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婚姻伦理建设研究
1
作者 李桂梅 周雯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
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婚姻伦理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革命根据地婚姻道德关系的革新与进步,建立起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婚姻自由的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大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婚姻伦理运用于对中国实际的分析,... 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婚姻伦理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革命根据地婚姻道德关系的革新与进步,建立起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婚姻自由的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大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婚姻伦理运用于对中国实际的分析,建立革命根据地后即确立并推行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规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又根据革命情势对婚姻伦理建设的方针措施作出灵活调整,以强化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规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婚姻伦理建设在新旧交替、复杂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呈现出人文性与政治性相糅合、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婚姻伦理
下载PDF
《愤怒的回顾》中的战后婚姻伦理书写
2
作者 石雁 南健翀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1-107,共7页
英国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在其名作《愤怒的回顾》中,通过书写战后新青年吉米和上流社会妻子艾莉森之间的婚姻悲剧,隐晦地表达了战争对传统婚姻伦理的颠覆与重构。该剧借愤世嫉俗的语言营造了战后伦理意识缺失的“兽”与“人”之间的... 英国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在其名作《愤怒的回顾》中,通过书写战后新青年吉米和上流社会妻子艾莉森之间的婚姻悲剧,隐晦地表达了战争对传统婚姻伦理的颠覆与重构。该剧借愤世嫉俗的语言营造了战后伦理意识缺失的“兽”与“人”之间的婚姻困局,揭示出战争异化传统婚姻伦理中双方主体身份、性别形构和认知建构的残酷本质,还原了英国战后新青年一代所遭遇的情感异化和伦理困境,艺术化地体现了奥斯本对战后婚姻伦理关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伦理 战后戏剧 《愤怒的回顾》 伦理困境
下载PDF
《复活》中的基督教婚姻伦理 被引量:6
3
作者 高玉秋 付天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123,共5页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中明确表达了基督教婚姻伦理观。他通过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求婚的过程,通过俄罗斯上流社会婚姻关系的混乱和下层劳动者在婚姻关系中的真诚、奉献和爱的情感,表现了基督教的婚姻伦理突出体现的是奉献、自我...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中明确表达了基督教婚姻伦理观。他通过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求婚的过程,通过俄罗斯上流社会婚姻关系的混乱和下层劳动者在婚姻关系中的真诚、奉献和爱的情感,表现了基督教的婚姻伦理突出体现的是奉献、自我牺牲和爱上帝。它作为基督教道德伦理的具体体现,对人性的提升、社会的和谐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活》 基督教婚姻伦理 意识与自由
下载PDF
性别文化视阈下我国婚姻伦理的失范与重建 被引量:5
4
作者 闫玉 姚玉香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20,共6页
性别文化是建构婚姻伦理的基础,因此以性别文化为视阈,审视社会转型期我国婚姻伦理的失范现象与成因,进而探讨重建我国婚姻伦理的合理导向与主要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转型期我国婚姻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越轨问题增多、家庭暴力日益攀... 性别文化是建构婚姻伦理的基础,因此以性别文化为视阈,审视社会转型期我国婚姻伦理的失范现象与成因,进而探讨重建我国婚姻伦理的合理导向与主要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转型期我国婚姻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越轨问题增多、家庭暴力日益攀升、各类违法婚姻蔓延等方面。这些失范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性别文化的影响,如性解放思想的泛滥、女性依附心理的残存以及对"妇女解放"的误解、男权主义思想的残存影响等。因此,重建现代新型婚姻伦理应以先进性别文化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伦理 失范现象 性别文化因素 重建导向与途径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来婚姻家庭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桂梅 郑自立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19-24,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婚姻家庭伦理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此作了简要的回顾,并重点论及了婚姻伦理、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性伦理、生育伦理、代际伦理、虚拟家庭伦理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婚姻家庭伦理 研究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对现实婚姻的剖析与思考——新时期婚姻伦理小说探析之二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景忠 徐亚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1-63,共3页
