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中国家庭伦理方式的蜕变 被引量:4
1
作者 许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60,147,共7页
伦理方式由"从实体性出发"向"原子式地进行探讨"转换,是当前中国正在发生的重大社会变迁在精神生活中的集中映现,它渗透并瓦解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方式。"原子式地进行探讨"的伦理方式,从"自然的和... 伦理方式由"从实体性出发"向"原子式地进行探讨"转换,是当前中国正在发生的重大社会变迁在精神生活中的集中映现,它渗透并瓦解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方式。"原子式地进行探讨"的伦理方式,从"自然的和单个的人格"出发,将婚姻从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的爱降格为"性的关系""民事契约"和"仅仅建立在爱的感觉之上",使家庭教育从陶铸子女的普遍性教养转向激发个人主义。婚姻伦理方式的蜕变和子女普遍性教养的缺失,颠覆了中国社会的价值根基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家庭。重新审视家庭对于中国社会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建构的精神哲学意义,重建婚姻能力、培育子女的普遍性教养,捍卫家庭的伦理实体性,是实现家庭伦理方式精神回归的应有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方式 家庭关系 婚姻伦理 实体性
下载PDF
“信息方式——伦理方式”诠释框架的道德哲学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艳艳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30,共8页
当谈及媒介与伦理的关系时,人们常局限于将伦理作为媒介实践的价值指导。媒介与伦理的关系还有另一重要旨趣,即媒介作用于伦理。以"信息方式"解读媒介,以"伦理方式"阐释伦理,"信息方式—伦理方式"的诠释... 当谈及媒介与伦理的关系时,人们常局限于将伦理作为媒介实践的价值指导。媒介与伦理的关系还有另一重要旨趣,即媒介作用于伦理。以"信息方式"解读媒介,以"伦理方式"阐释伦理,"信息方式—伦理方式"的诠释框架突破媒介能够作用于伦理的传播学问题,从道德哲学高度复原出媒介影响伦理建构的道德哲学图景。信息方式通过具体的语言构型和交往行动,影响伦理方式的意义结构与时空因素,进而影响伦理方式"个体"与"伦理实体"两大概念元素的存在性状,最终在信息方式的文明生态中生成具有特殊立场、价值特征以及存在形态的伦理方式。伦理方式的变革将进一步深刻影响精神世界、生活世界的状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造就整个文明世界发展的基本走向。这是伦理方式对文明的影响,更是伦理方式对其自身的文明诠释。信息方式与伦理方式的耦合,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深刻的道德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方式 伦理方式 媒介 伦理建构 文明世界
原文传递
对话与商谈如何可能?——以哈贝马斯商谈伦理透视多元社会之伦理建构方式 被引量:5
3
作者 关英菊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44,共5页
在当代社会文化多元、政治多极和经济利益主体多样化的背景之下,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为克服现实伦理冲突和传统伦理危机应运而生。商谈伦理学的主旨不是谋求共同认可的普遍伦理规范,而是通过"对话"与"商谈"及其有... 在当代社会文化多元、政治多极和经济利益主体多样化的背景之下,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为克服现实伦理冲突和传统伦理危机应运而生。商谈伦理学的主旨不是谋求共同认可的普遍伦理规范,而是通过"对话"与"商谈"及其有效性的形式化条件预设达成某种"共识,"以求证现代多元民主社会普遍伦理之可能性。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确证了当代社会生活伦理规范基础的建构从"抽象主体性"的建构方式向"交互主体性"的建构方式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与商谈 多元化 伦理建构方式 形式化条件预设
下载PDF
基于低碳生活方式背景下对高碳生活方式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友良 陶曼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5-39,共5页
低碳生活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针对"物本"至上的道德主体物化,利益至上的人际关系物化,"符号意义"至上的审美感官... 低碳生活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针对"物本"至上的道德主体物化,利益至上的人际关系物化,"符号意义"至上的审美感官物化,享乐至上的家庭生活物化等生活异化现象,从伦理学角度来反思,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使一种追求天人合一和身心均衡发展的低碳生活极大地普及,以实现人和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生活方式高碳生活方式物化伦理反思
下载PDF
人类生活方式的伦理标准
5
作者 庄龙玉 张蓉 王静 《甘肃农业》 2006年第2期98-99,共2页
本文先是考察了传统生活方式的伦理标准,指出了传统生活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过度消费,物质生活的富足与精神生活的贫乏相并存,严重的贫富差距。其后本文考察了现代生活方式的伦理标准,主要是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 传统生活方式伦理标准 现代生活方式伦理标准
下载PDF
对当前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伦理道德状况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刘波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1,共5页
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在当前全面参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时代呈现出新的特征,社会变迁也有了新的特点。以当代青年知识分子这一社会变迁的敏感集团作为观察视角,以这一群体的伦理关系、道德生活和伦理道德素质作为分析框架,浅析当代中国... 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在当前全面参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时代呈现出新的特征,社会变迁也有了新的特点。以当代青年知识分子这一社会变迁的敏感集团作为观察视角,以这一群体的伦理关系、道德生活和伦理道德素质作为分析框架,浅析当代中国伦理方式的变化,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当代中国的伦理方式是古代、近代、现代的混合体,既有农业社会静态下的"人伦观",也有工业文明变化状态下的"人际观",还有信息社会交织状态下的"场际观",呈现出"三代同堂"即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并存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伦理方式 青年知识分子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从伦理维度“看”和谐社会
