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AF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33
1
作者
福嘉欣
肖联平
+3 位作者
王树森
李晓东
韩立强
王铜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77-1181,共5页
背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避免患者长期卧床,恢复胸腰段患者矢状面序列,但按照传统的经脊柱正中沿棘突两旁显露剥离肌肉的方法,创伤大出血多,固定后容易出现肌肉失神经支配及慢性背痛。传统方法为跨伤椎4钉固定,长时间随访...
背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避免患者长期卧床,恢复胸腰段患者矢状面序列,但按照传统的经脊柱正中沿棘突两旁显露剥离肌肉的方法,创伤大出血多,固定后容易出现肌肉失神经支配及慢性背痛。传统方法为跨伤椎4钉固定,长时间随访发现容易出现伤椎高度进一步塌陷及丢失。目的:对比胸腰段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康复情况,比较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AF钉棒系统两种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科胸腰段骨折患者96例,入院后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方法治疗42例,传统AF钉棒系统治疗54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后末次随访引流量、固定后末次随访内固定复位情况,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1)随访时间: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组随访8-12个月,平均13.4个月;AF钉棒系统组随访8-14个月,平均12.1个月。(2)疗效:与AF钉棒系统组比较,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组出血量、引流量、固定后Cobb角度、固定后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减少(P <0.05),骨折椎体复位率增加(P <0.05)、固定后ASIA分级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较好(P<0.05);(3)结果证实:采用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优于AF钉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器
脊柱
组织工程
人工假体
骨科植入物
胸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
钉
短节段内固定
传统
AF
钉
棒
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2
作者
尹劲
段洪
+2 位作者
周兆文
普有登
张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9例,其中以传统钉棒系统治疗200例(对照组),以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89例(治疗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
目的观察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9例,其中以传统钉棒系统治疗200例(对照组),以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89例(治疗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手术节段腰椎屈伸角度、椎间隙高度变化,并统计两组手术节段上位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VAS、腰椎功能ODI评分、手术节段腰椎屈伸角度较术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均<0.05。治疗组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较术前低(P<0.05),且术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手术区域上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比较,P>0.05;对照组术后手术节段上位椎间盘退变较术前加重,且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显著改善其腰椎功能,增强脊柱稳定性,维持其椎间隙高度,减少相邻节段退变,近期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动态稳定
系统
传统钉棒系统
脊柱非融合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AF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33
1
作者
福嘉欣
肖联平
王树森
李晓东
韩立强
王铜浩
机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77-1181,共5页
文摘
背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避免患者长期卧床,恢复胸腰段患者矢状面序列,但按照传统的经脊柱正中沿棘突两旁显露剥离肌肉的方法,创伤大出血多,固定后容易出现肌肉失神经支配及慢性背痛。传统方法为跨伤椎4钉固定,长时间随访发现容易出现伤椎高度进一步塌陷及丢失。目的:对比胸腰段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康复情况,比较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AF钉棒系统两种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科胸腰段骨折患者96例,入院后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方法治疗42例,传统AF钉棒系统治疗54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后末次随访引流量、固定后末次随访内固定复位情况,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1)随访时间: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组随访8-12个月,平均13.4个月;AF钉棒系统组随访8-14个月,平均12.1个月。(2)疗效:与AF钉棒系统组比较,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组出血量、引流量、固定后Cobb角度、固定后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减少(P <0.05),骨折椎体复位率增加(P <0.05)、固定后ASIA分级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较好(P<0.05);(3)结果证实:采用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优于AF钉棒系统。
关键词
内固定器
脊柱
组织工程
人工假体
骨科植入物
胸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
钉
短节段内固定
传统
AF
钉
棒
系统
Keywords
Internal Fixators
Spine
Tissue Engineering
分类号
R459.9 [医药卫生—治疗学]
R6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2
作者
尹劲
段洪
周兆文
普有登
张涵
机构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96,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9例,其中以传统钉棒系统治疗200例(对照组),以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89例(治疗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手术节段腰椎屈伸角度、椎间隙高度变化,并统计两组手术节段上位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VAS、腰椎功能ODI评分、手术节段腰椎屈伸角度较术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均<0.05。治疗组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较术前低(P<0.05),且术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手术区域上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比较,P>0.05;对照组术后手术节段上位椎间盘退变较术前加重,且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显著改善其腰椎功能,增强脊柱稳定性,维持其椎间隙高度,减少相邻节段退变,近期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动态稳定
系统
传统钉棒系统
脊柱非融合术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AF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比较
福嘉欣
肖联平
王树森
李晓东
韩立强
王铜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
尹劲
段洪
周兆文
普有登
张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