在探析新时期婚姻伦理小说的时候 ,张弦、谌容的创作也是不可逾越的。前者注重对现实婚姻社会因素的探视 ,后者着意个人素质、性格、感情等方面的思考。张洁所苦苦追求的理想婚姻而终不得的诸多因素 ,在这里找到最为形象的阐释。
关键词 新时期婚姻伦理小说 现实婚姻 因素 社会 个人
下载PDF
黑格尔精神哲学视域下的婚姻伦理观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6
7
作者 骆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在精神哲学视域下,黑格尔深刻剖析了婚姻伦理关系。黑格尔认为,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婚姻伦理通过庄严神圣的婚礼得以确认并彰显其神圣性,要求严格遵循婚姻双方人格平等的道德要... 在精神哲学视域下,黑格尔深刻剖析了婚姻伦理关系。黑格尔认为,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婚姻伦理通过庄严神圣的婚礼得以确认并彰显其神圣性,要求严格遵循婚姻双方人格平等的道德要求,以一夫一妻制为绝对原则。因为婚姻的目的是伦理性的,所以离婚不能听凭任性来决定,而只能通过伦理性的权威来决定,并且应使之难以实现。黑格尔对于婚姻伦理的精神哲学分析,对于当今树立正确的婚姻伦理观,解决婚姻伦理中的实践难题,建构和谐的婚姻家庭仍具有积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伦理 黑格尔 精神哲学 伦理实体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家庭婚姻伦理及其群体差异性——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龙书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4,共7页
通过对"公民道德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总体状况,研究议题包括作为伦理实体的家庭、婚姻伦理和代际伦理。分析结果显示,在当代中国人的家庭婚姻伦理的不同维度分别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 通过对"公民道德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总体状况,研究议题包括作为伦理实体的家庭、婚姻伦理和代际伦理。分析结果显示,在当代中国人的家庭婚姻伦理的不同维度分别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及职业差异。作为伦理实体的家庭仍然是个体的重要归属,但其伦理意义正在逐渐下降;家庭虽然仍然是道德教化的最重要场所之一,但这一功能正日渐被削弱,转而由学校承担;婚姻作为伦理关系正受到个人感受、利益、激情等的冲击;真正显现出危机的是家庭代际伦理,日渐沉重的家庭养老负担和压力在家庭代际关系中的体现就是子女对父辈的不孝敬和赡养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实体 婚姻伦理 代际伦理
下载PDF
黑格尔精神哲学视域下的婚姻伦理思想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林心雨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9,共5页
黑格尔在精神哲学视域下深刻剖析了婚姻伦理关系,婚姻伦理本质在于夫妻双方个别性的人与婚姻伦理实体之间"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婚姻持存的精神基础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婚礼和一夫一妻制确证婚姻伦... 黑格尔在精神哲学视域下深刻剖析了婚姻伦理关系,婚姻伦理本质在于夫妻双方个别性的人与婚姻伦理实体之间"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婚姻持存的精神基础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婚礼和一夫一妻制确证婚姻伦理的崇高与神圣。黑格尔对于婚姻伦理的精神哲学分析对解决当前我国婚姻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难题,缔造"有精神"的婚姻,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伦理 黑格尔 精神哲学 伦理性的爱
下载PDF
后现代文化对中国青年婚姻伦理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刁龙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92,88,共5页
改革开放以后,以"反理性,反主体,主张无中心、不确定性,强调多元价值取向"为坐标的后现代文化在中国不断传播,并对青年一代产生了诸多影响。后现代文化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同时,也影响着这一群体的婚姻伦理... 改革开放以后,以"反理性,反主体,主张无中心、不确定性,强调多元价值取向"为坐标的后现代文化在中国不断传播,并对青年一代产生了诸多影响。后现代文化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同时,也影响着这一群体的婚姻伦理观,出现了无主体参与的网络虚拟婚姻、消解价值意义后的换妻和性放纵行为及无理性支撑的闪婚闪离等婚姻伦理失范现象。为此,需要积极探寻经济高效、生态良好、政治清廉、世风文明、个体幸福共存的科学发展模式,消除后现代文化得以传播并对婚姻产生消极影响的社会根源,同时加大文化建设和价值引导,重塑正确的社会主义婚姻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 青年 婚姻伦理
下载PDF
中国传统婚姻伦理的现代演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玉 周晓影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9-33,共5页
