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0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喜树碱抗氧化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崔芸菲 张沛雯 +3 位作者 侯俊玲 马家宝 王运丽 梅婷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能够与DNA拓扑异构酶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DNA复制和RNA合成,阻止肿瘤生长,因此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这种化合物具有结构不稳定、溶解性差、毒性较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使用纳米技术可以有效...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能够与DNA拓扑异构酶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DNA复制和RNA合成,阻止肿瘤生长,因此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这种化合物具有结构不稳定、溶解性差、毒性较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使用纳米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喜树碱的水溶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同时,抗氧化药物可以消除肿瘤微环境中氧化应激产生的大量活性氧,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并抑制肿瘤生长。因此,将抗氧化纳米材料作为喜树碱的运输载体,形成载喜树碱的抗氧化纳米制剂,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抗氧化和抗肿瘤的联合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载喜树碱的抗氧化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抗氧化纳米药物 药物传递系统 肿瘤治疗
下载PDF
纳米粒子在抗生素传递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范译丹 徐国强 《材料科学》 2024年第3期291-296,共6页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寻找新的抗生素传递系统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纳米粒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传递系统,因其独特的特性,在抗生素输送和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综述将概述纳米粒子在抗生素传递...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寻找新的抗生素传递系统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纳米粒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传递系统,因其独特的特性,在抗生素输送和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综述将概述纳米粒子在抗生素传递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药物传递系统 抗生素剂型 靶向治疗 控释系统 抗菌
下载PDF
纳米传递系统对花色苷稳定性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姜柯宇 范佳画 +3 位作者 宋婉涵 郭红辉 黄思博 夏恩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6期205-212,共8页
膳食花色苷广泛存在,但因其易被环境改变而无法广泛应用。纳米传递系统被报道可改善花色苷稳定性并存在缓释作用。基于花色苷的结构特点、稳定性和生物学作用,该文综述纳米传递系统中蛋白质和多糖在保护花色苷方面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进展... 膳食花色苷广泛存在,但因其易被环境改变而无法广泛应用。纳米传递系统被报道可改善花色苷稳定性并存在缓释作用。基于花色苷的结构特点、稳定性和生物学作用,该文综述纳米传递系统中蛋白质和多糖在保护花色苷方面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进展,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展示纳米壁材蛋白质与花色苷间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食品工业广泛应用稳定的花色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传递系统 花色苷 稳定性 生物利用率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FOLIO平台的文献传递系统构建研究——以上海图书馆文献传递系统为例
4
作者 张庭嫣 许伟 《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9期76-80,共5页
2019年,上海图书馆着手FOLIO图书馆服务平台本土化尝试,立项“云瀚”智慧图书馆项目,文献服务部基于此开发了“文献传递系统”。目前,国内开发文献传递系统的公共图书馆并不多,且大多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以上海图书馆文献传递系统为实... 2019年,上海图书馆着手FOLIO图书馆服务平台本土化尝试,立项“云瀚”智慧图书馆项目,文献服务部基于此开发了“文献传递系统”。目前,国内开发文献传递系统的公共图书馆并不多,且大多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以上海图书馆文献传递系统为实例,介绍了系统开发历程,分析业务系统优化给文献资源有效共享、文献传递服务效果以及馆藏价值实现带来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传递系统 FOLIO 智慧图书馆 云瀚
下载PDF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莉 王中彦 莫凤奎 《中国药业》 CAS 2005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总结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概况。方法:对近期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形成机制、处方组成、体外质量评价及其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对亲脂性和水难溶性的药物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新型载体系统。
关键词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 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 乳化剂
下载PDF
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原位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6
作者 张翠霞 张文涛 +2 位作者 王东凯 仲静洁 徐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9-461,共3页
目的:介绍原位凝胶这种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方法:参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原位凝胶按其形成机制可分为温度敏感型,离子敏感型,pH敏感型以及光敏感型等,其在眼部给药,鼻腔给药,注射给药,阴道及直肠给药,口服给药方面... 目的:介绍原位凝胶这种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方法:参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原位凝胶按其形成机制可分为温度敏感型,离子敏感型,pH敏感型以及光敏感型等,其在眼部给药,鼻腔给药,注射给药,阴道及直肠给药,口服给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原位凝胶虽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却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传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凝胶 形成机制 药物传递系统
下载PDF
