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豆酱中脂肪酸酯化方法的选择与组成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田甜 武俊瑞 岳喜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8-83,共6页
为更好地研究传统豆酱中脂肪酸的组成,先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豆酱中的脂肪酸,分别利用酸酯化法、碱酯化法和酸碱酯化法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正己烷萃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根据标准谱库NIST11.L,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对脂肪酸甲酯进... 为更好地研究传统豆酱中脂肪酸的组成,先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豆酱中的脂肪酸,分别利用酸酯化法、碱酯化法和酸碱酯化法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正己烷萃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根据标准谱库NIST11.L,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对脂肪酸甲酯进行定性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衍生化后,脂肪酸甲酯在33 min内完全分离,利用酸酯化法可分析出10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棕榈酸甲酯13.62%、油酸甲酯23.95%、亚油酸甲酯48.91%;利用碱酯化法可分析出4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油酸甲酯10.42%、亚油酸甲酯19.63%;利用酸碱酯化法可分析出10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棕榈酸甲酯13.64%、油酸甲酯24.16%、亚油酸甲酯49.07%。本方法无需标准品即可快速定性检测豆酱中的脂肪酸,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豆酱 脂肪酸 甲酯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传统豆酱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赵建新 顾小红 +1 位作者 刘杨岷 王利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84-687,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共分离鉴定出传统豆酱中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136种,其中酯22种,醇13种,醛12种,酸15种,酮15种,呋喃化合物16种,含硫化合物4种,吡嗪等含N化合物14种,酚5种,及其他少量烃类、酰胺类化合...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共分离鉴定出传统豆酱中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136种,其中酯22种,醇13种,醛12种,酸15种,酮15种,呋喃化合物16种,含硫化合物4种,吡嗪等含N化合物14种,酚5种,及其他少量烃类、酰胺类化合物等。其中2-甲基丁醛、安息香醛、乙酸乙酯、乙酸异烯酯、乙酸甲酯、糠醛、二氢-2(3H)-呋喃酮、3-辛酮、甲基硫丙醇、2,6-二甲基吡嗪等是除醇、酸外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占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总量的33.23%,对豆酱的风味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豆酱 挥发性化合物 风味 GC-MS
下载PDF
延吉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营养及理化指标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高秀芝 刘慧 +2 位作者 王晓东 易欣欣 崔宗均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4-76,共3页
以延吉传统发酵豆酱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及整理了该豆酱的制作工艺,研究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营养及理化指标的变化。利用GB/T 5009.40—2003、重铬酸钾法、蒽酮比色法等方法测定了发酵不同阶段的总酸、可溶性糖、有机碳、粗蛋白、氨基酸及... 以延吉传统发酵豆酱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及整理了该豆酱的制作工艺,研究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营养及理化指标的变化。利用GB/T 5009.40—2003、重铬酸钾法、蒽酮比色法等方法测定了发酵不同阶段的总酸、可溶性糖、有机碳、粗蛋白、氨基酸及氨基态氮等指标。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又上升,最后成品酱中为2.93%;有机碳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逐渐减少,成品酱有机碳含量为387.95g/kg;成品酱可溶性糖为17.13g/kg;粗蛋白相对含量先略有平稳上升后下降,最后成品酱粗蛋白含量下降为24.76%;氨基态氮含量一直在增加,成品酱中为101.2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豆酱 营养 理化指标
下载PDF
东北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秀芝 易欣欣 +2 位作者 刘慧 王晓东 崔宗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1-255,共5页
