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案件侦查中作案人伪装行为的识别
1
作者 海娜仁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1-64,共4页
伪装历来是犯罪分子作案时常用的反侦查手段,侦查与反侦查、伪装与识别贯穿于刑事侦查工作的始终。犯罪分子伪装作案的目的在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以便逃避法律的惩罚,其伪装行为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众多障碍。刑事侦查部门在刑事案件侦查... 伪装历来是犯罪分子作案时常用的反侦查手段,侦查与反侦查、伪装与识别贯穿于刑事侦查工作的始终。犯罪分子伪装作案的目的在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以便逃避法律的惩罚,其伪装行为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众多障碍。刑事侦查部门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识另ll作案人的各种伪装行为,揭露其真实面目是侦查破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案人 伪装行为 反侦查 识别
下载PDF
战略激进度与融资约束——兼论管理者伪装行为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沛璋 李英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60,共8页
融资约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公司战略往往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战略激进度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战略激进度与融资约束关系的基础上,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 融资约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公司战略往往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战略激进度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战略激进度与融资约束关系的基础上,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司的战略越激进,其融资约束越严重;激进型战略下的管理者更善于伪装,具体表现为激进型战略下代理成本提升的管理者伪装行为,最终导致融资约束加剧。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审计质量较低、公司总部位于东部、公司总部位于非18个“一带一路”重点省市的情况下,战略激进度对融资约束的加剧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激进型融资 融资约束 战略激进度 管理者伪装行为 代理成本
下载PDF
《无声告白》的伪装行为书写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莘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25-32,157,共9页
亚裔美国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一经出版就成为畅销书,荣获了二〇一四年度多个奖项。通过描写一个发生在亚裔美国家庭的故事,《无声告白》不仅引发对于少数族裔在美国通常所面临的种族身份、社会融入、代际冲突等问题的审视,... 亚裔美国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一经出版就成为畅销书,荣获了二〇一四年度多个奖项。通过描写一个发生在亚裔美国家庭的故事,《无声告白》不仅引发对于少数族裔在美国通常所面临的种族身份、社会融入、代际冲突等问题的审视,还引发了对个人价值、个人身份认同以及同性恋等社会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我们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小说中人物的伪装行为进行阐释,不仅可以寻求伪装行为发生的动机,而且可以更好地对伪装行为产生的社会深层原因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绮诗 《无声告白》 伪装行为 亚裔美国文学
下载PDF
高伪装网络入侵行为的辨识方法优化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祝毅鸣 刘莹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6-300,共5页
对高度伪装的网络入侵行为优化识别,是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入侵行为伪装性的不断增强,传统的入侵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对网络入侵行为特征进行识别的,需要根据疑似入侵特征的相似性,进行迭代计算,一旦伪装程度较高,需要多次计... 对高度伪装的网络入侵行为优化识别,是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入侵行为伪装性的不断增强,传统的入侵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对网络入侵行为特征进行识别的,需要根据疑似入侵特征的相似性,进行迭代计算,一旦伪装程度较高,需要多次计算,效率偏低。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增量学习的伪装入侵行为识别方法,将网络入侵数据进行层次划分,划分多个层次进行特征细化分析,用尽可能少和准确的参数描述流量特征,计算表示网络数据伪装程度的参数,结合自相似性参数,完成网络入侵行为伪装特征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后的算法能够对网络入侵行为伪装特征进行准确识别,提高了对网络数据入侵行为的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入侵 行为伪装 伪装辨别
下载PDF
犯罪伪装心理和行为模式
5
作者 高普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49-51,共3页
犯罪的伪装或假象,是使侦查和调查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减少侦查失误和提高破案率,侦查人员必须善于从心理学、逻辑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分析各种犯罪伪装的规律。本文对犯罪伪装规律做一些心理和行为结构的分析。
关键词 伪装行为 犯罪时间 行为模式 心理现象 犯罪分子 心理分析 心理定势 侦查实践 表现形式 动力定型
下载PDF
论犯罪标记行为与犯罪手段的区别 被引量:4
6
作者 艾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61,共8页
犯罪标记行为是指犯罪人为了满足某种心理上或情感方面的需要而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犯罪手段是指案犯为达其犯罪目的及逃避打击所实行的一切相关活动。准确、深刻认识犯罪标记行为与犯罪手段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侦查人员提高犯罪行为分... 犯罪标记行为是指犯罪人为了满足某种心理上或情感方面的需要而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犯罪手段是指案犯为达其犯罪目的及逃避打击所实行的一切相关活动。准确、深刻认识犯罪标记行为与犯罪手段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侦查人员提高犯罪行为分析的能力。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的目的性、行为的多样性、行为的特征性、行为的稳定性、行为的反映性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标记行为 犯罪手段 伪装行为 区别
下载PDF
具有超分辨率行为伪装效果的可逆图像隐藏
7
作者 贾孟霖 杨杨 孙冬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2-394,共13页
