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伯纳德·威廉斯《论柯林伍德》小评
1
作者 陈嘉映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第5期118-121,共4页
一柯林伍德(RobinGeorge Collingwood)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专业的”历史学家,对史学和哲学的目的和做法都有深入的思考:说到历史,柯林伍德主张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说到形而上学,他主张形而上学是关于绝对预设的学说。
关键词 柯林伍德 哲学的目的 伯纳德·威廉斯 形而上学 思想史 哲学家 历史学家
下载PDF
政治现实主义与伯纳德·威廉斯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洁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18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政治现实主义在当代政治哲学中异军突起,要求政治哲学在方法论上应该独立于道德哲学,并强调了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独特实在。伯纳德·威廉斯被视为这一流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基于他早年对道德哲学和伦理学思考的批评,威廉斯进而指出... 政治现实主义在当代政治哲学中异军突起,要求政治哲学在方法论上应该独立于道德哲学,并强调了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独特实在。伯纳德·威廉斯被视为这一流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基于他早年对道德哲学和伦理学思考的批评,威廉斯进而指出,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是一种独特实在的人类实践,其背后的形成逻辑以及遵循的价值规范都有所不同。威廉斯试图在其政治现实主义的框架之中继续分析和讨论"合法性""自由"等传统政治哲学所关心的概念,为它们提出新的理解和辩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现实主义 政治道德主义 伯纳德·威廉斯
下载PDF
“道德运气”问题与道德哲学的当代发展——基于伯纳德·威廉斯的批判性立场 被引量:1
3
作者 贾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3-48,共6页
"道德运气"是一种被认为由于违背"可控原则"而具有"自相矛盾"特性的道德现象,这一概念自1976年被伯纳德·威廉斯等人提出以来,一直是当代道德哲学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基于威廉斯的批判性立场,"... "道德运气"是一种被认为由于违背"可控原则"而具有"自相矛盾"特性的道德现象,这一概念自1976年被伯纳德·威廉斯等人提出以来,一直是当代道德哲学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基于威廉斯的批判性立场,"道德运气"问题的争议性体现的是近代以来,以康德主义和功利主义为代表的西方道德哲学的发展导致了行为人与其生活的分离,并意味着道德哲学理论的发展必须与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道德哲学 运气 伦理 “行为者悔过” 实践理性
下载PDF
伯纳德·威廉斯的文学哲学研究
4
作者 宋薇 《外语教育研究》 2021年第3期48-51,共4页
伯纳德·威廉斯的理论具有哲学和文学的双重品性。威廉斯以文学为进路,在阐明其哲学思想中四大核心概念,道德运气、根本计划、内在理由和真理与真诚的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讨论,澄明了这四个概念与文学表现出的必然性与能动... 伯纳德·威廉斯的理论具有哲学和文学的双重品性。威廉斯以文学为进路,在阐明其哲学思想中四大核心概念,道德运气、根本计划、内在理由和真理与真诚的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讨论,澄明了这四个概念与文学表现出的必然性与能动性、完整性与缺失性、主观性与客观性和想象性与真理性之间的关联和张力,使文学成为哲学自我反思和自我意识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文学 哲学
下载PDF
论伯纳德·威廉斯的古希腊羞耻观
5
作者 宋薇 《外语教育研究》 2021年第1期50-54,共5页
伯纳德·威廉斯从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希腊悲剧中抽取强有力的洞见来发展他的道德哲学思想,强调人类价值的异质性和情感在人类选择中的重要作用,抵御功利主义和康德理性主义的影响。威廉斯以古希腊悲剧为文本,使羞耻概念具有自我性、... 伯纳德·威廉斯从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希腊悲剧中抽取强有力的洞见来发展他的道德哲学思想,强调人类价值的异质性和情感在人类选择中的重要作用,抵御功利主义和康德理性主义的影响。威廉斯以古希腊悲剧为文本,使羞耻概念具有自我性、他者性和交互性。羞耻介于伦理和生活之间,揭示威廉斯的文学哲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古希腊 羞耻
下载PDF
论伯纳德·威廉斯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 被引量:2
6
作者 潘红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9,共6页
伯纳德·威廉斯将康德伦理学勘定为"奇特的道德体系"并提出了批评。他从行动者的独特视角出发,对康德伦理学的三个特征及其破坏性效应展开批判:义务的动机实属多此一举,这忽视了行动者的个性,不偏不倚的道德要求使得我们... 伯纳德·威廉斯将康德伦理学勘定为"奇特的道德体系"并提出了批评。他从行动者的独特视角出发,对康德伦理学的三个特征及其破坏性效应展开批判:义务的动机实属多此一举,这忽视了行动者的个性,不偏不倚的道德要求使得我们建立了冷漠的个人关系,至高无上的主题的不合理要求侵犯了个人的完整性。许多学者的回应与质疑进一步阐释与扩展了威廉斯的批评,并构成了现代道德哲学论争的新主题与视线,同时也代表着一些主流的社会与政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康德伦理学 批判