以东北传统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分析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分别选择发酵豆酱0、35、65、75和105 d(成品豆酱)作为研究材料,通过PCR-DGGE分析微生物多样性,检测了豆酱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的变化。结果表明,豆酱... 以东北传统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分析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分别选择发酵豆酱0、35、65、75和105 d(成品豆酱)作为研究材料,通过PCR-DGGE分析微生物多样性,检测了豆酱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的变化。结果表明,豆酱发酵过程中主要优势细菌为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芽孢杆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淀粉液化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的近缘种等;主要乳酸菌为乳球菌、明串珠菌、魏斯氏菌等种属细菌的近缘种;东北豆酱发酵过程中优势真菌为米曲霉、散囊菌和谢瓦氏曲霉的近缘种,随发酵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减少;粗蛋白相对含量先略有平稳上升后下降,最后成品酱粗蛋白含量下降为24.76%;氨基态氮含量一直在增加,成品酱中为101.2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传统发酵豆酱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传统豆酱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及其防腐体系的抑菌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小青 朱建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51-156,共6页
本文采用恒温加速法探究传统豆酱在25、38和50℃条件下储存28d过程中色泽、总酸、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感官的变化。同时采用微生物挑战试验探究传统豆酱的防腐体系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传统豆酱储存时间的延长,传统... 本文采用恒温加速法探究传统豆酱在25、38和50℃条件下储存28d过程中色泽、总酸、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感官的变化。同时采用微生物挑战试验探究传统豆酱的防腐体系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传统豆酱储存时间的延长,传统豆酱的褐变、总酸和还原糖呈现升高的趋势,氨基酸态氮以及感官特性评分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温度升高会加剧这一变化趋势。在25、38和50℃下分别储存28d后,褐变指数增加了2.1%、12.2%和23.5%;总酸含量升高0.03、0.06和0.18g/100g;色率增加了1.14、1.36和1.76倍。在38和50℃条件下储存28d后,其还原糖分别升高了0.3和0.9g/100g。传统豆酱密封条件下,其防腐体系在28d内可将产膜酵母、米曲霉以及耐盐性乳酸菌的浓度从104CFU/g降低到小于10CFU/g。与密封条件相比,敞口条件下其防腐体系对产膜酵母及耐盐性乳酸菌具有相同的杀菌能力,然而米曲霉在28d后仍有7.9×10^2CFU/g。表明传统豆酱在封口条件下对霉菌、酵母和乳酸菌都有明显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豆酱 储存 品质变化 防腐体系 抑菌
下载PDF
传统豆酱和商品豆酱发酵过程中营养及理化指标动态 被引量:32
6
作者 高秀芝 艾启俊 +5 位作者 仝其根 徐文生 王晓东 易欣欣 张启增 崔宗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10,共6页
以山东传统豆酱和天源商品豆酱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发酵阶段豆酱样品的营养及理化指标,探讨两种豆酱发酵过程中养分动态及成品豆酱的氨基酸含量差异,并分析两种豆酱的制作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山东豆酱的总酸在发酵过程中呈波动上升的趋... 以山东传统豆酱和天源商品豆酱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发酵阶段豆酱样品的营养及理化指标,探讨两种豆酱发酵过程中养分动态及成品豆酱的氨基酸含量差异,并分析两种豆酱的制作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山东豆酱的总酸在发酵过程中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成品酱总酸含量为6.26%;天源豆酱总酸呈逐步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成品酱总酸含量为3.13%。山东豆酱与天源豆酱发酵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有机碳含量呈下降的趋势,但天源豆酱的可溶性糖和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山东传统豆酱。山东豆酱的有机碳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商品豆酱下降快。两种豆酱的粗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氨基酸态氮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山东豆酱的粗蛋白和氨基酸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天源豆酱。山东成品豆酱氨基酸总量为天源成品豆酱的1.3倍。除精氨酸和酪氨酸外,山东豆酱的各种氨基酸含量高于天源豆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豆酱 商品豆酱 营养动态
原文传递
传统发酵豆酱发酵过程中养分动态及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29
7
作者 高秀芝 王小芬 +4 位作者 李献梅 王慧 李梦莹 张薇 崔宗均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8-753,共6页
以山东传统发酵豆酱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发酵不同阶段的总酸、可溶性糖、有机碳、粗蛋白、氨基酸态氮、主要挥发性产物等指标,对样品中细菌进行PCR-DGGE分析,探讨了传统发酵豆酱中养分动态及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先... 以山东传统发酵豆酱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发酵不同阶段的总酸、可溶性糖、有机碳、粗蛋白、氨基酸态氮、主要挥发性产物等指标,对样品中细菌进行PCR-DGGE分析,探讨了传统发酵豆酱中养分动态及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又上升,最后成品酱中为6.26%;有机碳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逐渐减少;粗蛋白相对含量先略有平稳上升后下降;氨基酸态氮含量一直在增加,成品酱中为101.2g/kg;乳酸和甘油含量随发酵进程而增加,成品酱中分别为5.65g/kg和14.72g/kg。DGGE分析表明发酵15d时细菌种类最多,随后一部分逐渐消失,种类趋于稳定,最后成品酱中出现有几种明显的优势种,主要包括: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近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豆酱 养分动态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传统发酵豆酱与商品豆酱养分及微生物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高秀芝 王小芬 +3 位作者 李献梅 王慧 易欣欣 崔宗均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226,共5页
