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云数据中拉伸面特征的提取 被引量:16
1
作者 柯映林 李岸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29-1334,共6页
根据拉伸曲面的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拉伸面的拉伸方向提取算法.首先,估算点云的主曲率和主方向,在过滤平面数据后计算最小主方向的平均方向,在噪声去除的基础上得到初始拉伸方向;然后,以点云在拉伸方向上的最小投影面积作为... 根据拉伸曲面的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拉伸面的拉伸方向提取算法.首先,估算点云的主曲率和主方向,在过滤平面数据后计算最小主方向的平均方向,在噪声去除的基础上得到初始拉伸方向;然后,以点云在拉伸方向上的最小投影面积作为目标函数,对初始拉伸方向进行优化得到精确的拉伸方向.最后用几个实例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求工程 特征提取 伸面 方向
下载PDF
基于RANSAC算法的拉伸面特征提取 被引量:1
2
作者 皇甫中民 闫雒恒 刘雪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7,共5页
根据拉伸面在各点的法矢与拉伸方向垂直的几何约束关系,提出利用RANSAC算法并结合最小二乘法提取拉伸面的拉伸方向。首先分析了利用最小二乘法估算拉伸方向的缺点;然后,对基于平面拟合的法矢估算方法进行改进,采用迭代的方法估算法矢的... 根据拉伸面在各点的法矢与拉伸方向垂直的几何约束关系,提出利用RANSAC算法并结合最小二乘法提取拉伸面的拉伸方向。首先分析了利用最小二乘法估算拉伸方向的缺点;然后,对基于平面拟合的法矢估算方法进行改进,采用迭代的方法估算法矢的精确值;最后,利用RANSAC算法并结合最小二乘法对拉伸面的拉伸方向进行提取。通过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鲁棒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伸面 方向 RANSAC算法
下载PDF
径向拉伸面上磁流体边界层流方程的有限元数值解
3
作者 胡敏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11,14,共5页
研究流经径向拉伸面上的磁流体引起的稳定的二维边界层流的剪切力,利用一个等价变换将磁流体边界层流控制方程转化成与之等价的奇异积分方程,再利用Galerkin有限元方法将其转化成非线性方程组,最后利用Newton迭代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 研究流经径向拉伸面上的磁流体引起的稳定的二维边界层流的剪切力,利用一个等价变换将磁流体边界层流控制方程转化成与之等价的奇异积分方程,再利用Galerkin有限元方法将其转化成非线性方程组,最后利用Newton迭代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从而获得参数M取不同数值时该问题中流体剪切力的相应数值结果,并将该数值结果与前人的结果作比较。结果显示,该数值结果与前人结论基本一致,这说明Galerkin有限元方法也是一种解决磁流体边界层流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拉伸面 磁流体边界层流 GALERKIN有限元法 NEWTON迭代法 数值解
下载PDF
双曲拉伸面上的流动及其热交换 被引量:1
4
作者 A·艾哈迈德 S·阿司哈 +1 位作者 吴承平 张禄坤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5-433,共9页
研究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在双曲拉伸面上的边界层流动及其热传导.分别使用级数展开法和局部非相似(LNS)法,得到解析结果和数值结果,给出了表面摩擦和Nusselt数的解析结果和数值结果,并进行了互相比较.同时发现动量和热边界层厚度,随着离... 研究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在双曲拉伸面上的边界层流动及其热传导.分别使用级数展开法和局部非相似(LNS)法,得到解析结果和数值结果,给出了表面摩擦和Nusselt数的解析结果和数值结果,并进行了互相比较.同时发现动量和热边界层厚度,随着离前缘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众所周知,线性拉伸项方程的解,可以作为双曲拉伸首次项方程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拉伸面 边界层流动 热交换 级数展开法 局部非相似(LNS)方法
下载PDF
浅析综采工作面过腰巷、伸面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董旭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8期62-62,共1页
综采工作面采煤近几年来一直是正阳煤矿的主力采煤,每年产量占全矿的三分之二左右,由于受地质条件制约,采面不等长、采面内部有腰巷,顶板压力大。综采队如何在这样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是我矿面临的一大难题。下面是我矿解决综采工作面... 综采工作面采煤近几年来一直是正阳煤矿的主力采煤,每年产量占全矿的三分之二左右,由于受地质条件制约,采面不等长、采面内部有腰巷,顶板压力大。综采队如何在这样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是我矿面临的一大难题。下面是我矿解决综采工作面频繁过腰巷、抻面、缩面孤岛采煤所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巷 伸面 断层
下载PDF
拉伸层流扩散火焰面结构及熄火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海峰 陈义良 +1 位作者 董刚 朱旻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5-698,共4页
对拉伸层流扩散火焰面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在以往湍流燃烧的火焰面模型中,假定Lewis数等于1的可靠性,研究了不同分子扩散和火焰辐射对火焰面结构、氮氧化物排放和熄火临界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Lewis数等于1的假定在火焰面结构的计算... 对拉伸层流扩散火焰面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在以往湍流燃烧的火焰面模型中,假定Lewis数等于1的可靠性,研究了不同分子扩散和火焰辐射对火焰面结构、氮氧化物排放和熄火临界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Lewis数等于1的假定在火焰面结构的计算中存在很大的近似性,火焰辐射可以引起低拉伸条件下的熄火临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扩散火焰 不同分子扩散 辐射 熄火
下载PDF
缝合复合材料层板的面内拉伸强度预报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晨 许希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4-817,821,共5页
