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顾之臣 陈方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髌腱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 目的:观察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髌腱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情况(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量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降低、Lysholm评分、AOFA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AOFAS评分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感染、骨折愈合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可有效提升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治疗效率,改善疼痛及膝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半内侧髌旁入路 经髌腱入路 髓内钉技术 胫骨干骨折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对比分析
2
作者 薛宇全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0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 比较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髓内钉内固... 目的 比较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59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组间基线匹配的原则,选择其中采用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前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髌下入路相比,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更优,同时能减少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膝前痛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髌旁外侧入路 髌下入路 髓内钉内固定
下载PDF
中药熏蒸结合过伸位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红坤 王晓云 马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4期794-79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过伸位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86例以抽签方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过伸位腰椎牵引,联合组加用中药熏蒸。结果:联合组腰椎前屈及后伸最大活动度、腰椎前屈及后伸最大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过伸位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86例以抽签方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过伸位腰椎牵引,联合组加用中药熏蒸。结果:联合组腰椎前屈及后伸最大活动度、腰椎前屈及后伸最大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l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过伸位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熏蒸 腰椎牵引
下载PDF
过伸复位伸直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晓蓉 吴小宝 +6 位作者 林锋山 林志强 叶若凡 王振盛 萧庆瑞 陈永海 吴振斌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58-60,65,共4页
目的:研究第五掌骨颈骨折屈曲位复位的可行性及过伸复位伸直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的掌骨颈骨折患者55例,尺神经阻滞下先将掌指关节固定于极度屈曲位后拍片,若掌指关节屈曲≥90°,则采用屈曲位复位... 目的:研究第五掌骨颈骨折屈曲位复位的可行性及过伸复位伸直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的掌骨颈骨折患者55例,尺神经阻滞下先将掌指关节固定于极度屈曲位后拍片,若掌指关节屈曲≥90°,则采用屈曲位复位;若掌指关节屈曲<90°,采用过伸位牵引,用提按手法复位并用夹板三点加压结合石膏固定,观察屈曲位复位的可行性及过伸位复位伸直固定最终的复位效果、再移位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可以采用屈曲位复位的患者5例,占总数的0.09%。采用过伸复位伸直固定治疗的50例,过伸位复位固定中复位后解剖对位44例,功能复位6例,解剖复位率为88%。未再移位42例,再移位后仍符合功能复位标准8例,未再移位率为84%。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优47例,良3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均未出现酸痛不适、影响日常生活或被迫改变职业工种的情况。结论:掌骨颈骨折后因局部软组织肿胀及背侧软组织绞链破坏,只有少部分患者伤后掌指关节可以有效屈曲≥90°,客观上存在无法实现屈曲位复位的操作,而采用过伸复位伸直位固定是一种更为容易实现的临床操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整复 掌骨颈骨折
原文传递
腰椎管狭窄诊断中应用腰椎过伸位 MRI 检查的价值探究
5
作者 王玮 林志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究腰椎过伸位MRI检查在腰椎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4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腰椎过伸位MRI检查及腰椎中立位MRI检查,采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腰椎管狭... 目的:探究腰椎过伸位MRI检查在腰椎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4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腰椎过伸位MRI检查及腰椎中立位MRI检查,采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腰椎管狭窄的相关诊断参数,统计其变化规律,评估过伸位下腰椎管狭窄程度。结果:与中立位相比,过伸位MRI检查下腰椎管横截面积及矢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伸位MRI检查下硬膜囊横截面积、矢径及盘黄间隙均显著小于中立位(P<0.01)。结论:腰椎管狭窄诊断中应用腰椎过伸位MRI检查效果良好,能够补充常规中立位MRI检查,对腰椎管狭窄程度的评估及诊断更具有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诊断 腰椎过 MRI
下载PDF
对背伸位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新认识 被引量:9
6
作者 丰健民 李成永 +1 位作者 马有兵 贾连顺 《中国骨伤》 CAS 1999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Coles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腕关节背伸位固定治疗Coles骨折100例。结果其中有移位的72例获得平均11个月的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腕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定,优55例,良11例,差6例,结论腕关节... 目的探讨Coles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腕关节背伸位固定治疗Coles骨折100例。结果其中有移位的72例获得平均11个月的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腕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定,优55例,良11例,差6例,结论腕关节背伸位固定可以维持良好的骨折整复固定位置,获得最佳的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COLLES骨折 治疗
下载PDF
