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手术后联合靶免治疗的患者报告结局(PROs)
1
作者 王晶晶 余建 +2 位作者 高月 张进 侯国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53-0056,共4页
调查原发性肝癌(HCC)伴门脉癌栓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为预防复发接受靶免治疗患者的患者报告结局(PROs),重视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12月HCC伴门脉癌栓术后联合靶免治疗11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 调查原发性肝癌(HCC)伴门脉癌栓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为预防复发接受靶免治疗患者的患者报告结局(PROs),重视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12月HCC伴门脉癌栓术后联合靶免治疗11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EORTC QLQ-HCC18)在患者治疗后的1、3、6个月由专人电话随访。结果 (1)EORTC-QLQ-C30量表:功能领域中的身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症状领域中的疼痛、疲乏、恶心呕吐症状;单一条目中胃口、腹泻状况和健康状况均是用药初期症状较重,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症状逐渐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ORTC-QLQ-HCC18量表:患者营养状况和疲乏状况均为逆向评分,得分越低说明症状越轻,较开始用药时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危易复发联合多种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在关注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更要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能忽略靶免治疗的特异性及患者的自身差异性,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伴门脉癌栓 靶免治疗 患者报告结局 生存质量
下载PDF
DEB-TACE联合3D-CRT治疗巨块型肝癌伴门脉癌栓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春宁 刘瑞娟 +2 位作者 麦大海 黄逸生 林华明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0期177-180,185,共5页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栓塞(drug-carrying microsphere embolization, DEB-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治疗巨块型肝癌伴门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的...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栓塞(drug-carrying microsphere embolization, DEB-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治疗巨块型肝癌伴门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的巨块型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4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DEB-TACE治疗,研究组采用3D-CRT联合DEB-TACE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侵犯门静脉管壁发生率(60.00%)、不良反应率(20.0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5.104,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血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12、18个月和24个月,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巨块型肝癌伴门脉癌栓的治疗过程中,3D-CRT联合DEB-TACE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发展力,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块型肝伴门脉癌栓 DEB-TAC 3D-CRT 疗效 临床研究
下载PDF
P53灌注栓塞联合中医药治疗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杰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1期173-174,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与观察,研究P53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肝动脉灌注疗法介入对伴门脉癌栓肝癌的影响,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新途径。方法:研究组26例,采用P53肝动脉灌注、TACE、中医药组配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26例,...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与观察,研究P53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肝动脉灌注疗法介入对伴门脉癌栓肝癌的影响,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新途径。方法:研究组26例,采用P53肝动脉灌注、TACE、中医药组配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26例,仅采用TACE与中医药组结合的治疗方法;并观察两组患者病灶变化、症状缓解程度、生存率、并发症等情况变化。结果:采用P53灌注栓塞介入联合中医药治疗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与仅采用TACE与中医药组结合的治疗方法比较,在抗肿瘤的效果、术后随访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介入对伴门脉癌栓患者实施灌注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此方法有利于提高TACE治疗伴PVTT的HCC患者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灌注 中药联合 伴门脉癌栓 原发性肝
下载PDF
HBV相关HPC伴PVTT患者癌栓仅侵犯分支微创治疗的分析
4
作者 李梦阁 赵亚林 +2 位作者 刘晓利 党志博 杨志云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HBV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HPC)伴门脉癌栓(PVTT)患者1年内发生死亡组与未发生死亡组的临床检测指标及影响学显示的癌栓所处部位,观察癌栓所处部位的不同对1年生存率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确诊为HBV相关HPC伴P... 目的分析比较HBV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HPC)伴门脉癌栓(PVTT)患者1年内发生死亡组与未发生死亡组的临床检测指标及影响学显示的癌栓所处部位,观察癌栓所处部位的不同对1年生存率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确诊为HBV相关HPC伴PVTT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91例,随访患者自确诊后一年内是否存活及存活时间,采集患者临床信息,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多因素回归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微创治疗及癌栓部位对HBV相关HPC癌伴PVTT的一年的生存率均有影响(P=0.003&P=0.0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微创治疗与癌栓部位存在交互作用,P=0.001 HR=1.086,95%CI(1.034,1.141)。采用不同的微创治疗对癌栓部位仅侵犯分支的HBV相关HPC伴PVTT的患者的1年内的生存有影响,其中采用射频联合TACE治疗效果最佳。不同的微创治疗对癌栓部位仅侵犯主干和侵犯分支+主干的患者的1年生存没有影响。结论癌栓仅侵犯分支的HBV相关原发性肝癌伴PVTT患者是采用微创治疗的优势人群,且联合应用射频和TACE效果优于单独单独应用射频、T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门脉癌栓 部位 微创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