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酰胺对果蝇的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振 蔡智鸣 +3 位作者 张欣文 赵佳 张前龙 厉曙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对黑腹果蝇遗传毒性及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经口喂饲Oregon-K雄蝇不同浓度的丙烯酰胺,染毒后从各浓度组中随机取出50只,分别与Basc雌处女蝇以1∶2的比例放在培养管中交配,2d后为第Ⅰ窝,将雄蝇取出后与另外...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对黑腹果蝇遗传毒性及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经口喂饲Oregon-K雄蝇不同浓度的丙烯酰胺,染毒后从各浓度组中随机取出50只,分别与Basc雌处女蝇以1∶2的比例放在培养管中交配,2d后为第Ⅰ窝,将雄蝇取出后与另外2只处女蝇交配3 d后为第Ⅱ窝,再将雄蝇取出后与另外2只处女蝇交配3 d后为第Ⅲ窝。从每管子一代中随机取出20只肾型红眼雌蝇,分别与2只棒眼雄蝇交配,至F2代孵出并观察记录结果。结果每100 ml分别含丙烯酰胺0.5 mg、1.0 mg、2.0 mg的培养基喂饲3 d的Oregon-K雄蝇的生殖细胞均有明显的致突变现象。分窝(2,3,3 d)实验表明,丙烯酰胺对果蝇各阶段生殖细胞均有致突变作用,对精母细胞阶段损害较明显。结论丙烯酰胺对果蝇,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须作进一步研究,以确定丙烯酰胺对人类的此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黑腹果蝇 伴性隐性致死实验
下载PDF
DBP、DOP对黑腹果蝇生存天数的影响及遗传毒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厉曙光 杨科峰 +1 位作者 蔡智鸣 赵文红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197,共1页
[目的 ]采用黑腹果蝇的生存实验及伴性隐性致死实验(SLRL)研究环境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对果蝇生存天数的影响及遗传毒性。 [方法 ]①果蝇生存实验 :收集 8h内羽化而未交配的果蝇 ,用乙醚麻醉后雌雄分... [目的 ]采用黑腹果蝇的生存实验及伴性隐性致死实验(SLRL)研究环境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对果蝇生存天数的影响及遗传毒性。 [方法 ]①果蝇生存实验 :收集 8h内羽化而未交配的果蝇 ,用乙醚麻醉后雌雄分组 ,每个试验组雌、雄果蝇各 2 0 0只 ,共 6个DBP与DOP等量混合的浓度组。每 2d记录果蝇的存活数、死亡数 ,每 4d更换一次培养基 ,一直观察到果蝇全部死亡 ,统计半数死亡天数。全部果蝇存活总天数的均数为平均寿命 ;最后 10只死亡果蝇的生存天数均值为平均最高寿命。②SLRL :以不同浓度受试物喂饲雄蝇 3d ,染毒后从各浓度组随机取出OregonK雄蝇 40只 ,与Basc雌蝇以 1∶3的比例分别交配 ,第 1d ,2d为第Ⅰ窝 ,第3d ,4d ,5d为第Ⅱ窝 ,第 6d ,7d ,8d为第Ⅲ窝。从每管的子一代中随机取出 2 0只肾型红眼雄蝇 ,分别与 3只棒眼雌蝇交配 ,至F2 代孵出观察结果。 [结果 ]雌蝇和雄蝇摄入含DBP与DOP等量混合的培养基后 ,从 0 0 2 %浓度组开始 ,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平均最高寿命均有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雄蝇的平均寿命从 0 0 1%浓度组起就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平均寿命、平均最高寿命随着浓度的增高逐渐缩短 ,呈现出良好的剂量 反应关系。在SLRL中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毒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果蝇生存实验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实验
下载PDF
DBP & DEHP混合物对黑腹果蝇的遗传毒性
3
作者 张晶 厉曙光 +1 位作者 张欣文 马丽雅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采用果蝇伴性隐性致死实验(Sex-Linked Recessive Lethal Test,SLRL Test),对酞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酞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athalate,DEHP)进行遗传毒性研究。方法用以1∶5混合的3个不同浓... 目的采用果蝇伴性隐性致死实验(Sex-Linked Recessive Lethal Test,SLRL Test),对酞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酞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athalate,DEHP)进行遗传毒性研究。方法用以1∶5混合的3个不同浓度DBP&DEHP染毒物对果蝇进行喂饲,染毒浓度分别为0.125、1和8 g/L。观察DBP&DEHP对SLRL实验不同阶段生殖细胞的致突变作用结果和雄蝇各生殖阶段不育率的影响。结果0.125 g/L浓度组第Ⅱ窝、1 g/L浓度组第Ⅱ、Ⅲ窝及8 g/L浓度组各阶段的突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Ⅱ窝的致死突变率与受试浓度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而较高的2个浓度组亲代及F1代的不育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P<0.01)。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结果提示DBP&DEHP对果蝇生殖细胞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 黑腹果蝇 伴性隐性致死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