下载PDF
当代美学伦理转向中的英美进路——以伯纳德·威廉斯和玛莎·努斯鲍姆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金惠敏 陈晓彤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26-33,共8页
当代美学的伦理转向路径多元,以伯纳德·威廉斯与玛莎·努斯鲍姆为代表的英美进路聚焦于美学与伦理学的跨学科融合,审美伦理问题涉及风格伦理和感知平衡,表现的伦理揭橥经由艺术与审美建构良好生活的可能性,理性情感是伦理反思... 当代美学的伦理转向路径多元,以伯纳德·威廉斯与玛莎·努斯鲍姆为代表的英美进路聚焦于美学与伦理学的跨学科融合,审美伦理问题涉及风格伦理和感知平衡,表现的伦理揭橥经由艺术与审美建构良好生活的可能性,理性情感是伦理反思得以生成的核心要素。审美伦理研究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性,行动中的伦理显示出对文本之外现实世界的关切,当代美学伦理转向中的英美进路强调共在生活的伦理,而欧陆进路则侧重他者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学 伦理转向 英美进路 伯纳德·威廉斯 玛莎·努斯鲍姆
下载PDF
反思个人完整性与后果论的结构——论伯纳德·威廉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4
8
作者 任付新 《江汉学术》 201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功利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批评,20世纪对功利主义最有代表性的批评之一来自伯纳德·威廉斯。伯纳德·威廉斯通过对功利主义后果论结构的分析,指出其中所包含的消极责任原则,批判功利主义忽视了个人分离性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 功利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批评,20世纪对功利主义最有代表性的批评之一来自伯纳德·威廉斯。伯纳德·威廉斯通过对功利主义后果论结构的分析,指出其中所包含的消极责任原则,批判功利主义忽视了个人分离性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完整性的破坏。威廉斯强调个人是情感需要、功利偏好和理性能力的综合体,主张应该从人的主体自身出发去思考道德问题,认为重要问题是人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我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威廉斯的批判是强有力的,对功利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启发,但也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功利主义 完整性 后果论 消极责任 不偏不倚
下载PDF
完整性与功利主义伦理学——论伯纳德·威廉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1
9
作者 任付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50-57,共8页
伯纳德·威廉斯强调哲学必须直面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他批判以往哲学回避现实,特别是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以恶劣的方式将生活简单化,忽视了个人情感、规划和运气对伦理生活的影响。他通过对功利主义后果论结构的分析,指出其... 伯纳德·威廉斯强调哲学必须直面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他批判以往哲学回避现实,特别是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以恶劣的方式将生活简单化,忽视了个人情感、规划和运气对伦理生活的影响。他通过对功利主义后果论结构的分析,指出其中所包含的消极责任特征,批判功利主义忽视了个人分离性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完整性的破坏。威廉斯强调个人是情感需要、功利偏好和理性能力的综合体,主张应该从人的主体自身出发去思考道德问题,认为重要问题是人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我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威廉斯的批判是强有力的,对功利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个人完整性 后果论 消极责任 不偏不倚 功利主义
下载PDF
伯纳德·威廉斯羞耻道德论的情感维度及其限度
10
作者 李习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3-17,共5页
威廉斯认为他同时代的道德哲学家们对道德的理性主义假设是一种谬误,为此,他试图构建一种基于"羞耻"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一方面,威廉斯深入考察了古希腊伦理思想中的羞耻文化,并与现代道德哲学中的"罪责"进行对比,... 威廉斯认为他同时代的道德哲学家们对道德的理性主义假设是一种谬误,为此,他试图构建一种基于"羞耻"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一方面,威廉斯深入考察了古希腊伦理思想中的羞耻文化,并与现代道德哲学中的"罪责"进行对比,尝试将道德的基础建立在"羞耻"这一人类普遍的道德情感之上。此外,他进一步将"羞耻"推广到公共生活领域,围绕社会正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试图证明"羞耻"亦是公共道德的重要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往往非常复杂,"羞耻"与"罪责"两个概念所涵摄的话语空间并非像威廉斯所强调的那样泾渭分明;而完全排斥理性,羞耻的情感也很难单独成为道德稳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哲学 伯纳德·威廉斯 羞耻 情感
