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跗骨窦入路与传统L形入路治疗Se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1
作者 柏林刚 杨广涛 +1 位作者 陈言智 杨志强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跗骨窦入路与传统L形入路治疗Se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75例Se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入路(n=36),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入路(n=39),2... 目的分析对比跗骨窦入路与传统L形入路治疗Se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75例Se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入路(n=36),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入路(n=39),2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Maryland足关节功能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临床疗效、影像学指标和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Maryland评分和AOF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Bohler角和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均增加(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用于治疗Se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能够取得与传统L形入路治疗同样的疗效,同时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 传统l形入路
原文传递
跗骨窦入路微型钢板、传统“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孙景波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4期52-54,共3页
目的:对比跗骨窦入路微型钢板与传统“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 目的:对比跗骨窦入路微型钢板与传统“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跟骨影像学指标、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跟骨长度、跟骨高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微型钢板与传统“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均具有良好的疗效,能促进跟骨结构及功能恢复;但与传统“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跗骨窦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在优化围手术期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并发症风险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内固定 跗骨窦 传统l切开复位
下载PDF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徐亚林 张旭坤 李雪寒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跟骨骨折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L”形入路48例入“L”形入路组和跗骨窦...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跟骨骨折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L”形入路48例入“L”形入路组和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52例入“八”字入路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各角度及跟骨高度恢复情况、跟骨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L”形入路组,“八”字入路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P<0.05)。相比于“L”形入路组,“八”字入路组术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较大(P<0.05)。“八”字入路组跟骨恢复优良率为94.23%,高于“L”形入路组的81.25%(P<0.05)。“八”字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L”形入路组的22.92%(P<0.05)。结论:两种入路手术均可有效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均可有效恢复跟骨功能、结构及形态,但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利于促进预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Ⅲ-Ⅳ型 传统l切口 跗骨窦“八”字切口 围术期指标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雁波 张晨阳 +1 位作者 陈兴康 王国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8期721-725,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与传统“L”形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八”字入路组(... 目的观察比较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与传统“L”形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八”字入路组(n=54)和“L”形入路组(n=53),“L”形入路组行传统“L”形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八”字入路组行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1 d、3 d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SP)]水平,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影像学指标(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术后12个月手术优良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字入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L”形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形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5-HT、PGE_(2)、SP水平组间、不同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八”字入路组术后1 d、3 d血清5-HT、PGE_(2)、SP水平较“L”形入路组低(P<0.05)。“八”字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0%)低于“L”形入路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中,传统“L”形切口入路和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疗效均确切,可恢复跟骨结构和形态,但后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减少疼痛介质释放,对患者术后早期恢复、预后改善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八”字切口 传统l切口 内固定 跟骨骨折 骨折复位 疼痛介质 手术优良率
下载PDF
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应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斌 叶茂 +2 位作者 邹毅 桂鹏 周跃海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9-11,15,共4页
目的:分析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应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应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L形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手术指标,术前、末次随访VAS、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2.61%和78.26%,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8.21±6.43)min、(15.40±2.31)d,较对照组患者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62.44±10.30)mL,较对照组患者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较对照组患者降低(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下降、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上升(P<0.05);但末次随访两组患者之间的VAS、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L形入路复位内固定术相比,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疗效相当,功能恢复和影像学效果均较满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微创小切口 传统l形入路 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霍光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9期128-129,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将术中采用传统"L"形切口入路的39例患者纳入A组,将术中采用跗骨窦"... 目的:对比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将术中采用传统"L"形切口入路的39例患者纳入A组,将术中采用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B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术后足部功能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较术前增大(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足部功能优良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术 跗骨窦“八”字切口 传统l切口 足部功能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治疗SandersⅡ和Ⅲ型跟骨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7
作者 杨博 韩树峰 郝耀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1699-170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估经跗骨窦入路(STA)与传统外侧L形入路(ELA)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PubMed和Embase等国内外医学数据库中有关STA和ELA治疗跟骨骨折的... 目的系统评估经跗骨窦入路(STA)与传统外侧L形入路(ELA)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PubMed和Embase等国内外医学数据库中有关STA和ELA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设置为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有效数据,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计676名患者(685足),其中STA组患者338例(343足),ELA组患者338例(342足)。Meta分析结果显示,STA组在手术时长(MD=-0.86,95%CI:-13.89~-3.31,P<0.01)、术中出血量(MD=-16.21,95%CI:-25.58~-6.84,P<0.01)、术后并发症(MD=0.22,95%CI:0.13~0.37,P<0.01)、住院时间(MD=-5.78,95%CI:-10.63~-0.93,P<0.05)、骨折愈合时间(MD=-1.37,95%CI:-2.19~-0.54,P<0.01)、Maryland评分优良率(MD=1.20,95%CI:1.08~1.34,P<0.01)方面优于E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B9hler角(MD=0.19,95%CI:-0.44~0.82,P>0.05)及Gissane角(MD=0.93,95%CI:-0.20~2.0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ELA,STA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等优势,且术后足部放射学方面评价与ELA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关节内骨折 跗骨窦 传统外侧l 切开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明凯 周保军 梁锋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2-1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将术中采用传统"L"形切口入路的39例... 目的比较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将术中采用传统"L"形切口入路的39例患者纳入A组,将术中采用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同时对比两组术后足部功能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大,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足部功能优良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2,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4,P<0.05)。结论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足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术 跗骨窦"八"字切口 传统l切口 足部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