婚姻伦理是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婚姻伦理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历程。中国传统婚姻伦理的现代演变经历了近代中国婚姻伦理的变革、现代中... 婚姻伦理是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婚姻伦理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历程。中国传统婚姻伦理的现代演变经历了近代中国婚姻伦理的变革、现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进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婚姻伦理的确立三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伦理 传统 现代 演变
下载PDF
黑格尔的婚姻伦理观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古璇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黑格尔从精神哲学的层面论述了婚姻伦理观:婚姻是具有法的形式和自然基础的伦理性的精神实体。婚姻在本质上有自然、伦理和精神的多重内涵。具有自然形式的伦理之爱是婚姻的基础。体现为有差别的伦理实体、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结婚等... 黑格尔从精神哲学的层面论述了婚姻伦理观:婚姻是具有法的形式和自然基础的伦理性的精神实体。婚姻在本质上有自然、伦理和精神的多重内涵。具有自然形式的伦理之爱是婚姻的基础。体现为有差别的伦理实体、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结婚等伦理制度,是婚姻的自在自为形态。婚姻的伦理确证是通过婚姻的自为形式——婚礼来展现。黑格尔关于婚姻伦理和精神哲学分析,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婚姻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难题、反思当下社会的诸多婚姻问题、构建适应时代的婚姻伦理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爱情 婚姻伦理 精神哲学
下载PDF
不能承受之重——谈余华对传统婚姻伦理和家庭伦理的解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玉香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103,共3页
余华是一个有着强烈质疑与否定精神的先锋作家,他对传统秩序和价值观的颠覆首先是从传统的婚姻家庭伦理开始的。他笔下的婚姻家庭普遍呈现出一种无情无义和“责任”、“义务”缺席的破损面貌,这种有意的扭曲式书写,显现出作者对传统的... 余华是一个有着强烈质疑与否定精神的先锋作家,他对传统秩序和价值观的颠覆首先是从传统的婚姻家庭伦理开始的。他笔下的婚姻家庭普遍呈现出一种无情无义和“责任”、“义务”缺席的破损面貌,这种有意的扭曲式书写,显现出作者对传统的反叛与否定的某种偏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婚姻伦理 家庭伦理 缺席 偏激
下载PDF
现代视域下的农村外出务工女青年婚姻伦理观——以湖南省涟源市S乡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红梅 潘景副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27-30,共4页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外出务工女青年的婚姻问题在广大农村备受关注。以湖南省涟源市S乡外出务工女青年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她们婚恋中体现出来的传统与现代共生与冲突相结合的婚姻伦理观,...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外出务工女青年的婚姻问题在广大农村备受关注。以湖南省涟源市S乡外出务工女青年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她们婚恋中体现出来的传统与现代共生与冲突相结合的婚姻伦理观,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现状作简要的分析,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女青年 婚姻伦理
下载PDF
婚姻伦理变迁与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小锋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8-43,共6页
以往关于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的研究较少从婚姻伦理的角度进行探讨。基于实地调研,从婚姻伦理变迁的视角分析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的原因。研究发现:其一是社会性价值的衰弱。部分农民从过去的“要脸”变为现在的“不要脸”。社会性价值的弱化... 以往关于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的研究较少从婚姻伦理的角度进行探讨。基于实地调研,从婚姻伦理变迁的视角分析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的原因。研究发现:其一是社会性价值的衰弱。部分农民从过去的“要脸”变为现在的“不要脸”。社会性价值的弱化减少了离婚的外在约束力。其二是本体性价值的衰弱。过去农民是为了他人(家庭和子女)而活,现在则是为了自己而活。本体性价值的衰弱减弱了农民维系婚姻的动力。其三是农民的行动取向发生了从“家庭本位”向“个体本位”的转变。个体本位的行动取向不利于婚姻关系的维系。其四是农民的消费观念也相应地从“禁欲主义”转变为“享乐主义”。享乐主义的消费观容易使农民夫妻对婚姻产生失望,进而危及婚姻的稳定。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民的婚姻伦理发生了变迁。婚姻伦理的变迁不仅减弱了农民离婚的障碍,还弱化了农民维系婚姻的动力,增强了农民走出婚姻围城的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伦理 农村家庭 行动取向
