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麓小令》“伧夫气”评价的成因
1
作者 薛雪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
李开先所作散曲集《中麓小令》,作为其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散曲作品,因独特的风格和体制,在问世之后褒贬不一,其中以王骥德指摘“尽伧夫语耳,一字不足采也”的评语最具代表性。《中麓小令》充分反映出李开先以“金元风格”为尊的意识,... 李开先所作散曲集《中麓小令》,作为其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散曲作品,因独特的风格和体制,在问世之后褒贬不一,其中以王骥德指摘“尽伧夫语耳,一字不足采也”的评语最具代表性。《中麓小令》充分反映出李开先以“金元风格”为尊的意识,其“伧夫气”既体现于散曲中方言、俗语的大量应用,又表现在李开先向民间小曲形式的有意靠拢,更与李开先打破“北人作南曲”的藩篱,采取“北韵作南曲”的大胆尝试密切相关。王骥德的批评虽显苛责,但不乏合理之处,而作此评价的原因,不仅源于二人曲学观念和创作理论的不同,还蕴含着南北文化的矛盾与差异,更随之揭示出明代曲学发展不同阶段的审美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中麓小令》 王骥德 夫气 北韵作南曲
下载PDF
说“伧气”——从一个角度谈翁方纲的诗论与创作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96,共4页
清代学者翁方纲的《石洲诗话》以编排严谨、评点精当著称。除人们所熟知的“肌理”说外,《诗话》更提倡雅正的诗风,批评了孟郊、陈与义、杨万里等人诗作中暴露的粗鄙、狂悖之气,表达出当时正统诗人的审美观。而对照翁方纲本人的《复初... 清代学者翁方纲的《石洲诗话》以编排严谨、评点精当著称。除人们所熟知的“肌理”说外,《诗话》更提倡雅正的诗风,批评了孟郊、陈与义、杨万里等人诗作中暴露的粗鄙、狂悖之气,表达出当时正统诗人的审美观。而对照翁方纲本人的《复初斋诗集》,读者不难发现其中也收入多篇带有“伧气”的作品。这种批评与创作的自相矛盾,说明理论方面的指导难以根除诗歌写作中的败笔,诗的品格更多地与诗人本身的气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洲诗话》 肌理
下载PDF
勘察受众:叶楚伧小说理论研究
3
作者 侯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作为同盟会和南社的早期成员,叶楚伧在民国初期展开了颇为活跃的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研究,名闻一时。叶楚伧早期文学活动以历史情怀、精神启蒙为创作向度,小说理论着重于对小说创作特性和读者接受心理的审美探讨。叶楚伧的《小说杂论》... 作为同盟会和南社的早期成员,叶楚伧在民国初期展开了颇为活跃的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研究,名闻一时。叶楚伧早期文学活动以历史情怀、精神启蒙为创作向度,小说理论着重于对小说创作特性和读者接受心理的审美探讨。叶楚伧的《小说杂论》为小说文类进行定位,强调小说创作既要把握大众读者的接受心理,又不能一味迁就大众的"迷信化"与"谐俗化",提出"勘察一般人之心理而善为之诱导"的独到见解。叶氏的小说理论体现出近代市民大众文化的世俗性诉求和文学价值观,因而在近代小说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楚 民国初期 小说理论 接受视域
下载PDF
京剧评论家张肖伧
4
作者 沈达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6-141,共6页
张肖伧一生观摩、评论京剧,发表了多篇独树己见的表演评论;并以无所依附的自由撰稿人的姿态,善者扬之,恶者贬之,力主艺员演戏应有艺术良心和正派作风,成为近代中国剧坛一种清醒、刚正的声音。他在京剧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
关键词 张肖 京剧评论 自由撰稿人姿态
下载PDF
叶楚伧的办报经历及评论风格
5
作者 陈建云 康凯 《新闻传播》 2012年第12期199-200,共2页
叶楚伧是民国初年著名报人、政论家,20余岁即主持革命派报纸汕头《中华新报》笔政,民国成立后在上海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太平洋报》、《民立报》、《生活日报》等革命派报刊的笔政、编务。1916年至1926年,他担任国民党系统机关报上海《... 叶楚伧是民国初年著名报人、政论家,20余岁即主持革命派报纸汕头《中华新报》笔政,民国成立后在上海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太平洋报》、《民立报》、《生活日报》等革命派报刊的笔政、编务。1916年至1926年,他担任国民党系统机关报上海《民国日报》总编辑10年,极力抨击袁世凯及北洋军阀封建专制,维护共和政体,被誉为"主持正论,功在国家"。叶楚伧的报刊评论,雄奇浑厚,别具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楚 《民国日报》 报刊评论
下载PDF
六朝的“伧”
6
作者 洪斌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2-28,34,共8页