7
作者 权麟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65-266,277,共3页
和谐社会,是一个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构建和谐社会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 和谐社会,是一个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构建和谐社会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伦理维度加以考察,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伦理维度 伦理方式
下载PDF
近30年来中国居住伦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丛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115,共6页
中国的居住伦理研究主要从居住学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体现。研究涉及居住建筑伦理、居住环境伦理和居住方式伦理三大领域。其中,居住建筑伦理研究立足传统与西学,反思建筑实践的伦理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初步构建起建筑伦理学体系;基... 中国的居住伦理研究主要从居住学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体现。研究涉及居住建筑伦理、居住环境伦理和居住方式伦理三大领域。其中,居住建筑伦理研究立足传统与西学,反思建筑实践的伦理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初步构建起建筑伦理学体系;基于生态伦理、环境伦理和生活伦理,居住环境伦理研究重在探讨居住观念、居住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既有之利"、"现有之弊"与"应有之义";居住方式伦理研究则从人本主义、政治伦理、制度论理、关怀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出发,分析当代居住方式的伦理困境,思索走出困境的理路。学理化、系统化和人居价值指导是未来居住伦理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伦理 居住建筑伦理 居住环境伦理 居住方式伦理
下载PDF
“理论掌握群众”何以可能——从人类生存方式迁演之维度探析
9
作者 罗贵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30,共6页
以西方文明的演化为视角,分析了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三种形态。远古时期的人类处于诗性生存的状态,传统社会处于伦理的生存方式之下,而与现代性相适应的是哲学的生存方式。启蒙理性主导的群体行动是哲学式生存的最重要特征,它使"理... 以西方文明的演化为视角,分析了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三种形态。远古时期的人类处于诗性生存的状态,传统社会处于伦理的生存方式之下,而与现代性相适应的是哲学的生存方式。启蒙理性主导的群体行动是哲学式生存的最重要特征,它使"理论掌握群众"不但可能,而且必要。但公共性要求警惕理论对群众的操纵,还原哲学生存方式的批判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生存 伦理的生存方式 哲学的生存方式 群体行动
下载PDF
对城管执法人员的伦理考量——基于街头官僚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玲芳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6-28,31,共4页
文章以"街头官僚"理论为视角,针对社会上频繁出现的城管执法人员与公民之间的纠纷,对城管执法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研究来考量他们的行政伦理。主要通过对城管执法的目的,以及采取的方式的合理性这两方面着手来论证行政伦理对... 文章以"街头官僚"理论为视角,针对社会上频繁出现的城管执法人员与公民之间的纠纷,对城管执法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研究来考量他们的行政伦理。主要通过对城管执法的目的,以及采取的方式的合理性这两方面着手来论证行政伦理对他们的重要性,这两方面要求着城管执法人员必须要注意他们的行政行为所带有的行政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头官僚 执法目的 执法方式的合理性:伦理考量
下载PDF
管理方式伦理化与儒家管理文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平安 《上海企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7-59,共3页
近二十年来,西方管理界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由"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向"管理伦理"衍变的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管理哲学中的P原则和L原则,由过去的Profit(利润)和Loss(亏损)转化为People(人)和Love(... 近二十年来,西方管理界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由"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向"管理伦理"衍变的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管理哲学中的P原则和L原则,由过去的Profit(利润)和Loss(亏损)转化为People(人)和Love(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方式伦理 儒家管理文化 企业管理 管理思想 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 核心价值观
原文传递
“个人私利的战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道德图景
12
作者 谈际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7,143,共6页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市民社会"是精神发展的中介环节,既非真实的历史社会形态,亦非道德学意义上的完美社会,其本质上是"个人私利的战场"。市民社会所塑造的道德图景是分裂的"伦理上蜕化的景象",它将原...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市民社会"是精神发展的中介环节,既非真实的历史社会形态,亦非道德学意义上的完美社会,其本质上是"个人私利的战场"。市民社会所塑造的道德图景是分裂的"伦理上蜕化的景象",它将原本在"伦理世界"中统一起来的个体与实体分离开来,从而使得伦理生活方式"从实体出发"走向"集合并列",个体主义伦理、契约伦理与制度伦理等成为规范社会生活的核心价值。建基于市民社会基础上的社会伦理形态就是各种道德价值糅杂而成的混合体,彼此竞相为之提供道德基础而又互为犄角,这样拼接起来的现代性社会注定就只能是"一幅个体化了的冲突图景"。黑格尔的这一思维路径对于当下中国社会伦理形态的建构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伦理普遍性 伦理世界 伦理行为方式