Ⅲ期Kümmell′s病的过伸位CT分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顺聪 江晓兵 +5 位作者 梁德 唐永超 杨志东 晋大祥 姚珍松 丁金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讨Ⅲ期Kümmell′s病的过伸位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11例Ⅲ期Kümmell′s病患者,男2例,女9例,年龄54~87岁,平均71.4岁。单节段10例,其中T12 5例,L... 目的:探讨Ⅲ期Kümmell′s病的过伸位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11例Ⅲ期Kümmell′s病患者,男2例,女9例,年龄54~87岁,平均71.4岁。单节段10例,其中T12 5例,L1 1例,L2 3例,L4 1例;双节段(T11、L1)1例。根据术前过伸位CT多平面重建检查中病椎塌陷的复位程度是否≥50%及继发性椎管狭窄是否解除,将患者分为可复型(A型)、难复型(B型)。参考Denis三柱学说的前中柱定义(椎体前1/2为前柱、后1/2为中柱),将A型分为两个亚型,骨折椎后方骨折块前后径与椎体前后径之比≥1/2者定义为可复、骨折稳定型(A1型),<1/2者定义为可复、骨折不稳定型(A2型)。A1型采用过伸体位下椎体强化术,A2型采用过伸体位下原位固定融合、病椎强化术,B型针对责任椎体选择后路截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和病椎局部矢状面Cobb角,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根据过伸位CT分型标准分型,A1型5例,A2型3例,B型3例。椎体强化术中2例(A1型1例,A2型1例)发生椎间隙内少量骨水泥渗漏,但术中及术后无任何不适。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病3级的B型患者术后出现右心衰竭、房颤,经积极内科处理后病情稳定。随访6~33个月,平均18个月。每例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VAS评分、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结论:Ⅲ期Kümmell′s病患者根据过伸位CT病椎复位情况可分为A1型、A2型和B型,根据不同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s病 CT 分型 椎体强化术 截骨矫形术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放疗颈直位与过伸位两种固定方法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钟强 陈紫红 +3 位作者 谢金莲 余海坤 高建全 朱锦贤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9期113-115,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摆位固定方法,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在提高放疗精确性上的差异。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平躺仰卧位、头颈肩热塑膜加真空袋固定,采用相同的头颈肩调强定位治疗板和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摆位固定方法,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在提高放疗精确性上的差异。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平躺仰卧位、头颈肩热塑膜加真空袋固定,采用相同的头颈肩调强定位治疗板和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颈直位,研究组患者采用过伸位。根据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图像与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DRR)在系统中配准获得各个方向的偏差,从而计算出各自的摆位误差和外放边界。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9±0.07)、(0.23±0.19)、(0.19±0.21)mm和(0.06±0.08)、(0.15±0.12)、(0.12±0.12)mm;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外放边界分别为0.26、0.49、0.50 mm和0.24、0.33、0.40 mm。两组患者在3个方向摆位线性误差比较P分别为0.075、0.032、0.047。结论其它固定条件相同时,过伸位的固定效果优于颈直位;研究组的外放边界较对照组小,说明采用过伸位时放疗部位相对更精确。建议在患者配合程度好、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首选过伸位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颈直 误差
下载PDF
颈过伸位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戴黎敏 周亚昭 王巧桂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6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颈过伸位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为实施科学的术中体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患者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全麻后使用笔式眼压计分别于全麻后平卧位5min、颈过伸位5min、手术结束体位未恢复... 目的探讨颈过伸位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为实施科学的术中体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患者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全麻后使用笔式眼压计分别于全麻后平卧位5min、颈过伸位5min、手术结束体位未恢复时、恢复平卧位5min、恢复平卧位20min测量IOP,同时观测各时间点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压的变化。结果各时间点I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麻后平卧位5min比较,IOP除恢复平卧位20min外,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过伸位对患者IOP有显著影响,应根据其变化规律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手术损伤,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切除术 支撑喉镜 颈过 眼内压
下载PDF
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磁共振成像对颈椎椎管狭窄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继军 袁文昭 +1 位作者 邓德茂 陈文福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探讨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磁共振成像(MRI)在颈椎椎管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颈椎椎管狭窄患者行颈椎仰卧静息状矢状位、过屈位及过伸位MRI检查,比较不同体位下颈椎管矢状径的变化。结果怀疑颈椎管狭窄者在静息仰卧矢状位MRI... 目的探讨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磁共振成像(MRI)在颈椎椎管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颈椎椎管狭窄患者行颈椎仰卧静息状矢状位、过屈位及过伸位MRI检查,比较不同体位下颈椎管矢状径的变化。结果怀疑颈椎管狭窄者在静息仰卧矢状位MRI检查无明显变化时,颈椎过屈或过伸位MRI检查椎管狭窄可以较明显地显示;静息仰卧矢状位MRI检查有明显变化时,颈椎过屈或过伸位MRI检查椎管狭窄程度表现更明显。仰卧矢状过屈位、过伸位MRI检查显示颈椎椎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伸位MRI检查显示颈椎椎管狭窄程度加重的比例明显高于过屈位(P<0.05)。结论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MRI检查在颈椎椎管狭窄诊断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颈椎 磁共振成像 过屈 仰卧 矢状
下载PDF
伸肘位石膏夹板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被引量:3
11
作者 庄志强 王亚生 +5 位作者 李民 徐建国 麦伟智 胡伟宏 章瑾 张嵩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9期1922-1923,共2页
关键词 石膏夹板 治疗 小儿 肱骨髁上直型骨折
下载PDF
带蘑菇头小夹板腕背伸位固定治疗掌侧型巴通氏骨折6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凯 符名赟 江泽平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91,共2页
笔者采用带蘑菇头小夹板腕背伸位外固定的方法治疗掌侧型巴通氏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巴通氏骨折 小夹板 腕背 外固定 克氏针 内固定
下载PDF
Colles骨折的腕背伸位石膏固定 被引量:21
13
作者 丰健民 李成永 +2 位作者 贾志勤 马有兵 贾连顺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年第3期134-136,共3页
