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诠释学与事实符合论下的新闻客观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国强 涂骁睿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新闻客观性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议题,论文试图以诠释学为视角,将诠释学的思想发展与对新闻客观性观念的变迁结合起来考察,回应新闻客观性何以可能的理论问题。本文主要考察了伽达默尔之前的诠释学特别是狄尔泰的诠释学思想及其客观性... 新闻客观性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议题,论文试图以诠释学为视角,将诠释学的思想发展与对新闻客观性观念的变迁结合起来考察,回应新闻客观性何以可能的理论问题。本文主要考察了伽达默尔之前的诠释学特别是狄尔泰的诠释学思想及其客观性观念影响下的新闻客观性实践。传统诠释学确立了基于事实符合论的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合理性,由此形成了20世纪早期的新闻客观性的规范性理论。但事实符合论的认识论困境也使新闻客观性蒙上了阴影。在对此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而认为,它预示着诠释学从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向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转向,也使新闻客观性由确定性走向规范性和建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诠释 新闻客观性 狄尔泰 事实符合论
下载PDF
原典义理·传统诠释·现代新识——四库学的开展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建猷 《四库学》 2017年第2期3-18,共16页
'四库学'在社会意识与学术观念普遍现代化的态势下建立,是一则中国观念文化的大事。物具机制,学涵义理,这一超大型的'丛书之学'怎样赋予机制而开展发轫?'原典义理一传统诠释-总目提要-现代新识',成为四库学难... '四库学'在社会意识与学术观念普遍现代化的态势下建立,是一则中国观念文化的大事。物具机制,学涵义理,这一超大型的'丛书之学'怎样赋予机制而开展发轫?'原典义理一传统诠释-总目提要-现代新识',成为四库学难以或缺的机制。汉代中央'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三国魏文帝曹丕诏令刘劭领衔纂修类书《皇览》,唐代高祖诏令欧阳询等敕撰类书《艺文类聚》,宋代太宗诏令李昉领衔敕撰类书《太平御览》,明代成祖诏令解缙领衔敕撰类书《永乐大典》,至于清代乾隆帝诏令纪昀等敕编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现今国家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构成了'四库学'的意涵要素。本文以'原典义理:四库学的学科原理、传统诠释:四库学的与时焕发、现代新识:四库学的新机意趣'为要义,表达对于'四库学'的建设践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学” 原典义理 传统诠释
原文传递
现代性诠释:中国传统哲学今昔间距转换的纽带
3
作者 陆建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5,共8页
社会历史的时移世变促动着语言文字表述形式的变革,近现代的横断性事变促使着中国社会纵向的断裂划分,置身于这一历史链条上的观念文化要域的中国哲学,其自身就背负了传统与现代相差异的问题;要使哲学的传统焕发新机,对其进行现代性诠... 社会历史的时移世变促动着语言文字表述形式的变革,近现代的横断性事变促使着中国社会纵向的断裂划分,置身于这一历史链条上的观念文化要域的中国哲学,其自身就背负了传统与现代相差异的问题;要使哲学的传统焕发新机,对其进行现代性诠释是接通今昔间距的转换纽带;现代诠释需有下述应当性的践识:诠释经典原理以立其本是其基本立场,诠释子学思想以归其域是其理论要务,接续"义理发挥"以开其新是其方法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经典原理 传统诠释 现代诠释
下载PDF
从解释学看《墨经》的诠释传统
4
作者 童恒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4-58,共5页
从解释学角度去理解和诠释“文本” ,它不应只是“客体” ,而是向解释者开放的意义结构 ,理解是在历史进程中并为历史进程所规定的理解。由于理解是历史性的和连续性的理解 ,所以任何个人理解的片面性都会在同时代的和以后时代的人的理... 从解释学角度去理解和诠释“文本” ,它不应只是“客体” ,而是向解释者开放的意义结构 ,理解是在历史进程中并为历史进程所规定的理解。由于理解是历史性的和连续性的理解 ,所以任何个人理解的片面性都会在同时代的和以后时代的人的理解中得到补充和纠正。正是在这一进程中 ,传统“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经》 诠释传统 解释学 考据 据西释中
下载PDF
诠释目的与中国传统经典诠释
5
作者 陈志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1-16,共6页
本文明确区分了西方诠释学的三种诠释目的,即追求原意、追求比原作者更好地理解以及隐微与显白相区分的诠释目的,而中国诠释传统中也有"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和"微言大义"这样的诠释理路与之相对应。但... 本文明确区分了西方诠释学的三种诠释目的,即追求原意、追求比原作者更好地理解以及隐微与显白相区分的诠释目的,而中国诠释传统中也有"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和"微言大义"这样的诠释理路与之相对应。但中国诠释传统中的诠释路向与西方诠释学的相应诠释目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差异表现在西方诠释学中的诠释目的是对文本意义和作者意图的理解,而中国诠释传统则除了这一点之外,其根本目的在维护某一固定教义,在此种固定教义之下来诠解经典,因此中国传统哲学中尚不存在独立的一般诠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诠释 中国诠释传统 诠释目的 经典诠释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诠释传统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建英 李恩磊 程静 《科技信息》 2010年第32期357-357,共1页
