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肌肉伤害性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学及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方烨红 刘帆 +5 位作者 崔欢 秦立楠 贺渝淼 苏思 谢益宽 马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大鼠支配肌肉的外周伤害性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学和电生理特性。方法预先用荧光染料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DiI,200 mg/L)标定背根神经节(DRG)中支配大鼠胫骨前肌的神经...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大鼠支配肌肉的外周伤害性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学和电生理特性。方法预先用荧光染料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DiI,200 mg/L)标定背根神经节(DRG)中支配大鼠胫骨前肌的神经元,7~12 d后取材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进行在体可视DRG电生理记录。结果 DiI逆行标记表明,支配大鼠胫骨前肌的初级感觉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腰(L)3、L5 DRG上,DiI标记的阳性神经元胞体数量分别为19.8±7.1(L3)、26.5±8.0(L4)和14.2±5.0(L5)个(n=8),其中含大、中、小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在L3~L5背根神经节(DRG)DiI+(支配胫骨前肌)神经元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肽能)阳性神经元分别占31.5%、26.1%和22.3%;植物凝集素(IB4)(非肽能)阳性神经元分别占45.8%、45.1%和40.6%;表达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醛亚型-1(TRPV1)的神经元分别占27.2%、26.3%和32.1%。电生理结果显示,对40mN以上机械刺激有反应的大部分为中、小神经元,引起其放电的外周机械刺激的阈值一般大于80mN(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外周感受野范围大,且位置多变。在测得外周轴突传导速度的神经元中,大部分(8/10)为C类[传导速度<1.5 m/s,平均机械阈值(124.6±40.5)mN]。结论大鼠L3~L5 DRG中支配胫骨前肌的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多为中、小神经元,对于外界机械感受阈值较高,感受野范围较大,并且可表达多种痛觉神经元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痛 伤害感觉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非肽能神经元 在体电生理记录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任祥 杨松 +5 位作者 孟灵 钟青华 严森 刘芝俐 常小荣 蒋学余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模型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共4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通过结扎左侧C7背根神经节远端神经根制备CSR...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模型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共4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通过结扎左侧C7背根神经节远端神经根制备CSR模型(假手术组采用同样手术方法但不结扎神经根)。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均从造模后第15天开始干预,连续干预14 d,同时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热痛阈值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4组大鼠C6-C7脊髓节段谷氨酸、前列腺素、一氧化氮(NO)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组大鼠C7背根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腺苷酸环化酶(AC)、人钙离子通道抗体(VGCC)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干预前,假手术组大鼠较空白组相比,热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热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连续干预14 d后,电针组大鼠与模型组对比,热痛阈值显著升高(P<0.05);连续干预14 d后,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组织谷氨酸、前列腺素、NO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脊髓组织谷氨酸、前列腺素、NO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蛋白和基因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背根神经节CGRP、AC、VGC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背根神经节CGRP、AC、VGC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可能与调控伤害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谷氨酸、前列腺素、NO、CGRP、AC、VGCC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 颈夹脊穴 伤害感觉神经元
下载PDF
