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p32缺失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1
作者 郭睿 沈旭星 +4 位作者 夏园 金媛媛 李建勇 陈丽娟 仇海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773,共6页
目的:分析1p32缺失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4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遗传学特征,尤其是1号染色体遗传学异常中的1p32缺失,分析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目的:分析1p32缺失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4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遗传学特征,尤其是1号染色体遗传学异常中的1p32缺失,分析患者的生存及预后。结果:341例初诊MM患者中,1p32缺失阳性患者占7.0%(24/341),伴有1p32缺失的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显著短于不伴有1p32缺失患者(P<0.001),总生存(OS)同样更短(P<0.001)。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1p32缺失是影响MM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伴有1q21扩增和1p32缺失,即“1号染色体双打击”MM患者的PFS及OS相较于仅有1q21扩增或仅有1p32缺失MM患者更差(PFS:P<0.001;OS:P<0.001)。结论:1p32缺失是影响MM患者PFS及OS的独立危险因素,1p32缺失应广泛应用于初诊MM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1p32缺失 预后
下载PDF
伴17P缺失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彦 克晓燕 +5 位作者 王晶 王艳芳 董菲 田磊 万伟 景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染色体17P缺失del(17p)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新发MM患者,用原位免疫荧光杂交法(FISH)和G显带技术检测患者骨髓染色体异常;伴de... 目的:探讨伴有染色体17P缺失del(17p)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新发MM患者,用原位免疫荧光杂交法(FISH)和G显带技术检测患者骨髓染色体异常;伴del(17p)的MM患者诱导治疗分为无硼替佐米化疗(VAD、CHOP)组和含硼替佐米化疗(PAD、PCD)组。部分伴软组织肿块患者接受50 Gy局部放疗。疗效标准采用IMWG的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总体反应率(ORR)为(CR+VGPR+PR)。无疾病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统计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结果:用FISH和G显带技术共检测122例病例,染色体异常60例(60/122),del(17P)13例(13/122)。del(17P)患者中位年龄59岁,男女比例8∶5,IgG型占61.3%(8/13),软组织肿块发生率58.3%(7/13),同时合并其它染色体异常53.8%(7/13),与13q14缺失(D13S319和/或RB1)合并30.8%(4/13),与1q21+合并23.1%(3/13)。可评价疗效13例,无硼替佐米化疗组(n=6)和硼替佐米化疗组(n=7)的ORR分别为33.3%和100.0%,VGPR分别为0%和57.1%,PR分别为33.3%和42.9%,PD分别为50.0%比0%,(P=0.042)。放疗4例(2例诊断时,2例复发期),均未见有疗效。中位随访14(2.0-40)个月,中位PFS(95%CI 0.9-11.1)6个月,中位OS 21(95%CI 9.0-33.0)个月。无硼替佐米化疗组和含硼替佐米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8(95%CI 3.4-16.6)个月和未达到此效果,(P=0.017)。结论:del(17p)约占新诊断MM的10.7%,易合并软组织肿块,易与del(13q14)和1q21+合并出现,无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疗效差,患者对放疗不敏感,生存期短;硼替佐米可以改善缓解率和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p缺失 伴17p缺失多发性骨髓瘤 软组织浆细胞 放疗 化疗
下载PDF
1p缺失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郭沙 龚珊 +1 位作者 张瑞 曲建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9053-9059,共7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终末分化的B细胞恶性肿瘤,被广泛认为是无法治愈的,因为许多患者要么产生了耐药性,要么最终复发。为了制定精确有效的治疗策略,我们必须了解MM的发病机制。在本综述中,我们描述了一些肿瘤抑制因子在1p缺失中丢失或下... 多发性骨髓瘤(MM)是终末分化的B细胞恶性肿瘤,被广泛认为是无法治愈的,因为许多患者要么产生了耐药性,要么最终复发。为了制定精确有效的治疗策略,我们必须了解MM的发病机制。在本综述中,我们描述了一些肿瘤抑制因子在1p缺失中丢失或下调,总结了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希望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促进未来治疗方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1p缺失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硼替佐米治疗伴P53缺失的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东梅 陈园园 +3 位作者 孟真 张永晓 郭素青 李英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1227,共7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治疗伴P53缺失的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新发MM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G显带技术和原位荧光杂交方法(FISH)检测患者染色体核型和基...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治疗伴P53缺失的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新发MM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G显带技术和原位荧光杂交方法(FISH)检测患者染色体核型和基因(P53缺失、1q21扩增、IgH重排)情况;对MM患者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4个疗程后,分析伴P53缺失的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远期生存情况。结果:186例MM患者中,检出单纯P53缺失者14例,合并1q21扩增者(A组)11例,合并t(14;16)者(B组)7例,合并t(4;14)者(C组)9例。伴有P53缺失的27例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可以评价,3组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27.27%、28.57%和33.33%,总有效率(ORR%)分别为54.54%、57.14%和55.56%,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分别为26.15±12.53、36.57±16.80和33.56±15.99个月,无事件生存期分别为22.82±12.71、29.79±14.25和24.97±13.95个月,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1,P=0.046)。伴1q21扩增的双打击骨髓瘤患者的总生存期较仅P53缺失的MM患者明显缩短(P=0.027),无事件生存期较仅P53缺失的MM患者也缩短,但无统计学差异(P=0.157);伴t(14;16)和伴t(4;14)的双打击骨髓瘤患者的总生存期较仅P53缺失的MM患者缩短,但无统计学差异(P=0.871,P=0.276),无事件生存期较仅P53缺失的MM患者亦缩短,均无统计学差异(P=0.955,P=0.379)。结论:P53缺失合并1q21扩增的双打击骨髓瘤更容易早期复发,患者总生存期短,预后差,是对MM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的遗传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硼替佐米 p53缺失 化疗
