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脉冲放电降解水溶液中4-氯酚过程的数学模型(Ⅱ)鼓泡过程中臭氧传质增强因子E与4-氯酚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银生 张新胜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1-537,共7页
臭氧从气相传质到废水溶液中并与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含有化学反应增强的臭氧吸收过程. 在酸性废水中主要发生臭氧与4 -氯酚分子和 4- 氯酚盐离子的反应, 而臭氧在水溶液中分解形成的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可以忽略.... 臭氧从气相传质到废水溶液中并与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含有化学反应增强的臭氧吸收过程. 在酸性废水中主要发生臭氧与4 -氯酚分子和 4- 氯酚盐离子的反应, 而臭氧在水溶液中分解形成的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可以忽略. 提出了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臭氧传质增强因子 E与废水中有机物浓度[PCP] 的定量关系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氧化还原反应 传质增强因子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细颗粒增强气液传质机理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丹 许春建 周明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7-273,共7页
分散细颗粒(包括分散固体颗粒和分散液滴)可以明显增强气液传质。简要叙述了目前提出的三种颗粒增强传质机理:传输作用,边界层混合作用和阻止气泡聚并作用,讨论了每种机理可能适用的体系。评述了近年来发展的有代表性的经验模型和基于... 分散细颗粒(包括分散固体颗粒和分散液滴)可以明显增强气液传质。简要叙述了目前提出的三种颗粒增强传质机理:传输作用,边界层混合作用和阻止气泡聚并作用,讨论了每种机理可能适用的体系。评述了近年来发展的有代表性的经验模型和基于不同机理的理论模型,并指出今后模型的建立应以湍流理论为桥梁,综合考虑多种传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增强气液传质机理 模型 多相反应器 湍流理论
下载PDF
低冷量下强化CO_(2)吸收的甲醇基纳米流体性能
3
作者 武西宁 张宁 +3 位作者 秦佳敏 徐龙 魏朝阳 马晓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11-2822,共12页
冷甲醇洗法捕集CO_(2)技术要求低温环境,需要大量的冷冻能量,能耗较大。在吸收剂中引入纳米颗粒,可以有效提高气液传质速率,降低能耗。本研究旨在开发冷量需求少,吸收、解吸性能提升的甲醇基纳米流体。实验分别考察了纳米颗粒种类、固... 冷甲醇洗法捕集CO_(2)技术要求低温环境,需要大量的冷冻能量,能耗较大。在吸收剂中引入纳米颗粒,可以有效提高气液传质速率,降低能耗。本研究旨在开发冷量需求少,吸收、解吸性能提升的甲醇基纳米流体。实验分别考察了纳米颗粒种类、固含量、尺寸,表面活性剂含量、操作温度和初始CO_(2)浓度等因素对吸收剂捕集CO_(2)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在0.2~1.0g/L的TiO_(2)、Al_(2)O_(3)、SiO_(2)纳米流体中,0.4g/L的TiO_(2)-甲醇纳米流体的CO_(2)吸收、解吸增强效果最佳。向其中添加0.10%(质量分数)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后,纳米流体的吸收、解吸增强效果达到最大,且在5次循环后仍呈现良好增强效果。此外,本文对纳米流体增强吸收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个经验公式来预测TiO_(2)-甲醇纳米流体的增强因子E和最佳固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鼓泡反应器 模型 纳米流体 低冷量供给 传质增强
下载PDF
气液界面传质过程Rayleigh对流模拟的格子Boltzmann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付博 袁希钢 +2 位作者 陈淑勇 刘伯潭 余国琮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5-590,共6页
浓度梯度导致的Rayleigh对流是一种通常在传质过程中观察到的界面现象.为了模拟乙醇吸收CO2气液传质过程中界面传质引发的Rayleigh对流现象,提出了描述界面扰动的随机扰动模型,并建立了带有双分布模型的二维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 浓度梯度导致的Rayleigh对流是一种通常在传质过程中观察到的界面现象.为了模拟乙醇吸收CO2气液传质过程中界面传质引发的Rayleigh对流现象,提出了描述界面扰动的随机扰动模型,并建立了带有双分布模型的二维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二维液相Rayleigh对流过程中,假设界面上CO2浓度为常数.通过模拟研究,确定了随机扰动模型的2个参数:局部扰动概率P和浓度扰动大小ρD.模拟结果表明,当0<ρD≤10-9,kg/m3、10-6≤P≤10-1时,平均液相传质系数存在一个稳定值:(1.09±0.02)×10-5,m/s.通过考察浓度分布结构,分析了Rayleigh对流的时空演化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定义并计算了传质增强因子,其证明了Rayleigh对流能够有效地强化界面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对流 格子BOLTZMANN方法 界面传质 液相传质系数 传质增强因子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场强化传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英杰 陈奔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9-807,814,共10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车载新型动力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流场板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起分配反应气体、移除水分与杂质和传导电子等作用。目前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场方面的研究,大多针对常规流道进行了尺寸和流场...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车载新型动力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流场板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起分配反应气体、移除水分与杂质和传导电子等作用。目前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场方面的研究,大多针对常规流道进行了尺寸和流场布置方式的优化,部分研究在流道内部添加不同形式的堵块以增强气体传质,或将多孔介质材料应用于流场板,或设计新型的三维网格流场结构,通过此类方式来优化燃料电池的水热管理,强化传质效果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本文中对这些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若干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流场优化 增强传质
