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足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64例临床特征、药敏特点和治疗分析
1
作者 陈宗存 符沙沙 +2 位作者 陈金逸 赖舒畅 符茂雄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56-259,共4页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DF)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感染的临床特征、药敏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DF合并BP感染病人的临床表现、微生物抗菌药物敏感性及治疗手段。结果 64...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DF)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感染的临床特征、药敏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DF合并BP感染病人的临床表现、微生物抗菌药物敏感性及治疗手段。结果 64例DF合并BP感染病人中,60例有发热症状、34例有白细胞升高、均有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升高、14例合并肝或脾脓肿、30例出现肝功能不全、20例出现肾功能不全、18例合并感染性休克。64株BP对大多数常见的抗生素敏感性较差,但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复方磺胺甲唑敏感。所有病人均使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大多数静脉应用碳青霉素烯类抗菌素约6周,出院后继续使用复方磺胺甲唑治疗。最终22例治愈,30例好转,8例未愈,4例死亡。死亡病例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 DF合并BP主要表现为发热、CRP和PCT明显升高、合并肝或脾脓肿和肝肾功能不全,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对高度怀疑BP感染病人应多次进行培养,并及早静脉应用碳青霉素烯类抗菌素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药物敏感性 病原
下载PDF
2013—2023年临沂地区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感染特征及耐药分析
2
作者 彭善鑫 刘婷婷 +5 位作者 孙志清 朱晓松 左志文 廖瑞兰 付立芳 周卫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3-468,共6页
目的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检出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感染特征和耐药情况,为该菌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3家三甲医院分离鉴定的伯克霍尔德菌及其患者数据。结果共检出414株伯克霍尔德菌,洋葱... 目的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检出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感染特征和耐药情况,为该菌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3家三甲医院分离鉴定的伯克霍尔德菌及其患者数据。结果共检出414株伯克霍尔德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73株(90.10%);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ICU)和呼吸内科,在痰标本中的占比最高(75.12%,311/414)。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感染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情况、接受有创操作和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相关;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53.67%,212/395);其他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0,P=0.00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变化虽各不相同,但均低水平耐药;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近3年呈上升趋势;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高。不同的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美罗培南耐药性差异大。结论2013—2023年临沂地区检出的伯克霍尔德菌主要来自ICU,以痰标本为主,易感人群是60岁以上老人;2型糖尿病是其他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伯克霍尔德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不一,临床医生可根据药敏结果优先选用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克霍尔德菌 临床分布 感染特征 耐药性
下载PDF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Ⅵ型分泌系统的Hcp1蛋白转位介导多核巨细胞形成
3
作者 吴潘 饶承龙 +7 位作者 南栋琪 陈建高 张子元 刘文正 王民洋 闫晶敏 李倩 毛旭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21-1728,共8页
目的探讨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Ⅵ型分泌系统溶血素共调节蛋白1(hemolysin coregulatory protein 1,Hcp1)在感染宿主细胞引起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MNGC)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同源重组和质粒回补技术构建类鼻疽... 目的探讨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Ⅵ型分泌系统溶血素共调节蛋白1(hemolysin coregulatory protein 1,Hcp1)在感染宿主细胞引起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MNGC)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同源重组和质粒回补技术构建类鼻疽菌hcp1基因缺失株(BPC006Δhcp1)和缺失回补株(BPC006Δhcp1::hcp1);分别用类鼻疽菌BPC006野生株、BPC006Δhcp1和BPC006Δhcp1::hcp1感染RAW264.7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分析Hcp1蛋白的定位情况;在293T细胞中转染Hcp1真核表达载体后进行细胞质膜分离进一步验证定位情况;在细胞感染模型上,通过吉姆萨染色检测抗Hcp1多克隆抗体封闭对MNGC形成的影响,探究Hcp1在类鼻疽菌感染导致的MNGC形成中的作用和生物学意义。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PC006Δhcp1不表达Hcp1蛋白,而BPC006Δhcp1::hcp1能恢复Hcp1蛋白的表达,成功构建类鼻疽菌BPC006Δhcp1和BPC006Δhcp1::hcp1。细胞免疫荧光共定位实验和质膜分离实验都表明Hcp1可以定位在宿主细胞膜上,且相较于对照组抗Hcp1多克隆抗体能抑制类鼻疽菌感染所诱导的MNGC形成(P<0.01)。结论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细胞时Hcp1可转位至细胞膜,并在MNGC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Hcp1 多核巨细胞 基因缺失与回补
下载PDF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1例
4
作者 杨金梅 孙恩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类鼻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感染引起,一般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以海南省和广东省较为多见[1-2],其他地区偶见散发病例。类鼻疽可引起软组织感染、肝肺脓肿、脓毒血症... 类鼻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感染引起,一般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以海南省和广东省较为多见[1-2],其他地区偶见散发病例。类鼻疽可引起软组织感染、肝肺脓肿、脓毒血症、败血症等,也可见肌肉组织与骨骼感染并发症等[3];该病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达30%[4]。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我院收治1例由BP引起的手坏死性筋膜炎,明确病原学诊断后,对其不典型性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坏死性筋膜炎 脓毒血症