下载PDF
论伯纳德·威廉斯的道德相对主义
11
作者 云兵兵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9-14,共6页
相对主义者将一个群体的价值判断仅仅看作适用于这个群体,客观主义者认为存在对所有群体都具有普遍有效的价值判断,威廉斯认为两者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前者忽略了对其他群体的反应和关系本身也是构成伦理生活的一部分;后者建立在反思能... 相对主义者将一个群体的价值判断仅仅看作适用于这个群体,客观主义者认为存在对所有群体都具有普遍有效的价值判断,威廉斯认为两者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前者忽略了对其他群体的反应和关系本身也是构成伦理生活的一部分;后者建立在反思能获得客观性的伦理知识这一预设基础之上。威廉斯对这两者都进行了批判,进而提出了远距离相对主义。远距离相对主义认为,应该区分“实际对抗”和“名义对抗”,并采取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处理价值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远距离相对主义 实际对抗 名义对抗
下载PDF
伯纳德·威廉斯道德共同体的文学思想——以贝克特的《莫菲》为例
12
作者 宋薇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26,149,150,共11页
伯纳德·威廉斯以古希腊悲剧和荷马史诗为蓝本发现必然和偶然、个体和传统、历史与当下之间的张力,以文学想象的道德图景讲述了关于道德共同体的故事,即以文学想象为介质,构建了承认个体道德感知、兼具公共道德原则、追求道德价值... 伯纳德·威廉斯以古希腊悲剧和荷马史诗为蓝本发现必然和偶然、个体和传统、历史与当下之间的张力,以文学想象的道德图景讲述了关于道德共同体的故事,即以文学想象为介质,构建了承认个体道德感知、兼具公共道德原则、追求道德价值共识的道德共同体。这一道德共同体展现了界于文学经验与哲学理论之间的文学阐释范式,以此来分析贝克特的小说《莫菲》,能够系统呈现威廉斯的文学思想:第一,在伦理学维度上,文学是使个体积极置身于必然性之中的共同体实践;第二,在政治哲学维度上,文学是个体与传统价值对话协商的公共开放领域;第三,在存在论维度上,文学是以日常经验呈现人类生活的共识载体。由此,文学成为共同体理念的美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道德共同体 文学思想 贝克特 《莫菲》
原文传递
伯纳德·威廉斯“伦理困境”观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肖泉 《前沿》 2017年第3期54-57,共4页
伯纳德·威廉斯在《价值的冲突》一文中,从产生根源、基本特征、表现形式等方面阐发了有关"伦理困境"的基本观点,最终得出"伦理困境"不一定是病态,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普遍现象的结论。威廉斯... 伯纳德·威廉斯在《价值的冲突》一文中,从产生根源、基本特征、表现形式等方面阐发了有关"伦理困境"的基本观点,最终得出"伦理困境"不一定是病态,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普遍现象的结论。威廉斯的伦理困境理论自成体系,但同时又是他的道德运气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使道德免于受到运气的影响这一目的必定是一个很令人失望的目的"的核心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伦理困境 道德运气
原文传递
威廉斯论道德相对主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犇群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5期101-116,共16页
伯纳德·威廉斯提出过一套名为"距离的相对主义"的理论,认为"我们"应该悬置对于遥远的古代或者未来生活的道德判断,因为"我们"无法转投到古代或者未来的道德系统中生活,因而与它们只处于"名义... 伯纳德·威廉斯提出过一套名为"距离的相对主义"的理论,认为"我们"应该悬置对于遥远的古代或者未来生活的道德判断,因为"我们"无法转投到古代或者未来的道德系统中生活,因而与它们只处于"名义上的对抗"。结合威廉斯"内在理由"的主张,系统地重构出他对于"距离的相对主义"的论证,由此可以发现,威廉斯对"名义上的对抗"这一相对主义适用条件的刻画,并不足以保证相对主义只适用于古代或者未来的道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距离的相对主义 名义上的对抗 内在理由 道德相对主义
下载PDF
羞耻和罪责在伦理学中的二分研究——对威廉斯羞耻道德论的分析与评论
15
作者 李习羽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4-37,共4页
威廉斯认为现代道德哲学中的罪责概念会使我们误解自己的生活,只有引入对羞耻的理解,才能使人良性地生活。这种构建虽然使“羞耻”进入伦理学的评估范畴,并让基于理性主义假设的各种道德理论关注人的情感经验,但威廉斯为了构建羞耻这一... 威廉斯认为现代道德哲学中的罪责概念会使我们误解自己的生活,只有引入对羞耻的理解,才能使人良性地生活。这种构建虽然使“羞耻”进入伦理学的评估范畴,并让基于理性主义假设的各种道德理论关注人的情感经验,但威廉斯为了构建羞耻这一道德情感,将羞耻与罪责强制性地分开,在事实层面上忽略了罪责与羞耻相关的情况,也忽视了两者需要统一理解的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羞耻 罪责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下载PDF
内在理由与伦理生活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向东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2,共12页