下载PDF
行动的自我:政治活动的起点——吉登斯政治哲学的新视角
13
作者 郑少东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1,共6页
与自由主义"无拘的自我"和社群主义"镶嵌的自我"相比较,吉登斯的自我观可概括为"行动的自我"。一方面,它以自我分层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决策抵制日常生活的异化,使自身达到一定程度的自主,从而... 与自由主义"无拘的自我"和社群主义"镶嵌的自我"相比较,吉登斯的自我观可概括为"行动的自我"。一方面,它以自我分层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决策抵制日常生活的异化,使自身达到一定程度的自主,从而选择一种伦理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自我通过反思来概括自身,通过关系来界定自身,从而为情感民主和对话民主开辟可能性。这种跳出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争论的自我框架,为当代政治哲学的生活转向提供了建设性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的自我 惯例 伦理的生活方式 反思性
下载PDF
公民:现代社会的理想人格
14
作者 杨文明 孙海霞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3期47-49,共3页
介绍了公民内涵从政治价值到伦理价值的演变过程。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公民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将"公民"树立为一种理想人格。对公民理想人格的追求表现为公民伦理生活方式的建构与实现。公共参与是公民伦理生活方式的核心,经济... 介绍了公民内涵从政治价值到伦理价值的演变过程。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公民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将"公民"树立为一种理想人格。对公民理想人格的追求表现为公民伦理生活方式的建构与实现。公共参与是公民伦理生活方式的核心,经济独立是公民伦理生活方式实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理想人格 现代社会 公民伦理生活方式
下载PDF
Which Ontology behind Narrative Ethics
15
作者 Silvia Pierosar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6年第10期586-593,共8页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tology and ethics, as outlined in Charles Taylor's essay "Ethics and Ontology," problematizing it from a narrative ethics viewpoint. It attempts to overcome the "bin...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tology and ethics, as outlined in Charles Taylor's essay "Ethics and Ontology," problematizing it from a narrative ethics viewpoint. It attempts to overcome the "binary" dichotomy presented in Taylor's essay, insisting instead in favour of an approach that distances itself from both reductionist naturalism and ancient and medieval ontological models. The move towards narrative ethics is positioned in relation to an implicit ontology. Taylor recognizes that man's way of life "consists of ways of sense making;" this human trait thus being an ontological presupposition, or precomprehension. Here, I suggest that this pre-narrative quality is in fact an ex ante projection of the work of meaning-making, arising ex post and, crucially, not universally attainable. If it were, it would be an unwarranted ontologization of features of human moral experience. Organ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tology and ethics within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ethics does not mean doing away with the ontological dimension. Indeed, as this paper seeks to demonstrate, the ontological background of narrative ethics may be traced from a phenomenology of fragility, exposure, and interdependence. The definition of man as a self-interpreting animal should therefore be delineated in the sense of an endeavour; in this way, the individual can build up his own mediated relation with meaning, and, as a result, the practice of self-narrative becomes available to 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rative ethics weak ontology self-interpretation INTERDEPENDENCE
下载PDF
Research on College Frustrated Students' Network Mentality and Behaviors
16
作者 Zichen Y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4期6-8,共3页
