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传输矩阵法(TMM)研究二维光子晶体传输特性 被引量:21
1
作者 梅洛勤 叶卫民 +4 位作者 曾淳 袁晓东 朱志宏 张晚云 王华 《量子光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88-92,共5页
将传输矩阵法 (TMM )用于光子晶体传输特性的理论研究 ,采用Mur近似吸收边界和周期边界来截断计算区域 ,研究了以TM模正入射时 ,二维方格子光子晶体在完整周期结构下和有缺陷结构下的透过率谱 ;在微波波段制作了光子晶体模型 ,并设计了... 将传输矩阵法 (TMM )用于光子晶体传输特性的理论研究 ,采用Mur近似吸收边界和周期边界来截断计算区域 ,研究了以TM模正入射时 ,二维方格子光子晶体在完整周期结构下和有缺陷结构下的透过率谱 ;在微波波段制作了光子晶体模型 ,并设计了实验装置 ;实验与数值模拟计算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阵法 tmm 二维光子晶体 传输特性 光子禁带 吸收边界 透射谱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传输矩阵法的任意变厚度环型压电超声换能器 被引量:2
2
作者 董宜雷 陈诚 林书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6-225,共10页
变厚度环型径向振动压电超声换能器可以实现阻抗变换、能量集中,具有辐射面积大、全指向性等优点,在功率超声、水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求解复杂变厚度金属圆环径向振动的波动方程比较困难,本文使用传输矩阵法将变厚度金属圆环的径向... 变厚度环型径向振动压电超声换能器可以实现阻抗变换、能量集中,具有辐射面积大、全指向性等优点,在功率超声、水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求解复杂变厚度金属圆环径向振动的波动方程比较困难,本文使用传输矩阵法将变厚度金属圆环的径向振动转化为N个等厚度金属圆环径向振动的叠加,得到了任意变厚度金属薄圆环径向振动的等效电路图、共振频率方程和位移放大系数表达式,分析了锥型、幂函数型、指数型、悬链线型金属圆环的位移放大系数与几何尺寸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由任意变厚度金属圆环和等厚度压电圆环复合而成的压电超声换能器径向振动的等效电路和共振频率方程.为了验证理论结果的正确性,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所得一阶、二阶的共振频率和位移放大系数的数值解与理论解符合较好.本研究给出了任意变厚度金属圆环径向振动的普适解,为设计和优化径向压电超声换能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型压电超声换能器 径向振动 传输阵法 等效电路
下载PDF
传递矩阵法在计算输流管路高频振动时的稳定性改进
3
作者 曹银行 柳贡民 胡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共8页
传递矩阵法(transfer matrix method,TMM)是研究结构振动时常用的计算方法,但在计算大跨度输流管路高频横向振动时,TMM存在数值不稳定的现象,制约了其进一步应用。基于无量纲化计算结果得到的子单元划分准则的全局传递矩阵法(global tra... 传递矩阵法(transfer matrix method,TMM)是研究结构振动时常用的计算方法,但在计算大跨度输流管路高频横向振动时,TMM存在数值不稳定的现象,制约了其进一步应用。基于无量纲化计算结果得到的子单元划分准则的全局传递矩阵法(global transfer matrix method,GTMM)、混合能传递矩阵法(hybrid energy transfer matrix method,HETMM)和结合变精度算法的传递矩阵法(variable precision algorithm-transfer matrix method,VPA-TMM)等三种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GTMM是最常用的TMM计算稳定性改进方法;HETMM系首次从层状介质中的波传播计算扩展到管路系统的振动分析领域,计算矩阵的维度和形式不随子单元数的变化而变化,计算时间最短;VPA-TMM无需进行子单元划分,可以看作是从根源上解决了TMM的长跨度高频计算失稳问题,但计算时间会大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阵法(tmm) 高频计算失稳 全局传递阵法(Gtmm) 混合能传递阵法(HEtmm) 变精度算法(VPA)
下载PDF
分析一维光子晶体的传输矩阵法与光学薄膜的菲涅耳系数矩阵法的等效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范希智 易迎彦 +5 位作者 陈清明 刘子龙 郜洪云 祝霁洺 浦实 黎敏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29,共4页
