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满洲国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反思——兼论刘晓丽的《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晓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9-34,共6页
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始于海外,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内的研究也有了重要的进展。在此大背景下,进入21世纪后,特定时空下的伪满洲国文学状况的研究,也有了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正视并发掘这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例如,近... 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始于海外,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内的研究也有了重要的进展。在此大背景下,进入21世纪后,特定时空下的伪满洲国文学状况的研究,也有了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正视并发掘这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例如,近期重要成果之一的《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研究》[1]一书出版,可视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标志性节点。但是,文学理论探讨的深入和文学史格局在发生突破时,经常会产生新的理论悖论或是困惑。论文借这本专著出版的契机,就近年来伪满洲国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此项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文学研究 文学状况 中国现代文学 沦陷区文学
下载PDF
伪满洲国文学之“修饰的镜像”——以但娣《忽玛河之夜》为起点的考察
2
作者 陈实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6-21,共6页
伪满洲国文学,是在日本殖民的"死亡阴影"里活着的文学。在伪满洲国存续的14年中,那些以文学为生命的作家,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创作和精神的独立。这些作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到过极左思想的冲击,很多人的作品被误解、曲... 伪满洲国文学,是在日本殖民的"死亡阴影"里活着的文学。在伪满洲国存续的14年中,那些以文学为生命的作家,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创作和精神的独立。这些作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到过极左思想的冲击,很多人的作品被误解、曲解,大部分人被打上"伪满作家""汉奸文人""落水文人"等标签而陷入缄默。新时期(1978年)以来,这一特殊时空的作家和作品开始得到公正的评价,一些作品也得以结集再版与读者见面。然而,这些几十年后本该作为伪满洲国时期"镜像"的作品,却出现了一些"被修饰"的痕迹,或删除"殖民化元素",或增补"抗日元素"。这种"修饰的镜像"增加了我们从史料上客观真实地研究伪满洲国文学的难度,同时,也揭示了不同历史阶段作家复杂的精神历程。以但娣短篇小说《忽玛河之夜》为起点进行考察,有助于探索伪满洲国时期作品被修改后的影响和背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文学 但娣 《忽玛河之夜》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他者”:考察伪满洲国文学的一种方式——以山丁小说为中心
3
作者 王越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3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伪满洲国在客观上提供了一个东亚各民族交流与交锋的空间,如果按照官方宣传,汉、满、蒙、朝、日五个民族应在此依循着“五族协和”的理念共同生活。但实际上,殖民与被殖民双方都很清楚,“五族协和”“日满一德一心”这样的口号只不过是... 伪满洲国在客观上提供了一个东亚各民族交流与交锋的空间,如果按照官方宣传,汉、满、蒙、朝、日五个民族应在此依循着“五族协和”的理念共同生活。但实际上,殖民与被殖民双方都很清楚,“五族协和”“日满一德一心”这样的口号只不过是殖民话术而已,是无法也不可能施行的。在殖民当局设想的民族关系“乌托邦”之外,存在着另一个真实的“满洲国”。借助伪满时期小说、散文、游记等虚构和非虚构文本的异族他者形象,可以窥见这种殖民地民族关系的真相。比较文学形象学认为,他者形象并不是客观存在,而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是作为注视者的主体对异国、异族他者的塑造、描述与想象。同时,形象学也强调主体与他者的互动性,即“‘我’注视他者,而他者形象同时也传递了‘我’这个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的某种形象”^(②)。其启示价值在于,对产生于殖民地文化语境的伪满洲国文学来说,他者形象研究不仅是解读殖民地复杂民族关系的有力视角,更是剖析作家文学心态及所处社会总体文化心态的重要途径。因此,以“他者”作为方法能够为我们开启深入理解伪满洲国文学乃至整个东亚殖民地文学的又一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文学 他者形象 文化心态 比较文学形象学 伪满时期 言说者 殖民地文学 注视者
原文传递