以两种传统发酵豆酱和两种商品豆酱作为对象,进行了养分和微生物区系的比较研究。感官评定结果显示,传统豆酱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在香气和滋味上要优于商品豆酱;养分分析结果显示,4种豆酱均形成较丰富的养分和风味物质,而传统豆酱中氨基... 以两种传统发酵豆酱和两种商品豆酱作为对象,进行了养分和微生物区系的比较研究。感官评定结果显示,传统豆酱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在香气和滋味上要优于商品豆酱;养分分析结果显示,4种豆酱均形成较丰富的养分和风味物质,而传统豆酱中氨基酸含量、乳酸含量等重要风味物质显著高于商品豆酱;商品豆酱可溶性糖含量约为总干物质的一半,超过传统豆酱的2倍,而且含盐量与含水量稳定;DGGE分析结果显示,山东豆酱、延吉豆酱与天源酱园商品豆酱细菌条带较多并分布相近,主要优势细菌为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a,99%)、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100%)、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98%);龙菲商品豆酱主要优势菌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100%)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豆酱 商品豆酱 风味物质 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传统发酵豆酱风味物质萃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翠萍 汤慧娟 +5 位作者 赵月 王宗莹 程建军 田波 李杨 谢凤英 《大豆科技》 2015年第6期14-20,共7页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HS-SPME)优化黑龙江传统发酵豆酱风味物质萃取条件,结合响应面试验并考虑到实际操作条件,得出了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62℃,萃取时间41 min,解析时间2 min。风味物质检测鉴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HS-SPME)优化黑龙江传统发酵豆酱风味物质萃取条件,结合响应面试验并考虑到实际操作条件,得出了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62℃,萃取时间41 min,解析时间2 min。风味物质检测鉴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法,对发酵一个月的传统豆酱样品进行鉴定,共鉴定出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主要包括烷烯烃类、酯类和芳香类,这些物质对黑龙江省传统发酵豆酱风味贡献最大,可能为黑龙江省传统发酵豆酱的特征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豆酱 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传统发酵豆酱制品中霉菌菌群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方博 陈丽 +2 位作者 王海曼 平文祥 葛菁萍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4-777,共4页
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农家自然发酵黄豆酱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微生物学方法对发酵不同时期的发酵豆酱制品中的霉菌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和初步鉴定,共检测到犁头霉属(Absidia),曲霉属(Aspergillus),米曲霉(Aspergilleas oryzae),... 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农家自然发酵黄豆酱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微生物学方法对发酵不同时期的发酵豆酱制品中的霉菌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和初步鉴定,共检测到犁头霉属(Absidia),曲霉属(Aspergillus),米曲霉(Aspergilleas oryzae),毛霉属总状枝毛霉组(Mucor racemosus),雅致放射毛霉属(Actinomucorelegans),毛霉属大毛霉组(Mucedo)六种霉菌,其中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在整个发酵过程占绝对优势,分析了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关系、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为筛选优良的豆酱发酵菌株和功能菌株,实现工业化生产豆酱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豆酱 霉菌菌群 数量变化 菌相组成 动态分析
下载PDF
传统大豆酱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弘洋 邓微 +5 位作者 赵云珠 陈丹丹 王梦竹 刘国彦 刘俊梅 陈海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18-124,共7页
