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伯舒替尼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萌 申星 +5 位作者 邢爽 熊国林 欧红玲 罗庆良 王欣茹 余祖胤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89,306,共6页
目的探讨伯舒替尼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HL-60、THP-1和U937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伯舒替尼0~20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伯舒替尼0~5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72... 目的探讨伯舒替尼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HL-60、THP-1和U937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伯舒替尼0~20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伯舒替尼0~5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CD11b表达;伯舒替尼0~10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72 h,胱天蛋白酶(caspase)广谱抑制剂benzyloxy-carbonyl-Val-Ala-Asp-fluoromethyl-ketone(Z-VAD-FMK)预处理1 h后加入伯舒替尼处理U937细胞48 h,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不同浓度伯舒替尼(0~5μmol/L)分别处理HL-60和U937细胞24 h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C/EBPβ、P21和c-Myc以及凋亡相关分子Mcl-1、Bax和Caspase 3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伯舒替尼剂量依赖性抑制AML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伯舒替尼处理AML细胞72 h后,细胞CD11b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伯舒替尼处理HL-60细胞有效上调C/EBPβ和P21的蛋白表达水平,引起U937细胞Mcl-1表达降低和Bax表达增强,并激活caspase 3,而Z-VAD-FMK预处理U937细胞显著抑制伯舒替尼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伯舒替尼可有效抑制AML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促进其凋亡,可作为有效治疗AML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舒替尼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伯舒替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建洪 黄红萍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57-1360,共4页
伯舒替尼为一种强效的蛋白激酶Src/Abl双重抑制剂,2012年9月4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本文对伯舒替尼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安全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伯舒替尼 蛋白激酶抑制剂 SRC ABL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药理作用 临床评价
原文传递
伯舒替尼的药理研究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戴一 贾晓益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1-246,共6页
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一造血系统疾病,与融合基因Bcr-Abl相关,尽管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但部分患者出现耐药或不能耐受。伯舒替尼为Src和Abl激酶的双重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慢性髓性... 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一造血系统疾病,与融合基因Bcr-Abl相关,尽管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但部分患者出现耐药或不能耐受。伯舒替尼为Src和Abl激酶的双重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对一些实体瘤也有效。本文综述了其药理作用、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及不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舒替尼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实体瘤 基因 abl SIC族激酶类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伯舒替尼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洪 王英利 刘统斌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6-1088,共3页
2-甲氧基-5-硝基苯酚经异丙基保护酚羟基及硝基还原制得3-异丙氧基-4-甲氧基苯胺(3),与3-乙氧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缩合后,以Dowtherm A为溶剂,经Gould-Jacobs环合后再经POCl3氯代、与2,4-二氯-5-甲氧基苯胺作用得7-异丙氧基-6-甲氧基-4-... 2-甲氧基-5-硝基苯酚经异丙基保护酚羟基及硝基还原制得3-异丙氧基-4-甲氧基苯胺(3),与3-乙氧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缩合后,以Dowtherm A为溶剂,经Gould-Jacobs环合后再经POCl3氯代、与2,4-二氯-5-甲氧基苯胺作用得7-异丙氧基-6-甲氧基-4-(2,4-二氯-5-甲氧基苯胺基)-3-氰基喹啉,最后经氢溴酸脱异丙基、1-溴3-氯丙烷取代及引入甲基哌嗪得伯舒替尼,总收率约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舒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抗肿瘤药 合成
原文传递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胡胜 李东杰 +3 位作者 谭新骥 谷杰 陈明泉 张晓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79-1187,共9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由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1/PKD2基因突变引起,以双肾多发、进行性增大的囊肿为主要表现,可同时伴有肾小球滤...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由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1/PKD2基因突变引起,以双肾多发、进行性增大的囊肿为主要表现,可同时伴有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高血压、肝囊肿及脑动脉瘤,约45%的患者在60岁之前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ADPKD基因测序可用于临床特征不典型、没有阳性家族史、影像学表现不明显的患者。在ADPKD阳性的家系中,影像学检查是诊断ADPKD的主要手段。按身高调整后的肾总体积(height-adjusted total kidney volume,htTKV)和肾增长率是目前常用的监测ADPKD进展和判断预后的指标。ADPKD暂无终止其疾病进展的有效治疗措施。ADPKD治疗药物托伐普坦和伯舒替尼能延缓htTKV的增加,已在欧美等地区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囊肿 终末期肾衰竭 托伐普坦 伯舒替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