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训诂学与语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思坤 《云梦学刊》 2002年第3期106-108,共3页
传统训诂学虽然没有使用语境研究的术语 ,但训诂家在解释义、分析句子结构、说明修辞手段、阐发章句意旨的同时 ,对文献的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作了充分的揭示。研究整理传统训诂学中语境研究的成果 ,对于发展汉语科学 ,建立中国式的语... 传统训诂学虽然没有使用语境研究的术语 ,但训诂家在解释义、分析句子结构、说明修辞手段、阐发章句意旨的同时 ,对文献的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作了充分的揭示。研究整理传统训诂学中语境研究的成果 ,对于发展汉语科学 ,建立中国式的语境学将是必要的 ,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训诂 语境 上下文语境 情景语境
下载PDF
论闻一多诗骚学研究方法及其对传统训诂学的创造性超越
2
作者 梅琼林 《云南学术探索》 1997年第6期64-68,共5页
论闻一多诗骚学研究方法及其对传统训诂学的创造性超越梅琼林《诗经》《楚辞》并称“诗骚”,作为中国上古时期诗歌的经典之作,中国诗史上两座并峙而立的高峰,它历来就是传统学术领域所研究阐释的热点学问———诗骚学。诗人闻一多以... 论闻一多诗骚学研究方法及其对传统训诂学的创造性超越梅琼林《诗经》《楚辞》并称“诗骚”,作为中国上古时期诗歌的经典之作,中国诗史上两座并峙而立的高峰,它历来就是传统学术领域所研究阐释的热点学问———诗骚学。诗人闻一多以“其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传统训诂 研究方法 诗骚 创造性 《诗经》 文化原型 《楚辞》 民俗学 《天问》
下载PDF
言简意赅的传统训诂学小结──评《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
3
作者 刘世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55-60,93,共7页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勾勒出长期作为经学附庸的传统训诂学迂回发展的轨迹,其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表现为:不是简单地以朝代更迭而是通过学科内部"六变"的发展实际划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阶段,揭露传统训诂学"拘、杂、悍、...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勾勒出长期作为经学附庸的传统训诂学迂回发展的轨迹,其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表现为:不是简单地以朝代更迭而是通过学科内部"六变"的发展实际划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阶段,揭露传统训诂学"拘、杂、悍、党、肆、琐"等流弊,具有针对性,倡导"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的学风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训诂 四库全书总目 经部总叙
下载PDF
论传统训诂学的现代化
4
作者 李亚明 《云梦学刊》 1995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认为传统的训诂学在二十世纪受到来自内部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双重震宕,并呈相对衰微景象,面临现代化的严峻挑战、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完善系统而规范的学科体系;发掘训诂的实用价值和训诂中的主体价值;运用多层次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传统训诂 现代化
下载PDF
传统训诂学释义纰缪举隅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方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8-52,共5页
传统训诂学释义纰缪举隅赵方辉传统的训诂学,历时两千多年,经过历代语言文字大师的精心栽培,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结出丰硕成果。它在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考究,同义词的辨析,音义关系的探求,虚词类别,方言词汇的训释等方面取得很... 传统训诂学释义纰缪举隅赵方辉传统的训诂学,历时两千多年,经过历代语言文字大师的精心栽培,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结出丰硕成果。它在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考究,同义词的辨析,音义关系的探求,虚词类别,方言词汇的训释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为词汇的研究做出贡献。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训诂 联绵词 《尔雅·释诂》 释义 声训 《说文》 举隅 汉语词汇 纰缪 《经义述闻》
下载PDF
论传统训诂学的现代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亚明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4期103-106,共4页
论传统训诂学的现代化李亚明20世纪,训诂学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解释语言的学科,受到来自内部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双重震宕,并呈相对衰微的景象。究其根源,外部方面,是中西文化与文明的激烈冲突,中国固有的人文体系受到西方新学的冲... 论传统训诂学的现代化李亚明20世纪,训诂学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解释语言的学科,受到来自内部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双重震宕,并呈相对衰微的景象。究其根源,外部方面,是中西文化与文明的激烈冲突,中国固有的人文体系受到西方新学的冲击和排斥;内部方面,则是传统训诂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训诂 传统文化 现代化 专门研究方法 一般研究方法 主体价值 哲学方法 比较语言学 制度层 生物学史研究