下载PDF
海南省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岛特征和毒力因子分析
5
作者 符晓莹 李欢 +5 位作者 李沙 王立程 王崇圳 黎元莉 陈海 朱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9-368,390,共11页
目的分析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岛(genomic island,GI)特征和毒力因子差异,为类鼻疽病的诊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B.pseudomallei临床分离株,PCR检测和测序分析毒力相关GI,在Islandviewr 4... 目的分析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岛(genomic island,GI)特征和毒力因子差异,为类鼻疽病的诊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B.pseudomallei临床分离株,PCR检测和测序分析毒力相关GI,在Islandviewr 4平台上提交全基因组序列注释格式文件,整合SIGI-HMM与IslandPath-DIMOB两种算法预测GI,通过序列比对分析GI独特性和毒力因子差异。结果共收集到52株B.pseudomallei临床分离株,结果显示,52个基因组按进化距离分为3个分枝,其中82.69%(43/52)菌株集中在分枝1。52个B.pseudomallei基因组共识别出828个GI,按序列相似性聚类为157个GI cluster。GI在基因组中占比达2.05%~6.38%。GI cluster1和2存在全部菌株中,但84个(53.50%)GI cluster只聚类到单个基因组。10个GI cluster很可能是特有的,其中5个来源同属细菌,2个来源其他属,3个来源不确定。25个GI cluster与毒力相关,B.pseudomallei BP76和BP169含有其中8个,是所有菌株中毒力相关GI最多的。52株B.pseudomallei的毒力基因除了fhaB1、fhaB2、BPSL1661、cheY1、wzM、tssH-5/clpV、tssA-5、boaA和boaB存在差异,其余都表现一致。与泰国和澳大利亚B.pseudomallei临床菌株比较,boaA、boaB、cheY1和chbp在两个国家的菌株中都表现出差异,同时fhaB1、fhaB3和bimA在澳大利亚菌株中表现出差异。结论海南地区B.pseudomallei GI具有保守性和独特性,通过特有GI和毒力因子研究,可以发现菌株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的来源和分子水平的毒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基因组 基因岛 毒力因子 水平基因转移
下载PDF
纯露类化妆品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的检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6
作者 周玉岩 武晓青 +3 位作者 刘沙 陈怡文 李聪 赵振霞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5期110-116,共7页
建立纯露类化妆品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的检测方法,并对市售常见55批次纯露类化妆品进行BCC检测和鉴定。采用SIMCA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寻找微生物污染的规律。结果35批次样品检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出率为63... 建立纯露类化妆品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的检测方法,并对市售常见55批次纯露类化妆品进行BCC检测和鉴定。采用SIMCA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寻找微生物污染的规律。结果35批次样品检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出率为63.6%;PCA结果表明BCC的污染呈现一定的企业聚集性。该方法可用于纯露类化妆品中不可接受微生物BCC的检查,且多批次样品检出BCC表明消费者使用具有一定的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不可接受微生物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主成分分析 纯露
下载PDF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耐药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7
作者 梁春宏 张学艳 周丽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174-177,共4页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Bcc)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重要机会性致病菌,最早在肺囊性纤维化(CF)患者的痰液中分离发现,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CF相关气道病原体。随着抗菌药物使用、血液透析以及静脉导管、支气管镜等侵入性操作增加,Bcc感染...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Bcc)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重要机会性致病菌,最早在肺囊性纤维化(CF)患者的痰液中分离发现,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CF相关气道病原体。随着抗菌药物使用、血液透析以及静脉导管、支气管镜等侵入性操作增加,Bcc感染不再局限于呼吸道感染,还可引起血流感染、化脓性关节炎及胸膜炎等其他部位感染。Bcc对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具有高度耐药性,治疗药物选择有限。因其耐药广泛,且耐药机制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现就其耐药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 耐药机制 治疗进展
下载PDF
湛江地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特征与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黄云平 聂晓辉 +3 位作者 黄妙儿 李艳 陈华英 郭晓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研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常见其他伯克霍尔德菌间病原学特点及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为临床诊断、检验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并将其与常见医院感染皮氏伯克霍尔德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目的研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常见其他伯克霍尔德菌间病原学特点及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为临床诊断、检验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并将其与常见医院感染皮氏伯克霍尔德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具有两端浓染,银白色菌落形态特征。在湛江,此菌感染以遂溪、廉江、吴川为主要疫区,好发于秋季,接触疫水、农民、免疫功能低下、年龄≥50岁为易感因素。其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哌拉西林及其酶抑制复合制剂、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敏感率达100%,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非抗假单胞菌属类药敏感性较差或耐药。结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属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传染病,水患易导致该菌流行;细菌具有染色、菌落形态特征,对药物的敏感性具有伯克菌属共同特征,易产生耐药,建议联合用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克霍尔德菌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皮氏伯克霍尔德菌 假鼻疽病 湛江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个体化用药治疗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永妍 王高彪 于丽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复杂性医院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制定中的作用。