吡罗昔康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处方筛选与体外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晓堂 王晶 +3 位作者 王颖 孙佳轶 聂淑芳 潘卫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筛选吡罗昔康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MEDDS)的处方并进行体外评价。考察了吡罗昔康在不同油相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对不同油相和表面活性剂进行初步配伍研究;通过绘制三元相图研究处方中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形成微... 筛选吡罗昔康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MEDDS)的处方并进行体外评价。考察了吡罗昔康在不同油相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对不同油相和表面活性剂进行初步配伍研究;通过绘制三元相图研究处方中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形成微乳的能力和区域;对制剂粒径及溶出度进行考察。处方选用肉桂醇作为吡罗昔康的溶剂,以Labrafil M1944CS为油相,Cremophor EL为表面活性剂,Transcotol P为辅助表面活性剂。所得3个处方乳化后的粒径及分布分别为(32.2±5.0)、(40.1±6.4)、(81.9±12.2)nm。制剂溶出速度快。通过处方研究确定了最优处方,研制了吡罗昔康SMED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罗昔康 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 三元相图 处方设计 体外评价
下载PDF
眼科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凌沛学 管华诗 +1 位作者 荣晓花 张天民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阐述眼科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及作者多年的工作,对含增黏剂、相转变、微粒、化学、控释等多种眼科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与结论眼科用药传递系统的应用对改进传统眼科药物生物利... 目的阐述眼科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及作者多年的工作,对含增黏剂、相转变、微粒、化学、控释等多种眼科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与结论眼科用药传递系统的应用对改进传统眼科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等不足具有重要意义。眼科药物传递系统形式多样,各有利弊,多种系统的联合应用,将是未来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药物传递系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自微乳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袁海建 陈彦 贾晓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4-527,共4页
中药剂型现代化伴随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各种现代剂型被应用到中药制剂的研究中。然而,中药不等于一般的动/植物药,其有效成分/组分中除了含有水溶性有效成分,组分外,还含有许多脂溶性和水难溶性有效成分/组分,直接影响... 中药剂型现代化伴随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各种现代剂型被应用到中药制剂的研究中。然而,中药不等于一般的动/植物药,其有效成分/组分中除了含有水溶性有效成分,组分外,还含有许多脂溶性和水难溶性有效成分/组分,直接影响这类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应用范围。为了更好的解决脂溶性/水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生物利用度及临床应用等问题,研究人员积极的寻找各种适宜的手段和给药剂型来解决上述问题。自微乳药物传递系统(SMEDDS)是一种新型给药系统,因其在脂溶性及水难溶性药物中所表现出的多方面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自微乳药物传递系统 研究 应用 综述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在药物传递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艳宏 姜继宗 +1 位作者 李洋 赵永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52-1958,共7页
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制备微米及纳米尺度纤维的技术。由于具有较高的表面积-体积比、多孔性和可调的多孔性等特点,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在药物传递系统、组织工程支架、创伤敷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静电纺丝的原... 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制备微米及纳米尺度纤维的技术。由于具有较高的表面积-体积比、多孔性和可调的多孔性等特点,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在药物传递系统、组织工程支架、创伤敷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静电纺丝的原理、过程和类型,载体和溶剂、影响静电纺丝的各种参数、性质表征及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药物传递系统 载体 溶剂 参数 性质表征
下载PDF
抗肿瘤中药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三)——扶正固本类中药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锐娥 王胜鹏 +2 位作者 胡杨洋 陈美婉 王一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1-206,共6页
扶正固本类中药可通过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温阳补肾等方法,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扶正固本类中药如麦门冬、玉竹、天门冬以及山茱萸等,主要是通过调控宿主抗肿瘤免疫应答相关的免... 扶正固本类中药可通过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温阳补肾等方法,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扶正固本类中药如麦门冬、玉竹、天门冬以及山茱萸等,主要是通过调控宿主抗肿瘤免疫应答相关的免疫抑制因子,从而发挥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然而,该类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多糖、皂苷等)多存在吸收困难、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影响了其治疗效果。近年来,使用新型传递系统解决药物存在的溶解度、稳定性和不良反应等问题已成为该类中药研究开发的一大热点。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几种新型抗肿瘤中药剂型,以及在肿瘤治疗方面比较常见的5种扶正固本类抗肿瘤中药包括人参、当归、黄芪、灵芝和党参等新型药物传递系统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类抗肿瘤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中药 新型药物传递系统 扶正固本类中药
下载PDF
即时消息传递系统的安全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李 鲁汉榕 +1 位作者 郑虹 朱世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8期1353-1355,1374,共4页
即时消息传递(IM——Instant messaging)是Internet上日渐普及的一种通信方法。在介绍IM系统工作方式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IM系统由于设计上的脆弱性而导致的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对如何保障IM系统的安全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即时消息传递系统 IM系统 安全威胁 通信方法 脆弱性 安全性 设计 工作方式 保障 基础
下载PDF
壳聚糖/基因传递系统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云翔 李琳 +2 位作者 黄帆 陈玲 李晓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8-111,115,共5页