Network has not only become a habit and lifestyle for university student, but also brought all sorts of ethical misconducts and ethical issues in socie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frustrations, this... Network has not only become a habit and lifestyle for university student, but also brought all sorts of ethical misconducts and ethical issues in socie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frustra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network behavior anomie for college students, which mainly include: dissatisfaction in real communication, game addiction to the network, craving online pornography, and hooking on online shopping. In addition,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ways to wipe out mental frustration in such a cyber era. These ways mainly are to strenzthen onlin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o mak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o carry on frustration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behaviors causes of network behavior anomie ways to overcome mental frustration
下载PDF
伦理精神现代“建构”的文化战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浩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8,共24页
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必须超越关于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难题的“治病”模式,超越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过度反思的批判模式,确立基于“发展”的“建构”文化战略,以发展看待伦理道德,以伦理道德看待发展。作为一种文化战略,“建构”是由三... 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必须超越关于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难题的“治病”模式,超越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过度反思的批判模式,确立基于“发展”的“建构”文化战略,以发展看待伦理道德,以伦理道德看待发展。作为一种文化战略,“建构”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立体性体系:理论维度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和伦理实体体系的建构;实践维度的伦理观、伦理方式、伦理能力的建构;民族精神维度的“精神”素质、精神哲学理论和精神哲学形态的建构。现代中国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必须破解三大难题:“是中国”“有伦理”“成体系”。伦理实体体系建构的前沿课题是“国家”文明形态下家庭与国家两大伦理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转化创新;伦理观、伦理方式与伦理能力建构的要义是关于伦理的观念、建构伦理的方式和达到伦理的能力的现代化;“精神”建构包括“点石成精”的“精神”素质、伦理道德一体的精神哲学理论、“伦—理—道—德—得”一体贯通的精神哲学形态三大结构。理论建构、实践建构、精神建构,就是关于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理论、中国话语和中国气派的建构,是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理论体系—伦理实体体系 伦理观—伦理方式伦理能力 精神—精神哲学—精神哲学形态
原文传递
当代法律文书的负面文化因素分析——兼论古代思维方式与审美观念的当代转换
18
作者 杨爱林 黄新图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79-82,共4页
当前国内的法律文化中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因素。从当代法律文本中折射出来的整体直觉的模糊思维方式,泛情理、泛伦理、非转化性的思维方式,以及非法利益价值取向等现象,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体现了当下社会文化方面的一些问题,必须进... 当前国内的法律文化中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因素。从当代法律文本中折射出来的整体直觉的模糊思维方式,泛情理、泛伦理、非转化性的思维方式,以及非法利益价值取向等现象,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体现了当下社会文化方面的一些问题,必须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法律文书 负面文化因素 整体直觉的思维方式 泛情理思维方式 伦理思维方式 非转化性思维方式 非法利益价值取向
原文传递
一项不孕症中医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总结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芊 高敬书 +7 位作者 马红丽 王桂媛 杜绍敏 周忠明 杨正望 孙云 李伟莉 吴效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547-4551,共5页
文章以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中医临床试验伦理审批工作为背景,介绍医院的机构伦理委员会(IRB)和项目的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DSMB)的组成和职能;阐述本项目的伦理审批方式;推行动态伦理,在不同时期对项目的不同侧重点进行审查,初期审查侧... 文章以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中医临床试验伦理审批工作为背景,介绍医院的机构伦理委员会(IRB)和项目的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DSMB)的组成和职能;阐述本项目的伦理审批方式;推行动态伦理,在不同时期对项目的不同侧重点进行审查,初期审查侧重试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着眼于研究方案等材料内容的制定,中期审查关注研究进度与研究质量,审核研究方案、病例报告表、知情同意书的优化,结题审查侧重项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聚焦试验的活产率及严重不良事件,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监控。鉴于多分中心伦理审批工作的低效性和复杂性,建议采取以项目承办单位审批为主,其余分中心施行快速审查的方式,以减少时间成本,提高中医临床试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中医临床试验 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批方式 伦理跟踪审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