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吕氏春秋》音乐史学价值看“伶伦作律”
1
作者 邓媛 《魅力中国》 2009年第13期143-143,共1页
本文通过对《吕氏春秋》音乐史学价值的研究推断出《吕氏春秋》中有关"伶伦作律"的记载并非是一种无稽的神话传说,它应是深得秘传,熟知掌故的吕氏门客们对一个口耳相传的远古史事"笔之于书"的追录。
关键词 吕氏春秋 音乐史学价值 伦作律
下载PDF
论秦文琛《彼岸的回声》《伶伦作乐图》中音响展开与核心音高材料的依存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宝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40,共12页
《彼岸的回声》与《伶伦作乐图》是秦文琛近年来创作的较有代表性的两部管弦乐作品。两部作品如其一贯地充分体现了作曲家描摹“声音景象”和“音响造势”的恢弘手笔,却又饶有趣味地都运用了“十声人工音阶”,以不同的音响展开手法带给... 《彼岸的回声》与《伶伦作乐图》是秦文琛近年来创作的较有代表性的两部管弦乐作品。两部作品如其一贯地充分体现了作曲家描摹“声音景象”和“音响造势”的恢弘手笔,却又饶有趣味地都运用了“十声人工音阶”,以不同的音响展开手法带给听众完全不同的音响体验。在这以音色-音响技法为主要作曲手段的作品中,“音高”与“和声”还能起到多重要的作用?是否面临此类作品时,能够将“音色—音响”问题与“和声”问题完全割裂开进行研究?文章力求以两部作品为对象,探讨音响展开与核心音高材料的依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彼岸的回声 伦作乐图 音响展开 核心音高材料
下载PDF
“伶伦作律”之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来璋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6-21,共6页
作者遵循《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关“黄帝令伶伦作为律”的记叙,进析了吹律和制律的实践探索,并依法自己动手做出了十三根律管,从而证明了,远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已由身为乐宫的伶伦制出并完善了我国的十二律的音体系。有关“... 作者遵循《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关“黄帝令伶伦作为律”的记叙,进析了吹律和制律的实践探索,并依法自己动手做出了十三根律管,从而证明了,远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已由身为乐宫的伶伦制出并完善了我国的十二律的音体系。有关“伶伦作律”的历史记载,并非是什么后人追述的神话传说,而是后人对这活生生的历史实迹的精心描绘。从此我们可以堂堂正正地把我国形成十二律的历史年代,由商、周提前到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的黄帝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作律 吹律 管律 十二律体系 中国古代音乐
下载PDF
中国音乐史学习中的学术性思考——以“伶伦作律听凤凰之鸣”为例
4
作者 饶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362-364,共3页
"伶伦作律听凤凰之鸣"出自《吕氏春秋》中的古乐篇,是讲述黄帝命乐官伶伦取竹后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的上古乐史。然而,就伶伦作律这件事,在音乐史学界均莫衷一是,歧义纷纭。其主要争论点有二,一者是认为此说为神话故事是传说... "伶伦作律听凤凰之鸣"出自《吕氏春秋》中的古乐篇,是讲述黄帝命乐官伶伦取竹后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的上古乐史。然而,就伶伦作律这件事,在音乐史学界均莫衷一是,歧义纷纭。其主要争论点有二,一者是认为此说为神话故事是传说,不足为信;其二是认为凤凰是一种代称,并非是鸟类,乃是指古琴。本文就"伶伦作律"是否可信以及凤凰之鸣是否由古琴发出一说,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伦作律 凤凰之鸣 古琴 艺术作品
下载PDF
伶伦采竹制笛定律场所考
5
作者 陈立立 《地方文化研究》 2017年第6期21-27,共7页
伶伦,又名洪崖,是黄帝乐官,曾在西山采竹制笛,确定音律。这段历史,正史无载,但野史、文人笔记和传说在民间滥觞。关于洪崖遗迹,在国内多地皆有,究竟哪一个才是真迹?值得深究。尽管三皇时期没有文字,关于伶伦的记载,是在文字出现以后对... 伶伦,又名洪崖,是黄帝乐官,曾在西山采竹制笛,确定音律。这段历史,正史无载,但野史、文人笔记和传说在民间滥觞。关于洪崖遗迹,在国内多地皆有,究竟哪一个才是真迹?值得深究。尽管三皇时期没有文字,关于伶伦的记载,是在文字出现以后对民间传说的整理。但是,在古代文献辨别的基础上,在考古成果充分利用的原则上,在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分析的视野下进行考证,还是能够考证出一个历史活动的真实情况,分辨出伶伦采竹制笛的客观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崖 西山 采竹 制笛
下载PDF
试析帝尧时期的音“律”内涵
6
作者 谭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1-15,共5页
文章从帝尧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出发,对黄帝时期伶伦制律进行剖析,结合当时音乐发展的情况,从而得到结论。帝尧时期的音"律"是通过听声定律实现,"律"的涵义有宇宙规则的特征,并与度量衡的制定,气候时节的认定互为关... 文章从帝尧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出发,对黄帝时期伶伦制律进行剖析,结合当时音乐发展的情况,从而得到结论。帝尧时期的音"律"是通过听声定律实现,"律"的涵义有宇宙规则的特征,并与度量衡的制定,气候时节的认定互为关系;帝尧时期的音律其服务于音乐实践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彰显,其在乐器制作、音乐性能方面的功能,在后世才逐渐形成起来。黄钟"律"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农耕文化崇拜的延续是其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制律 黄钟律 帝尧 农耕文明