下载PDF
17号染色体缺失与乳酸脱氢酶相关性研究及其对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路 周芙玲 +11 位作者 左学兰 刘尚勤 陈飞 肖晖 何莉 邵亮 汪英颖 周怡 刘明辉 吴江 罗琳 熊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del(17p13)(TP53)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56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骨髓标本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统计软件采用SPSS 19.0,研... 目的:分析del(17p13)(TP53)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56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骨髓标本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统计软件采用SPSS 19.0,研究del(17p13)与临床基本资料间的关系使用卡方检验,与实验室检查指标间的关系使用t检验。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结果: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del(17p13)缺失的检出率为21.43%。Del(17p13)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相关联(P=0.034),与性别、年龄、分型、D-S分期、ISS分期、血小板、白蛋白、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血钙、骨髓瘤细胞比例无关。Del(17p13)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较未缺失者显著缩短(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del(17p13)与部分临床特征相关,del(17p13)的MM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荧光原位杂交 del(17p13)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伴TP53缺失的多发性骨髓瘤:存在与预后相关的细胞遗传异质性
6
作者 Hao S Lin P +2 位作者 Medeiros L J 杨海玉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1-811,共1页
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和分子方面具有较高的异质性,患者总生存期较长,可靠的风险分层方案对于评估其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TP53缺失(ATP53)是已知的与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差相关的高风险因素,有学者研究90例伴ATP53的多发性骨髓... 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和分子方面具有较高的异质性,患者总生存期较长,可靠的风险分层方案对于评估其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TP53缺失(ATP53)是已知的与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差相关的高风险因素,有学者研究90例伴ATP53的多发性骨髓瘤,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IgH、RB1、CKS1B等基因突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遗传异质性 p53缺失 预后相关 荧光原位杂交法 细胞 风险因素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miRNA-720、miR-17-3p及miR-215-5p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闫薛 张巍 +1 位作者 张婷 师锦宁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552-1556,1560,共6页
目的:探讨miRNA-720、miR-17-3p及miR-215-5p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提取100例MM患者(病例组)和10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miRNA-720、miR-17-3p及miR-215-5p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量... 目的:探讨miRNA-720、miR-17-3p及miR-215-5p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提取100例MM患者(病例组)和10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miRNA-720、miR-17-3p及miR-215-5p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三种不同基因相对表达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miRNA-720、miR-17-3p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miR-215-5p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miR-17-3p相对表达量与ISS分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miR-215-5p相对表达量与血红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miRNA-720高表达患者初次化疗有效率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血清miR-215-5p低表达患者初次化疗有效率低于高表达患者(P<0.05);miRNA-720及miR-17-3p低表达和miR-215-5p高表达患者生存情况较好(P<0.05)。结论:miRNA-720、miR-17-3p及miR-215-5p可能与MM密切相关,可作为MM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miRNA-720 miR-17-3p miR-215-5p 预后
下载PDF
血浆miR-17-3p对初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总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邹永刚 魏建仝 +1 位作者 陈兴超 钱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8期2255-2259,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miR-17-3p对初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总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初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MM组,并选择同期80例体检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miR-17-3p,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 目的 探讨血浆miR-17-3p对初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总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初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MM组,并选择同期80例体检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miR-17-3p,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β微球蛋白(β-MG),血浆清蛋白(ALB)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MM患者间miR-17-3p水平。分析MM组患者miR-17-3p水平与IgA、IgG、β-MG、ALB的相关性。对所有MM患者随访3年,根据存活状态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浆miR-17-3p水平。根据MM组患者miR-17-3p平均值分为miR-17-3p高表达组和miR-17-3p低表达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IgA、IgG、β-MG、ALB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累积生存期。