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群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对传统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 目的对传统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导管异位率分别低于和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次日两组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置管第5天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置管第6天到拔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肢体舒适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比PICC传统置管技术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后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更高,且不容易出现导管异位的情况,在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更低,因此可以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具有比较理想的置管效果,适合在临床置管患者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改良塞丁格技术 传统picc置管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新生儿PICC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改良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26
2
作者 方小燕 梁丹清 +2 位作者 刘德强 李晓妍 欧阳爱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65-66,76,共3页
目的改进新生儿经右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长度的测量方法。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罗湖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行PICC置管的患儿,按时间顺序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测量路线从预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改良组测... 目的改进新生儿经右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长度的测量方法。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罗湖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行PICC置管的患儿,按时间顺序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测量路线从预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改良组测量路线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体质量≥2500g的足月儿加1cm。置管成功后,根据X线胸片确定导管头端的到位情况,比较两组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改良组PICC置入上腔静脉下1/3处的准确率为92.39%,明显高于传统组的1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的测量方法,为新生儿经右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长度更为准确,能有效提高导管头端到位的准确率,确保PICC置管质量和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picc置管 入长度 测量方法
下载PDF
隧道式PICC置管与传统PICC置管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范彬 黄芬 梅孟雪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7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隧道式PICC置管方法与传统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76例PICC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静脉置管方法,... 目的探讨隧道式PICC置管方法与传统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76例PICC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静脉置管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静脉置管方法,研究结局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渗血程度与量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导管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技术,隧道式PICC置管术可有效降低置管后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脱出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式picc置管 静脉置管 并发症 传统picc置管
下载PDF
PICC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3
4
作者 高青 钱火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4期11-12,共2页
目的提高PICC置管长度体外预测量的准确性,提高一次置管到位率。方法将25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125例。对照组常规从穿刺点开始测量PICC导管置入长度;改进组从肘横纹处开始测量。比较两组测量导管长度的... 目的提高PICC置管长度体外预测量的准确性,提高一次置管到位率。方法将25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125例。对照组常规从穿刺点开始测量PICC导管置入长度;改进组从肘横纹处开始测量。比较两组测量导管长度的偏差度、偏差率及PICC置管到位率。结果改进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从肘横纹开始测量PICC置入长度可减少测量误差,提高PICC置管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测量方法 肘横纹 体外测量
下载PDF
PICC置管后穿刺点的护理改良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陶静楠 王晓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79-180,共2页
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的常规护理法患者常出现局部渗血、肢体肿胀,改进护理方法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或未出现症状.笔者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行PICC置管的90例患者采用改良穿刺点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的常规护理法患者常出现局部渗血、肢体肿胀,改进护理方法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或未出现症状.笔者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行PICC置管的90例患者采用改良穿刺点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PICC置管患者共计180例,男106例,女84例.年龄16~72岁,平均47.2岁.其中肺癌56例,淋巴瘤3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置管穿刺点 护理方法 云南白药创可贴
下载PDF
PICC置入长度的体外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倩 王春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11期2862-286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长度的准确体外测量方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临床专家,根据文献和专家提到的6种PICC置入长度的体外测量方法,制定出本次研究所需的14种体外测量方法。选用BD公司生产的4F和5F型P...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长度的准确体外测量方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临床专家,根据文献和专家提到的6种PICC置入长度的体外测量方法,制定出本次研究所需的14种体外测量方法。选用BD公司生产的4F和5F型PICC单腔导管给病人置管,置管成功后立即拍摄X线片确定PICC头端位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按照制定好的测量方法进行体外测量;并测量可能影响测量长度准确性的因素。[结果]胸锁关节至心影右上缘的垂直距离和体外测量长度与最佳置入长度间的差值呈正相关(r=0.661~0.795),经校正,14种体外测量方法所测长度均有很高的置入准确性。[结论]PICC置入长度的体外测量方法所测得的长度经胸锁关节至心影右上缘的垂直距离校正后,可提高置入长度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入长度 测量方法
下载PDF