下载PDF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魏晋南北朝婚姻伦理的一个维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小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5,共5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局面的结束和正统儒学的衰微,注重个体自我的存在成为新的核心价值观念,女性也试图从儒家的伦理纲常中挣脱出来,在婚姻家庭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她们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把握婚恋的自主权,追求婚姻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局面的结束和正统儒学的衰微,注重个体自我的存在成为新的核心价值观念,女性也试图从儒家的伦理纲常中挣脱出来,在婚姻家庭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她们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把握婚恋的自主权,追求婚姻中的平等地位,凭借才智在家庭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婚姻伦理新特性,与当时君权衰落、玄学盛行、女子享有一定的经济权利和受教育权利以及少数民族婚姻礼俗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婚姻伦理 女性 自我意识
下载PDF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婚姻伦理观 被引量:3
17
作者 辛晓琳 贾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72-173,共2页
《傲慢与偏见》描述了四场婚姻。纵观奥斯丁的六部小说,从未有一部作品能像《傲慢与偏见》那样关注未婚妇女对婚姻的态度,可以说这部作品集中地体现了奥斯丁的婚姻伦理观。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 婚姻伦理
下载PDF
《诗小序》诗学理论中的妇女伦理与婚姻伦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延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2期43-48,共6页
《诗小序》作为解说《诗经》诗歌的文化遗存 ,属于古典诗学的范畴。《小序》论诗 ,理性判断多于情感判断 ,体现了中国古典诗学礼法性的原初特征。我们把它概括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和宗教伦理。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序》诗学体系中社会伦... 《诗小序》作为解说《诗经》诗歌的文化遗存 ,属于古典诗学的范畴。《小序》论诗 ,理性判断多于情感判断 ,体现了中国古典诗学礼法性的原初特征。我们把它概括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和宗教伦理。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序》诗学体系中社会伦理的妇女伦理和婚姻伦理。两者不仅延续着至少自西周以来所形成的社会文化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小序》 诗学理论 妇女伦理 婚姻伦理
下载PDF
苗族古歌中的婚姻伦理与规则——以黔东南清水江苗族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端波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12-117,共6页
苗族古歌作为一种神圣化叙事,其内容不仅仅反映了苗族历史的过程,而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伦理规范和维系社会秩序等方面。苗族古歌中的婚姻伦理与规则既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同时还是苗族民众的生活理想。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作为一种神圣化叙事,其内容不仅仅反映了苗族历史的过程,而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伦理规范和维系社会秩序等方面。苗族古歌中的婚姻伦理与规则既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同时还是苗族民众的生活理想。苗族古歌在一定程度上是苗族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对过去历史的集体记忆,但其作为"活态"口传艺术,最为核心的是在伦理、价值等方面对人们行为规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古歌 婚姻伦理与规则 黔东南
下载PDF
西北农村地区婚姻伦理的现状与嬗变——西北农村地区道德问题调查报告之三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莉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34-38,共5页
家庭作为所有社会组织中,反应社会生活变化最敏感、最迅速的单元,其结构以及相应的家庭伦理关系、道德规范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做出了相应的反应。本文从六个方面对西北农村社会的婚姻伦理变迁状貌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对处于... 家庭作为所有社会组织中,反应社会生活变化最敏感、最迅速的单元,其结构以及相应的家庭伦理关系、道德规范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做出了相应的反应。本文从六个方面对西北农村社会的婚姻伦理变迁状貌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对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的西北农村地区婚姻伦理的变迁趋势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在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的西北农村地区,传统文化中的婚姻伦理仍然然强有力的影响着西北地区民众的婚姻家庭。与此同时,现代文化所表现出的多元化、世俗化、个体化倾向已经逐渐进入西北农村地区民众婚姻构建过程中,这二者交融的状态使得当代西北农村地区民众的婚姻伦理观显示出更加理智、务实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村 婚姻伦理 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