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伤椎螺钉固定与跨伤椎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世磊 张永峰 闫铭 《空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比较经伤椎万向螺钉固定与跨伤椎单向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经伤椎组(52例)和跨伤椎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 目的比较经伤椎万向螺钉固定与跨伤椎单向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经伤椎组(52例)和跨伤椎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术前2组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术前与术后3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经伤椎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与术后3 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跨伤椎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维持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方面,经伤椎固定优于跨伤椎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矢状位后凸Cobb' s角度 椎椎前缘高度百分比
下载PDF
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志成 王汉龙 吴毅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9期44-48,共5页
目的:分析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8月诊治于泉州市正骨医院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用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予以观察组经伤椎单节段固... 目的:分析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8月诊治于泉州市正骨医院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用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予以观察组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治疗。以两组手术情况、伤椎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神经功能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总出血量为(312.84±41.76)mL,手术切口长度为(6.48±1.19)cm,优于对照组的(454.57±56.08)mL与(9.25±1.15)cm;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82.12±10.41)%,高于对照组的(76.29±10.96)%,伤椎Cobb角(10.81±6.42)°,低于对照组的(14.81±6.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12个月的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评分分别为(0.53±0.15)、(0.48±0.1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5.56%(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单节段固定术 椎短节段固定术 COBB角 伤椎椎前缘高度比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L_1压缩性骨折: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亚力坤.亚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9期6296-6301,共6页
背景:椎体成形术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都是胸腰椎骨折的有效修复方案,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内固定取出后脊柱角度丢失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可能是预防脊柱角度丢失的较好选择。目的:观察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L1... 背景:椎体成形术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都是胸腰椎骨折的有效修复方案,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内固定取出后脊柱角度丢失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可能是预防脊柱角度丢失的较好选择。目的:观察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L1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并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方法:纳入L1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根据内固定修复方案分为两组,经皮椎体成形组40例行骨水泥联合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单纯椎弓根内固定组36例仅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置入后即刻、置入后3,6个月以伤椎为中心进行MRI检查测量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同时记录目测类比评分;另外了解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无螺钉松动、折断。两组置入后6个月损伤节段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较置入前明显改善(P<0.01),椎体成形组要优于单纯椎弓根内固定组(P<0.05)。两组置入后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较置入前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椎弓根钉内固定修复L1压缩性均可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但抗压稳定性结果表明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固定效果更好一些,未见短期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椎体骨水泥灌注可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后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腰椎 骨钉 椎体成形术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椎弓根 螺钉 骨水泥 COBB角 椎椎前缘高度
下载PDF
传统手法复位辅助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4
作者 段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8期61-63,共3页
目的对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采用传统手法复位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7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纳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单一手术组(n=38)和联合治疗组(n=38)。针对单... 目的对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采用传统手法复位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7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纳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单一手术组(n=38)和联合治疗组(n=38)。针对单一手术组进行单纯的手术治疗,针对联合治疗组先进行传统手法复位,然后再实施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明显优于单一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手术联合传统手法复位辅助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 胸腰椎骨折 传统手法复位 手术 疼痛 椎椎前缘高度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潘海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34-36,共3页
评价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干预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01月至2022年01月时间段内南通市海门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样本,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电... 评价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干预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01月至2022年01月时间段内南通市海门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样本,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电脑表法下分组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前者(23例)予以保守治疗,后者(24例)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疼痛评分、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进行比较,并记录两组BI指数。结果:经在治疗前对比两组样本的疼痛评分,检验后两组组间比较,P<0.05,而在治疗后经过不同时间段对比两组样本的疼痛评分,计算后研究组、常规组两组组间比较,P<0.05;经过治疗后不同的时间段对比两组样本的Cobb角,检验后研究组、常规组两组组间比较,P<0.05;统计两组样本治疗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检验后研究组、常规组两组组间比较,P<0.05;经在治疗前统计两组样本的BI指数,检验后研究组、常规组两组组间比较,P>0.05,而在治疗后统计两组样本的BI指数,检验后研究组、常规组两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不仅有助于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疼痛症状,而且在维持患者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高度和提高其自理能力中也有着显著效果,促使其病情加速康复,建议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COBB角 椎椎前缘高度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糸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优势
6
作者 卢俊 袁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2期56-59,共4页
研讨胸腰椎骨折患者经肌间隙入路开展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遵循随机数字表法规则对2年来(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开展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分别为微创经皮入路的A组(n=40... 研讨胸腰椎骨折患者经肌间隙入路开展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遵循随机数字表法规则对2年来(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开展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分别为微创经皮入路的A组(n=40)、经肌间隙入路的B组(n=40),在干预效用的评价上以疗效、手术指标、腰椎指标、并发症为依据。结果 组间临床总有效率接近(P>0.05)。B组手术时间较A组短,术中出血量较A组多,住院时间较A组长,术中透视次数较A组短,统计学意义明确(P<0.05);但组间切口长度接近(P>0.05)。术前组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数据接近(P>0.05);术后6个月两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升高,后凸Cobb角较术前缩小,统计学意义明确(P<0.05);术后6个月组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数据接近(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接近(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经间隙入路以及微创经皮入路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效果以及腰椎恢复效果接近,但微创经皮入路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而经肌间隙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临床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肌间隙入路 微创经皮入路 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椎椎前缘高度 后凸Cobb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