下载PDF
“同律”之辩——兼论阳律阴吕之本
7
作者 胡企平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4-83,共10页
一、"同律"问题的由来 在<尚书·舜典第二>中,有"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1]一文.历来的经学家、乐律学家对其中的"协时月正日",注疏为"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2... 一、"同律"问题的由来 在<尚书·舜典第二>中,有"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1]一文.历来的经学家、乐律学家对其中的"协时月正日",注疏为"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2]似无疑义;然而,对其中的"同律度量衡"一文,自汉代以来的注疏却不一致,如:与同上一起的注释为"律法制及尺丈、斛斗、斤两,昔均同",作为补充,接着的疏为"同律",王弼云:"同,齐也.律,六律也."马云"律,法也";而郑玄却云"同律","阴吕阳律也"[3]由上述的两"疏"来看,王弼与许慎云"同,合会也"[4]一样,把"同"作为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造律管 “同律” 阳律阴吕之本 “六间” 十二律学说 黄钟文化
下载PDF
“田连”考——嵇康《琴赋》中的上古乐人发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正国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田连”是见载于战国《韩非子》和三国魏嵇康《琴赋》中的我国先秦时期最早的鼓琴名家,然而,在旧注今释中,“田连”一直被误说为春秋时期的“成连”。本文通过对古今载说的考辩,特别是嵇康《琴赋》中的“伶伦比律,田连操张”赋辞的破析... “田连”是见载于战国《韩非子》和三国魏嵇康《琴赋》中的我国先秦时期最早的鼓琴名家,然而,在旧注今释中,“田连”一直被误说为春秋时期的“成连”。本文通过对古今载说的考辩,特别是嵇康《琴赋》中的“伶伦比律,田连操张”赋辞的破析,论证了“田连”是为黄帝时期参与校定“十二管律”的著名琴师,发隐了中国上古乐史中几被完全湮没的一个重要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连 成连 成窍 琴赋 韩非子 李善注
原文传递
中华文化的崇凤情结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俊敏 《上海工艺美术》 2005年第1期92-93,共2页
我国传统文化对龙的崇拜,已历约六千年之久。在现今的观念中,似乎只有龙才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象征。龙在先民崇拜的诸多灵物中具有如此至尊至高的地位,是帝制与皇权所促成的。在两千一百余年间,龙乃是帝制和皇权的象征。 追根溯源... 我国传统文化对龙的崇拜,已历约六千年之久。在现今的观念中,似乎只有龙才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象征。龙在先民崇拜的诸多灵物中具有如此至尊至高的地位,是帝制与皇权所促成的。在两千一百余年间,龙乃是帝制和皇权的象征。 追根溯源应将龙与凤两者当作民族和文化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制 皇权 先民 中华 鸟纹 祝融 凤鸟 楚人 凤皇 灵物 凤纹
原文传递
中國古代编鐘和半音音階的起源(英文)
10
作者 貝格利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 2015年第1期56-102,4-5,共48页
中國考古學家在近幾十年發掘出來的古代樂器對音樂理論的啓示遠遠超出了古代中國的範圍。現知仍能奏出原始音高的編鐃可以早至公元前十一世紀,而最不同凡響、最富含信息的是公元前五世紀的曾侯乙墓所出的編鐘(下葬年代爲公元前433年)。... 中國考古學家在近幾十年發掘出來的古代樂器對音樂理論的啓示遠遠超出了古代中國的範圍。現知仍能奏出原始音高的編鐃可以早至公元前十一世紀,而最不同凡響、最富含信息的是公元前五世紀的曾侯乙墓所出的編鐘(下葬年代爲公元前433年)。它由65件樂鐘組成,用銅量達到2500公斤,所奏五聲音階從中央C音下的第二個八度開始跨越五個八度音程。在這一音域中的三個連續八度具有完整的半音音階。在這些鐘的敲擊點鑄有它們的音名和描述如何從一種五聲調式移到另一種五聲調式的長篇銘文。和編鐘一起出土的還有鼓、管樂器、弦樂器和一套原有41件的編磐等另外19種樂器。編磬按照音高順序從1號編到41號,每個八度音程有12件。從中央C音之上的#G開始它們剛好提供了三個半八度音程的半音音階。編磐和編鐘一樣有關於它們的音名和移調的銘文,而寫作這些銘文的樂理學家將半音音階視爲無半音五聲音階所有移調產生音高的順次排列。根據此墓及時代更早的發現,本文認爲在中國半音音階的形成和以此調音的樂器的產生,均遠早於樂理學家對如何計算音階的掌握。這一不用數學方法而得到半音音階途徑的存在,對於我們理解中西方的音階均有啓發意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音音階 编鐘 中國古代樂理 曾侯乙 伶倫 《吕氏春秋》
原文传递
藐姑初识真仙子——迦陵印象
11
作者 于家慧 《传记文学》 2017年第9期13-20,共8页
叶嘉莹先生是我导师的导师,读研以后,我有幸加入'迦陵课堂',聆听先生讲课。从南开大学毕业以后我做了老师。在读研的几年间,听先生的课,读先生的书,与先生的日常交往,对我学诗讲诗、读书做人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此,我把数年... 叶嘉莹先生是我导师的导师,读研以后,我有幸加入'迦陵课堂',聆听先生讲课。从南开大学毕业以后我做了老师。在读研的几年间,听先生的课,读先生的书,与先生的日常交往,对我学诗讲诗、读书做人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此,我把数年从游的所思所历做一次完整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难》 《锦瑟》 《春江花月夜》 诗词曲 李商隐 李义山 李后主词 伦吹 南开大学 踏莎行 叶嘉莹 鹊桥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