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谓社会历史发展“似自然性”?——兼评传统马哲原理教科书的释义
1
作者 赵吕生 刘源 《天中学刊》 2014年第4期21-24,共4页
"似自然性"概念中的自然一词应有多种不同的意向所指,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期使用自然这个名词是取其转喻,即是在否定性的批判意义上引用它。人类社会发展的"似自然性"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语境,理解历史的经济... "似自然性"概念中的自然一词应有多种不同的意向所指,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期使用自然这个名词是取其转喻,即是在否定性的批判意义上引用它。人类社会发展的"似自然性"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语境,理解历史的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似自然性"是暂时的社会历史现象。唯有在历史发生学的一般基础上,才可能历史地超越人类社会发展的似自然性阶段。"似自然性"概念在马克思哲学文本中并没有一个明确存在,只能在批判资本主义场域中把"似自然性"思想看作隐性理论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历史 似自然性 传统马哲原理教科书
下载PDF
《巴黎手稿》中“第二自然”与“似自然性”的张力——兼评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2
作者 宋一帆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2018年第1期315-334,438-439,共22页
本文从第二自然的角度出发考察青年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对于现代伦理世界的重塑。通过对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工具主义、自然本体论、社会维度缺失三个方向上误读的批判,重新自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内构建马克思关于第二自然与&#... 本文从第二自然的角度出发考察青年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对于现代伦理世界的重塑。通过对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工具主义、自然本体论、社会维度缺失三个方向上误读的批判,重新自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内构建马克思关于第二自然与'社会化的人'的论述,由此澄清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然史'。进而,本文考察第二自然的异化形式'似自然性',论述一种激进的逻辑是如何引入第二自然理论之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第二自然 对象化活动 社会化的人 似自然性
下载PDF
张一兵早期哲学理论与二十世纪法国技术哲学的相遇——以列斐伏尔批判西蒙东为线索
3
作者 王嘉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张一兵教授早期哲学理论中的似自然性与物役性概念是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思想的一次重要澄清,也是对马克思思想革命的一次典范性的重构。把这一对概念放在二十世纪法国后柏格森时代的技术哲学中加以考察,可以更为清晰地突显出这对概念... 张一兵教授早期哲学理论中的似自然性与物役性概念是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思想的一次重要澄清,也是对马克思思想革命的一次典范性的重构。把这一对概念放在二十世纪法国后柏格森时代的技术哲学中加以考察,可以更为清晰地突显出这对概念的重要价值。通过列斐伏尔来批判西蒙东技术哲学中的似自然性概念,可以看出西蒙东似自然性概念在物役性内涵上的缺失。而似自然性概念所包含的物役性特征,也可以通过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来加以验证。作为科学的异化理论,张一兵教授的物役性理论与列斐伏尔的空间化理论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道路是完全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自然性 物役性 空间化 异化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对象及其生成——以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为中心的再思考
4
作者 王玉珏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9-76,共8页
在施密特看来,理清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哲学唯物主义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为了凸显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前提,施密特必将清理历史上的一般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贡献,这其中法国启蒙主义所包含的唯物主义思想... 在施密特看来,理清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哲学唯物主义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为了凸显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前提,施密特必将清理历史上的一般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贡献,这其中法国启蒙主义所包含的唯物主义思想、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都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不同于以往各种唯物主义的地方在于其对象的非本体论性质,即对象的历史实践中介性。在阐释自然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关系时,施密特援引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具体性"以及"劳动的必然性"、"社会劳动的各种形式"等概念范畴,在向我们展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真正对象是如何生成的同时,进一步将理论视野导向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似自然性"问题的分析,从而揭示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实践意义与革命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唯物主义 施密特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似自然性"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的非常性实验(专题讨论)——对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批评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一兵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对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张一兵认为这是其十年前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非常性实验,尽管提出了狭义唯物主义视阈中的似自然性和物役性等理论范畴,但尚未突破“实践唯物主义”的体系框架,还存在诸多不足。周嘉昕在... 对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张一兵认为这是其十年前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非常性实验,尽管提出了狭义唯物主义视阈中的似自然性和物役性等理论范畴,但尚未突破“实践唯物主义”的体系框架,还存在诸多不足。周嘉昕在考察了《向度》中的狭义唯物主义概念、汤建龙分析了“基础”和“主导”两个概念、蒙木桂重新解读了似自然性概念、夏凡对物役性概念作了辨析之后,认为《向度》的理论探索意在恢复马克思科学历史观的完整视阈,具有非同寻常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今天看来,其中的一些观点尚需充实和细化,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空间,并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辩证法 主体向度 似自然性 物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