方法:在对1例主动脉夹层术后继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治中,基于患者临床情况、微生物检查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等临床信息,临床药师帮助医师为该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抗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复杂性医院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制定中的作用。方法:在对1例主动脉夹层术后继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治中,基于患者临床情况、微生物检查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等临床信息,临床药师帮助医师为该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抗感染治疗建议。结果:通过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临床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药师采用临床思维参与抗感染方案的制定及调整,并开展药学监护,有助于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医院获得性肺炎 药学监护 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下载PDF
根际溶磷伯克霍尔德菌Paraburkholderia spp.对马尾松苗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红云 吕俊 于存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4-285,共12页
为筛选溶磷效果较好的根际细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rhizobacteria,PSB),并明确其对马尾松苗的促生效果和作用机制。利用土壤稀释平板法进行PSB菌株的分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和16S rDNA分子测序等方法进行PSB菌株的鉴定,最后将PSB菌... 为筛选溶磷效果较好的根际细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rhizobacteria,PSB),并明确其对马尾松苗的促生效果和作用机制。利用土壤稀释平板法进行PSB菌株的分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和16S rDNA分子测序等方法进行PSB菌株的鉴定,最后将PSB菌株接种至马尾松苗,培养60 d后测定马尾松苗生长、生理、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由马尾松根际土中分离获得溶磷能力较强的3个PSB菌株WJ10、WJ25和WJ41均为伯克霍尔德菌Paraburkholderia spp.;3个PSB菌株对磷酸铝的增溶能力最强,其次是磷酸三钙、磷酸氢钙和磷酸铁;盆栽试验表明,3个PSB菌株均可促进幼苗的生长,其中WJ25对苗高、根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WJ41和WJ10次之。3个PSB菌株对苗促生的主要机制包括,PSB提高了马尾松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等生长指标及氮、磷和钾等养分含量;同时,提升了根际土有效磷、速效钾、活性氮、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此外,3个PSB菌株的添加还影响了马尾松苗根际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促进了Bacillus、Nitrosospira、Gemmata和Cytophaga等有益菌在根际土壤中的显著富集。综上,本研究筛选获得的3个溶磷伯克霍尔德菌,它们能够通过调控植物生理及改变根际微环境从而促进马尾松苗的生长。通过本研究,为马尾松根际溶磷细菌菌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溶磷细 促生 伯克霍尔德菌 马尾松 根际微生物
下载PDF
1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杀菌能力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睿 牛路丹 +4 位作者 钟梦 李雨燕 龙凯军 修皓 孙庆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2,共5页
为探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筛选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噬菌体;采用形态学、一步生长曲线、宿主范围测定分析该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小鼠体内杀菌试验和体外消毒能力检测评估该噬菌体的疗效... 为探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筛选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噬菌体;采用形态学、一步生长曲线、宿主范围测定分析该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小鼠体内杀菌试验和体外消毒能力检测评估该噬菌体的疗效。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出1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噬菌体,命名为HNS1。形态学观察显示,噬菌体头部为正二十面体,直径为(62.8±3.0)nm,尾部长为(54.9±5.0)nm,根据命名法则该噬菌体属于肌尾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该噬菌体的潜伏期约为32 min,释放量约为8.04 PFU/infection center。宿主范围测定结果显示,该噬菌体的裂解率达到73.3%(11/15)。小鼠体内杀菌试验和体外消毒能力检测结果显示,该噬菌体能够有效在小鼠体内和环境中裂解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噬菌体具有较广的裂解谱,可能成为治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潜在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肌尾噬 活性
下载PDF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病及耐药机制
12
作者 梁海云 李琪 +2 位作者 黄莉雅 王丽芳 周向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47-651,共5页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导致类鼻疽的病原菌。类鼻疽慢性感染时间长,急性起病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预后不佳。研究病原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致病及耐药机制将有效帮助疾病的诊疗,改善预后。本文从类鼻疽伯克霍尔...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导致类鼻疽的病原菌。类鼻疽慢性感染时间长,急性起病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预后不佳。研究病原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致病及耐药机制将有效帮助疾病的诊疗,改善预后。本文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在宿主细胞外运动的形式、感染宿主细胞的方式、毒力因子、耐药机制(外排泵、靶位点改变等)等方面阐述。为该菌所致类鼻疽的早期诊治及控制提供可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类鼻疽 致病机制 毒力因子 耐药机制
下载PDF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肺炎伴脓毒症、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宇福 何俊冰 邵义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0期185-188,共4页
