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伤寒论》方辨治疑难杂病的思考与临床实践 |
李家庚
|
《湖北中医杂志》
|
2010 |
2
|
|
2
|
《伤寒论》与《温病条辨》神昏治法探讨 |
张国霞
|
《天津中医》
|
1996 |
0 |
|
3
|
《伤寒论》禁忌初探 |
卢世秀
王凡
|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4
|
《伤寒杂病论》序“憃”字考 |
杨明明
|
《中医药文化》
|
2020 |
1
|
|
5
|
《伤寒论》类比法临床应用举隅 |
姜龙盛
祁秀花
刘竹云
|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6
|
《伤寒杂病论》中两味中药复方药物性味配伍特点探析 |
张莹
赵艺涵
尚青华
白瑞娜
段文慧
杜健鹏
高铸烨
姜众会
史大卓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伤寒杂病论》剂型相异同名方浅析 |
赵志恒
张仁倩
王剑歌
徐家淳
李岩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8
|
基于《伤寒杂病论》的冠心病证治体系构建 |
林飞
王阶
姚魁武
樊讯
蒋跃文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9
|
从《伤寒杂病论》中治疗肾病的经方诠释中药四气五味理论 |
王宇阳
马放
占永立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10
|
《伤寒杂病论》的临床路径思想 |
李维娜
李炳茂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1
|
《伤寒杂病论》经方特殊溶媒考述 |
陆来安
文小平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12
|
从《伤寒杂病论》中探究“无证可辨”的对策 |
余涛
邹小娟
许家栋
杨航
陈家旭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3
|
《伤寒杂病论》癥瘕积聚的证治特色及其对中医肿瘤临床的影响 |
阳国彬
刘松林
梅国强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8
|
|
14
|
试论少阴三急下证 |
张国熙
|
《国医论坛》
|
1997 |
1
|
|
15
|
瘀热论治消谷善饥体会 |
刘南阳
李振华
|
《环球中医药》
CAS
|
2018 |
4
|
|
16
|
运用经方辨治疑难杂病的思路与方法 |
王付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7
|
浅谈经方黄连阿胶汤临床运用的心得体会 |
陈芒华
谢俊宇
卢敏
|
《中医临床研究》
|
2019 |
3
|
|
18
|
“病脉证并治”溯源及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
范天田
王凤兰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9
|
张仲景寒热并用之法解析 |
贾海燕
|
《光明中医》
|
2012 |
1
|
|
20
|
甘草泻心汤“异病同治”应用机理探讨 |
王晓鸽
唐旭东
王凤云
|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