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研究成果回顾——2009年民间传说研究与民间故事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咪 《三峡论坛》 2013年第4期87-91,共5页
2009年的民间传说研究与民间故事研究延续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传统研究方向。二者虽然从数量上大致维持了往昔的繁荣,但从质量上看,浅层次的描述较多,深入系统的分析和阐释较少,这与我国丰富的传说、故事资源是不相称的。
关键词 2009年 民间传说研究 民间故事研究
下载PDF
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
2
作者 肖志鹏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3-208,共16页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开启了孟姜女传说研究,创设了“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证实了孟姜女传说的研究价值,此后孟姜女传说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视角更加多元,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同时,已有研究存在文化内涵重复解读等问题,表现为未能与...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开启了孟姜女传说研究,创设了“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证实了孟姜女传说的研究价值,此后孟姜女传说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视角更加多元,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同时,已有研究存在文化内涵重复解读等问题,表现为未能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结合起来探讨,导致文化本质解读不够,缺乏更多有力、新颖的见解。此外,传说的中外比较、族群视角、故事角色功能分析、原型理论、表演理论的运用、传说对作家文学的影响等在现有研究中还显得比较薄弱。未来可以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国际文化交流、文化资源转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方面的路径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说研究 孟姜女传说 学术史
下载PDF
顾颉刚“层累说”的再审视——以大禹传说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竹君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101,共10页
随着出土文献的日益增多,顾颉刚古史研究的史料审订工作"考年代"与"辨真伪"两方面不断招致非议。但通过以顾颉刚大禹传说研究为中心的具体考察,发现新出土文献和史料真伪因素变化对顾氏大禹传说研究的结论虽有所校... 随着出土文献的日益增多,顾颉刚古史研究的史料审订工作"考年代"与"辨真伪"两方面不断招致非议。但通过以顾颉刚大禹传说研究为中心的具体考察,发现新出土文献和史料真伪因素变化对顾氏大禹传说研究的结论虽有所校正,其变动仍在顾氏旧有论证框架之内,也并未撼动"层累说"的根基。顾氏大禹传说研究论证框架的造成,不在于传统的"考年代"和"辨真伪"工作,而在于顾颉刚对古史传说及相关材料性质的独到了解,即"故事的眼光"。再加上顾颉刚有着以假设为中心、以材料为根本指向的治学特点,"层累说"实际上是围绕"传说的转变"搭建起的"开放式"论证框架。在此基础上,他重新定位了不同文献的不同性质,得以更准确地论证大禹传说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累说” 顾颉刚 大禹传说研究
原文传递
读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
4
作者 胡长乐 《书品》 2001年第5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书评 历史研究 尧舜传说 陈泳超 《尧舜传说研究
原文传递
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
5
作者 朱玉麒 《中国学术》 2001年第3期296-296,共1页
即使进入电子时代,任何一种汉字输入法,都会轻巧地将“尧舜”作为词汇键击在屏幕上,显示出这一相沿数千年的传说对于汉语文化的坚韧附着力。尧舜事迹曾经作为历史,描画出一个人伦和顺、政治清明的上古时代,成为中华文明社会的起点... 即使进入电子时代,任何一种汉字输入法,都会轻巧地将“尧舜”作为词汇键击在屏幕上,显示出这一相沿数千年的传说对于汉语文化的坚韧附着力。尧舜事迹曾经作为历史,描画出一个人伦和顺、政治清明的上古时代,成为中华文明社会的起点标志。然而,二十世纪初期的疑古思潮中,以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为代表的理论,却使这一上古史的时段走出经学的牢笼,证明其作为一个历史的传说之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泳超 《尧舜传说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评 上古时代 历史研究
原文传递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间传说研究之崛起
6
作者 陈祖英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第2期15-26,共12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着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需要,同时在旅游业的带动和国际学术交流的推动下,中国民间传说研究无论是搜集整理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建设中国传说学,但由于缺乏专业的传说研究队伍,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着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需要,同时在旅游业的带动和国际学术交流的推动下,中国民间传说研究无论是搜集整理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建设中国传说学,但由于缺乏专业的传说研究队伍,也没有太多西方传说理论可借鉴,以及受传统学科观的影响等原因,中国传说学至今未能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中国民间传说研究 学术史
