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I-C与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颈椎稳定性重建及椎间融合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宋升 孙振中 +2 位作者 姜为民 刘学光 庄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474-4478,共5页
背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术式,效果确切,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以“零切迹”理念设计的ROI-C近年来临床运用也比较广泛,但其与传统术式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较少。目的:比较分析ROI-C与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在颈... 背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术式,效果确切,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以“零切迹”理念设计的ROI-C近年来临床运用也比较广泛,但其与传统术式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较少。目的:比较分析ROI-C与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在颈椎病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对47例颈椎病患者开展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随机分为2组,钛板组18例患者采用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ROI-C组29例患者采用ROI-C融合器治疗。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记录术中出血量、C臂机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椎间融合情况;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评估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①术后患者均得到了门诊定期随访,时间为12-16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脊髓功能明显改善,2组患者均未出现内植物松动移位及二次手术;②术后末次随访手术节段均获得融合,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但ROI-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均优于钛板组(P<0.05);④术后2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均优于术前,但术后各时间点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提示ROI-C与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获得颈椎稳定性重建及椎体间融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ROI-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避免因钢板置入引起的并发症方面存在明显优势,有望取代融合器联合钛板的传统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 减压 融合手术 传统融合器 钛板 ROI-C 内固定
下载PDF
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阿尖措 王喜民 +1 位作者 李占银 许志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8期7185-7191,共7页
背景:传统的带螺纹水平圆柱形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虽能改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症状,但患者预后较差、椎间融合率较低。目的:研究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生物相容性及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 背景:传统的带螺纹水平圆柱形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虽能改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症状,但患者预后较差、椎间融合率较低。目的:研究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生物相容性及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25)采用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治疗,对照组(n=25)采用传统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融合率、椎间隙高度比、椎间孔高度比、椎体间角度活动域、融合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水平角及骶骨水平角。结果与结论:随访6-29个月,试验组骨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8%,P<0.05),试验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感染、慢性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治疗后3,6个月,试验组椎间隙高度比、椎间孔高度比、椎体间角度活动域(L_(3/4)、L_5及L_5/S_1)、融合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水平角及骶骨水平角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果表明,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脊柱融合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 生物相容性 腰椎退变性疾病 应用效果 传统融合器 椎间隙高度比 椎间孔高度比 节段前凸角 融合
下载PDF
比较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侯建思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5期31-31,33,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颈椎病患者160例,用随机数字表分组。传统组进行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新型组进行零切... 目的:探讨比较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颈椎病患者160例,用随机数字表分组。传统组进行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新型组进行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治疗。分析效果: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操作平均时间;施术前后患者颈椎疼痛的水平、颈椎的活动度评分、颈椎功能状况;术后吞咽困难出现率。结果:新型组效果、颈椎疼痛的水平、颈椎的活动度评分、颈椎功能状况、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操作平均时间、术后吞咽困难出现率和传统组比较有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病患者行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 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 联合钛板 颈椎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余伟宏 卢国樑 +2 位作者 冯永洪 王新强 邓锐斌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6期40-41,86,共3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融合器...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予以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学会改良的(JOA)评分、Odom评级、术后2d及术后1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吞咽困难发生率、术后12个月时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Odom评级、术前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植骨融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d及术后1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及吞咽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单节段 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 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颈椎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融合器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军荣 吴根发 +2 位作者 陈超 黄丽莎 段虹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4-77,共4页
目的:比较锁定式颈椎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融合器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锁定式颈椎融合器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钛... 目的:比较锁定式颈椎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融合器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锁定式颈椎融合器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钛板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记录观察两组治疗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JOA评分、Odom评级,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内并发吞咽困难、内固定松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Odom评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吞咽困难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内固定松动例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钛板融合器,锁定式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并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式颈椎融合器 传统钛板融合器 颈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文恒 郭团茂 +2 位作者 刘强 曹伟宁 行艳丽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中使用零切迹(Zero-Profile,Zero-P)颈椎自锁融合器系统或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因单节段颈椎病在咸阳市中心医院行ACD...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中使用零切迹(Zero-Profile,Zero-P)颈椎自锁融合器系统或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因单节段颈椎病在咸阳市中心医院行ACDF术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中,21例患者(男12例,女9例)行颈前路Zero-P自锁椎间融合术(Zero-P组);24例患者(男11例,女13例)行颈前路常规椎间融合器钛板固定术(钛板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在术前和术后随访时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骨科学会(JOA)颈髓功能评分及颈椎Cobb角测量。结果Zero-P组和钛板组分别随访(27.1±6.7)个月和(25.6±8.2)个月。Zero-P组手术时间[(123.0±15.1)min vs(151.0±23.7)min,P<0.05]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钛板组[(72.0±10.1)ml vs(102.0±13.9)ml,P<0.05]。术后1周中重度吞咽困难发生率Zero-P组与钛板组相当(4.8%vs 12.5%,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NDI指数、JOA评分、Cobb角均显著优于术前(P均<0.05),各时间点VAS评分、NDI指数、Cobb角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Zero-P组JOA评分优于术后3个月(P<0.05),且Zero-P组优于钛板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X线片示均发生骨性融合,未出现钛板、螺钉松动或断裂、植骨塌陷等并发症。结论在ACDF术中使用Zero-P自锁椎间融合器较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固定安全性更好,对机体损伤更小,远期在恢复颈髓功能方面的疗效一定程度上更优。能否降低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 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 退行性颈椎病 单节段 零切迹颈椎融合器 传统融合器 钛板固定系统 吞咽困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