六朝时期的“伧”有多种语义,不同时期,因使用人群不同,“伧”的意义有过多次变化。西晋之前吴人“骂楚人为伧”,永嘉南渡之后,吴人又“以中州人为伧”。吴人之“伧”自有其发展脉络。南朝时期,“伧”的语意更多偏向于江北这一地域概念... 六朝时期的“伧”有多种语义,不同时期,因使用人群不同,“伧”的意义有过多次变化。西晋之前吴人“骂楚人为伧”,永嘉南渡之后,吴人又“以中州人为伧”。吴人之“伧”自有其发展脉络。南朝时期,“伧”的语意更多偏向于江北这一地域概念,其使用者是以南朝皇室为代表的建康人群。“伧”语意的转变,体现了建康人群与江北人群之间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人 北人
下载PDF
谈叶楚伧的“寿苏诗”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海珉 汝孝先 《文史杂志》 1997年第2期30-31,共2页
最近,我们柳亚子纪念馆得到了叶楚伧庚申年12月19日在广州六榕寺的一首“寿苏诗”,此诗《叶楚伧诗文集》未收,今抄录如下: 东坡生日,南社 同人集六榕寺。用石 禅韵,率呈同社诸子。 放歌昔作铜琶 语,生日今招玉局魂。 石上姓名犹谪 吏,... 最近,我们柳亚子纪念馆得到了叶楚伧庚申年12月19日在广州六榕寺的一首“寿苏诗”,此诗《叶楚伧诗文集》未收,今抄录如下: 东坡生日,南社 同人集六榕寺。用石 禅韵,率呈同社诸子。 放歌昔作铜琶 语,生日今招玉局魂。 石上姓名犹谪 吏,冢中狸鼠渐成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楚 苏诗 孙中山 东坡 佛老思想 广州 《庄子》 沉冤莫白 文人 意境风格
下载PDF
叶楚伧与《汾堤吊梦图》
8
作者 陈世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34-35,共2页
《汾堤吊梦图》取材于晚明高士叶绍袁之《午梦堂景》,画面内容为汾湖春夜的景色。本文记述了叶楚伧与《汾堤吊梦图》的关系,以及《份堤吊梦图》成画的前因后果。
关键词 叶楚 苏曼殊 汾堤
下载PDF
叶楚伧“读红楼只能作红楼读”辨——兼谈《红楼梦》接受与民初小说理论的发展
9
作者 李晨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164,共14页
"读红楼只能作红楼读"是民国小说家叶楚伧的观点。理论上说,这样的提法与民初索隐派的理念形成直接对立,对于细读《红楼梦》文本的提倡带有建设性。本文还通过比较成之与叶楚伧的说法,分析叶楚伧出现解读偏执的原因,并由此展... "读红楼只能作红楼读"是民国小说家叶楚伧的观点。理论上说,这样的提法与民初索隐派的理念形成直接对立,对于细读《红楼梦》文本的提倡带有建设性。本文还通过比较成之与叶楚伧的说法,分析叶楚伧出现解读偏执的原因,并由此展开,在"民初"的时代范畴内与"晚清"、"五四"的历史视野下,《红楼梦》接受与小说理论发展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促进,印证"民初"在小说理论发展史上表现出来的过渡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楚 小说理论《红楼梦》 索隐派
原文传递
郝敬及其楚辞论——以《艺圃伧谈》为本
10
作者 陈炜舜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4年第1期123-143,共21页
郝敬(1558-1629年)为晚明著名经学家,有诗话《艺圃伧谈》传世。《艺圃伧谈》的诗论分为雅郑之辨、性情之正、真伪之判等三方面,推举《诗经》,以《楚辞》、汉魏古诗为次,列唐诗于最末。郝敬认为雅的作品必须有中正的情志、和平的风格、... 郝敬(1558-1629年)为晚明著名经学家,有诗话《艺圃伧谈》传世。《艺圃伧谈》的诗论分为雅郑之辨、性情之正、真伪之判等三方面,推举《诗经》,以《楚辞》、汉魏古诗为次,列唐诗于最末。郝敬认为雅的作品必须有中正的情志、和平的风格、温柔敦厚的文辞,以及平淡的声调;不仅作者的性情要真,连感触的事件、阐发的道理、营造的境界也要真实。在尊崇《诗经》的大前提下,郝敬从渊源、辞章和影响三方面来论述《楚辞》。他将《楚辞》视为《诗经》的嫡系继承者,但认为《诗经》的作者中正和平,而屈、宋等人在创作骚体时往往'心中躁扰不宁',故将屈骚归为郑声。不过,他也认为《楚辞》继承了《诗经》的温厚之风和义理充盈的特色。关于楚辞对后世的影响,郝敬承袭前人之说,认为辞为赋祖。不过,他同时对屈原和司马相如都推崇备至,将他们目为一种新文体的始创者。对于后来的辞家、赋家,郝敬则以为每下愈况,尤其是对东方朔、扬雄诸人,贬斥尤甚。整体而言,郝敬从文学史的坐标上承认了《楚辞》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是难能可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敬 《艺圃谈》 《楚辞》 屈原 明代诗话
原文传递
詞學批評術語‘傖父’考論
11
作者 鄭煒明 陳玉瑩 《词学》 CSSCI 2015年第1期31-55,共25页