传统大豆酱发酵过程中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比较大,该研究使用Illumina MiSeq方法对细菌和真菌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细菌的群落结构上,前发酵阶段,发酵的第1、30和5... 传统大豆酱发酵过程中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比较大,该研究使用Illumina MiSeq方法对细菌和真菌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细菌的群落结构上,前发酵阶段,发酵的第1、30和50天,优势菌门主要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菌属主要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在低盐固态发酵阶段的第75和165天时,四联球菌属(Tetragenococcus)为主要优势细菌属。在真菌的群落结构上,发酵1 d时毛霉菌门(Mucoromycota)为优势菌门,毛霉属(Mucor)为主要优势菌属,其他发酵阶段均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菌门,曲霉属(Aspergillus)为主要优势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豆酱 不同阶段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多样性变化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研究豆酱香气品质最佳的发酵时期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甜 武俊瑞 岳喜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3-170,共8页
为了确定传统豆酱香气品质最佳的发酵时期,以东北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P-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以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内标,对不同发酵时期的豆酱样品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运用因子分... 为了确定传统豆酱香气品质最佳的发酵时期,以东北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P-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以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内标,对不同发酵时期的豆酱样品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构建传统豆酱香气品质评价模型,以综合得分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16个不同发酵时期的豆酱样品中共检测出56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9种,醇类6种,醛类5种,酮类4种,酸类9种,酚类9种,杂环类7种,烃类5种,以及其他类2种。豆酱样品中香气成分含量变化明显,发酵45 d豆酱样品中香气成分含量最多,为8 176.422 ng/g,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香气成分含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发酵70 d和发酵75 d香气成分含量分别为4 052.849和2 265.616 ng/g。因子分析得到3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调和型香气因子、贡献型香气因子和增香型香气因子,比较不同发酵时期豆酱样品的香气品质综合得分可知,发酵45 d豆酱样品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发酵65 d和发酵55 d的样品,发酵70 d和发酵75 d的豆酱样品综合得分较低,因此豆酱的最佳发酵时间为45~6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豆酱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香气成分 因子分析
下载PDF
豆酱不同发酵阶段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颖 乌日娜 +3 位作者 孙慧君 武俊瑞 陶冬冰 王洪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0-35,共6页
以东北传统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结合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豆酱发酵过程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结果显示,... 以东北传统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结合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豆酱发酵过程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细菌的可操作分类单元数值在发酵过程中上下波动,并在后发酵第21天时达到最大值,此时细菌数目最多;整理分析PCR-DGGE图谱鉴定结果以及细菌在属水平上的分布得出,明串珠菌属、肠球菌属、四联球菌属和乳杆菌属为豆酱样品不同发酵阶段的优势细菌菌属,其中四联球菌属波动性较大,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屎肠球菌、明串珠菌属、绿色魏斯菌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在减少,说明这些细菌主要参与豆酱发酵初期产酶分解物质过程,并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起到调整发酵内环境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传统发酵豆酱 PCR-DGGE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 优势细菌菌属 可操作分类单元
下载PDF
小麦粉热处理对豆酱制曲质量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彭超 《现代面粉工业》 2019年第3期55-55,共1页
传统豆酱采用小麦粉进行制曲、发酵,原料利用率较低。小麦粉经热处理后细菌数下降、糊化度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制曲过程中米曲霉的增殖及产酶代谢。文章采用高温蒸汽的方式对小麦粉进行热处理,经热处理后的小麦粉糊化度可达70%。对比热处... 传统豆酱采用小麦粉进行制曲、发酵,原料利用率较低。小麦粉经热处理后细菌数下降、糊化度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制曲过程中米曲霉的增殖及产酶代谢。文章采用高温蒸汽的方式对小麦粉进行热处理,经热处理后的小麦粉糊化度可达70%。对比热处理后的豆酱成曲水分稍低,pH提高0.21,菌体量增加13%,中性蛋白酶活力提高18%,淀粉酶活力下降12%。小麦粉热处理后更有利于米曲霉的生长,产酶代谢活力增加,制曲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小麦粉 质量 酱制 传统豆酱 原料利用率 中性蛋白酶 制曲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