一维光子晶体与光学薄膜的结构都具有分层性,为了得它们分析方法的异同,本文比较分析了一维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传输矩阵法与计算光学薄膜分光特性的菲涅耳系数矩阵法,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在计算一维光子晶体与光学薄膜的反射率与透射率上... 一维光子晶体与光学薄膜的结构都具有分层性,为了得它们分析方法的异同,本文比较分析了一维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传输矩阵法与计算光学薄膜分光特性的菲涅耳系数矩阵法,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在计算一维光子晶体与光学薄膜的反射率与透射率上是等效的,用菲涅耳系数矩阵法计算一维光子晶体的反射率R与入射光波长的变化规律的实例也表明这一点,这两种方法在公式表述中的差别在于位相改变量δ的符号的正负,但不影响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传输阵法 光学薄膜 菲涅耳系数阵法
下载PDF
利用传输矩阵法分析取样光栅DBR半导体激光器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劭宏 黄德修 +5 位作者 高彦锟 杨新民 刘德明 陈俊 胡振华 刘小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5-420,共6页
取样光栅DBR(SGDBR)激光器是目前光通讯中最有应用前景的可调谐激光器之一。利用传输矩阵法模拟了取样光栅DBR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谱特性。计算中,把取样光栅DBR半导体激光器的增益区、位相区和取样光栅DBR看成基本单元。而每一个基本单元... 取样光栅DBR(SGDBR)激光器是目前光通讯中最有应用前景的可调谐激光器之一。利用传输矩阵法模拟了取样光栅DBR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谱特性。计算中,把取样光栅DBR半导体激光器的增益区、位相区和取样光栅DBR看成基本单元。而每一个基本单元都可以看作一个普通的双端口器件。其传输特性用一个2×2复矩阵表示。在阈值以下,对于有源区和取样光栅DBR的不同注入电流,发射光谱显示不同的输出特征。当有源区的注入电流为9.5 mA时,主模开始在1.553μm附近形成。当取样光栅DBR有注入电流时,主模形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表现出可调谐的性质。同时,明显出现主模的有源区的注入电流发生变化。这种方法也反映了激光器的阈值条件。阈值电流为1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 传输阵法 取样光栅 分布布拉格反射器
下载PDF
传输矩阵法分析一维光子晶体的传光特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匡萃方 张志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39,共2页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光在一维周期性介电材料中的传播特性 ,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得出 ,两种材料的介电常数相差越大 。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光子带隙 传输阵法 特征 传光特性 介电常数
下载PDF
应变量子阱传输矩阵法设计及MOCVD外延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盖红星 邓军 +5 位作者 李建军 韩军 俞波 牛南辉 沈光地 陈建新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528,553,共5页
借鉴光波导设计的传输矩阵法思想 ,引入传输矩阵方法进行量子阱设计的应用 ,以 980nm半导体激光器用的应变量子阱为例 ,利用MOCVD外延生长技术设计生长了InGaAs/GaAs应变量子阱结构 ,测量PL谱峰值波长与设计波长吻合 ,X双晶衍射仪标定... 借鉴光波导设计的传输矩阵法思想 ,引入传输矩阵方法进行量子阱设计的应用 ,以 980nm半导体激光器用的应变量子阱为例 ,利用MOCVD外延生长技术设计生长了InGaAs/GaAs应变量子阱结构 ,测量PL谱峰值波长与设计波长吻合 ,X双晶衍射仪标定的量子阱组分和厚度基本与设计一致 ,从而验证了传输矩阵法用于量子阱设计是一种有效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阱 传输阵法 半导体激光器
下载PDF
基于传输矩阵法的纵向啁啾体光栅衍射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军阵 汪岳峰 白慧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4,共4页