原文传递
试论抗战时期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的方法
7
作者 陈祖英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9年第1期107-116,289-290,共12页
抗战期间,学者和文艺工作者在不同的政治环境和学术理念下,对民间传说进行了迥异于前期的搜集和研究工作。搜集方面,出现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解放区将传说视为革命宣传的工具,侧重传说的文学性质;国统区将传说视为少数民族生活的组... 抗战期间,学者和文艺工作者在不同的政治环境和学术理念下,对民间传说进行了迥异于前期的搜集和研究工作。搜集方面,出现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解放区将传说视为革命宣传的工具,侧重传说的文学性质;国统区将传说视为少数民族生活的组成部分,偏向传说的生活属性。研究方面,既有以传统考据为主的传说研究和借鉴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从事的研究,也有将传统考据与人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7—1945 中国民间传说研究方法 学术史
原文传递
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特征——江西省石城县“罗隐秀才传说”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施爱东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22-32,共11页
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着“讨饭骨头圣旨口”的罗隐秀才传说,从石城县的传说在地化调查中可见,各地民间传说相似性、稳定性的表现主要有二:一是创编思维的相似性,只要社会条件、叙事目的、思维逻辑三者相似,虽说是各自创编,但故事的结构思路... 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着“讨饭骨头圣旨口”的罗隐秀才传说,从石城县的传说在地化调查中可见,各地民间传说相似性、稳定性的表现主要有二:一是创编思维的相似性,只要社会条件、叙事目的、思维逻辑三者相似,虽说是各自创编,但故事的结构思路是相似的;二是接受心理的相似性,故事传播中,相似的生活逻辑导致流传地民众毫无障碍地接受了这些故事,并使之在地化为本地传说。民间传说的变异性也有二种表现:一是记忆偏差导致的传说变异,大凡故事中核心设置相似的人物传说,尤其容易发生情节互渗,共享一些由该设置而派生的情节类型;二是判断偏差导致的传说变异,主观意愿和情感偏向,会影响到传播者的判断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研究 传说研究 罗隐传说 故事创编 变异性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民间传说学术史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祖英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08-114,共7页
中国现代民间传说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路程,国内学者对这一厚重历史或截取某一时期进行回顾梳理,或就某一专题进行总结反思,或对某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给予分析评价,在取得众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学术空白。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民间传说研究 学术史 综述
下载PDF
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习俗的多重表达路径探析
10
作者 贾安民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 2019年第7期0040-0040,0042,共2页
对处于同一信仰文化圈的人群来说,由于不同的经济地位、知识结构和文化心理,传说与信仰投射在各自身上的 文化印记、信仰诉求以及他们各自的表达方式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在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习俗活动中,汇聚了普通 村民、民俗... 对处于同一信仰文化圈的人群来说,由于不同的经济地位、知识结构和文化心理,传说与信仰投射在各自身上的 文化印记、信仰诉求以及他们各自的表达方式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在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习俗活动中,汇聚了普通 村民、民俗精英、民间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等不同的文化群体,他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共同构筑了当地的文化记忆,在当前 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共同实践着尧舜儿女的“美丽乡村”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姑姑迎娘娘 传说研究 文化群体 表达路径
下载PDF
追寻街头巷尾的孔子
11
作者 张诒三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3,共2页
孔子长期被视为圣人,其实并不然,也抬杠,也讲究吃、穿,很多方面与常人无异。但平凡中有伟大,世俗中存高远,这才是孔子与常人不同的地方。
关键词 《孔子传说的文化审美研究 陈金文 文学研究 书评
下载PDF
龙王传说类型分布与地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俊红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4,共12页
