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江西峨嵋洞石笋微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海伟
包艳艳
张瑞
孟秉霖
蔡演军
程海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8-1158,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88101、41972186、41731174和41502166)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批准号:KDL201502)共同资助。
-
文摘
生长快速、具有年纹层的洞穴石笋是研究过去季节-年际尺度气候变化的重要地质载体之一。本研究对江西峨嵋洞长度为60 mm的现代石笋EM1进行微层分析、高分辨率的氧、碳同位素测试分析,研究了石笋微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峨嵋洞石笋微层具有典型的“南方型”微层特征:肉眼可见的暗褐色致密亚层,在透射光下为透光层,在紫外光下为不发光层;肉眼可见的乳白色疏松亚层,在透射光下为不透光层,在紫外光下为发荧光层。暗褐色致密亚层的方解石δ^(18)O值由年内最小变为最大而δ^(13)C值为年内偏正峰值,乳白色疏松亚层的方解石δ^(18)O值由年内最大变为最小而δ^(13)C值为年内偏负峰值。月-季节分辨率的δ^(18)O和δ^(13)C记录为反相关关系,δ^(18)O滞后于δ^(13)C变化约3~4个月。研究认为峨嵋洞石笋微层的形成可能主要与春季-早夏较多降水和有机质淋滤(形成乳白色疏松亚层)以及盛夏高温干旱(形成暗褐色致密亚层)的配置有关。部分乳白色疏松亚层内还发育有极细的荧光层,被证实为年内层(伪年层),其成因很可能与春季至早夏多次强降水造成的数次有机质脉冲沉积有关。
-
关键词
石笋
年纹层
伪年层
季节分辨率
碳、氧稳定同位素
-
Keywords
stalagmites
annual laminae
pseudo-annual layers
seasonal resolution
carbo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s
-
分类号
P597.2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34.63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