为了研究纵向啁啾体光栅的光谱衍射特性,采用传输矩阵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光栅的厚度、折射率调制系数和啁啾波长范围对纵向啁啾体光栅中心衍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栅厚度的增加,中心衍射效率随之增大;随着光栅折射率调制系... 为了研究纵向啁啾体光栅的光谱衍射特性,采用传输矩阵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光栅的厚度、折射率调制系数和啁啾波长范围对纵向啁啾体光栅中心衍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栅厚度的增加,中心衍射效率随之增大;随着光栅折射率调制系数的增大,中心衍射效率也随之逐渐增加;而随着啁啾波长范围的增大,纵向啁啾体光栅的中心衍射效率则逐渐减小。此研究结果对大尺寸啁啾体光栅的设计制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 纵向啁啾体光栅 传输阵法 衍射效率
下载PDF
圆镜共焦腔激光横模的传输矩阵法模拟和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凌东雄 陈琼 +2 位作者 李洪涛 王红成 张绍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7-691,共5页
共焦腔是一般稳定腔的特例,由于等价性,共焦腔中自再现模的振幅分布、损耗和光斑尺寸常常被用于讨论一般稳定腔。为了分析具有大菲涅尔数的圆镜共焦腔,本文利用传输矩阵方法对腔模进行计算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传输矩阵方法的结果与Fox... 共焦腔是一般稳定腔的特例,由于等价性,共焦腔中自再现模的振幅分布、损耗和光斑尺寸常常被用于讨论一般稳定腔。为了分析具有大菲涅尔数的圆镜共焦腔,本文利用传输矩阵方法对腔模进行计算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传输矩阵方法的结果与Fox-Li积分迭代法的结果一致,并且传输矩阵方法实用于大菲涅尔数共焦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模 传输阵法 圆镜共焦腔 衍射积分
下载PDF
用矩阵法计算任意折射率剖面单模光纤的传输参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尚平 王伟 简水生 《光通信技术》 CSCD 1995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用拉盖尔-高斯级数逼近单模光纤中横场,不多的几项即可达到很高的精度。文中给出了该方法的理论推导,并用相应的程序进行了验证。该法对任意的圆对称折射率剖面光纤计算传输常数和色散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阵法 单模光纤 传输参量 计算
下载PDF
传输矩阵法在行波管内部反射引起的增益波动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红霞 肖刘 苏小保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6-306,共11页
本文分析了由于行波管慢波结构制造误差引入的多个不连续点对小信号增益的影响.行波管内部反射对增益波动的影响,须采用考虑反射波的四阶模型进行分析,用传输矩阵法对节点处的自左至右入射和自右至左入射两种散射类型建立传输矩阵,研究... 本文分析了由于行波管慢波结构制造误差引入的多个不连续点对小信号增益的影响.行波管内部反射对增益波动的影响,须采用考虑反射波的四阶模型进行分析,用传输矩阵法对节点处的自左至右入射和自右至左入射两种散射类型建立传输矩阵,研究在不同空间电荷参量下,慢波电路的单个反射节点以及慢波电路的皮尔斯速度参量b和增益参量C的多个随机分布不连续性对行波管小信号增益的影响,计算结果与Chernin模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以G波段行波管为例分析了慢波结构周期长度分布有两个不连续点和周期长度的多个随机分布不连续性带来的小信号增益波动.结果表明,制造误差越大,周期长度分布的两个不连续点相距越远,小信号增益波动越大,多个小的不连续性可以引起较大的增益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阵法 小信号增益 反射 行波管
下载PDF
传输矩阵法在多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楠 邓军 +2 位作者 牟明威 史衍丽 沈光地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2-865,共4页
采用传输矩阵法对多量子阱结构导带子能级位置进行理论计算,确定其量子阱宽度、势垒高度等物理参数。用MBE设备进行GaAs/AlGaAs多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结构材料的生长。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所制作的器件进行了光谱测量,不同外延材料... 采用传输矩阵法对多量子阱结构导带子能级位置进行理论计算,确定其量子阱宽度、势垒高度等物理参数。用MBE设备进行GaAs/AlGaAs多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结构材料的生长。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所制作的器件进行了光谱测量,不同外延材料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器件的峰值响应波长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由传输矩阵法计算确定的多量子阱导带子能级位置而推算得到的响应波长与实际器件的响应波长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量子阱 红外探测器 模型计算 传输阵法