建立了缝合复合材料层板的面内拉伸强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缝合线对缝合层板拉伸强度的影响,将缝合线等效为椭圆形夹杂,应用含椭圆形夹杂的杂交应力单元建立了该模型的细节应力分析方法,通过引入特征长度的概念,采用点应力准则和最大应... 建立了缝合复合材料层板的面内拉伸强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缝合线对缝合层板拉伸强度的影响,将缝合线等效为椭圆形夹杂,应用含椭圆形夹杂的杂交应力单元建立了该模型的细节应力分析方法,通过引入特征长度的概念,采用点应力准则和最大应力判据实现了缝合层板的拉伸强度预报。试验数据和预报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系统讨论缝合参数对拉伸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层板 内拉强度 椭圆夹杂 缝合参数
下载PDF
飞机复合材料长桁面外拉伸失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文超 朱照泽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3-757,共5页
考虑几何、材料以及接触非线性因素,引入Hoffman材料失效准则,采用Newton-Raphson增量迭代方法建立复合材料长桁面外拉伸失效有限元仿真方法。设计验证性试验,测试三种不同长桁构型面外拉伸失效载荷和破坏模式,绘制载荷-位移曲线,证明... 考虑几何、材料以及接触非线性因素,引入Hoffman材料失效准则,采用Newton-Raphson增量迭代方法建立复合材料长桁面外拉伸失效有限元仿真方法。设计验证性试验,测试三种不同长桁构型面外拉伸失效载荷和破坏模式,绘制载荷-位移曲线,证明有限元分析方法准确、有效。分析有限元和试验测试结果,研究复合材料长桁面外拉伸失效影响因素,给出飞机强度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复合材料 长桁 外拉
下载PDF
面条拉伸试验在面粉品质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冯新胜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将面粉做成面条 ,截取 30cm进行拉伸 ,发现面条的拉伸长度L1、收缩长度L2 及拉伸收缩比K与面粉的品质有显著的相关性 ,我们把这种试验方法叫作面条拉伸试验。试验表明 ,面包粉、面条粉、馒头粉、蛋糕饼干粉的面条拉伸参数L1分别为 4 2 .... 将面粉做成面条 ,截取 30cm进行拉伸 ,发现面条的拉伸长度L1、收缩长度L2 及拉伸收缩比K与面粉的品质有显著的相关性 ,我们把这种试验方法叫作面条拉伸试验。试验表明 ,面包粉、面条粉、馒头粉、蛋糕饼干粉的面条拉伸参数L1分别为 4 2 .7~ 70 .8,38.7~ 5 8.1,2 3.7~ 4 7.4cm ;L2为 2 5 .9~ 4 1.1,2 0 .8~ 2 6 .8,13.7~ 2 3.3cm ;K为 0 .4 5~ 0 .6 5 ,0 .4 1~ 0 .5 9,0 .4 1~ 0 .6 4。因此 ,面粉厂可将面条拉伸试验与烘焙 (蒸煮 )试验结合起来 ,找出所产面粉在面条拉伸试验中的标准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拉试验 品质测定 应用
下载PDF
热水器面盖拉伸模曲面加工
10
作者 徐汉芬 《机电工程技术》 2001年第3期55-56,共2页
介绍热水器面盖拉伸模的曲面构造及合理的工艺方案。
关键词 构造 工艺参数 刀具路径 热水器盖拉 加工
下载PDF
现浇楼面预埋外伸PVC管口防损坏技术
11
作者 刘媛琴 《建筑施工》 2016年第11期1572-1573,共2页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线管预埋伴随着土建施工而进行,有些PVC管需暗敷在钢筋混凝土楼板内,但在楼板支模、扎筋、浇筑混凝土、拆模等施工或主体砌砖及搬运时,往往造成伸出楼面的预留管口堵塞或折断损坏,有的甚至找不着管口,严重影响二次预...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线管预埋伴随着土建施工而进行,有些PVC管需暗敷在钢筋混凝土楼板内,但在楼板支模、扎筋、浇筑混凝土、拆模等施工或主体砌砖及搬运时,往往造成伸出楼面的预留管口堵塞或折断损坏,有的甚至找不着管口,严重影响二次预埋时接管及后期的穿线工作。为此,介绍了现浇楼面预埋外伸PVC管口防损坏技术及其工艺流程。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楼预埋外PVC管口 防损坏 预制模具 回收利用 节能环保
下载PDF
磁共振3D FIESTA序列对三叉神经、面神经颅内段的显示 被引量:20
12
作者 贾飞鸽 孙希杰 +3 位作者 许乙凯 余田 孟卓 张雅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0-362,共3页
在采用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tly-state acquisition,FIESTA)序列图像上,主要有两种对比信号,脂肪和水为高信号,其他组织均为低信号,神经显示为低信号,在颅内有脑脊液的高信号衬托下。
关键词 三叉神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具有厚壳结构的海面目标红外热像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国土 杨宝成 +4 位作者 蔡继光 高兰香 高景 朱文勇 夏樟根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5,共5页
在原有的一般海面目标几何模型基础上通过面元拉伸的方法 ,实现了具有厚壳结构海面目标的几何构型建模 ,建立了体结构的非稳态热传递物理模型 ,并实现了数值计算和图像模拟 。
关键词 元拉 厚壳结构 非稳态温度场 红外热像 体结构 非稳态热传递物理模型 目标 数值计算
下载PDF
统一屈服面空间相交问题的处理
14
作者 张传庆 周辉 冯夏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30-1334,共5页
提出了一种空间分区处理技术,以解决弹塑性数值分析中多重屈服面空间相交时,应力超出屈服面后使屈服面难以确定、继而引起塑性因子无法计算等问题.在应力角位于0到π/3之间时,利用通过统一剪切屈服面交线的子午面将屈服面的外部区域划分... 提出了一种空间分区处理技术,以解决弹塑性数值分析中多重屈服面空间相交时,应力超出屈服面后使屈服面难以确定、继而引起塑性因子无法计算等问题.在应力角位于0到π/3之间时,利用通过统一剪切屈服面交线的子午面将屈服面的外部区域划分为2个区域,提出以拉伸屈服面与剪切屈服面相交而成二面角的平分面来划分这两种屈服面外部区域的方法,从而可将屈服面外的应力空间划分成4个区域,接着推导出了它们之间分界面的数学表达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屈服函数选择法则,并将其增量本构格式插入FLAC3D软件中.通过算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解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此处理技术力学上的合理性和数学上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屈服 屈服 势函数 空间分区方法
下载PDF
嵌入式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结构拉伸性能研究
15
