的评价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术后6月、1年的痊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不适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后结膜充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及1年的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眼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疗效 复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