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器的测控及遥感图像传输体制与系统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士中 周祥生 +1 位作者 张畜富 李达全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1-76,共6页
本文讨论飞行器常用的三种测控及图像传输体制,即分散体制、统一载波体制、统一扩频体制。讨论的重点是后两种体制。文中简述了各种体制的原理,比较了各种体制的优缺点,讨论了关键技术问题,及多种派生技术。
关键词 飞行器 测控 遥感图像 图像传输体制
下载PDF
Ka频段卫星移动信道中信号传输体制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团锋 杨喜根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87-1990,1994,共5页
设计并仿真了适合Ka频段卫星移动信道的信号传输体制,仿真结果为最终实现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同时,针对所设计的Turbo编码和GMSK调制相结合的信号传输体制,提出了迭代信道估计算法,明显改善了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
关键词 Ka频段卫星移动信道 信号传输体制 Π/4-DQPSK GMSK TURBO码 迭代信道估计
下载PDF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传输体制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爱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4-501,共8页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是我国的新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其星-地数据传输体制采用了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推荐使用的先进在轨系统(AOS)规约和数据结构,采用R-S编码和卷积编码级联的编码方式,使用了L波段和X波段同时...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是我国的新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其星-地数据传输体制采用了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推荐使用的先进在轨系统(AOS)规约和数据结构,采用R-S编码和卷积编码级联的编码方式,使用了L波段和X波段同时广播的方式。该文分析了FY-3星地数据传输体制,将FY-3的传输体制与国外同类卫星传输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了FY-3的传输体制与风云一号(FY-1)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下一代气象卫星地面站建设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数据传输体制 国外同类卫星 气象卫星地面站 基本策略
下载PDF
当前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传输体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邓集文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22,共4页
从体制变迁来看,当代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传输体制经历了从单通道公共信息传输体制到混合型公共信息传输体制的转变。从具体制度来看,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传输体制主要包括公示制度、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统计资料公布制度。当前... 从体制变迁来看,当代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传输体制经历了从单通道公共信息传输体制到混合型公共信息传输体制的转变。从具体制度来看,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传输体制主要包括公示制度、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统计资料公布制度。当前,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传输体制尚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府公共信息服务 传输体制 创新
下载PDF
超宽带传输体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鹏毅 《无线电工程》 2004年第11期3-4,50,共3页
介绍了超宽带信号的定义和频谱特性。给出了基于超宽带脉冲扩频信号的幅度调制、时延相位调制和伪码复合调制等调制形式和超宽带信号解调方法。对超宽带接收性能进行了相关计算和分析,并给出了接收实现示意框图,及其在无线通信、雷达跟... 介绍了超宽带信号的定义和频谱特性。给出了基于超宽带脉冲扩频信号的幅度调制、时延相位调制和伪码复合调制等调制形式和超宽带信号解调方法。对超宽带接收性能进行了相关计算和分析,并给出了接收实现示意框图,及其在无线通信、雷达跟踪、精确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信号 传输体制 接收 扩频信号 无线通信 时延 调制 精确定位 雷达跟踪 伪码
下载PDF
中继卫星系统测控传输体制的选择考虑
6
作者 黄宇民 周钠 战勇杰 《空间电子技术》 2002年第4期15-21,共7页