作者 翟彦春 吕跟来 刘炳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通过面内拉伸试验和层间拉伸试验研究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探讨沿纤维方向拉伸和半角拉伸的强度差异及层间拉伸强度。结果表明:纤维铺设角度对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有重要影响,不同铺设角度下的性能差异较大,面内... 通过面内拉伸试验和层间拉伸试验研究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探讨沿纤维方向拉伸和半角拉伸的强度差异及层间拉伸强度。结果表明:纤维铺设角度对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有重要影响,不同铺设角度下的性能差异较大,面内拉伸强度的差异达1.71倍;首次通过实验得到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的层间拉伸强度值,其值较面内拉伸强度小的多,约为0.39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结构 性能 内拉 层间拉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interfacial reaction behavior,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_(3)AlC_(2)reinforced Al6061 composites
16
作者 Zhi-bin LIU Jia-bao BAO +1 位作者 Wen-jie HU Hong YA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756-2771,共16页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behavior of Al and Ti_(3)AlC_(2)at different pouring temperatures and its effec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behavior of Al and Ti_(3)AlC_(2)at different pouring temperatures and its effec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3.0 wt.%Ti_(3)AlC_(2)refines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α(Al)in the composite by 50.1%compared to Al6061 alloy.Morphologic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an in-situ Al_(3Ti)transition layer of-180 nm in thickness is generated around the edge of Ti_(3)AlC_(2)at 720℃,forming a well-bonded Al-Al_(3Ti)interface.At this processing temperature,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A16061-3.0 wt.%Ti_(3)AlC_(2)composite is 199.2 MPa,an improvement of 41.5%over the Al6061 matrix.Mechanism analyses further elucidate that 720℃is favourable for forming the nano-sized transition layer at the Ti_(3)AlC_(2)edges.And,the thermal mismatch strengthening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this state,with a strengthening contribution of about 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6061 composites Ti_(3)AlC_(2) MICROSTRUCTURE interfacial reaction tens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INTERFACE DAMAGE ANALYSIS OF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WITH DUCTILE MATRIX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储伟 王鑫伟 +1 位作者 杨卫 方岱宁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0年第2期119-123,共5页
A cohesive zone model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fiber/matrix interface damage of composites with ductile matrix. 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ependence of the interface damage and the composite tensi... A cohesive zone model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fiber/matrix interface damage of composites with ductile matrix. 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ependence of the interface damage and the composite tensile strength on the micro parameters of the composite. These parameters contain fiber packing pattern, fiber volume fraction, and the modulus ratio of the fiber to the matrix. The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ough the high fiber vo lume fraction, the high fiber′s modulus and the square fiber packing can supply strong reinforcement to the composite, the interface damage is susceptible in these case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is dominated by the interface strength when the interface debonding occ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icro mechanics cohesive zone model interface damage tensile strength
下载PDF
三种柔性蒙皮支撑结构的力学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元 朱华 +1 位作者 刘卫东 昂海松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5,共8页