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以伪满洲国文学何以进入文学史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晓丽 《探索与争鸣》 2007年第6期58-61,共4页
伪满洲国文学进入文学史,不是因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而是缘于一方面其介入文学史将会重构文学史写作的结构框架,从而重新评定异族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另一方面,其能够提供经典文学史写作的文学范例。在方法论的... 伪满洲国文学进入文学史,不是因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而是缘于一方面其介入文学史将会重构文学史写作的结构框架,从而重新评定异族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另一方面,其能够提供经典文学史写作的文学范例。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对伪满洲国文学的整体性研究,将引导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对长远的学科建设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伪满洲国文学 文学 文学事实
原文传递
被忽视的凝视:伪满洲国“内鲜满文学”交流新解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琼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9-33,共15页
在日本殖民的伪满洲国曾经活跃着汉语、日语和朝鲜语文学,其间的文学关系是反映伪满文学文化权力关系的重要窗口。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由于朝鲜半岛实行激进的日语同化政策,而伪满洲国仍然实行多语言并存的政策,许多半岛作家越境赴满... 在日本殖民的伪满洲国曾经活跃着汉语、日语和朝鲜语文学,其间的文学关系是反映伪满文学文化权力关系的重要窗口。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由于朝鲜半岛实行激进的日语同化政策,而伪满洲国仍然实行多语言并存的政策,许多半岛作家越境赴满以继续朝鲜语写作。当时,伪满洲国的汉语文学比朝鲜语文学活跃很多,并且得到了伪满洲国日语文坛的认可,被广为译介。伪满洲国的朝鲜语作家因此希望通过更多地了解汉语文坛并同其建立联系来求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在殖民统治的框架下,两种被殖民文学之间的交流困难重重,并且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占据统治地位的日语文学文化为中介。伪满朝鲜语文坛刊物《满鲜日报》上也刊载了译介伪满汉语文学的文章,通过对朝鲜语文学和汉语文学进行比较性细读,可以勾勒出伪满洲国被殖民文学之间的交流脉络,它所暗含的对殖民统治秩序提出的挑战和批判,以及它在殖民语境下所面临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文学 “在满”朝鲜文学 殖民文学 后殖民批评
下载PDF
伪满洲国时期大内隆雄文学翻译活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祝然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4年第2期75-80,共6页
翻译家大内隆雄是伪满洲国日语翻译文学的领军人物,在能辨明译者姓名的142篇日译"满洲"中国作家作品中,有110篇经由大内之手,成为构建伪满洲国日语翻译文学的主体内容。另一方面,大内隆雄做为转向作家的特殊身份使得他的译作... 翻译家大内隆雄是伪满洲国日语翻译文学的领军人物,在能辨明译者姓名的142篇日译"满洲"中国作家作品中,有110篇经由大内之手,成为构建伪满洲国日语翻译文学的主体内容。另一方面,大内隆雄做为转向作家的特殊身份使得他的译作在数目众多的同时又带有复杂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充分展现出伪满洲国时期"五族和谐"、"王道乐土"等口号背后永远无法弥合的民族冲突与社会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文学 伪满洲国翻译文学 大内隆雄 转向作家
下载PDF
伪满洲国时期文学的“面从腹背”倾向研究——以艺文志派代表人物及作品为例
7
作者 高金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24-26,共3页
伪满洲国文学,是指1931年到1945年间在东北发表的文学作品。许多滞留在东北沦陷区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遵从一种"面从腹背"的心态,尝试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构建一个独立的文学乌托邦。本文以伪满洲国影响最大的艺文志派... 伪满洲国文学,是指1931年到1945年间在东北发表的文学作品。许多滞留在东北沦陷区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遵从一种"面从腹背"的心态,尝试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构建一个独立的文学乌托邦。本文以伪满洲国影响最大的艺文志派为例,从社会背景、理论提出、创作实践以及定位评价四个方面对伪满洲国文学中的"面从腹背"倾向进行探讨,以打破旧有的"政治二元对立"的抗日文学评价体系,以社会现实与作家心态为基础,全面客观地评述这种创作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文学 艺文志派 写印主义 古丁
下载PDF
伪满洲国作家爵青资料考索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晓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66,共8页
