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丝单弧气体保护焊工艺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春茂 曹梅青 +3 位作者 邹增大 曲仕尧 王新洪 李德刚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37,共3页
介绍了双丝单弧气体保护焊技术特征,研究了送丝控制,设计出使两丝送丝速度与各自熔化速度相等的控制电路,并通过试验确定了两焊丝夹角为30°~45°,焊丝伸出长为10~20mm。
关键词 双丝单弧气体保护焊 送丝机构 两焊丝夹角 伸出长
下载PDF
纤维素型焊条/药芯焊丝半自动向下组合焊焊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凡忠 徐志远 +3 位作者 付卫兵 张红权 连献敏 何军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3,共4页
主要介绍了在长输管道施工中,使用纤维素型焊条/药芯焊丝半自动向下组合焊焊接方法的具体操作要点,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用和具体操作方法,并指出了每层焊缝所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 纤维素型焊条 药芯焊丝 焊丝伸出长 送丝速度 措施
下载PDF
GMAW焊接过程动态模型的建立与参数控制
3
作者 李春天 陈方 罗怡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4,共4页
通过对GMAW焊接过程电路的整体分析,提出了"电源—电缆—净伸出长—熔滴—电弧"系统模型,以净伸出长为变量,根据伸出长温度分布函数推导出净伸出长压降函数的同时,采用短路过渡熔滴时间权重长度系数φ及金属固液态体积转换的... 通过对GMAW焊接过程电路的整体分析,提出了"电源—电缆—净伸出长—熔滴—电弧"系统模型,以净伸出长为变量,根据伸出长温度分布函数推导出净伸出长压降函数的同时,采用短路过渡熔滴时间权重长度系数φ及金属固液态体积转换的方法,建立了连续多周期过渡的液态熔滴压降子模型,而后得到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净伸出长及焊枪高度的数学函数模型,并对焊接参数控制进行了模拟分析;最后,与实际焊接过程进行了有效比较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过渡 GMAW 伸出长 动态控制模型 参数分析
下载PDF
非统一熔池深度的连续焊接工艺
4
作者 方振宇 高德佳 +3 位作者 张拓 高茂森 宋波 孟婷 《焊接技术》 2022年第6期50-53,共4页
对B型地铁转向架构架侧梁盖板与立板间的有连续熔池深度发生变化的焊缝进行工艺研究,从多道填充层引弧和熄弧位置、焊接过程中焊丝伸出长的变化、焊缝表面宽度发生变化后纹理的一致性处理等方面进行试验分析,分别针对性地提出了方案。... 对B型地铁转向架构架侧梁盖板与立板间的有连续熔池深度发生变化的焊缝进行工艺研究,从多道填充层引弧和熄弧位置、焊接过程中焊丝伸出长的变化、焊缝表面宽度发生变化后纹理的一致性处理等方面进行试验分析,分别针对性地提出了方案。多道填充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引弧和熄弧,可以保证覆盖层进行统一覆盖时的平整度;焊丝伸出长可依靠功率的输出来进行调整,且均匀过渡;摆宽、摆频、速度的合理化配置可以保证焊缝表面宽度发生变化后纹理的一致性,进而在不熄弧情况下得到外观好、缺陷少的焊缝,且焊接编程操作简单、焊接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池 多层焊 焊丝伸出长 转向架
下载PDF
纤维素型焊条+药芯焊丝组合焊焊接技术
5
作者 许立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11期290-291,共2页
主要介绍了在长输管道施工中,使用纤维素型焊条+药芯焊丝半自动向下组合焊焊接技术的具体操作要点,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用和具体操作方法。此项焊接技术降低了野外管道铺设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是现在国内长输管线焊... 主要介绍了在长输管道施工中,使用纤维素型焊条+药芯焊丝半自动向下组合焊焊接技术的具体操作要点,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用和具体操作方法。此项焊接技术降低了野外管道铺设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是现在国内长输管线焊接中广泛采用的焊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型焊条 药芯焊丝 焊丝伸出长 送丝速度 措施
下载PDF
In situ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ing to avoid grain boundary precipitation and strength-ductility loss of age hardening alloys 被引量:1
6
作者 Yong-hao ZHAO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205-1216,共12页
To avoid grain boundary(GB) precipitation during aging, a new strategy of in situ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ing for age hardening alloys was proposed. Specifically, high-density nanoscale precipitates were introduced in... To avoid grain boundary(GB) precipitation during aging, a new strategy of in situ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ing for age hardening alloys was proposed. Specifically, high-density nanoscale precipitates were introduced into ultrafine grain(UFG) interiors of 7075 Al alloy by equal-channel-angular(ECAP) processing at 250 ℃ for 8 passes, thus avoiding GB precipitation. Tensile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UFG 7075 Al alloy exhibits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yield strength of 350 MPa,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500 MPa, uniform elongation of 18% and tensile ductility of 19%) compared with the UFG 1050 Al counterpart(yield strength of 170 MPa,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180 MPa, uniform elongation of 2.5% and tensile ductility of 7%). Fracture surface morphology studies revealed numerous homogeneous micro shear bands in necking shrinkage areas of both UFG 7075 Al and 1050 Al alloys,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cooperative GB sliding. Moreover, the introduction of nanoscale precipitates in UFG 7075 Al matrix weakened the tendency of shear fracture, resulting in a higher tensile ductility and more homogeneous deform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GB precipitation during postmortem aging, in situ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dynamically formed GBs after precipitation, thus avoiding precipitation on G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 hardening alloys STRENGTH fracture elongation grain boundary precipitation in situ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