"诠释就是再创造"是中国古人的普遍思维和创作原则,对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梳理了历代凸显诠释精神的哲学、美学命题,关注与园林相关的文学元素的发展沿革,述评其在园林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指出点景题名、象征隐喻作... "诠释就是再创造"是中国古人的普遍思维和创作原则,对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梳理了历代凸显诠释精神的哲学、美学命题,关注与园林相关的文学元素的发展沿革,述评其在园林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指出点景题名、象征隐喻作为重要的园林创作手法,在解释古代文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文学语言元素与园林相结合,形成一种开放结构,能在理解与解释当中接纳新的意义,深化和传播审美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诠释传统 文学元素 园林意象
下载PDF
融会中西 光大传统——《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评介
7
作者 夏青 方国根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生态伦理传统诠释与重建》 佘正荣 “天人”观念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读《传统文化诠释与批评》有感
8
作者 张正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60-160,共1页
<传统文化诠释与批评>是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毛德富先生所著.作者以丰厚的国学知识,丰富的文化史料,从全新的、独特的视角对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祖国文化精粹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及诠释.这无疑给我们这个充满物欲、充满浮躁... <传统文化诠释与批评>是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毛德富先生所著.作者以丰厚的国学知识,丰富的文化史料,从全新的、独特的视角对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祖国文化精粹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及诠释.这无疑给我们这个充满物欲、充满浮躁的社会里仍然存在着的为数不算太多的虔诚的读者以莫大的告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毛德富 传统文化 女性 社会 传统文化诠释与批评》
下载PDF
论教育诠释学的研究向度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振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81,共6页
教育诠释学源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诠释学 ,存在着几种研究向度 :强调严格传授知识的传统诠释学取向 ;强调师生主体诠释和理解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诠释学取向 ;注重反思批判的社会批判取向 ;走向极端和教育意义的不确定性的激进诠释学取向... 教育诠释学源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诠释学 ,存在着几种研究向度 :强调严格传授知识的传统诠释学取向 ;强调师生主体诠释和理解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诠释学取向 ;注重反思批判的社会批判取向 ;走向极端和教育意义的不确定性的激进诠释学取向。它们在教育目的、课程观、师生观及方法观等方面看法不一 ,各有其合理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诠释 研究向度 传统诠释 当代诠释
下载PDF
本体论文本——扣问文本的意义——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对翻译的文本观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丽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66-68,共3页
翻译的文本观问题,在译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传统的文本观主张探求作者本意,现代的文本观主张诠释文本本意。本文拟在对施莱尔马赫的传统诠释学和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提出的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方法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来探讨... 翻译的文本观问题,在译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传统的文本观主张探求作者本意,现代的文本观主张诠释文本本意。本文拟在对施莱尔马赫的传统诠释学和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提出的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方法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来探讨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对翻译理论的启示,指出在翻译中要破除旧的文本观,树立新的文本观,探求文本所能展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本意 文本本意 传统诠释 哲学诠释 对话模式
下载PDF
西方文学诠释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登伟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0年第1期320-333,共14页