據本文的研究,‘傖父’一詞最早或可追溯至東漢,而這個詞語本身,初時並無任何貶義;直至宋代,仍有學者指出‘傖父’乃尋常稱謂語,並無罵義。此詞相關的貶義,其實只曾產生於應用時的語境之中。後世辭書多不察,以此詞爲罵人語,乃以某一文... 據本文的研究,‘傖父’一詞最早或可追溯至東漢,而這個詞語本身,初時並無任何貶義;直至宋代,仍有學者指出‘傖父’乃尋常稱謂語,並無罵義。此詞相關的貶義,其實只曾產生於應用時的語境之中。後世辭書多不察,以此詞爲罵人語,乃以某一文例之用義凌駕於詞的本義,屬以偏概全。我們考知,‘傖父’一詞由南朝至明清,已用作書畫藝術和詩文評論術語。而此詞作爲詞學批評術語,則最早見於北宋末年陳師道詞話,漸次盛行於明清時期。作爲詞學批評術語,此詞的用法十分多元化且具相對性,涉及評論詞的體格、詞體正變的分野、風格氣質、語言修辭、對詞律的認識等等。‘傖父’是一種人物形象,用於詞評之中,它代表了俚、俗、粗、硬、獷、率、莽、直露、刻劃、拖沓、堆砌、刻意模仿等等比較抽象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傖父 術語 文藝批評 詞學批評
原文传递
叶楚伧的本色
12
作者 张永久 《各界》 2010年第12期83-85,共3页
曾是叛逆少年 叶楚伧的父亲叫叶风巢,生性爱交朋友,慷慨大方,他不事生产,眼睁睁看着叶太和酱园因无人打理走向荒芜,叶风巢依然是一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公子派头。《叶楚伧年谱简编》说叶凤巢“身为前清秀才,却鄙视帖括之学,... 曾是叛逆少年 叶楚伧的父亲叫叶风巢,生性爱交朋友,慷慨大方,他不事生产,眼睁睁看着叶太和酱园因无人打理走向荒芜,叶风巢依然是一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公子派头。《叶楚伧年谱简编》说叶凤巢“身为前清秀才,却鄙视帖括之学,不屑于逐鹿举业,因而家道衰落,千金尽散。不得已假馆授徒,借以维持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楚 叶风巢 历史 康有为
原文传递
报人的时代际遇与使命——叶楚伧早年汕头办报略述
13
作者 黎藜 《传媒观察》 2019年第11期92-97,共6页
本文以民国著名报人叶楚伧早年汕头主笔《中华新报》的经历为例,探讨晚清报人个人经历与时代际遇之间的关系。晚清报人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在亡国亡种的时代危局中,他们背负了救国图存的社会责任,而报刊就是他们拯救社会的工具。对于叶... 本文以民国著名报人叶楚伧早年汕头主笔《中华新报》的经历为例,探讨晚清报人个人经历与时代际遇之间的关系。晚清报人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在亡国亡种的时代危局中,他们背负了救国图存的社会责任,而报刊就是他们拯救社会的工具。对于叶楚伧而言,主笔《中华新报》只是早年的一次偶然经历,却奠定了其一生的思想与社会基础,这种偶然蕴含于清末危局的历史必然之中,晚清报人的个人经历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一种在时代召唤下的历史际遇与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人 时代际遇 叶楚
原文传递
叶楚伧评《三国演义》
14
作者 韩锋 《纵横》 2003年第12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叶楚
原文传递
亦酒亦诗的民国元老叶楚伧
15
作者 经盛鸿 王燕 《民国春秋》 1999年第4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国民党 叶楚 江苏省 广东国民政府 《民国日报》 西山会议派 孙中山 蒋介石 执行委员会 革命党人
原文传递
民元前后的北伐及其诗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长海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
本文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之中有关中华民国成立的部分。作者从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三个角度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作了研究和探讨。其中许多资料极具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填补了近代文学的空白 ,并且使《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这一论题 ... 本文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之中有关中华民国成立的部分。作者从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三个角度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作了研究和探讨。其中许多资料极具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填补了近代文学的空白 ,并且使《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这一论题 ,从过去作家论的角度 ,移向了历史时期作品论的角度。这种研究角度也突破了前人的研究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元年 北伐战争 近代文学 诗歌评论 庞树柏 林学衡 朱梁任 余天遂 叶楚
下载PDF
“五四”时期《民国日报》作家群体的小说改良策略——从《九尾龟》论争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晨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8-44,共7页
