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源伸展剥离断层(博罗-龙川段)及其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
6
1
作者
邹和平
彭樊源
+3 位作者
苏章歆
陈诗艾
王越
梁致荣
《华南地震》
2010年第S1期1-9,共9页
在实地调查测量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河源断裂带主体(博罗长宁-龙川段)伸展剥离构造及其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讨论。该断裂带自燕山晚期以来主要表现为缓倾角的伸展剥离正断层,下盘形成了最大厚度约200m的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带,上盘下滑并...
在实地调查测量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河源断裂带主体(博罗长宁-龙川段)伸展剥离构造及其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讨论。该断裂带自燕山晚期以来主要表现为缓倾角的伸展剥离正断层,下盘形成了最大厚度约200m的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带,上盘下滑并控制着K2-E裂陷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博罗-龙川一带的河源伸展剥离断层,南段和北段滑距较大,上盘脆性域K2-E红层以剥离断层为界与下盘前寒武纪变质核杂岩或燕山期花岗岩相接触;中段滑距较小,K2-E红层多与由J1构成的中间韧性层相接触,之间为脆性剥离断层,下剥离盘为糜棱岩化花岗岩,但变质核杂岩未出露。河源断裂带下盘顶部的糜棱岩在后期活动中曾发生强烈的硅化,形成宽度4~30m的硅化岩带。K2-E红层形成之后,断裂带在新生代晚期再次发生错动,其结果是在硅化岩带的顶部或在K2-E红层与中间韧性层J1浅变质粉砂岩之间产生新的脆性断层面,并往往形成20~80cm厚的断层泥。地质、地貌、形变测量、地震以及断层物质测年等资料表明,博罗-龙川段河源断裂带在第四纪直至现今仍有活动,但自晚更新世以来的近地表活动减弱;其第四纪活动在空间上还表现出分段特征:(1)东源黄田以北段活动性较弱;(2)博罗石坝至东源黄田段活动性较强;(3)博罗石坝以南现代活动性也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剥离
构造
断裂活动
第四纪
河源断裂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庐山地区旋转走滑─侧向拉伸构造解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南庆
黄剑凤
《江西地质》
1996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对庐山地区典型构造样式──走滑剪切构造和伸展剥离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进行分析。总结了“旋转走滑─侧向拉伸构造”的复合模型,探讨了其在地壳演化进程中的运动机制。
关键词
走滑剪切
伸展剥离
构造解析
庐山地区
拉伸构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南浪卡子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3
作者
赵平甲
刘鸿飞
等
《西藏地质》
2002年第1期29-37,共9页
随着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碰撞闭合,青藏高原进入了超碰撞阶段,伴随着西瓦里克A型俯冲带的形成和发展,导致藏南地壳的大幅度增厚和整个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而增厚隆升的主要方式就是由北向南的逆冲推覆和随之相伴生的伸展剥离,逆冲...
随着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碰撞闭合,青藏高原进入了超碰撞阶段,伴随着西瓦里克A型俯冲带的形成和发展,导致藏南地壳的大幅度增厚和整个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而增厚隆升的主要方式就是由北向南的逆冲推覆和随之相伴生的伸展剥离,逆冲推覆造就了全球最壮观的山链,而伸展剥离则形成了青藏高原特殊的盆-岭相间的地貌景观,藏南浪卡子地区在新生代超碰撞阶段形成了多层次,多期次,多式样的逆冲推覆构造和伸展剥离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逆冲推覆构造
伸展剥离
构造
盆-岭构造
西藏
地质构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源伸展剥离断层(博罗-龙川段)及其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
6
1
作者
邹和平
彭樊源
苏章歆
陈诗艾
王越
梁致荣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华南地震》
2010年第S1期1-9,共9页
文摘
在实地调查测量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河源断裂带主体(博罗长宁-龙川段)伸展剥离构造及其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讨论。该断裂带自燕山晚期以来主要表现为缓倾角的伸展剥离正断层,下盘形成了最大厚度约200m的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带,上盘下滑并控制着K2-E裂陷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博罗-龙川一带的河源伸展剥离断层,南段和北段滑距较大,上盘脆性域K2-E红层以剥离断层为界与下盘前寒武纪变质核杂岩或燕山期花岗岩相接触;中段滑距较小,K2-E红层多与由J1构成的中间韧性层相接触,之间为脆性剥离断层,下剥离盘为糜棱岩化花岗岩,但变质核杂岩未出露。河源断裂带下盘顶部的糜棱岩在后期活动中曾发生强烈的硅化,形成宽度4~30m的硅化岩带。K2-E红层形成之后,断裂带在新生代晚期再次发生错动,其结果是在硅化岩带的顶部或在K2-E红层与中间韧性层J1浅变质粉砂岩之间产生新的脆性断层面,并往往形成20~80cm厚的断层泥。地质、地貌、形变测量、地震以及断层物质测年等资料表明,博罗-龙川段河源断裂带在第四纪直至现今仍有活动,但自晚更新世以来的近地表活动减弱;其第四纪活动在空间上还表现出分段特征:(1)东源黄田以北段活动性较弱;(2)博罗石坝至东源黄田段活动性较强;(3)博罗石坝以南现代活动性也较弱。
关键词
伸展剥离
构造
断裂活动
第四纪
河源断裂带
Keywords
Extensional detachment structure
Fault activities
Quaternary
The Heyuan fault zone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庐山地区旋转走滑─侧向拉伸构造解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南庆
黄剑凤
机构
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出处
《江西地质》
1996年第1期13-18,共6页
文摘
本文对庐山地区典型构造样式──走滑剪切构造和伸展剥离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进行分析。总结了“旋转走滑─侧向拉伸构造”的复合模型,探讨了其在地壳演化进程中的运动机制。
关键词
走滑剪切
伸展剥离
构造解析
庐山地区
拉伸构造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南浪卡子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3
作者
赵平甲
刘鸿飞
等
机构
陕西地勘局区研院
西藏地勘局地调院
出处
《西藏地质》
2002年第1期29-37,共9页
文摘
随着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碰撞闭合,青藏高原进入了超碰撞阶段,伴随着西瓦里克A型俯冲带的形成和发展,导致藏南地壳的大幅度增厚和整个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而增厚隆升的主要方式就是由北向南的逆冲推覆和随之相伴生的伸展剥离,逆冲推覆造就了全球最壮观的山链,而伸展剥离则形成了青藏高原特殊的盆-岭相间的地貌景观,藏南浪卡子地区在新生代超碰撞阶段形成了多层次,多期次,多式样的逆冲推覆构造和伸展剥离构造。
关键词
新生代
逆冲推覆构造
伸展剥离
构造
盆-岭构造
西藏
地质构造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源伸展剥离断层(博罗-龙川段)及其第四纪活动特征
邹和平
彭樊源
苏章歆
陈诗艾
王越
梁致荣
《华南地震》
201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庐山地区旋转走滑─侧向拉伸构造解析
刘南庆
黄剑凤
《江西地质》
199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藏南浪卡子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赵平甲
刘鸿飞
等
《西藏地质》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