下载PDF
让古汉语语法学从传统训诂学的樊篱中解脱出来──郭锡良先生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平权 《云梦学刊》 1996年第3期87-92,共6页
关键词 古汉语语法 指示代词 《马氏文通》 传统训诂 理论与实践 郭锡良 第三人称代词 语气词 语法研究 被动句
下载PDF
浅说传统训诂方法
8
作者 温志权 《芜湖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43-44,共2页
本文由近年来重要训诂学论著总结出的基本训诗方法,即形训、声训、义训、文训、义界、推原,对古汉语的学习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传统训诂方法 训诂 形训 声训 义训 文训 义界 推原 古汉语
下载PDF
传统训诂学“反训”的认识论分析
9
作者 李亚明 《云梦学刊》 1993年第2期76-77,共2页
反训,是指同一个词具有两个两反而相成的意义,相当于“语义对立词”(Ambivalent word)。历史地看,它主要表现为一种词义现象,而非训诂的法则。其类大致如下: (一) 授受同词:
关键词 传统训诂 反训 汉语词义 二项对立 词义系统 印欧语系 郭在贻 王念 释言 语言符号系统
下载PDF
试论传统训诂学在古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10
作者 袁傲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49-53,共5页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发展到科学的语言学,中间经历了一个引进阶段。从清代马建忠引进西洋语法到形成现行的古汉语语法体系;从赵元任等引进西方语音学,并与传统的音韵学结合形成现行古汉语的科学语音学,无不促进了古代汉语语言学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训诂 汉语语法体系 汉语语言学 语言文字学 尚书正义 叙述句 现代汉语 古书虚字集释 王力先生 反问句
下载PDF
《史记》的训诂价值与传统训诂学的发展
11
作者 刘阳仁 《怀化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71-76,共6页
关键词 《史记》 训诂价值 传统训诂 历史著作 纪传体通史
全文增补中
制定现代汉字规范也需倚重传统训诂学——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异体字整理工作说起
12
作者 邵文利 杜丽荣 《中国训诂学报》 2021年第1期168-176,共9页
“训诂为文化传承须臾不可离的重要工具”,制定现代汉字规范也需倚重传统训诂学。《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异体字整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即未能重视传统训诂材料。本文认为,制定现代汉字规范要充分利用传统训诂材料和现代汉语语料库来... “训诂为文化传承须臾不可离的重要工具”,制定现代汉字规范也需倚重传统训诂学。《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异体字整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即未能重视传统训诂材料。本文认为,制定现代汉字规范要充分利用传统训诂材料和现代汉语语料库来验证字际关系,既不能将本不是异体字的字组确定为异体字,如“券”与“券”、“諂”与“謟”,也不能将事实上的异体字排除在整理范围之外,如“为(爲)”与“為”、“廒”与“厫”。希望《通用规范汉字表》将来的修订工作能注意到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规范汉字表》 异体字整理 传统训诂材料
原文传递
训诂学与语法学 被引量:13
13
作者 蒋绍愚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24,共5页
训诂学与语法学蒋绍愚训佑学是中国语言学各部门中发展得最早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统训诂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段王为代表的清代训诂学家不但对汉语中一大批词语作了精辟的解释,而且提出了不少有关词汇的正确理论观点。认真总结... 训诂学与语法学蒋绍愚训佑学是中国语言学各部门中发展得最早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统训诂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段王为代表的清代训诂学家不但对汉语中一大批词语作了精辟的解释,而且提出了不少有关词汇的正确理论观点。认真总结并继承传统训诂学的成就,对于我们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家 传统训诂 “之” 同义词 王引之 《经传释词》 《马氏文通》 “也” “其” 语义指向
下载PDF
训诂与语法
14
作者 吴明刚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训诂就是对古代各种文献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语法是语言用词造句的规则。传统的训诂学研究对组成句子的语法规则重视不够,即或有所涉及,也只是一些特殊的或罕见的语法现象。即使他们态度谨慎,但是也有偶尔因未注意到语法问题,导... 训诂就是对古代各种文献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语法是语言用词造句的规则。传统的训诂学研究对组成句子的语法规则重视不够,即或有所涉及,也只是一些特殊的或罕见的语法现象。即使他们态度谨慎,但是也有偶尔因未注意到语法问题,导致训释失当的例子。因此,注重语法问题在训诂中的地位就显得极其重要了。文章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语法与训诂的关系及其训诂中的作用;二、传统训诂中关注的语法现象;三、当前训诂中应注意的语法现象:①注重语态,②注重词性,③注重省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训诂 语法 应关注的语法现象
下载PDF
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简评
15
作者 曾昭聪 《北方论丛》 CSSCI 1997年第6期116-117,共2页