经右上肢静脉置入的PICC长度测量新方法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丹丹 鲁元雪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2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右上肢静脉PICC置管长度传统测量方法与新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将113位欲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试验观察对象,PICC管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单腔导管。置管前用两种方法准确测量长度并记录,要管成功后,均用X光... 目的:探讨经右上肢静脉PICC置管长度传统测量方法与新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将113位欲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试验观察对象,PICC管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单腔导管。置管前用两种方法准确测量长度并记录,要管成功后,均用X光对导管顶端到达位置定位。并记录实际置入长度,将3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测量预穿刺点至左胸锁的长度更为准确,适合。结论:经贵要静脉且应用新方法测量长度,穿刺成功率较高,此种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入长度 测量方法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技术在化疗患者应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卢苇 邱艳容 涂晶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3-115,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技术在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化疗并同意接受PICC置管者1 000例,按患者血管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血管条件好、适合传统置管者纳入对照组,反之纳入观察组,比...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技术在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化疗并同意接受PICC置管者1 000例,按患者血管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血管条件好、适合传统置管者纳入对照组,反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异位率、穿刺点出血情况、静脉炎发生率、静脉血栓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非计划拔管、堵管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自觉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导管异位率、穿刺点出血情况、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感染、非计划拔管及堵管均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能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针对经过多次放、化疗后血管条件较差的肿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塞丁格技术 传统picc置管技术 化疗患者
下载PDF
PICC置管理想置入深度与患者身高及体外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翠云 张巧凤 刘凡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6期229-231,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上腔静脉中下1/3处理想位置的体外测量方法,以提高导管置入长度的准确性,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7月本院行PICC置管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上腔静脉中下1/3处理想位置的体外测量方法,以提高导管置入长度的准确性,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7月本院行PICC置管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横L法”即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返折至第三肋间;实验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的长度加上根据身高确定的长度的数值,就是置入的长度,置管成功后予以胸片定位。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入长度的准确性,实验组PICC置入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置管的测量方法,采用改良后的技术即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上根据身高确定的增加数值即为置入长度,提高了导管置入上腔静脉中下1/3理想位置的准确性,减少了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理想深度 身高 体外测量方法
下载PDF
钢丝导引动脉穿刺置管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梦醒 张腾云 王建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12期1421-1422,共2页
目的:在急诊手术病人中应用钢丝导引法行动脉穿刺置管,并与传统动脉穿刺置管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外科急诊手术病人55例随即分到常规组(R组)和导引组(P组)中.R组按常规动脉穿刺方法行动脉穿刺置管,P组在动脉穿刺针内插入导引钢丝,穿刺到... 目的:在急诊手术病人中应用钢丝导引法行动脉穿刺置管,并与传统动脉穿刺置管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外科急诊手术病人55例随即分到常规组(R组)和导引组(P组)中.R组按常规动脉穿刺方法行动脉穿刺置管,P组在动脉穿刺针内插入导引钢丝,穿刺到动脉后在钢丝的导引下置入动脉留置针的套管.结果:R组23例,总穿刺次数33次,穿刺一次即成功15例,2次4例,3次2例,换对侧桡动脉2例;P组32例,总穿刺数34次,穿刺一次即成功30例,2次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动脉穿刺置管方法比较,钢丝导引动脉置管法能提高急诊手术病人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刺 置管 导引 急诊手术病人 钢丝 管方法 结论 传统方法 行动
下载PDF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晓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8期84-85,88,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PICC置管患者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者患者以循证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比...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PICC置管患者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者患者以循证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循证护理条件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起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及6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法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方法 picc置管 并发症
下载PDF
双腔耐高压型PICC导管置管术中更新剪裁方法的探讨
12
作者 谭敬华 蔡昌兰 +1 位作者 刘岩 李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3期1959-1960,共2页
目的通过我科临床中对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术中导管的剪裁方法进行总结,探讨其能源的节约。方法选择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186例,采用扩皮刀进行剪裁。结果保证置管的无菌与便捷的同时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开支。结论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 目的通过我科临床中对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术中导管的剪裁方法进行总结,探讨其能源的节约。方法选择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186例,采用扩皮刀进行剪裁。结果保证置管的无菌与便捷的同时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开支。结论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术中用扩皮刀剪裁,切实可行且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耐高压型picc导管置管 剪裁方法 探讨
下载PDF
PICC置管术在恶性血液病赭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探讨
13
作者 金卫群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131-1132,共2页
现代静脉输液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致力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适应了这一理念的要求。随着近年来PICC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许多恶性血液病患者也使用这一输液方... 现代静脉输液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致力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适应了这一理念的要求。随着近年来PICC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许多恶性血液病患者也使用这一输液方法,PICC置管术为需要反复多疗程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提供了一条长期治疗和营养的途径。近期我院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恶性血液病 护理方法 应用 血液病患者 “以病人为中心” 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静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传统盲穿法置管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雪 刘宝芝 连宝营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9期968-968,970,共2页
目的:对照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与传统盲穿法置管的效果。方法:随机将需PICC置管的患者200例均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盲穿法处理,研究组予以超声引导下处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 目的:对照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与传统盲穿法置管的效果。方法:随机将需PICC置管的患者200例均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盲穿法处理,研究组予以超声引导下处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均明显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与置管成功率要明显更高,而且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超声引导 传统盲穿法 临床对照
下载PDF