简述了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主要任务、功能和工作特点,从卫星功率的有效利用、带宽的有效利用、较好的噪声性能几方面进行了中继卫星系统数据传输体制的讨论,并结合与国际常用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数据传输体制接轨的要求,提出了我国数据中... 简述了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主要任务、功能和工作特点,从卫星功率的有效利用、带宽的有效利用、较好的噪声性能几方面进行了中继卫星系统数据传输体制的讨论,并结合与国际常用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数据传输体制接轨的要求,提出了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应选取的工作调制方式。文中比较了误码率一定的条件下BPSK、QPSK、MSK工作调制方式下的卫星功率的有效利用情况;结合由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近向馈电链路传输数据率大、频率资源有限所导致的对频带利用率的特殊要求,比较了BPSK、QPSK、8PSK、MSK等各种调制方式在中继卫星系统中的优缺点;在近向馈电链路的噪声性能上对1/2卷积码率QPSK、2/3卷积码率QPSK、1/2卷积码率BPSK做了比较;介绍了其它国家中继星系统使用的调制体制。针对S频段与Ka频段前向、近向链路数据传输的不同特点(如传输数据率的不同,传输带宽不同等),建议提出了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所应采用的调制体制;同时,对中继卫星系统数据传输体制与目前我国的地基测控系统的兼容问题进行了初步考虑,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卫星系统 测控传输体制 调制方式 PSK CDRSS
下载PDF
UHF卫星手持终端传输体制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剑飞 钟伟 张小辉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50-54,共5页
对UHF频段卫星通信手持站体制进行分析,针对该频段干扰严重且干扰起伏大的特点,通过对前向和反向链路的多址方式、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的仿真,对系统整体性能进行综合研究,选择出适合UHF频段卫星通信手持站使用的技术体制。
关键词 UHF 传输体制 反向链路 前向链路 LDPC码
下载PDF
低轨卫星星地传输体制设计与仿真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哲 胡卓宇 吴团锋 《通信技术》 2017年第7期1362-1366,共5页
针对低轨卫星低信噪比和高动态特点,设计了将PN码和Walsh码结合的多信道星地扩频通信传输体制,满足了地面多用户的及时通信需求。参考现有的捕获算法,对当前体制下的导频信道采用时域部分匹配FFT的捕获方案,所得的码相位和频偏为其他逻... 针对低轨卫星低信噪比和高动态特点,设计了将PN码和Walsh码结合的多信道星地扩频通信传输体制,满足了地面多用户的及时通信需求。参考现有的捕获算法,对当前体制下的导频信道采用时域部分匹配FFT的捕获方案,所得的码相位和频偏为其他逻辑信道的相关解调提供参考。此外,重点对该系统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并利用matlab仿真构建实现方案。结果表明,此捕获方案在星地通信中能达到优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 低轨卫星 传输体制 捕获 部分匹配
下载PDF
一种LEO-S频段星地链路传输体制研究
9
作者 李军峰 刘进 《现代导航》 201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由于低轨卫星系统(LEO)具有传输时延短、传输损耗低等优点,对于实现宽带业务、终端的小型化非常有利;另外,S频段抗雨衰能力强,天线尺寸小造价低,使其很适合卫星移动电话、区域内多用户间数据等业务通信场合。本文针对目前低轨卫星通信... 由于低轨卫星系统(LEO)具有传输时延短、传输损耗低等优点,对于实现宽带业务、终端的小型化非常有利;另外,S频段抗雨衰能力强,天线尺寸小造价低,使其很适合卫星移动电话、区域内多用户间数据等业务通信场合。本文针对目前低轨卫星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LEO_S频段星地链路传输体制,结合用户数量及传输速率要求,对上下行链路的传输体制进行了研究,计算了上下行链路的余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星地链路抗干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时延 抗雨衰 传输体制 抗干扰
下载PDF
京九铁路的光同步传输体制
10
作者 徐幼铭 《铁道标准设计》 1995年第1期21-23,共3页
介绍我国铁路在京九线第一次采用光同步传输体制STM—4系统的情况,这标志着我国光通信技术的又一新开端。
关键词 京九铁路 同步传输体制 铁路通信 光纤通信
下载PDF
SDH——理想的传输体制
11
作者 何淑珍 《通讯产品世界》 1996年第5期26-27,共2页
同步数字系列(SDH)是当今数字传输领域的一大热点,该技术的推出使光通信和数字微波传输发生了重大变革。SDH概念的核心是从统一的国家电信网及国际互通的高度来组建数字通信网,并成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有... 同步数字系列(SDH)是当今数字传输领域的一大热点,该技术的推出使光通信和数字微波传输发生了重大变革。SDH概念的核心是从统一的国家电信网及国际互通的高度来组建数字通信网,并成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有准同步数字系列(PDH)相比,SDH具有许多优点,按SDH组建的网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标准智能化网络。它采用全球统一的接口(UNI),实现多厂家产品的兼容,在全程全网范围实现高效协调的管理和操作,可灵活组网和进行业务调度,实现高可靠的网络自愈,从而大大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显著降低管理和维护费用。因此在短短几年之内,SDH产品和应用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H 数字通信网 传输体制 B-ISDN
下载PDF
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体制的思考
12
作者 徐刚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96-98,共3页
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体制的思考255020山东淄博有线电视台徐刚随着有线电视的迅猛发展,针对有线电视相关技术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从传统的射频放大技术到有线电视的多功能应用技术,许多专家学者都发表了有益的文章。笔者就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体制的思考255020山东淄博有线电视台徐刚随着有线电视的迅猛发展,针对有线电视相关技术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从传统的射频放大技术到有线电视的多功能应用技术,许多专家学者都发表了有益的文章。笔者就有线电视网络的传输体制谈一下自己的意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V 电视网 传输体制