下载PDF
一种新的压缩顶点传输线矩阵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振海 洪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4期426-433,共8页
文中基于加权因子、中心差分及场平均技术,从Maxwell方程出发导出了对称压缩顶点传输线矩阵法的一种新格式。针对这种新的传输线矩阵法,给出了其稳定性条件以及在导体表面、介质分界面上的连结条件。
关键词 传输线阵法 稳定性 连结条件 中心差分
下载PDF
基于传输矩阵法的多层介质膜反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海霞 武艳军 +2 位作者 王吉明 路元刚 杨雁南 《大学物理》 2020年第8期25-30,共6页
薄膜干涉是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薄膜光学的理论基础.薄膜干涉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于设计减反膜和高反膜.本文基于传输矩阵法,定量计算了多层介质膜的反射率.以BK7玻璃为例,无镀膜时在可见光范围内,其反射率约为4%.利用... 薄膜干涉是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薄膜光学的理论基础.薄膜干涉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于设计减反膜和高反膜.本文基于传输矩阵法,定量计算了多层介质膜的反射率.以BK7玻璃为例,无镀膜时在可见光范围内,其反射率约为4%.利用薄膜的相消干涉可以减少表面的反射率.镀一层减反膜时,对设计波长550 nm其反射率下降为1.3%,一旦偏离设计波长减反效果变差;镀两层减反膜时,在470 nm^670 nm范围内,减反效果明显改善,反射率均低于1.3%.利用薄膜的相长干涉可以增加表面的反射率.以熔石英为例,镀一层薄膜时,对设计波长1500 nm其反射率可由未镀膜时的3.3%提高到30%;镀七组薄膜时在1360 nm^1660 nm范围内其反射率均可达99%以上.通过这些定量计算,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干涉 传输阵法 减反膜 高反膜
下载PDF
V-I传输矩阵法分析光纤光栅激光器模式特性
15
作者 李卓轩 裴丽 +4 位作者 祁春慧 宁提纲 赵瑞峰 高嵩 彭万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70-2375,共6页
光纤光栅激光器以其增益高、频率啁啾效应小、抗电磁干扰,特别是可调谐的特点而被广泛关注。利用V-I传输矩阵法对光纤光栅激光器的模式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谱线间隔与谱线数目、光栅反射率对谱线深度的影响、单纵模输出条件及阈值腔长3个... 光纤光栅激光器以其增益高、频率啁啾效应小、抗电磁干扰,特别是可调谐的特点而被广泛关注。利用V-I传输矩阵法对光纤光栅激光器的模式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谱线间隔与谱线数目、光栅反射率对谱线深度的影响、单纵模输出条件及阈值腔长3个方面分析了光纤光栅谐振腔在不同特性参数下的模式特性,并与多层膜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V-I传输矩阵法可以在保证分析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运算效率。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特性 V-I传输阵法 谐振腔 多层膜法
下载PDF
用传递矩阵法分析非均匀平板介质波导的传输特性
16
作者 许福永 赵克玉 +1 位作者 杨忠英 李锋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1年第1期341-343,共3页
Ⅰ、引言非均匀平板介质波导在毫米波与光集成电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有人曾用对比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网络分析法等对它进行了研究,但所得本征函数复杂,计算量大,而且只讨论了一些特殊的波导结构。本文将一非均匀平板介质波... Ⅰ、引言非均匀平板介质波导在毫米波与光集成电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有人曾用对比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网络分析法等对它进行了研究,但所得本征函数复杂,计算量大,而且只讨论了一些特殊的波导结构。本文将一非均匀平板介质波导离散为分区均匀的n层,并应用纵向场法及场的边界条件,所得本征值的传递矩阵方程简单,计算机时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波导 传输特性 传递阵法