道德评价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道德理性主义的盛行往往使得道德评价的复杂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伯纳德·威廉斯提出的内在理由概念可以恰当地被理解为特别针对道德评价,对道德理性主义提出了一个重要挑战。面对对威廉斯的内... 道德评价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道德理性主义的盛行往往使得道德评价的复杂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伯纳德·威廉斯提出的内在理由概念可以恰当地被理解为特别针对道德评价,对道德理性主义提出了一个重要挑战。面对对威廉斯的内在理由概念的某些重要批评,需要澄清和捍卫这个概念,在此基础上揭示它对于我们理解伦理生活的本质的一些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道德评价 内在理由 伯纳德·威廉斯
下载PDF
威廉斯的道德自我沉溺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道德教育改革的启示
17
作者 傅维利 《高等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3,共7页
伯纳德·威廉斯把人的道德行为动机分为两阶,并认为若个体仅仅关注强化或维护自我道德形象的二阶目标就会导致道德自我沉溺。威廉斯的道德自我沉溺理论颇有新意,但存在两个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应当认识到:群体中人的一阶目标与二... 伯纳德·威廉斯把人的道德行为动机分为两阶,并认为若个体仅仅关注强化或维护自我道德形象的二阶目标就会导致道德自我沉溺。威廉斯的道德自我沉溺理论颇有新意,但存在两个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应当认识到:群体中人的一阶目标与二阶目标的构成关系存在从低到高的序列性发展形态;道德自我沉溺是内外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以上认识,解决我国道德教育中的相关问题,应改革现行的评优表彰制度,逐步剔除其中容易引发学生出现道德自我沉溺倾向的外在诱导因素;改革现行的道德动机教育目标和方式,引导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道德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威廉斯 道德 自我沉溺 道德动机 表奖制度
原文传递
道德:伦理学导论
18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内容介绍伯纳德·威廉斯斤(Bernard Williams,1929-2003年),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伦理学、知识论、心灵哲学与政治哲学。威廉斯对功利主义和康德伦理学的批判,... 内容介绍伯纳德·威廉斯斤(Bernard Williams,1929-2003年),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伦理学、知识论、心灵哲学与政治哲学。威廉斯对功利主义和康德伦理学的批判,以及对道德和道德要求的本质的探究,主导了近四十年来关于西方伦理理论的思考。其主要著作有《道德:伦理学导论》《道德运气》《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羞耻与必然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运气 西方伦理 伯纳德·威廉斯 康德伦理学 哲学与政治 伦理学导论 功利主义 牛津大学
原文传递
内在理由与伦理生活
19
作者 徐向东 《浙江伦理学论坛》 2015年第1期55-80,1-3,共27页
道德评价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一个重要作用,但道德理性主义的盛行往往使得道德评价的复杂性本身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伯纳德·威廉斯提出的内在理由概念可以被理解为特别针对道德评价对道德理性主义提出了一个重要挑战。然而,威廉斯的... 道德评价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一个重要作用,但道德理性主义的盛行往往使得道德评价的复杂性本身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伯纳德·威廉斯提出的内在理由概念可以被理解为特别针对道德评价对道德理性主义提出了一个重要挑战。然而,威廉斯的观点也招致了一些重要批评。本文旨在面对这些批评来澄清和捍卫威廉斯的内在理由概念,在此基础上揭示它对于我们理解伦理生活的本质的一些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道德评价 内在理由 伯纳德·威廉斯
原文传递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
20
作者 刘玮(译) 《中国哲学年鉴》 2018年第1期372-373,共2页
该著追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留下的明显线索,即在城邦结构和灵魂结构之间的类比,重新反思了它的核心主题,以及这个线索的本质和目的,并将此类比置于古代修辞理论和当时的思想竞争这两个大背景之中。作者挑战了利奥·施特劳斯、伯... 该著追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留下的明显线索,即在城邦结构和灵魂结构之间的类比,重新反思了它的核心主题,以及这个线索的本质和目的,并将此类比置于古代修辞理论和当时的思想竞争这两个大背景之中。作者挑战了利奥·施特劳斯、伯纳德·威廉斯、乔纳森·李尔的诠释,颇有说服力地向读者揭示了城邦与灵魂的关系以及僭主政治与哲学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国》 伯纳德·威廉斯 僭主政治 核心主题 施特劳斯 修辞理论 城邦 乔纳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