下载PDF
简要分析深通信数据传输体制技术应用现状
13
作者 徐良才 《长江信息通信》 2022年第6期217-219,共3页
首先介绍了深空通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分析了深空通讯的基本任务和特点,总结了深空通讯的主要技术。首先阐述了深空通信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对深空通信的基本任务、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深空通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然后,对深空... 首先介绍了深空通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分析了深空通讯的基本任务和特点,总结了深空通讯的主要技术。首先阐述了深空通信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对深空通信的基本任务、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深空通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然后,对深空通信中拉格朗日点的应用以及星间网络的架构进行了阐述,并对深空通信的网络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深空通信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通信 传输体制 应用现状 激光通信
下载PDF
一种新的传输体制—同步数字系列
14
作者 鲍欣媛 刘淑琴 《现代有线传输》 1993年第1期69-79,36,共12页
关键词 传输体制 SDH 同步数字系列
下载PDF
新一代的传输体制 SDH网
15
作者 韦乐平 《现代电信科技》 1992年第9期8-15,61,共9页
关键词 SDH网 传输体制 光纤通信
下载PDF
有线电视多功能应用探索(二)—系统传输体制
16
作者 乐诚 胡泰华 《电缆电视》 2001年第1期2-11,共10页
关键词 有线电视 多功能应用 系统传输体制
下载PDF
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体制的思考
17
作者 徐刚 《有线电视技术》 1998年第7期7-10,56,共5页
随着有线电视在我国的迅猛发展,针对有线电视相关技术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从传统的射频放大技术到有线电视的多功能应用技术,许多专家学者都发表了有益的文章。这里笔者结合山东省有线电视的实际开展情况和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就有线电视... 随着有线电视在我国的迅猛发展,针对有线电视相关技术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从传统的射频放大技术到有线电视的多功能应用技术,许多专家学者都发表了有益的文章。这里笔者结合山东省有线电视的实际开展情况和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就有线电视网络的传输体制谈一下自己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线电视网络 传输体制 异步转移模式 同步数字序列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 ATM信元 HFC网络 调制方式 共用天线 多功能应用
下载PDF
航天测量船综合业务传输平台的体制研究
18
作者 许生旺 丁焕忠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03年第3期56-58,共3页
全面分析、比较了千兆网、ATM、SDH技术体制及其特点,并根据船载使用特点和试验任务的实际应用要求提出了船载综合业务传榆平台体制选择的倾向性意见.
关键词 航天测量船 宽带综合业务传输平台 千兆网 ATM SDH 异步传输模式 光同步数字传输体制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的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明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5,共5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中国政治体制的建构具有独自的特色,由此决定了中国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带有鲜明的单一纵向性、层次控制性和自上而下性等特征。此种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的特点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中国政治体制的建构具有独自的特色,由此决定了中国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带有鲜明的单一纵向性、层次控制性和自上而下性等特征。此种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的特点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息 传输与交换体制 特征
下载PDF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与发动“文革”动机的形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明军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3年第4期23-28,共6页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中的弊端 ,是构成了毛泽东发动“文革”动机的一个因素。首先 ,单一纵向的政治信息传输体制所产生的失真信息 ,促使毛泽东产生了发动“文革”的思想意识 ;其次 ,自上而下的政治信息交换...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中的弊端 ,是构成了毛泽东发动“文革”动机的一个因素。首先 ,单一纵向的政治信息传输体制所产生的失真信息 ,促使毛泽东产生了发动“文革”的思想意识 ;其次 ,自上而下的政治信息交换体制失去了更正失真信息的内在机制 ;再次 ,非常规的政治信息摄取渠道强化了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主观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息 传输交换体制 “文化大革命” 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