下载PDF
基于传输矩阵法的等离子体鞘套传输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欣 刘亚南 +2 位作者 刘毅敏 王先义 王健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引入分层模型传输矩阵法,分析高速临近空间飞行器等离子体鞘套传输特性.通过对典型飞行器模型进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数值求解,仿真了等离子体鞘套的流场电子密度分布,分析了电磁波在等离子体鞘套内传输时的衰减常数,给出信号传输的反... 引入分层模型传输矩阵法,分析高速临近空间飞行器等离子体鞘套传输特性.通过对典型飞行器模型进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数值求解,仿真了等离子体鞘套的流场电子密度分布,分析了电磁波在等离子体鞘套内传输时的衰减常数,给出信号传输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基于传输矩阵法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和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分析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该方法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适用于任意电子密度分布和厚度的等离子体鞘套传输特性的数值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高速飞行器 等离子体鞘套 传输阵法 传输特性分析推导
下载PDF
传输矩阵法和图解法计算二类超晶格能带结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苗霈 邓军 +2 位作者 史衍丽 魏晓航 罗绍军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7-210,共4页
采用传输矩阵法和图解法对InAs/GaSb二型超晶格的能带结构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确定量子阱宽、垒宽、垒高、响应波长等参数。针对不同的结构,采用传输矩阵法和图解法得到不同的响应波长,与实际波长相比较,分析了两种算法的优劣之处。结... 采用传输矩阵法和图解法对InAs/GaSb二型超晶格的能带结构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确定量子阱宽、垒宽、垒高、响应波长等参数。针对不同的结构,采用传输矩阵法和图解法得到不同的响应波长,与实际波长相比较,分析了两种算法的优劣之处。结果表明:采用传输矩阵法计算得到的子能带位置进而推算得到的响应波长与实际波长更吻合,而图解法由于本身的局限性,对超晶格结构中能带的计算会带来一定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超晶格 传输阵法 图解法
下载PDF
用传输矩阵法研究光纤Bragg光栅的非线性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永健 胡硕臻 《科技广场》 2005年第2期16-21,共6页
从耦合模理论出发,利用传输矩阵法求解耦合模方程,数值研究了光纤光栅双稳态开关特性,给出了输入输出特性的依赖关系曲线,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传输矩阵法在啁啾光纤光栅的非线性双稳态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传输阵法 光纤BRAGG光栅 非线性特性 输入输出特性 啁啾光纤光栅 耦合模理论 耦合模方程 开关特性 数值研究 关系曲线 双稳态
下载PDF
基于光学传输矩阵法的物理电磁波传播与光学特性
20
作者 黄丽 邱彦君 《粘接》 CAS 2020年第9期149-152,160,共5页
利用光学传输矩阵法处理物理电磁波通过多层均匀化介质实现实时传播,基于界面与传播矩阵构建,导出传输矩阵,获得反射与透射系数,可直观全面分析了解物理电磁波的传播性质。面向增反膜与DBR(分布式拉格反射镜),通过传输矩阵法与Matlab编... 利用光学传输矩阵法处理物理电磁波通过多层均匀化介质实现实时传播,基于界面与传播矩阵构建,导出传输矩阵,获得反射与透射系数,可直观全面分析了解物理电磁波的传播性质。面向增反膜与DBR(分布式拉格反射镜),通过传输矩阵法与Matlab编程,计算拟合反射率与透射率,以全面展现了物理电磁波传播性质与光学特征。结果表明,基于Matlab编程与传输矩阵方法可有效实现多层均匀化介质的矩阵数学算法,通过反射率与透射率全方位可准确物理电磁波的传播状态。通过实际案例可知,在物理教学中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数值仿真,适度扩展研究层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传输阵法 物理电磁波 传播 光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