爵青是伪满洲国受多方面关注的重要作家,文章提供爵青政治面貌、作品、言论等原始调查材料,并通过细致考察与分析,探讨伪满洲国时期该地域内中国本土作家的创作经验和当时东北新文学发展状态,并讨论了殖民地知识分子相互矛盾行为背后的... 爵青是伪满洲国受多方面关注的重要作家,文章提供爵青政治面貌、作品、言论等原始调查材料,并通过细致考察与分析,探讨伪满洲国时期该地域内中国本土作家的创作经验和当时东北新文学发展状态,并讨论了殖民地知识分子相互矛盾行为背后的复杂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文学 爵青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国民性”批判与伪满乡土文学现代性
9
作者 范娉婷 徐志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6-172,共7页
在伪满洲国的殖民语境下,伪满乡土作家对伪满洲国民众的“国民性”书写极易落入帝国主义炮制出的话语圈套,面对此种情况,作家们将视野转向对“忠诚”“正义”等传统文化内涵的再释义,利用以“原始林”为代表的封闭空间叙事来完成修复民... 在伪满洲国的殖民语境下,伪满乡土作家对伪满洲国民众的“国民性”书写极易落入帝国主义炮制出的话语圈套,面对此种情况,作家们将视野转向对“忠诚”“正义”等传统文化内涵的再释义,利用以“原始林”为代表的封闭空间叙事来完成修复民间伦理、实现乡土自治的想象,并从中显现出现代性祛魅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乡土文学 国民性 民间伦理 现代性祛魅 伪满洲国文学 满洲文学
下载PDF
大内隆雄的东北现代文学翻译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丽 尚侠 《外国问题研究》 2016年第3期100-104,120,共5页
大内隆雄是日本福冈柳川人,他移民到中国东北后开始喜欢文学,而当时中国的左翼文学运动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东北文学翻译第一人"。在1935年至1945年的10年间,大内先后完成了百余篇东北作家的作品译介,占... 大内隆雄是日本福冈柳川人,他移民到中国东北后开始喜欢文学,而当时中国的左翼文学运动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东北文学翻译第一人"。在1935年至1945年的10年间,大内先后完成了百余篇东北作家的作品译介,占当时日语文学译介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他的文学翻译成就得益于良好的中日文字功底以及对东北人文文化的深刻体会,成为东北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内隆雄 伪满洲国文学 东北现代文学翻译
下载PDF
东亚殖民主义理论及其细节
11
作者 刘晓丽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3-33,共1页
主持人语:我们之所以提出"东亚殖民主义理论",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人文学开始流行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该理论强大的解释力有覆盖所有殖民经验的趋势,而让学术界忽视它所遗漏遗留的问题——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殖民地。
关键词 殖民主义 殖民地文学 长篇小说 柄谷行人 抵抗文学 帝国主义 伪满洲国文学
下载PDF
伪满作家古丁早年的左翼生涯
12
作者 许可 《关东学刊》 2021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古丁是伪满洲国时期重要的新文学作家。他在创作、翻译、出版与刊物编辑方面的活动对东北地区的新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又因在伪满政府任职,其文学活动获得日本人的支持而遭到国人非议。古丁1930年9月入读东北大学,其间深受红色... 古丁是伪满洲国时期重要的新文学作家。他在创作、翻译、出版与刊物编辑方面的活动对东北地区的新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又因在伪满政府任职,其文学活动获得日本人的支持而遭到国人非议。古丁1930年9月入读东北大学,其间深受红色革命熏染,因为“九一八”事变爆发而流亡北平,就读北京大学,参加了北方左联,编辑左翼刊物,创作左翼作品,并因1933年8月北方左联组织遭到国民政府破坏而返回沦陷了的东北家乡。考察古丁早年从事左翼活动的经历及相关创作,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伪满时期的作品内涵与思想言行,从而完整地勾勒出作家形象,拓宽东北现代文学史的观察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丁 伪满洲国文学 左翼文学 北方左联 东北大学
下载PDF
解殖性内在于殖民地文学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丽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6,共6页
解殖文学与殖民统治共在,其承接庞杂的文学传统和思想资源,或专注波澜不惊的日常琐碎生活,或书写历史故事与传说,或描写自己的小小哀伤和微微喜悦,或关注性别、青年、乡土、生态等问题。这些作品所呈现的世界和情绪混杂而暧昧,既是殖民... 解殖文学与殖民统治共在,其承接庞杂的文学传统和思想资源,或专注波澜不惊的日常琐碎生活,或书写历史故事与传说,或描写自己的小小哀伤和微微喜悦,或关注性别、青年、乡土、生态等问题。这些作品所呈现的世界和情绪混杂而暧昧,既是殖民地精神生活的掠影,又常常在不经意处与殖民统治意识形态宣传相左,具有消解、溶解、拆解殖民文化、殖民统治的意味和作用。解殖文学不仅是一种殖民地文学类型,也是一种方法论,期望建立一种新的出入文本内外的通道,一种诗学和政治学相结合的范型,以此来增加我们对殖民地文学理解的理论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文学 解殖文学 文学 现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