类鼻疽病是一种需氧型革兰氏阴性杆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疾病,具有多种临床表现,其中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性脓毒症最为严重。本文介绍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1例以反复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该患者上述... 类鼻疽病是一种需氧型革兰氏阴性杆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疾病,具有多种临床表现,其中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性脓毒症最为严重。本文介绍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1例以反复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该患者上述症状反复,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通过超声引导下肺门淋巴结穿刺术等检查考虑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肺炎伴脓毒症、坏死性淋巴结炎,予维护器官功能、亚胺培南等抗感染为主要治疗手段。患者无主诉不适出院,后期随访无再次发热等症状。结合治疗中的问题,本文回顾复习相关文献,对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肺炎伴脓毒症、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诊治经验进行报道。类鼻疽病临床诊断非常具有挑战性,容易误诊或漏诊。临床上碰到诊断不明确的相关感染性疾病,要及时考虑到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可能,明确临床工作者对类鼻疽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脓毒症 肺炎 坏死性淋巴结炎
下载PDF
PICU儿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20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林永敏 谢永强 +4 位作者 梁宇峰 邓黎明 刘钦埸 陈蔚 何家耀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儿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该菌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5—2020年在本院PICU分离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患儿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并对死亡组及存活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儿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该菌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5—2020年在本院PICU分离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患儿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并对死亡组及存活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C反应蛋白、有创通气时间、入住PICU时间、免疫缺陷病例百分比及血培养阳性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离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耐药性较高。结论长时间有创机械通气和入住PICU的患儿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风险增加;培养出该菌的患儿尤其应注意免疫缺陷的可能,且死亡率高;该菌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需要严格做好隔离措施,避免出现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儿童 PICU
下载PDF
泰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RAW264.7细胞模型的建立及感染机制的初步探讨
15
作者 李进 黎敏 鲁卫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建立泰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B.thailandensis)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泰国伯克霍尔德菌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配制相同浓度的泰国伯克霍尔德菌菌液,感染不同稀释浓度的RAW264.7细... 目的建立泰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B.thailandensis)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泰国伯克霍尔德菌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配制相同浓度的泰国伯克霍尔德菌菌液,感染不同稀释浓度的RAW264.7细胞,通过细菌侵袭实验分析不同时相点的泰国伯克霍尔德菌入胞率和胞内生存状态,通过透射电镜和Giemsa染色动态观察胞内感染和宿主细胞的超微病理变化,通过流式检测不同时相点诱导细胞凋亡情况,采用LEGENDplexTM试剂检测细胞上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感染12 h后部分细菌侵入细胞内;通过Giemsa染色形态观察,泰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后最早8 h可观察到典型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te giant cells,MNGC)的形成;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MNGC形成率和炎症因子表达逐渐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泰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RAW264.7细胞模型,明确了泰国伯克霍尔德菌对宿主细胞产生的炎性反应,为深入研究泰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伯克霍尔德菌 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细胞模型 炎症因子 感染机制
下载PDF
淋洗类化妆品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查方法适用性研究
16
作者 王娜娜 刘丰 +2 位作者 罗俊 王晓炜 应国红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3年第6期71-75,157,共6页
为了考察淋洗类化妆品的防腐体系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检查的影响,采用美国药典<60>方法对200批淋洗类化妆品进行Bcc检查及其方法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7批化妆品检出Bcc,检出率为3.5%。这200批淋洗类化妆品中,有29批化妆品... 为了考察淋洗类化妆品的防腐体系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检查的影响,采用美国药典<60>方法对200批淋洗类化妆品进行Bcc检查及其方法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7批化妆品检出Bcc,检出率为3.5%。这200批淋洗类化妆品中,有29批化妆品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阳性对照未生长,表明淋洗类化妆品对Bcc具有一定的抑制性,但均能采用1:100样品稀释法通过方法适用性。该研究表明淋洗类化妆品存在Bcc漏检的风险,建议淋洗类化妆品进行Bcc检查前,先进行方法适用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接受微生物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淋洗类化妆品 方法适用性
下载PDF
啮齿类实验动物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7
作者 申屠芬琴 刘敏 +7 位作者 王雪妹 王吉星 彭刚 吴石爱 李艳楠 周倩 张巧稚 韩雪 《实验动物科学》 2023年第4期69-72,共4页
