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诚”本位之道德人格养成与伦理性存在之真谛 被引量:1
1
作者 董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7,共5页
真诚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道德真诚本性的养成,是属人的和人属的公共生活的伦理文化底色。丧失道德真诚,首先产生的是道德个体之道德价值信念的迷茫和遮蔽,随之而来是"做一个真诚的道德人"的道德勇气的丧失;其次,丧失道德真诚,... 真诚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道德真诚本性的养成,是属人的和人属的公共生活的伦理文化底色。丧失道德真诚,首先产生的是道德个体之道德价值信念的迷茫和遮蔽,随之而来是"做一个真诚的道德人"的道德勇气的丧失;其次,丧失道德真诚,会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去伦理化"、"非伦理化"甚至"伪伦理化"的道德沉沦的"离散性"生存状态。这样一种"非本真性"的生存状态,客观上必然会促使道德个体私欲的膨胀,以及社会精神气质上,因各种假道学的充斥所导致的普遍的道德投机主义的盛行。其结果,是作为优良文化最后之结果的、体现为特定历史时代民众之最为可贵的道德人格的日渐功利性和犬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诚 伦理性存在 道德人格
下载PDF
谈“吴荪甫”和“周朴园”历史宿命的互补性
2
作者 刘艳宗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20,共2页
20世纪30年代初,茅盾的《子夜》和曹禺的《雷雨》相继问世,这两部作品表现了两位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周朴园的生存状态,一个偏重于社会性,一个偏重于伦理性,不管是谁,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在一种难以挣脱的尖锐冲突中挣扎、突围,他们具有... 20世纪30年代初,茅盾的《子夜》和曹禺的《雷雨》相继问世,这两部作品表现了两位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周朴园的生存状态,一个偏重于社会性,一个偏重于伦理性,不管是谁,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在一种难以挣脱的尖锐冲突中挣扎、突围,他们具有时代特征、历史特征、文化特征的命运和所面临的生存伦理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种身份的互补、命运的互见,较为全面地再现了30年代中国资本家的历史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存在 伦理性存在 历史宿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