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简评曾昭聪黄金贵先生的《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辨考》),全书近120万字,共辨析262组同义词(偶有类义词、相关词)中的13... 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简评曾昭聪黄金贵先生的《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辨考》),全书近120万字,共辨析262组同义词(偶有类义词、相关词)中的1306个词(词义)。每组自成一篇辨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化 传统训诂 文化词语 词义辨析 “右文说” 同义词辨析 语言与文化 引申义 文化史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世纪末:文化训诂学的理论省察(下篇)
16
作者 梅琼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9-34,38,共7页
二、文化训诂学基本方法1、多重证据法训诂学的义理考据之精髓在于观念来源于材料并且有充分切实的材料佐证,崇尚言之成理,持论有据的可实证性原则。证据是论点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论点之真确性的保证。丰富的证据不仅有利于研究的突破... 二、文化训诂学基本方法1、多重证据法训诂学的义理考据之精髓在于观念来源于材料并且有充分切实的材料佐证,崇尚言之成理,持论有据的可实证性原则。证据是论点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论点之真确性的保证。丰富的证据不仅有利于研究的突破和深入,而且也极易获得更加客观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训诂 闻一多 文化人类学 理论省察 多重证据法 训诂学方法 《楚辞》 民俗学 传统训诂 楚辞学
下载PDF
训诂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亚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5年第6期13-27,共15页
训诂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李亚明训诂以解释、传达语义为主要任务。它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萌于先秦,兴于两汉;魏晋起为所有古籍阐释服务;唐代趋于保守;宋代疑古改经,自求本解;清代远绍汉学,鼎盛一时。如果说训诂是一种实践... 训诂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李亚明训诂以解释、传达语义为主要任务。它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萌于先秦,兴于两汉;魏晋起为所有古籍阐释服务;唐代趋于保守;宋代疑古改经,自求本解;清代远绍汉学,鼎盛一时。如果说训诂是一种实践,那么训诂学就是一门从先代各种训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训诂 一般研究方法 语义成份 意义单位 《说文解字》 中国文化语言学 汉民族 《说文》 《尔雅》 专门研究方法
下载PDF
《诗经》名物训诂史述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家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79-84,122,共7页
名物训诂是传统训诂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名物,早期的狭义说法是指草木鸟兽虫鱼等生物的名称,后来又逐步扩大到车马、宫室、冠服、星宿、山川、郡国、职官和人的命名等领域。从词义学的观点来看,名物讲的是一些专名的词义。这种专名... 名物训诂是传统训诂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名物,早期的狭义说法是指草木鸟兽虫鱼等生物的名称,后来又逐步扩大到车马、宫室、冠服、星宿、山川、郡国、职官和人的命名等领域。从词义学的观点来看,名物讲的是一些专名的词义。这种专名的特殊性在于,它所指的对象范围比较特定,而且特征比较具体。在传注体和专著体训诂著作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物训诂 《诗集传》 诗集传名物钞 《毛诗正义》 传统训诂 词义学 诗识名解 诗传 田间诗学 诗草木今释
下载PDF
王氏父子与训诂实践
19
作者 马振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61-66,共6页
清代是我国传统训诂学由衰转盛,重新崛起,有巨大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语言学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训诂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为训诂学的前进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指导思想上,这个时期也相应发生了重要变化,即摆脱了理学的束缚,恢复了朴学... 清代是我国传统训诂学由衰转盛,重新崛起,有巨大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语言学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训诂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为训诂学的前进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指导思想上,这个时期也相应发生了重要变化,即摆脱了理学的束缚,恢复了朴学传统。主要表现在以“实事求是”为宗旨,突破古训,创立新解,巍然有以自立。戴震、钱大昕等人当为首要代表人物。而高邮王念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父子 王引之 传统训诂 王念孙 语言学 左传 读书杂志 钱大昕 词义 戴震
下载PDF
论训诂二法之局限——以王叔岷《古籍虚字广义》中“以”犹“虽”、“与”为“其”为例
20
作者 王路宁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21-128,共8页
王叔岷《古籍虚字广义》一书阐发“新义”时多采用传统训诂二法“互文”及“异文”。“互文”的局限在于互训的两词应满足在句中句法分布相同的条件,不满足此条件的结论通常有误,如《广义》中释“以”犹“虽”有误;“异文”的局限在于... 王叔岷《古籍虚字广义》一书阐发“新义”时多采用传统训诂二法“互文”及“异文”。“互文”的局限在于互训的两词应满足在句中句法分布相同的条件,不满足此条件的结论通常有误,如《广义》中释“以”犹“虽”有误;“异文”的局限在于比对时的语句当选取同类型结构语句,而非仅选取描述同一事件的语句,否则结论一般有误,如《广义》中释“与”为“其”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虚字广义》 王叔岷 互文 异文互训 词汇传统训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