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MM组ALB水平更低,而miR-17-3p、IgA、IgG、β-MG水平更高(P<0.05)。随着MM组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上升,患者miR-17-3p水平也有所上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组患者miR-17-3p水平与ALB呈负相关,而与IgA、IgG、β-MG呈正相关(P<0.05)。相较于存活组,死亡组miR-17-3p水平更高(P<0.05);miR-17-3p高表达组与miR-17-3p低表达组在ISS分期的构成比、IgA、IgG、β-MG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7-3p高表达组及miR-17-3p低表达组累积生存期分别为(26.83±1.20)、(33.03±0.6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患者血浆miR-17-3p水平显著上升,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浆miR-17-3p高表达患者可能生存情况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3p 血浆 老年 多发性骨髓 预后
下载PDF
miR-17-3p、NLR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罗林香 姚建军 蔡云峰 《浙江实用医学》 2022年第1期33-35,57,共4页
目的探讨miR-17-3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在浙江衢化医院就诊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组,另选取同时期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miR... 目的探讨miR-17-3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在浙江衢化医院就诊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组,另选取同时期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miR-17-3p、NLR水平,并评估这两种指标在MM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组血浆miR-17-3p、NLR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7-3p及NLR诊断MM的AUC分别为0.890、0.830,灵敏度分别为71.2%、60.0%,特异度分别为97.5%、96.2%。结论miR-17-3p、NLR水平升高,对多发性骨髓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miR-17-3p NLR 诊断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p16及p15基因纯合子缺失及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利红 戴红 +5 位作者 陈世伦 朱嘉芷 陈文明 刘敬忠 肖白 谭淑珍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04-605,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p16基因 p15基因 纯合子缺失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miR-17-3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海军 王莉莉 +1 位作者 李言飞 孙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6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浆miR-17-3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0例MM患者为MM组,30例其他血液疾病患者为非MM组,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分析MM患者血浆...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浆miR-17-3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0例MM患者为MM组,30例其他血液疾病患者为非MM组,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分析MM患者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均值3.125为临界值,将MM患者分为高表达(miR-17-3p≥3.125)组43例和低表达(miR-17-3p<3.125)组47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不同miR-17-3p相对表达量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MM组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3.125±0.710)高于非MM组(1.205±0.353)和对照组(1.146±0.261)(P<0.05),非MM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分期Ⅲ期MM患者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3.707±0.715)高于Ⅱ期(3.079±0.713)和Ⅰ期(2.915±0.708)患者(P<0.05),Ⅱ期患者高于Ⅰ期患者(P<0.05),不同年龄、性别、DS分期、诊断分型、血清乳酸脱氢酶、血钙及血红蛋白水平患者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25.6%)低于低表达组(65.9%)(P<0.05)。结论MM患者血浆miR-17-3p表达升高,与ISS分期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有可能成为新的MM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miR-17-3p 预后 分期
原文传递
胞浆轻链免疫荧光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del(17p13)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陆秀盼 陈丽娟 +3 位作者 史青林 仇海荣 李建勇 郭睿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应用胞浆轻链免疫荧光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cytoplasmic light chain immunofluorescence wit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cIg-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并分析del(17p13)与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newly di... 目的应用胞浆轻链免疫荧光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cytoplasmic light chain immunofluorescence wit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cIg-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并分析del(17p13)与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NDMM)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关系、治疗反应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98例NDMM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Ig-FISH技术,采用特异性探针(TP53)对其骨髓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其染色体异常情况,并与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98例NDMM患者中,共发现19例(9.6%)存在del(17p13),伴有del(17p13)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较不伴有del(17p13)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el(17p13)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硼替佐米为主方案与非硼替佐米为主方案相比,其OS和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S:P=0.873;PFS:P=0.610)。