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诗·伯兮》“言树之背”解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2期69-71,84,共4页
文章从萱草“喜生于山坡略隐蔽处”的生长特性与古建筑的形制“堂”(指“南堂”)与“北堂”(指“北室的一部分”)的不同入手,揭示《诗经·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中“背”的含义为“背阴略隐蔽处”,否定了自汉代《毛传》以来,...
文章从萱草“喜生于山坡略隐蔽处”的生长特性与古建筑的形制“堂”(指“南堂”)与“北堂”(指“北室的一部分”)的不同入手,揭示《诗经·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中“背”的含义为“背阴略隐蔽处”,否定了自汉代《毛传》以来,学者多以“背”通“北”,训“背”作“北堂”、“北堂阶下”或“堂背”,以及以“背”通“(?)”的各种传统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伯兮
背
北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伯兮》到《错误》:一种文学主题的“追忆”与“摆脱”
2
作者
袁媛
倪晋波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郑愁予的短诗《错误》是一首轻灵隽永的名作。它显示了作者对自《诗经.卫风.伯兮》以来的闺怨主题的“追忆”,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题材上直接继承了古典闺怨诗的传统;意境上展现了清俊婉丽的古典气息;语词上借鉴了前贤作品中的众多“...
郑愁予的短诗《错误》是一首轻灵隽永的名作。它显示了作者对自《诗经.卫风.伯兮》以来的闺怨主题的“追忆”,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题材上直接继承了古典闺怨诗的传统;意境上展现了清俊婉丽的古典气息;语词上借鉴了前贤作品中的众多“有意味的形式”。与此同时,作者基于特别的个人体验和时代背景,对传统闺怨诗也有“摆脱”,即等待主体的泛化、闺怨内蕴的深化和摹写身份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伯兮
》
《错误》
闺怨主题
追忆
“摆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蓬与谖草 《伯兮》赏析
3
作者
程翔
《阅读与成才》
2022年第6期78-79,共2页
伯兮伯兮朅兮[1],邦之桀兮[2]。伯也执殳[3],为王前驱[4]。自伯之东[5],首如飞蓬[6]。岂无膏沐[7],谁适为容[8]。其雨其雨[9],杲杲出日[10]。愿言思伯[11],甘心首疾[12]。焉得谖草[13],言树之背[14]。愿言思伯,使我心痗[15]。注释[1]伯...
伯兮伯兮朅兮[1],邦之桀兮[2]。伯也执殳[3],为王前驱[4]。自伯之东[5],首如飞蓬[6]。岂无膏沐[7],谁适为容[8]。其雨其雨[9],杲杲出日[10]。愿言思伯[11],甘心首疾[12]。焉得谖草[13],言树之背[14]。愿言思伯,使我心痗[15]。注释[1]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朅(qiè),威武雄壮的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武雄壮
思伯
谖草
谁适为容
甘心首疾
《
伯兮
》
原文传递
经典模式与母题创新——以“自伯之东”与“自君之出矣”为中心
被引量:
1
4
作者
魏耕原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自《诗经·郑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伊始,经建安诗人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等四句,由此形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母题。她逶迤发展三千年,构筑成特别的闺怨题材。它既体现五言绝句在比喻上的争奇斗胜...
自《诗经·郑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伊始,经建安诗人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等四句,由此形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母题。她逶迤发展三千年,构筑成特别的闺怨题材。它既体现五言绝句在比喻上的争奇斗胜,又反映诗歌母题绵延发展经久不息,以及典故的永恒的暗示性与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伯兮
》
《室思》
经典模式
母题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恣肆之美:《关雎》、《蒹葭》审美之维
5
作者
成旭梅
《语文学习》
2008年第4期35-38,共4页
《诗经》中的“人情”,非“恣肆”二字不可括。《静女》男欢女爱的浪漫温情,《女日鸡鸣》和美的家庭之乐,《氓》爱与非爱的决绝,《伯兮》对征夫干渴的思念……爱了就爱了,恨了就恨了,没有所谓甜蜜的忧伤、含泪的微笑,其情之饱满...