文学革命拉开序幕的1917年,上海《民国日报》与《神州日报》之间发生了一场关于小说《九尾龟》的"隔空笔战",论争双方是民国报人成舍我与《九尾龟》的作者张春帆,论争背后是"小说与社会关系"这一"新小说"... 文学革命拉开序幕的1917年,上海《民国日报》与《神州日报》之间发生了一场关于小说《九尾龟》的"隔空笔战",论争双方是民国报人成舍我与《九尾龟》的作者张春帆,论争背后是"小说与社会关系"这一"新小说"核心理论的再次思考与强化,既反映出《民国日报》小说家对清末民初小说发展的回望与反思,也引起了之后《民国日报》小说家对小说改良的讨论与规划,他们的小说改良方略包括现实层面的若干具体操作,也曾寄希望于附设在教育部内的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民国日报》小说家成舍我、叶楚伧、姚鹓雏、胡怀琛等各有小说论著,并且试图从理论层面矫正民初小说界的不良习气,然而在古今、中西的交互冲击之下,他们却难以突破旧文学渊源的束缚,种种努力最终被"五四"新文学革命的时代强音吞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尾龟》 小说理论 成舍我 叶楚 姚鹓雏
下载PDF
不协调的爱——试论《儿子与情人》的家庭关系所反映的异化现象 被引量:5
18
作者 滕昕姝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90-191,共2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和社会危机在不断的加深,人们的精神受到摧残,由此而产生了人的异化现象,这一切在劳伦斯的代表作《儿子与情人》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丈夫不是妻子的情人,父子间互为情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和社会危机在不断的加深,人们的精神受到摧残,由此而产生了人的异化现象,这一切在劳伦斯的代表作《儿子与情人》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丈夫不是妻子的情人,父子间互为情敌,而母与子则互为情人。本文将对《儿子与情人》中的家庭关系所反映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家庭关系 工业文明
下载PDF
“敢以微言存直笔”——论叶小凤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斯年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1-87,共7页
叶楚伧(1887—1946),原名宗源,字卓书,笔名小凤、叶叶、湘君等,江苏吴县周庄人。青年时代就学于上海南洋公学、浙江南浔浔溪公学及江苏苏州高等学堂,并开始接受、传播民主革命思想。1908年(戊申),代陈去病主汕头《中华新报》笔政。次年... 叶楚伧(1887—1946),原名宗源,字卓书,笔名小凤、叶叶、湘君等,江苏吴县周庄人。青年时代就学于上海南洋公学、浙江南浔浔溪公学及江苏苏州高等学堂,并开始接受、传播民主革命思想。1908年(戊申),代陈去病主汕头《中华新报》笔政。次年,由谢逸桥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赴广州,任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秘书,兼参谋。次年解军职,在沪创办《太平洋日报》;旋入《民立报》主编副刊,始用“小凤”笔名,共事者于右任、徐血儿、张季鸾、杨千里、朱宗良、谈老谈诸人。《民立报》停刊,入《生活日报》;该报被封,任教于上海城东女学、竞雄女学、开明女学,兼为“民鸣新剧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革命思想 南洋公学 武昌起义 叶楚 同盟会 于右任 青年时代 袁世凯 太平洋 北伐军
下载PDF
柳亚子先生与周庄“迷楼”
20
作者 郁树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02-102,共1页
江苏吴县的周庄(现属昆山县)是一个有名的古镇。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当地的一些贤人志士常常在镇上吟诗论文,开革命风气之先。柳亚子先生1951年间为“南社”老友朱翊新先生(当年任《民报》主笔等职)专撰的《学习词典叙》一文(载《苏州大... 江苏吴县的周庄(现属昆山县)是一个有名的古镇。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当地的一些贤人志士常常在镇上吟诗论文,开革命风气之先。柳亚子先生1951年间为“南社”老友朱翊新先生(当年任《民报》主笔等职)专撰的《学习词典叙》一文(载《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中,曾这样写道:“余识翊新兄在二十世纪之三十年代,当是时,翊新居吴县之贞丰里”。(按:“贞丰”,即指周庄)接着柳文就回忆並一一列举了他们熟识的周庄文人墨士如叶楚伧先生、陶小沚先生等等有十余人之多。值得一提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柳亚子 周庄镇 民主革命时期 学习词典 迷楼 二十世纪 南社 贞丰 叶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