下载PDF
水吸收CO_2过程界面对流的激光诱导荧光观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陆星 胡楠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055-4063,共9页
建立了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观测水吸收CO_2过程中界面对流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荧光素钠作为荧光剂,通过标定获得了CO_2在水中溶解浓度与荧光强度的关系,进而获得了定量测量水中CO_2浓度分布的实验方法。通过建立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测量... 建立了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观测水吸收CO_2过程中界面对流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荧光素钠作为荧光剂,通过标定获得了CO_2在水中溶解浓度与荧光强度的关系,进而获得了定量测量水中CO_2浓度分布的实验方法。通过建立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测量了水吸收CO_2过程中液体近界面Rayleigh对流发生时的浓度分布演化过程。利用实验结果对文献中报道的临界Rayleigh数进行了验证;并对上述吸收体系的界面传质由分子扩散主导逐步转变为对流传质主导的过程,以及Rayleigh对流对吸收过程界面传质的强化进行了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吸收CO2 激光诱导荧光 界面Rayleigh对流 浓度分布 传质增强
下载PDF
气相第2组分对水溶解CO2过程界面对流影响的LIF观测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楠 张会书 +2 位作者 傅强 李陆星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4-593,共10页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LIF)观测方法考察了在气相中分别添加乙醇和二氯甲烷分别对CO_2在水中溶解过程界面对流的影响,得到了液相中CO_2浓度分布及其演化的观测结果,通过物料衡算得到了相应条件下的液相传质系数。CO_2溶解过程会出现由密度...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LIF)观测方法考察了在气相中分别添加乙醇和二氯甲烷分别对CO_2在水中溶解过程界面对流的影响,得到了液相中CO_2浓度分布及其演化的观测结果,通过物料衡算得到了相应条件下的液相传质系数。CO_2溶解过程会出现由密度梯度引起的Rayleigh对流。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的乙醇含量小于8.47 mg·L-1时,Rayleigh对流会被增强,进而促进了CO_2的溶解;随着气相中乙醇含量的增大,Rayleigh对流反而被抑制;气相添加二氯甲烷会显著增强Rayleigh对流,提高了CO_2的传质速率,随着气相二氯甲烷含量的增大,CO_2在水中溶解过程的液相传质系数呈现先加强后恒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界面Rayleigh对流 传质系数 传质增强因子
下载PDF
纳米颗粒强化船舶烟气CO_(2)吸收解吸性能实验
8
作者 李倬毅 孟骏 +4 位作者 郭姜敏 杨晓冬 马钢 刘少俊 郑成航 《柴油机》 2024年第5期8-16,共9页
利用鼓泡吸收和解吸实验装置研究TiO_(2)和SiO_(2)纳米颗粒对质量分数为30%的单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MEA)溶液CO_(2)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0%的TiO_(2)-MEA吸收剂的吸收增强因子最佳,可以达到1.095。吸收前... 利用鼓泡吸收和解吸实验装置研究TiO_(2)和SiO_(2)纳米颗粒对质量分数为30%的单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MEA)溶液CO_(2)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0%的TiO_(2)-MEA吸收剂的吸收增强因子最佳,可以达到1.095。吸收前后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解吸过程中,相较质量分数为30%的MEA吸收剂,质量分数为0.10%的TiO_(2)-MEA和质量分数为0.10%的SiO_(2)-MEA吸收剂相对热损耗分别降低7.1%和7.0%,解吸容量分别提升7.69%和7.53%。此外,纳米颗粒对其他有机胺吸收剂也具有一定作用,在解吸过程中,显著提高有机胺吸收剂解吸速率的峰值,缩短达到解吸速率峰值的时间,提高解吸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烟气 CO_(2)捕集 纳米流体 传质增强
下载PDF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解吸过程中的Rayleigh对流
9
作者 付博 袁希钢 +1 位作者 张会书 余国琮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6-930,共5页
应用二维非稳态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异丙醇-水溶液和丙酮-乙酸乙酯溶液解吸过程中Rayleigh对流的临界开始时间、流动特征及其对界面传质的影响,并与相关文献对比.结果表明,临界开始时间随界面浓度增加呈先缓慢增大再迅速增大最后趋... 应用二维非稳态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异丙醇-水溶液和丙酮-乙酸乙酯溶液解吸过程中Rayleigh对流的临界开始时间、流动特征及其对界面传质的影响,并与相关文献对比.结果表明,临界开始时间随界面浓度增加呈先缓慢增大再迅速增大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Rayleigh对流结构经历了从有序到无序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更新的耗散结构.Rayleigh对流主要作用于液相主体,使液相主体具有较大的湍动速度(10-4~10-3m/s).液相主体中存在许多循环流动,促进了界面更新及界面与液相主体之间液体的交换与混合.传质增强因子(介于2~6之间)表明Rayleigh对流能有效提高解吸过程传质速率,强化界面传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对流 格子BOLTZMANN方法 解吸 界面传质 传质增强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