伤害性感觉神经对炎症反应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泓邑 刘孝文 赵晶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19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伤害性感觉神经是感觉神经系统中专门感受伤害性刺激,传导疼痛信号的神经元。大量研究指出伤害性感觉神经不仅传导疼痛,也参与调节炎症反应。伤害性感觉神经被有害刺激激活后其神经末梢会释放神经肽、神经递质,以此来调节固有免疫细胞... 伤害性感觉神经是感觉神经系统中专门感受伤害性刺激,传导疼痛信号的神经元。大量研究指出伤害性感觉神经不仅传导疼痛,也参与调节炎症反应。伤害性感觉神经被有害刺激激活后其神经末梢会释放神经肽、神经递质,以此来调节固有免疫细胞和获得性免疫细胞的功能。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可调控机体感染性炎症反应,其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功能来抵抗白色念珠菌侵袭。与之相反的是伤害性感觉神经会下调机体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免疫反应。伤害性感觉神经也能调节非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以缓解疼痛作为目标的治疗手段,也可以有效减轻该类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感觉神经 炎症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大鼠丘脑中央下核及其邻近结构神经元对皮肤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敬师 张玉秋 贾红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5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利用细胞外记录技术,在麻醉大鼠丘脑中央下核(Sin)及其邻近结构内,共记录到192个神经元。78%的神经元对皮肤伤害性刺激发生反应。其中,大多数(118)被兴奋,28个被抑制,4个对某些部位的刺激兴奋,而对另一些部位... 利用细胞外记录技术,在麻醉大鼠丘脑中央下核(Sin)及其邻近结构内,共记录到192个神经元。78%的神经元对皮肤伤害性刺激发生反应。其中,大多数(118)被兴奋,28个被抑制,4个对某些部位的刺激兴奋,而对另一些部位的刺激抑制。发现某些神经元有很长的后发放效应,另一些则在兴奋之后跟随着较长的抑制期,少数的反应仅在刺激给与和撤除的瞬间发生。感受野大且呈双侧分部。80%对机械刺激反应的神经元也对伤害性热刺激发生相同的反应。没有发现对非伤害性刺激反应的神经元。神经元的反应特性在Sm及其邻近结构之间没有任何差异。结果提示,Sin及其邻近结构可能参与机体的伤害性感受并与痛觉的情绪激动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感觉 中央下核 丘脑 神经元
全文增补中
电压门控钠通道与背根神经元伤害性传入 被引量:5
5
作者 谭智勇 吉永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8-202,共5页
背根神经节 (DRG)神经元伤害性传入涉及到多层面复杂的神经递质与其相关靶受体的分子参与和调控。本文侧重结合DRG神经元中钠电流的表达分布规律 ,简要地论及了电压门控钠通道与DRG神经元伤害性感觉传入及其调制的一些关系。
关键词 电压门控钠通道 背根神经元 伤害感觉传入
下载PDF
预期作用对大鼠皮层-丘脑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调节
6
作者 张含荑 王锦琰 罗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索与痛觉预期特异相关的脑区,并研究预期作用对大鼠丘脑-皮层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声音-激光条件反射模型使大鼠产生痛觉的确定性预期,同时采用多通道单位放电同步记录技术观察预期状态下前扣带回(ACC)、中... 目的:探索与痛觉预期特异相关的脑区,并研究预期作用对大鼠丘脑-皮层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声音-激光条件反射模型使大鼠产生痛觉的确定性预期,同时采用多通道单位放电同步记录技术观察预期状态下前扣带回(ACC)、中央杏仁核(CeA)、丘脑背内侧核(MD)以及初级躯体感觉皮层(SI)的神经元群对预期信号和随后伤害性激光刺激的反应模式。结果:(1)ACC和MD对预期信号的反应幅度和比例以及SI的抑制性反应比例在条件化后显著增加;(2)条件化能够显著增强四个脑区神经元对伤害性反应的幅度和比例,且在训练过程中增强的幅度最大。结论:ACC、MD和SI可能是参与预期信号编码的特异性脑区;预期效应,特别是预期形成过程能显著增强中枢的痛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感觉 痛觉情绪 清醒动物
下载PDF
TRPV1和TRPA1激活引起肌肉伤害性感受和机械性痛觉过敏
7
作者 史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机械性痛觉过敏 伤害性感受 肌肉痛 颞下颌关节紊乱 伤害感觉 激活 病理生理机制 机械刺激
下载PDF
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政 蔡炳祥 关永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14-1417,共4页
酸敏感通道广泛表达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在疼痛、伤害感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分子结构与分布特点、调控机制以及在某些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部分阐明。未来对其研究将是离子通道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
关键词 酸敏感通道 痛觉 伤害感觉 缺血
下载PDF
替加色罗对内脏感觉过敏大鼠模型的抗伤害性感觉作用
9
作者 梁列新 李云桥 +1 位作者 钱伟 侯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7-410,共4页