目的建立用于检测实验动物小鼠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参考团标公布的序列合成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引物、探针和质粒,建立荧光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线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等性能进行验证。同时应用建立的荧... 目的建立用于检测实验动物小鼠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参考团标公布的序列合成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引物、探针和质粒,建立荧光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线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等性能进行验证。同时应用建立的荧光PCR方法和细菌培养法对110份小鼠送检样品进行比对检测。结果建立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荧光PCR方法,相关系数R2可达0.998,线性良好;方法最低可检测至1×10^(2) copies/5μL,灵敏度高;方法检测培养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为阳性,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酸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和嗜肺巴斯德杆菌均为阴性,特异性良好。采集110只安乐死小鼠样品,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和荧光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种方法结果完全符合。结论建立的荧光PCR方法性能良好,可用于实验动物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荧光PCR 检测 培养
下载PDF
基于水分活度的三种口服溶液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检验研究
18
作者 陈新颜 喻喜华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11期1337-1342,共6页
目的建立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滴剂、乳果糖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的检查方法,测定三种口服溶液的水分活度及分析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代表菌生长情况,为不同水分活度口服溶液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控制提供参考... 目的建立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滴剂、乳果糖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的检查方法,测定三种口服溶液的水分活度及分析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代表菌生长情况,为不同水分活度口服溶液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取三种口服溶液1∶10供试液,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接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代表菌作为阳性对照。通过水分活度测量仪测定三种口服溶液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代表菌对照菌悬液水分活度,在三种口服溶液中分别接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代表菌,于特定时间点进行活菌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阳性对照组检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供试品组和阴性对照组未检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代表菌对照菌悬液水分活度大于0.99,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滴剂水分活度为0.708~0.742,乳果糖口服溶液水分活度为0.841~0.847;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水分活度为0.967~0.978。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水分活度接近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最低水分活度0.95要求。接种三种代表菌的口服溶液在0.5 h后活菌计数l g值均出现下降,至1.5 h后平板菌落数计数均为0。结论建立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滴剂、乳果糖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三种口服溶液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的检查方法。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代表菌在这三种不同水分活度的口服溶液中均不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载量 口服溶液 水分活度 计数 生长影响
下载PDF
泰国伯克霍尔德菌错误鉴定1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梦 唱凯 +3 位作者 王艺 黎敏 周道红 鲁卫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鉴定1例曾被错误鉴定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泰国伯克霍尔德菌。方法对1例肺脓肿合并败血症患者的痰液和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药敏试验鉴定。结果培养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生化鉴定特征符合泰国伯... 目的鉴定1例曾被错误鉴定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泰国伯克霍尔德菌。方法对1例肺脓肿合并败血症患者的痰液和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药敏试验鉴定。结果培养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生化鉴定特征符合泰国伯克霍尔德菌;测序结果显示与泰国伯克霍尔德菌相似度达100%,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相似度为99%;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该菌与泰国伯克霍尔德菌E444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结论成功鉴定了1例泰国伯克霍尔德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伯克霍尔德菌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鉴定
下载PDF
3种方法对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康琳 高姗 +5 位作者 周阳 辛文文 杨浩 方瑶 毛旭虎 王景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用3种检测方法对同源性较高的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比较该3种检测方法的鉴定效果。方法分别利用基于MALDI-TOF-MS的蛋白指纹图谱方法、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5株鼻疽伯克霍尔... 目的用3种检测方法对同源性较高的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比较该3种检测方法的鉴定效果。方法分别利用基于MALDI-TOF-MS的蛋白指纹图谱方法、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5株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5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综合判断鉴定结果,并与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鉴定结果比较,寻找更适合于该两种菌的鉴定方法。结果在10株受试菌株中,2株排除是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可能,剩余8株之中,MALDI-TOF-MS方法正确鉴定了6株,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正确鉴定了8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正确鉴定4株。结论 MALDI-TOF-MS的蛋白指纹图谱方法和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具有很好的鉴定能力,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不适合用于该2种菌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MALDI-TOF-MS FQ-PCR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