结论cIg-FISH技术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核型异常的技术。del(17p13)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良的预后因素,硼替佐米不能改善伴有del(17p13)的生存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del(17p) 预后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微小RNA-17-5p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向谱 刘丽娜 +2 位作者 刘玉章 崔玉山 房佰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2357-2362,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微小RNA(miR)-17-5p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就诊的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MM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逆转录聚合...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微小RNA(miR)-17-5p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就诊的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MM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血浆循环miR-17-5p和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17-5p的表达量。其中MM组患者分为初诊未治MM(NDMM)组、完全缓解MM(CRMM)组以及复发难治MM(RRMM)组。分析各组miR-17-5p的表达差异;用相关性分析评估NDMM患者的血浆miR-17-5p与血清M蛋白和骨髓浆细胞比例之间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miR-17-5p作为MM诊断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过表达或敲低miR-17-5p的表达后,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miR-17-5P对MM细胞系增殖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体内检测miR-17-5p对MM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纳入MGUS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MM患者92例,其中男54例、女38例;MM患者中,NDMM组22例、CRMM组11例、RRMM组59例。NDMM组和RRMM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17-5p的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1.37(0.47,4.87)、2.68(1.02,5.02)比1.00(1.00,1.00),均P<0.05],且血浆miR-17-5p的表达水平也高于健康对照组[1.85(0.92,3.51)、2.79(1.22,5.04)比1.00(1.00,1.00),均P<0.05];miR-17-5p在KMS-11、RPMI-8226、H929、MM-1R、U266B1等MM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3.96±0.68、1.58±0.32、3.51±0.55、5.08±0.76、3.22±0.75比1.00±0,均P<0.05);血浆miR-17-5p表达与血清M蛋白和骨髓浆细胞比例均呈正相关(r=0.50,P<0.05;r=0.60,P<0.01);ROC曲线显示血浆miR-17-5p作为诊断MM的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特异度为0.591,灵敏度为0.900(ROC曲线下面积=0.74,cut-off值为0.491);CCK-8结果提示miR-17-5p过表达使RPMI-8226和NCI-H929等MM细胞系72 h的增殖较对照组增高(1.37±0.11比1.07±0.09,2.14±0.09比1.82±0.11,均P<0.05),miR-17-5p低表达使NCI-H929和MM-1R等MM细胞系72 h的增殖较对照组降低(1.38±0.09比1.83±0.11,1.45±0.10比1.73±0.09,均P<0.05)。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提示,miR-17-5p过表达组肿瘤体积大于对照组[(1865±181)比(1389±227)mm^(3),P<0.05],miR-17-5p低表达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1006±171)比(1389±227)mm^(3),P<0.05]。结论miR-17-5p可能作为MM疾病发展状态相关的血浆分子标志物,在MM细胞系中起癌基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微小RNA-17-5p 血浆分子标志物 癌基因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涛 吴鹏强 +1 位作者 李晓明 陈燕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分析初诊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应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FISH)检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初诊MM患者146例1q21扩增及17p缺失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Ⅲ期合并1q2... 目的分析初诊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应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FISH)检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初诊MM患者146例1q21扩增及17p缺失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Ⅲ期合并1q21扩增和/或17p缺失定义为双打击MM组,共42例,非双打击MM组104例。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双打击组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血钙、骨髓浆细胞比例、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分组高危型者比例均较非双打击组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636、-3.789、-5.116,t=2.288,Z=-5.091,χ^2=32.489,均P<0.05);双打击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为(75.14±20.65)g/L,低于非双打击组的(88.21±26.31)g/L(t=-3.187,P=0.002)。146例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42.7%,非双打击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51.4%,双打击组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1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0,P<0.001)。42例双打击患者中,19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案治疗,4年生存率为12.3%,23例患者采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4年生存率为25.4%,两种治疗方法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双打击相比,双打击MM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严重,4年生存率更低,硼替佐米可能无法改善双打击MM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原位杂交 荧光 XYY染色体核型 基因 抑制 17p缺失 1q21扩增 治疗结果 预后 硼替佐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