基层医院对院外PICC置管患者维护方法的探讨
15
作者 洪素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28期3994-3995,共2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院外PICC置管患者的维护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由上级医院置管后,因留置期间应每周1次维护或有异常时应及时维护,到我院门诊进行PICC维护的患者109例。通过评估置管情况,按常规进行维护及健康教育指导。因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院外PICC置管患者的维护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由上级医院置管后,因留置期间应每周1次维护或有异常时应及时维护,到我院门诊进行PICC维护的患者109例。通过评估置管情况,按常规进行维护及健康教育指导。因维护无连续性,患者只是间歇期来维护,治疗时患者仍回置管医院接受维护。结果在接受维护的109例患者中,皮炎3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脱出大于3 cm1例;患者因对维护流程有异议投诉2例;因出现导管内回血,摄片提示导管头端异位颈内静脉1例。结论基层医院对于外院的PICC维护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置管部位、导管的种类、使用的敷贴及肝素帽种类不同,维护包使用与否等。基层医院应该不断学习这一技术的最新动态和耗材,按流程维护,注意评估及时发现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院外picc置管 维护方法 问题
下载PDF
三种PICC穿刺方法在儿童肿瘤置管中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段昌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3期74-76,共3页
目的:通过三种PICC穿刺方法在儿童肿瘤疾病中置管的应用,比较三种穿刺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疼痛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选择合适的PICC穿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经确诊疾病行化疗的47例患儿作... 目的:通过三种PICC穿刺方法在儿童肿瘤疾病中置管的应用,比较三种穿刺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疼痛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选择合适的PICC穿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经确诊疾病行化疗的4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13岁,采用美国巴德公司4 F规格的PICC导管,其中28例使用盲穿法(A组)、12例使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B组)、7例留置针改良塞丁格技术(C组)行PICC置管术。观察比较三种穿刺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疼痛情况、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为71.43%,B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为91.67%,C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为100%,三组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 P=0.0243)。三组患儿疼痛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渗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体外断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置管过程中运用留置针改良塞丁格技术更适用于儿童的PICC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穿刺方法 改良塞丁格技术 儿童
下载PDF
PICC置管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叶中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5期452-453,共2页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PICC为患者提供了无痛治疗途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尤其是化疗患者,既保护了血管,又保证了药物及时应用[3]。此外PICC...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PICC为患者提供了无痛治疗途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尤其是化疗患者,既保护了血管,又保证了药物及时应用[3]。此外PICC较深静脉穿刺简便、穿刺成功率高,可由护士单独操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过程中常因各种因素发生导管移位等并发症[4-6],既给患者造成痛苦,又失去了导管的应用价值。笔者为此对PICC置管术中血管的选择、置管部位和穿刺方法的选择以及测量定位四个操作关键环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管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PICC置管后的导管堵塞原因和护理干预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桂花 《黑龙江科学》 2022年第10期82-84,共3页
分析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原因并进行护理干预。选取100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8年1月不实施护理,2018年2月2019年3月实施护理,对比分析常见的导管堵塞原因和护理前后效果。常见原因:20.0%封管技术不正确;0.4%输注液体... 分析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原因并进行护理干预。选取100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8年1月不实施护理,2018年2月2019年3月实施护理,对比分析常见的导管堵塞原因和护理前后效果。常见原因:20.0%封管技术不正确;0.4%输注液体选择不合适、0.2%导管选择不合适;0.5%血液黏度过高;0.3%咳嗽、呕吐,0.2%冲管不彻底。经过护理干预后,导管堵塞、护理失败均显著低于护理前,护理成功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及时分析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逐条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导管堵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导管堵塞 原因分析 护理方法
下载PDF
不同定位方法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碧青 黄于青 朱秀娥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5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定位方法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PICC置管新生儿90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参照A组、参照B组和研究组,各30例。3组分别采用X线定位、超声定位和腔内心电图定位... 目的研究不同定位方法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PICC置管新生儿90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参照A组、参照B组和研究组,各30例。3组分别采用X线定位、超声定位和腔内心电图定位方法判断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对比3组的首次置管异位率、导管尖端定位操作时间以及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参照B组首次置管异位率均为6.67%,均低于参照A组的26.67%(P<0.05);研究组导管尖端定位操作时间(3.26±0.43)min短于参照A组的(14.93±2.02)min和参照B组的(5.31±0.62)min(P<0.05);研究组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参照A组的26.67%和参照B组的23.33%(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判断中,采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方法和超声定位方法,均可降低首次置管异位率,但腔内心电图定位方法的定位操作时间更短,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定位方法 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 首次置管异位率 置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留置气泡注射与传统注射方法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迎春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73-73,共1页
目的:研究留置气泡注射方法与传统注射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应用中的优缺点比较。方法:采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和传统排尽空气注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住院患者进行肌肉、皮下药物注射,尔后进行残余药量监测以及临床疗效观察记录。... 目的:研究留置气泡注射方法与传统注射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应用中的优缺点比较。方法:采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和传统排尽空气注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住院患者进行肌肉、皮下药物注射,尔后进行残余药量监测以及临床疗效观察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注射后均无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但两种注射方法的残余药量监测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和传统排尽空气注射方法进行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均安全可行,留置气泡注射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注射器无效腔,减少药物残留,减少浪费,使药物发挥最大剂量功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注射 传统注射方法 药物残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