《诗经》中的“人情”,非“恣肆”二字不可括。《静女》男欢女爱的浪漫温情,《女日鸡鸣》和美的家庭之乐,《氓》爱与非爱的决绝,《伯兮》对征夫干渴的思念……爱了就爱了,恨了就恨了,没有所谓甜蜜的忧伤、含泪的微笑,其情之饱满、之纯粹、之斩截、之坦荡,令人在酣畅淋漓的感动中不能自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审美之维
《蒹葭》
“人情”
《诗经》
《静女》
《
伯兮
》
《氓》
原文传递
题名
《诗·伯兮》“言树之背”解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源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2期69-71,84,共4页
文摘
文章从萱草“喜生于山坡略隐蔽处”的生长特性与古建筑的形制“堂”(指“南堂”)与“北堂”(指“北室的一部分”)的不同入手,揭示《诗经·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中“背”的含义为“背阴略隐蔽处”,否定了自汉代《毛传》以来,学者多以“背”通“北”,训“背”作“北堂”、“北堂阶下”或“堂背”,以及以“背”通“(?)”的各种传统解释。
关键词
诗经
伯兮
背
北堂
Keywords
Shijing(诗经)
Boxi (
伯兮
)
back (背)
north house(背堂)
分类号
I22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伯兮》到《错误》:一种文学主题的“追忆”与“摆脱”
2
作者
袁媛
倪晋波
机构
蚌埠学院教育系
复旦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文摘
郑愁予的短诗《错误》是一首轻灵隽永的名作。它显示了作者对自《诗经.卫风.伯兮》以来的闺怨主题的“追忆”,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题材上直接继承了古典闺怨诗的传统;意境上展现了清俊婉丽的古典气息;语词上借鉴了前贤作品中的众多“有意味的形式”。与此同时,作者基于特别的个人体验和时代背景,对传统闺怨诗也有“摆脱”,即等待主体的泛化、闺怨内蕴的深化和摹写身份的回归。
关键词
《
伯兮
》
《错误》
闺怨主题
追忆
“摆脱”
Keywords
Boxi
Mistakes literary subject of boudoir repinings
recollection
reformation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蓬与谖草 《伯兮》赏析
3
作者
程翔
机构
北京一零一中学
出处
《阅读与成才》
2022年第6期78-79,共2页
文摘
伯兮伯兮朅兮[1],邦之桀兮[2]。伯也执殳[3],为王前驱[4]。自伯之东[5],首如飞蓬[6]。岂无膏沐[7],谁适为容[8]。其雨其雨[9],杲杲出日[10]。愿言思伯[11],甘心首疾[12]。焉得谖草[13],言树之背[14]。愿言思伯,使我心痗[15]。注释[1]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朅(qiè),威武雄壮的样子.
关键词
威武雄壮
思伯
谖草
谁适为容
甘心首疾
《
伯兮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经典模式与母题创新——以“自伯之东”与“自君之出矣”为中心
被引量:
1
4
作者
魏耕原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文摘
自《诗经·郑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伊始,经建安诗人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等四句,由此形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母题。她逶迤发展三千年,构筑成特别的闺怨题材。它既体现五言绝句在比喻上的争奇斗胜,又反映诗歌母题绵延发展经久不息,以及典故的永恒的暗示性与生命力。
关键词
《
伯兮
》
《室思》
经典模式
母题创新
Keywords
Boxi
Thinking-in-the-Room
classic model
motif innova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恣肆之美:《关雎》、《蒹葭》审美之维
5
作者
成旭梅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
出处
《语文学习》
2008年第4期35-38,共4页
文摘
《诗经》中的“人情”,非“恣肆”二字不可括。《静女》男欢女爱的浪漫温情,《女日鸡鸣》和美的家庭之乐,《氓》爱与非爱的决绝,《伯兮》对征夫干渴的思念……爱了就爱了,恨了就恨了,没有所谓甜蜜的忧伤、含泪的微笑,其情之饱满、之纯粹、之斩截、之坦荡,令人在酣畅淋漓的感动中不能自已。
关键词
《关雎》
审美之维
《蒹葭》
“人情”
《诗经》
《静女》
《
伯兮
》
《氓》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诗·伯兮》“言树之背”解
林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伯兮》到《错误》:一种文学主题的“追忆”与“摆脱”
袁媛
倪晋波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飞蓬与谖草 《伯兮》赏析
程翔
《阅读与成才》
2022
0
原文传递
4
经典模式与母题创新——以“自伯之东”与“自君之出矣”为中心
魏耕原
《安康学院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恣肆之美:《关雎》、《蒹葭》审美之维
成旭梅
《语文学习》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