理论推导了U型、V型和梯形3种柔性蒙皮支撑结构面内横向无量纲化弹性模量与其平面几何参数(壁厚系数t、高度系数h、形状系数k)之间的关系:其等效弹性模量随t增大而增大,随h增大而减小,随k增大而减小。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 理论推导了U型、V型和梯形3种柔性蒙皮支撑结构面内横向无量纲化弹性模量与其平面几何参数(壁厚系数t、高度系数h、形状系数k)之间的关系:其等效弹性模量随t增大而增大,随h增大而减小,随k增大而减小。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通过实验对其面内力学特性进行验证。同样参数条件下,3种结构面内横向刚度从大到小依次为V型、U型和梯形。说明梯形结构具有更强的变形能力,产生同样的变形需要的能量最小。对3种结构的面法向刚度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比较,其面法向刚度随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与面内等效弹性模量相似;在相同等效面法向气动载荷作用下,3种结构面法向位移大小依次为梯形、U型和V型。对3种结构拉伸前后不同载荷作用下的面法向最大位移进行实验测量,发现面法向刚度在拉伸后都有较大提升,在产生相同的面法向位移情况下,承受的压强平均提高了3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机翼 柔性蒙皮 蜂窝结构 弹性模量 有限元分析 内拉 法向变形
下载PDF
陶瓷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面内拉伸非均匀全场应变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双祺 孙燕涛 +2 位作者 腾雪峰 杨晓光 石多奇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36-2347,共12页
通过设计圆弧边缘夹持方案和狗骨形拉伸试样,开展了陶瓷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室温环境中的面内拉伸性能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陶瓷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表面的全场变形进行测量和分析,并结合获得的非均匀应变... 通过设计圆弧边缘夹持方案和狗骨形拉伸试样,开展了陶瓷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室温环境中的面内拉伸性能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陶瓷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表面的全场变形进行测量和分析,并结合获得的非均匀应变分布情况进一步讨论其力学行为特征和变形断裂机制。结果表明:纤维增强增韧机制使陶瓷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面内拉伸行为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及韧性特征;在一定载荷水平下,陶瓷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表面应变分布呈显著的非均匀特征,与内部随机的纤维排布及各处传力情况不同相关,可选择较大计算区域进行平均化处理来减弱对测试中应变度量的影响;在加载和断裂过程中陶瓷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表面存在局部应变集中现象,并随着裂纹扩展而发生演变,面内拉伸载荷下的宏观断口呈锯齿状特征,主要由剪应力主导的基体断裂、法向针刺对纤维铺层的约束等原因所致。本文研究结果为隔热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性能提高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系统 气凝胶复合材料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内拉 变形和断裂
原文传递
Allometric equations for estimating leaf area index(LAI) of two important tropical species(Tectona grandis and Dendrocalamus strictus) 被引量:2
20
作者 Dhaval Vyas Nirav mehta +1 位作者 J.Dina-karan N.S.R.Krishnayy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97-200,I0006,共5页
Leaf area index(LAI) of Teak(Tectona grandis) and Bamboo(Dendrocalamus strictus) grown in Shoolpaneshwar Wildlife Sanctuary of Narmada District,Gujarat,India was obtained by destructive sampling,photo-grid metho... Leaf area index(LAI) of Teak(Tectona grandis) and Bamboo(Dendrocalamus strictus) grown in Shoolpaneshwar Wildlife Sanctuary of Narmada District,Gujarat,India was obtained by destructive sampling,photo-grid method and by litter trap method.An allometric equation(between leaf area by litter trap method and canopy spread area)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LAI.Results show that LAI value calculated by the developed allometric equation was similar to that estimated by destructive sampling and photo-grid method,with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 of 0.90 and 1.15 for Teak,and 0.38 and 0.46 for Bamboo,respectively.There was a perfect match in both the LAI values(estimated and calculated),indicating the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equations for both the species.In conclusion,canopy spread is a better and sensitive parameter to estimate leaf area of trees.The developed equations can be used for estimating LAI of Teak and Bamboo in trop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BOO canopy spread area leaf area index specific leaf area TEAK tropical fore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