不同的地理条件,决定着不同的龙王传说与信仰。在山西各地存在着数量丰富且类型殊异的龙王传说。山区干旱少雨,民众过度仰赖雨水,这里的龙王传说核心情节是降雨,龙王的神格以雨神为主;盆地丘陵地区因有泉水河流补充用水,民众不如山区那... 不同的地理条件,决定着不同的龙王传说与信仰。在山西各地存在着数量丰富且类型殊异的龙王传说。山区干旱少雨,民众过度仰赖雨水,这里的龙王传说核心情节是降雨,龙王的神格以雨神为主;盆地丘陵地区因有泉水河流补充用水,民众不如山区那样倚重雨水,这些地区龙王传说的核心情节是产水,龙王主要是水神;沿河地区民众的干旱困扰低于上述两地,却时刻受到洪水泛滥的威胁,这里的龙王传说核心情节是治水,龙王主要是河神。地理环境不仅"制造"着不同的传说内容,并且内在性地"选择"着传说类型。无论是山区流传的"龙王结亲传说",还是盆地丘陵地区的"龙子神奇出生传说"和沿河地区的"龙斗传说",它们并不像表面上被人们以为的那样荒诞无稽,而是凸显出当地非常重要的水资源利用问题,直接关系到区域地理、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和社群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王传说 传说研究 文化地理 故事类型 水资源利用
原文传递
明代嘉靖时期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塑造的朱元璋形象——以《龙兴慈记》为中心的考察
13
作者 王熹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9,共9页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秉性有什么显著特征,明代正史对其形象的刻画是模糊不清的,明代野史有诸多碎片化记载,但缺乏系统论述,而嘉靖时期王文禄编撰的《龙兴慈记》一书,统合明初以来的各种神话、传说、故事,经过艺术加工...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秉性有什么显著特征,明代正史对其形象的刻画是模糊不清的,明代野史有诸多碎片化记载,但缺乏系统论述,而嘉靖时期王文禄编撰的《龙兴慈记》一书,统合明初以来的各种神话、传说、故事,经过艺术加工和提炼,刻画出较为清晰的轮廓,塑造了嘉靖时期朱元璋的素描形象。本文以王氏所记为根据,对有关朱元璋神话传说故事的梗概与隐喻、民间语境和时代记忆中有关朱元璋的形象,及其政治意象与主旨作一初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形象特征 龙兴慈记 神话故事 传说研究
原文传递
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研究的方法论解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泳超 《民族艺术》 2000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的研究,在中国传说故事学领域 内,不仅在当时有首创之功,而且至今仍具有方法论意 义。其中诸如众人参与公开讨论的姿态、“不立一真,唯穷 流变”的原则、对下层民众与士大夫分别关注的眼光以及 纵横两方面的排... 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的研究,在中国传说故事学领域 内,不仅在当时有首创之功,而且至今仍具有方法论意 义。其中诸如众人参与公开讨论的姿态、“不立一真,唯穷 流变”的原则、对下层民众与士大夫分别关注的眼光以及 纵横两方面的排列叙述等等,都对今天的传说故事研究 深有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盂姜女 方法论 传说故事研究
原文传递
秃女的线团:泾川秃女故事的叙事结构与信仰实践
15
作者 吴新锋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88,共10页
甘肃省泾川县广泛流传的秃女传说,可以总结为"娘家在长武型""本村余家女型""二祖救秃女型"三种类型,它们不仅包括了民间故事中常见的家庭受虐情节,而且其叙事结构还与现实中的信仰实践有着"对应&quo... 甘肃省泾川县广泛流传的秃女传说,可以总结为"娘家在长武型""本村余家女型""二祖救秃女型"三种类型,它们不仅包括了民间故事中常见的家庭受虐情节,而且其叙事结构还与现实中的信仰实践有着"对应""偏离"和"衍伸"等多种密切的关系。同时,作为该类叙事中关键的标志物"线团",在"娘家在长武型"主流叙事中带有强大的串联作用,且与现实中的庙会游行线路完全吻合;而在另两型叙事中,线团的功能基本消失,但作为神圣标志物却仍然牢固存在于圣迹传说当中,一方面显示出地方传统的巨大统摄力,另一方面又与各自服务的信仰实践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说研究 民间信仰 女神叙事 叙事功能 庙会
原文传递
通行叙事和地方叙事的互动——以李靖形象在晋东南的形变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浩芯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6,共11页
公众熟知的“托塔天王”李靖,在通行叙事中有三重形象:忠臣勇将的史传形象、超凡际遇和道法神通的传说形象、托塔天王的通俗文学形象,这为地方叙事的展开提供了基本的叙述框架和意义指向。以晋东南各地李卫公形象为例,可以看到其地方叙... 公众熟知的“托塔天王”李靖,在通行叙事中有三重形象:忠臣勇将的史传形象、超凡际遇和道法神通的传说形象、托塔天王的通俗文学形象,这为地方叙事的展开提供了基本的叙述框架和意义指向。以晋东南各地李卫公形象为例,可以看到其地方叙事有不同展开方式:宣扬史传形象,确立在区域社会的正统地位;改造传说形象,融入当地神灵系统;创修家谱祠堂,构建家族祖先形象;改换神灵名号,促进信仰仪式本土化。一方面,地方叙事在接受通行叙事的同时,会放大和改造其中的部分内容,以服务于社区、家族或特定人群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地方叙事有上升为通行叙事的潜能,二者持续、双向的互动,使历史人物的神化形象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复合文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行叙事 地方叙事 李靖 形象研究 传说研究
原文传递
费县龙王堂庙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全宝 《民俗研究》 1994年第1期85-87,共3页
山东费县境内有一个盛大的民间节目——六月六龙王堂庙会。这个盛会在费县是首屈一指的。笔者有幸于1990年六月六日考察了这次盛会。 龙王堂座落在托龙山背的一片山坡上,中间隔朱龙河与楼斗湾村相望。此处山坡长不过3公里,宽不过1公里... 山东费县境内有一个盛大的民间节目——六月六龙王堂庙会。这个盛会在费县是首屈一指的。笔者有幸于1990年六月六日考察了这次盛会。 龙王堂座落在托龙山背的一片山坡上,中间隔朱龙河与楼斗湾村相望。此处山坡长不过3公里,宽不过1公里,就在这不到3平方公里的地盘上,农历六月六日这天却聚集了上万之众,又加上正值盛夏,真是比肩接锺,挥汗如雨了。本来神圣的龙王庙会就够农人们虔诚地礼拜再三,再加上龙王家乡西蒋的“庄户剧团”在此公演三天,那更是熙熙攘攘人流如潮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费县 秃尾巴 山东费县 民俗学 长工与地主 中国民间故事 高尔基 抗日战争 传统文化 传说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