目的 了解结直肠机械刺激对大鼠内脏感觉功能的影响以及替加色罗对大鼠内脏感觉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8~ 2 1日龄大鼠每天行结直肠扩张 (CRD组 ,压力 6 0mmHg) ,对照组仅用导管在肛门周围轻微接触。 8~ 1 0周龄时用自制气囊扩张大... 目的 了解结直肠机械刺激对大鼠内脏感觉功能的影响以及替加色罗对大鼠内脏感觉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8~ 2 1日龄大鼠每天行结直肠扩张 (CRD组 ,压力 6 0mmHg) ,对照组仅用导管在肛门周围轻微接触。 8~ 1 0周龄时用自制气囊扩张大鼠降结肠和直肠 ,观察动物的腹壁回撤反射(AWR)以测定内脏感觉。选取 8~ 1 0周龄的雄性大鼠分为CRD组、对照组和溶媒对照组 ,观察腹腔注射替加色罗前后的AWR评分。结果 扩张压力与AWR评分显著相关 (P <0 .0 1 ) ;CRD组在 4 0、6 0、80mmHg的压力扩张下 ,AW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1 .96± 0 .1 6比 1 .36± 0 .1 6、2 .82± 0 .1 3比 2 .1 7± 0 .1 4、3.2 1± 0 .1 4比 2 .5 9± 0 .1 4 ,P <0 .0 1 ) ;在 4 0、6 0、80mmHg扩张压力下 ,CRD组的AWR评分在用替加色罗后较用药前明显降低 (1 .95± 0 .5 0比 1 .32± 0 .5 5、3.0 5± 0 .4 8比 2 .32± 0 .5 4、3.2 5± 0 .6 3比 2 .77± 0 .5 1 ,P <0 .0 5 ) ;对照组和溶媒对照组的AWR评分在用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新生大鼠给予结直肠机械刺激在成年后可导致慢性内脏感觉过敏 ;替加色罗通过提高对结直肠扩张的疼痛阈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内脏感觉过敏 大鼠模型 伤害感觉 结直肠扩张
原文传递
伤害性感受体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锐 王昭金 +4 位作者 赵汉平 高玉镭 马青元 张在峰 陈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396-1398,共3页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lowbackpain,LBP)1979年由Park等首先提出,是临床中的常见和多发症状,是较复杂的一组临床综合征。LBP是慢性腰痛的最常见类型,据统计约超过一半人口在生活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腰痛,但疼痛产生的机制...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lowbackpain,LBP)1979年由Park等首先提出,是临床中的常见和多发症状,是较复杂的一组临床综合征。LBP是慢性腰痛的最常见类型,据统计约超过一半人口在生活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腰痛,但疼痛产生的机制至今缺乏敏感和特异性诊断方法。研究发现LBP产生机制复杂,有多种递质或调质与其受体参与作用,阐明LBP疼痛产生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对于寻找解除疼痛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LBP治疗手段多样并且复杂,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随着研究的深入,生物化学治疗措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作者希望从疼痛传导的环节寻找治疗方法阻断病情的发展。本文从LBP的机制及伤害性感受体来阐述目前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伤害性感受体腰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Evaluation of upper limb muscle fatigue based on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被引量:11
11
作者 ZHOU QianXiang CHEN YuHong +1 位作者 MA Chao ZHENG XiaoHui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10期939-944,共6页
Fatigue is believed to be a major contributory factor to occupational injuries in machine operators.The development of accurate and usable techniques to measure operator fatigue is therefore important.In this study,we... Fatigue is believed to be a major contributory factor to occupational injuries in machine operators.The development of accurate and usable techniques to measure operator fatigue is therefore important.In this study,we used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 of the biceps brachii and the Borg scale to evaluate local muscle fatigue in the upper limb after isometric muscle action.Thirteen young males performed isometric actions with the upper limb at different force levels.sEMG activities of the biceps brachii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actions.Borg scal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ubjective sensation of local fatigue of the biceps brachii after the actions.sEMG activitie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one-third band octave method,and an equation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fatigue was derive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 and the Borg sca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could be expressed by a conic curve,and c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muscle fatigue during machine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metric muscle activity muscle fatigue one-third band octave method evaluation model for muscle fatigu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