利用壳聚糖制备了不同N/P(氮/磷)物质的量比的壳聚糖/基因传递系统。通过凝胶电泳、激光粒度分析和原子力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壳聚糖分子量、N/P物质的量比对传递系统结合性能、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颗粒形貌的影响;通过体外模拟考察了... 利用壳聚糖制备了不同N/P(氮/磷)物质的量比的壳聚糖/基因传递系统。通过凝胶电泳、激光粒度分析和原子力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壳聚糖分子量、N/P物质的量比对传递系统结合性能、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颗粒形貌的影响;通过体外模拟考察了传递系统的抗消化的能力和控释行为。结果显示,壳聚糖分子量越大、N/P物质的量比越大,对基因的保护能力越强,形成的传递系统在模拟环境中越稳定,抗DNaseⅠ和溶菌酶消化的能力越强。pH值的降低使壳聚糖显示出"质子海绵"效应,pH值增大使传递系统结构松散,导致基因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基因载体 基因纳米传递系统 体外模拟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酯纳米粒作为反义寡核苷酸传递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文喜 陈海靓 梁文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 研究聚甲基丙烯酸酯阳离子纳米粒作为反义寡核苷酸传递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以EudragitRL10 0和RS10 0为材料 ,采用溶剂 非溶剂法制备纳米粒 ,再与寡核苷酸混合即得载药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超滤... 目的 研究聚甲基丙烯酸酯阳离子纳米粒作为反义寡核苷酸传递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以EudragitRL10 0和RS10 0为材料 ,采用溶剂 非溶剂法制备纳米粒 ,再与寡核苷酸混合即得载药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超滤法测定药物的包封率 ,通过台盼蓝拒染试验和红细胞溶血试验测定纳米粒的细胞毒性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的入胞量。结果 纳米粒的形态规整、大小均匀 ,平均粒径为 12 7nm左右 ,几乎所有的药物被负载。使用聚甲基丙烯酸酯纳米粒作为反义寡核苷酸载体后 ,进入细胞内的药物量急剧增加 ,并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 ,但对细胞有轻微的毒性作用。结论 聚甲基丙烯酸酯阳离子纳米粒是一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酯 纳米粒 反义寡核苷酸 传递系统
下载PDF
白藜芦醇纳米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文君 吴梦婷 +3 位作者 张国锋 李想 陈泳霖 杨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1-377,共7页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自由基、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诸多药理活性。但因其水溶性差和见光易分解的性质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食品和药品方面的应用。纳米传递系统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自由基、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诸多药理活性。但因其水溶性差和见光易分解的性质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食品和药品方面的应用。纳米传递系统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及缓释性等诸多优点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传递系统。基于近年来白藜芦醇纳米传递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白藜芦醇的主要药理作用、药动学性质及其纳米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藜芦醇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纳米传递系统
下载PDF
中药固体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靖博宇 郑霞 +3 位作者 杨瑞 赵佳 金薇 于绍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将液态或半固体的自乳化(SE)组分固化而形成的固体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SEDDS),可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该文综述中药固体自乳化系统的特点、辅料选择、在难溶性中药制剂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固体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 中药 辅料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营养素传递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夫国 杨伟 +2 位作者 魏子淏 袁芳 高彦祥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6-162,共7页
传递系统能够保护食品中营养素的生物活性,提高其理化稳定性、靶向性、并具有缓释性能,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设计和制备结构化的传递系统来包裹、保护和释放营养素和食品功能成分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讨论了需要传递的生物活性... 传递系统能够保护食品中营养素的生物活性,提高其理化稳定性、靶向性、并具有缓释性能,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设计和制备结构化的传递系统来包裹、保护和释放营养素和食品功能成分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讨论了需要传递的生物活性物质、构建传递系统的基质,设计传递系统的结构以及传递系统的应用,以期为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 传递系统 结构设计 功能食品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曾环想 程刚 潘卫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762-764,共3页
关键词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药物树脂 药物传递系统 树脂混合 复合物 阳离子树脂 离子交换反应 控制药物释放 右美沙芬 载药量
下载PDF
齿轮传递系统振动功率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孔杰 李新德 闫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3-96,共4页
从振动噪声传递的经典模型 (即振源—路径—接受体 )出发 ,分别对轴、轴承、箱体建立模型 ,进行动力学分析 ,其中把轴看作受到广义力作用下的空间梁 ,应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其导纳矩阵 ;轴承采用Lim模型 ,箱体看作一个刚体模型。采用子结... 从振动噪声传递的经典模型 (即振源—路径—接受体 )出发 ,分别对轴、轴承、箱体建立模型 ,进行动力学分析 ,其中把轴看作受到广义力作用下的空间梁 ,应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其导纳矩阵 ;轴承采用Lim模型 ,箱体看作一个刚体模型。采用子结构导纳方法 ,推导了传递到子系统的功率流表达式 ,研究不同阻尼比对传递到箱体和系统的功率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递系统 振动噪声传递 噪声控制 功率流 导纳 传递矩阵法 轴承子系统 隔振器子系统
下载PDF
衰老细胞相关信号传递系统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淑萍 张宗玉 童坦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衰老 细胞信号传递系统 转录调控因子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