目的 图像隐藏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目的是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将秘密图像隐藏在载体图像中,同时要求接收端能够恢复秘密图像。尽管该技术发展迅速,但目前的图像隐藏技术大多是从内容层面进行伪装,追求载密图像与载体图... 目的 图像隐藏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目的是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将秘密图像隐藏在载体图像中,同时要求接收端能够恢复秘密图像。尽管该技术发展迅速,但目前的图像隐藏技术大多是从内容层面进行伪装,追求载密图像与载体图像的不可区分性。其实,图像隐藏的本质是对行为安全的追求,因此不仅可以在内容层面进行伪装,还可以在行为层面进行伪装。方法 本文从行为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分辨率行为伪装的可逆图像隐藏方法。与传统的图像隐藏技术不同,本文首先将秘密图像可逆地隐藏到载体图像中,生成载密图像,然后通过可逆的超分辨率处理创建与普通超分辨率图像处理操作无法区分的伪装图像。最后,允许接收方从伪装图像中恢复秘密图像和载体图像。结果 在图像隐藏和超分辨率两个任务中,本文方法均取得了优异的结果。在相同的数据集下,测试结果显示恢复秘密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值达到47+dB,较对比方法提升了2%以上,结构相似度(structure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 SSIM)值也达到0.99+,超分辨率图像与Bicubic、SRCNN(super-resolu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方法的结果相比,峰值信噪比(PSNR)提升了2+dB,感知指数(perceptual index, PI)值降低了2.02+。结论 本文提出的图像隐藏框架利用可逆超分辨率处理操作实现了行为安全角度的图像隐藏,在容量、安全性和精度上都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隐藏 可逆神经网络(INN) 行为安全 可逆行为伪装 超分辨率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完善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立法的设想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英兰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39-40,共2页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作为调整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行为规范,在整个民法体系中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之,我国民法通则用17个条文以及18条司法解释加以了规定,由于我国的有关立法相比之下过于简单以及立法技术等问题,使得民事法律行为制...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作为调整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行为规范,在整个民法体系中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之,我国民法通则用17个条文以及18条司法解释加以了规定,由于我国的有关立法相比之下过于简单以及立法技术等问题,使得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立法的空白点不少,已规定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少缺陷。笔者不揣浅陋,将于下文对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立法的完善提一些设想,以就教于大家。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表意人 伪装行为 民法通则 虚构行为 民事行为 传达错误 善意相对人 当事人
下载PDF
规避法律的民事行为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殷元庆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3-44,共2页
规避法律的民事行为在旧民法上称之为脱法行为,即以迂回的方法巧避法律强制规定或禁止规定的行为。在我国《民法通则》中,规避法律的民事行为主要指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它是指行为人一方或双方以表面合法的民事行为掩盖... 规避法律的民事行为在旧民法上称之为脱法行为,即以迂回的方法巧避法律强制规定或禁止规定的行为。在我国《民法通则》中,规避法律的民事行为主要指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它是指行为人一方或双方以表面合法的民事行为掩盖其他非法行为,借以逃避法律约束的制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行为 规避法律 行政法律行为 双方当事人 伪装行为 逃避 人民法院 隐藏行为 行为 民事诉讼
下载PDF
奇趣的色彩与伪装
10
作者 曹福成 《军事展望》 2002年第9期53-56,共4页
奇妙无穷的色彩 大自然的景色绚丽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光十色,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使自然界动物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用颜色保护自己成为可能。
关键词 色彩 伪装行为 保护色 人类装饰 变色鞋 军人服装
下载PDF
民事欺诈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向东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1期27-29,共3页
民事欺诈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叶向东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一些违法分子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在经济领域中乘机活动,披着合法的外衣,进行非法的民事欺诈行为,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这种丑恶现象,严重影... 民事欺诈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叶向东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一些违法分子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在经济领域中乘机活动,披着合法的外衣,进行非法的民事欺诈行为,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这种丑恶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要为我国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欺诈 民事责任 行为 伪装的民事行为 其它组织 《民法通则》 正确认识和处理 责令具结悔过 诈骗罪 欺诈行为
下载PDF
现场犯罪心理痕迹在盗窃案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庆春 《警察技术》 2004年第2期33-34,共2页
犯罪现场的犯罪心理痕迹属于犯罪行为留痕的一种特殊反映形态.犯罪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引起的一切变化现象.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按照痕迹的存在形态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有形的形象痕迹,主要是指... 犯罪现场的犯罪心理痕迹属于犯罪行为留痕的一种特殊反映形态.犯罪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引起的一切变化现象.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按照痕迹的存在形态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有形的形象痕迹,主要是指遗留在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另一类是无形的意识痕迹,即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印象痕迹,人们称之为感知痕迹;再一类是通过现场各种变化现象所反映出来的能表征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的犯罪心理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痕迹 盗窃案件 犯罪现场 侦查范围 伪装行为
下载PDF
浅析原因不法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及我国规制现状
13
作者 徐颖 《研究生法学》 2006年第2期53-63,共11页
关键词 合同效力 主观原因 伪装行为 隐藏行为 原因论 要件 契约效力 规制现状
下载PDF
论通谋虚伪行为的法律效力
14
作者 翟远见 《环球法律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88,共17页
《民法典》第146条规定了通谋虚伪行为。在当事人之间,依意思自治原则,财产性伪装行为无效。财产性隐藏行为的效力如何,取决于该行为是否满足相关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在财产性隐藏行为不具备强制性形式要件,而该要件已存在于伪装行为... 《民法典》第146条规定了通谋虚伪行为。在当事人之间,依意思自治原则,财产性伪装行为无效。财产性隐藏行为的效力如何,取决于该行为是否满足相关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在财产性隐藏行为不具备强制性形式要件,而该要件已存在于伪装行为之中时,隐藏行为的效力不受影响。在单纯的借名行为中,借名人与相对人是真正的当事人。身份行为具有特殊性,但其特殊性不足以排除伪装行为在当事人间无效之一般规则的适用。双方约定既不行使婚姻权利、亦不履行婚姻义务的假结婚无效。在假离婚中,由于夫妻双方共同申请了离婚登记并领取了离婚证,婚姻关系终止。一般性地承认伪装行为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有其必要。在《民法典》对此未作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整体类推的方法填补这一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谋虚伪 伪装行为 隐藏行为 善意第三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