西方文论的研究不能忽视西方文学诠释学研究。西方文学诠释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作者意图说、读者创生论到文本中心论的复归。西方文学诠释学对意义的追寻最终还是落根在了存在的家园,这既是对伽达默尔传统的继承,也是利科反复思考的核心命... 西方文论的研究不能忽视西方文学诠释学研究。西方文学诠释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作者意图说、读者创生论到文本中心论的复归。西方文学诠释学对意义的追寻最终还是落根在了存在的家园,这既是对伽达默尔传统的继承,也是利科反复思考的核心命题。本文通过对西方文学诠释学的综合评述,梳理西方文学诠释学的理论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期望诠释学研究同仁思考诠释学对文学批评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诠释 现代哲学诠释 反思诠释 述评
下载PDF
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的文化诠释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共6页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学者曾经有一个疑问,中国古代在技术上一直都是领先于欧洲的,但创造了四大发明的中国却没有生长出现代科学,是何原因。前些年,钱学森先生在逝世之前也曾发出过这样的追问,我们的科技与教育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学者曾经有一个疑问,中国古代在技术上一直都是领先于欧洲的,但创造了四大发明的中国却没有生长出现代科学,是何原因。前些年,钱学森先生在逝世之前也曾发出过这样的追问,我们的科技与教育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科学与学术大师,在大师的培养方面,我们甚至还不及民国时期。学界将上述的疑问与追问概括为"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对上述难题与疑问学界已有不少思考,本文试图从马克思历史观提供的思路,进行一种新的诠释,即文化传统的诠释。中国近代之所以没有生长出现代科学,没有产生群星灿烂的科学与学术大师,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具有保守性,而文化传统的保守性又是由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保守性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题与疑问 文化传统诠释 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归因
下载PDF
中国传统装饰符号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5
13
作者 倪春洪 《中国校外教育》 2008年第5期159-,共1页
中国传统装饰符号有着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及富有极其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本文以纹身艺术和中国戏剧脸谱以及富有浓郁特色的中国剪纸艺术等载体来诠释传统装饰符号所透射出的美学价值,借以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非凡魅力。
关键词 中国传统 装饰符号 纹身艺术 文化意蕴 诠释传统 民族文化 美学价值 剪纸艺术 戏剧 特色 射出 脸谱
下载PDF
“得意忘言”与“语言为存有之居屋”——从不同的语言观看中西诠释学之异同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汝金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7-70,127,共5页
西方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存在根本的差别。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强调“言不尽意”,主张“得意忘言”、“得意忘象”,西方诠释学普遍认为语言是诠释的前提,是“存有之居屋”。西方诠释学的方法和思路为研究中国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 西方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存在根本的差别。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强调“言不尽意”,主张“得意忘言”、“得意忘象”,西方诠释学普遍认为语言是诠释的前提,是“存有之居屋”。西方诠释学的方法和思路为研究中国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中国哲学应立足自我,超越西方哲学的体系、框架和具体概念、范畴,从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智慧和义理思维中,开出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同 语言 经典诠释传统 诠释 研究方法
下载PDF
“知道”与“知人”的统一——焦循《述难》中的经典诠释思想
15
作者 闫磊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6期25-32,共8页
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研究领域,学界对“述”本身的重视还略显不足。焦循关于“述”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五篇《述难》之中。梳理相关文献,可以提炼出焦循根植于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又极具自身特色的“述”之思想。首先,焦循提出了“述作无等差... 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研究领域,学界对“述”本身的重视还略显不足。焦循关于“述”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五篇《述难》之中。梳理相关文献,可以提炼出焦循根植于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又极具自身特色的“述”之思想。首先,焦循提出了“述作无等差”的基本观念;其次,焦循之“述”是一种“知道”与“知人”的统一;最后,焦循还提出了相关的诠释原则与方法。焦循的“述”之思想既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又体现了中国经典诠释传统整体层面的某些共同特质,可以为中国诠释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循 《述难》 “知道”与“知人” 经典诠释传统 中国诠释
下载PDF
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现代转型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6
16
作者 傅永军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8,126,127,共10页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面对着复杂的形势。在外部,面对西方诠释学的刺激,需搭建中西对话平台,引西方诠释学为中国诠释传统完成现代转变的参照镜像,建构问题域并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引下实现“化西为中”的对话目的。在内部,因应“古...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面对着复杂的形势。在外部,面对西方诠释学的刺激,需搭建中西对话平台,引西方诠释学为中国诠释传统完成现代转变的参照镜像,建构问题域并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引下实现“化西为中”的对话目的。在内部,因应“古今之辨”,需搭建由古通今之桥,将中国经典注释学由一个“古典论题”转变为“现代论题”,打开从经典注释学转型为经典诠释学的通道。只有对中国经典诠释传统转型的诠释学处境作出准确分析与判断,才能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古典-现代形态转换找到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 中西对话 哲学诠释 转型 经典诠释
原文传递
让传统走进现代——评王宏印著《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徽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5,共3页
二十年前,中国译坛上曾经响起过“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建立卓然独立于世界译坛的翻译理论体系”的呼声(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载《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激励和鼓舞着几代学人。然而,二十年间,在... 二十年前,中国译坛上曾经响起过“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建立卓然独立于世界译坛的翻译理论体系”的呼声(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载《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激励和鼓舞着几代学人。然而,二十年间,在这方面的实际工作和成果却很少。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一一从道安到傅雷》 王宏印 翻译理论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韩国当代本土化建筑创作浅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时原 李龙君 刘九菊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8期89-90,共2页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韩国建筑师在接受现代科技文明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进行韩国本土文化的发扬与传递,以现代建筑语言表达着韩国本土文化。本文主要对自2000年以来的韩国当代本土化建筑创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 韩国当代 本土化建筑创作 关注场所 诠释传统 建构文化
下载PDF
从视觉到事件——长沙简牍博物馆文化广场设计
19
作者 吕芬 魏春雨 《中外建筑》 2009年第7期133-135,共3页
本文通过介绍长沙简牍博物馆文化广场方案,诠释了立足东方传统的流动性、参与性、事件性的空间观念,并以此为线索组织空间道具和空间场景,塑造空间情节,唤起使用者对当地自然特征与文化生活的场所记忆和空间情感。
关键词 流动性 参与性 事件性 空间场景 空间 线索 地域表达 传统诠释
下载PDF
康德反对基督教吗?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彪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9,共9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康德的道德宗教与基督教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坚持"传统性诠释"的一方认为,康德的道德宗教是反基督教的,理由是其思想中理性的、普遍的以及纯粹道德的信仰与基督教中启示的、特殊的以及... 长期以来,人们对康德的道德宗教与基督教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坚持"传统性诠释"的一方认为,康德的道德宗教是反基督教的,理由是其思想中理性的、普遍的以及纯粹道德的信仰与基督教中启示的、特殊的以及历史性的信仰方枘圆凿、格格不入;与此相对,主张"肯定性诠释"的一方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断言,基督教中的教会信仰对道德宗教中理性信仰的确立具有导引作用,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由康德对基督教典籍《圣经》的诠释来看,人们将会发现前面两种解读各有不足,道德宗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彼此冲突的,也不是相互包容的,而是一种对话关系,即尝试在以理性方式解读基督教的过程中,查勘理性神学与圣经神学、纯粹道德与历史信仰之间的张力与对话会把我们引向何处,进而为构建道德宗教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传统诠释 肯定性诠释 道德宗教 基督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