本组报告采用腕关节背伸位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00例,并就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其中有移位的72例获得平均11个月的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综合评定,优良率达91.6%。作者认为使用手法复位后腕关节背伸位石膏固定治疗Colles骨... 本组报告采用腕关节背伸位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00例,并就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其中有移位的72例获得平均11个月的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综合评定,优良率达91.6%。作者认为使用手法复位后腕关节背伸位石膏固定治疗Colles骨折可以维持良好的骨折整复位置,获得最佳的腕关节功能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COLLES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应用过伸位CT重建预判椎体强化术治疗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永超 张顺聪 +6 位作者 梁德 杨志东 江晓兵 李大星 李永贤 莫凌 郭丹青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116-2119,共4页
目的 探讨过伸位CT重建在经皮强化术治疗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患者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59~88岁,平均(74.6±9.2)岁。其中T(10)1... 目的 探讨过伸位CT重建在经皮强化术治疗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患者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59~88岁,平均(74.6±9.2)岁。其中T(10)1例,T(11)3例,T(12)8例,L(1)5例,L(2)1例,L(4)1例。术前均行脊柱X线片、过伸位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椎体强化术治疗。记录术前、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及中间高度、病椎局部矢状Cobb角,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出现少量骨水泥椎间隙渗漏,2例沿椎体前方骨壁裂隙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18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42个月,平均(22±13.5)个月。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椎体高度得到恢复,后凸畸形角度显著改善,VAS及ODI评分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例患者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再次行椎体强化术后痊愈。结论 应用过伸位CT重建预判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对指导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Ⅲ期kümmell's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kümmell's病 CT 椎体强化术
下载PDF
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稳定性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凡国 赵春阳 +3 位作者 单冰晨 周震涛 周志强 周晓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95-900,共6页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的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flexion-extension radiograph bracket,FERB)在评估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稳定性中的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3例L4/5退行性疾病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男性35例,女性28例;...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的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flexion-extension radiograph bracket,FERB)在评估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稳定性中的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3例L4/5退行性疾病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33~84岁(56.7±14.6岁).患者入院后拍摄常规站立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同时在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辅助下拍摄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比较两种方法拍摄的X线片上矢状位平移距离(sagittal translation,ST)、椎体间节段成角(segmental angulation,SA)、椎体间后开口角度(posterior opening,PO)和腰椎前凸角度变化(changes of lumbar lordosis,CLL),ST≥3mm或SA≥15°或过屈位片PO≥5.定义为腰椎不稳(lumbar instability,LI),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对LI的检出率.结果:63例患者均完成两种方法摄片.61例患者感觉使用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更舒适,2例腰部严重疼痛患者(轻微伸展和弯曲腰部即感到腰部疼痛难以忍受)感觉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摄片辅助架辅助下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ST为2.31mm(0,3.23),SA为9.75°±5.12°,PO为-1.0°(-5.0°,1.0°),CLL为34.81.±15.01°,常规站立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上ST为0.5mm(0,1.42),SA为5.67°±3.98°,PO为-l.0°(-4.0°,0°),CLL为25.35°±13.88°,摄片辅助架辅助下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中ST、LA、PO、CLL均显著性高于常规站立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P<0.05).摄片辅助架辅助下腰椎过伸过屈位片X线中有24例(38.1%)检测出LI,常规站立过伸过屈侧位片中仅有5例(7.9%)检测出LI,两种方法LI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站立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相比,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辅助下摄片可以标准化操作流程,减少患者摄片时的不适感,提高LI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X线片 过屈过 摄片辅助架 腰椎稳定性
下载PDF
应用伸肘位矫形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褚丽丽 邢艳丽 +1 位作者 孙德娟 孟巍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伸肘位矫形器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状态下上肢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恢复期偏瘫上肢痉挛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康法,即头穴丛刺配合抗痉挛针法及康复训练,每天1次,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伸肘位矫形器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状态下上肢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恢复期偏瘫上肢痉挛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康法,即头穴丛刺配合抗痉挛针法及康复训练,每天1次,治疗1个月。治疗组在针康法基础上,加用上肢伸肘位矫形器治疗。1个月后根据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和简化的Fugl-Myeer运动功能评分、ADL指标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上肢屈曲性痉挛均有改善,治疗后改良的Ashworth分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肢体运动功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伸肘位矫形器能够改善偏瘫患者上肢的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矫形器 上肢痉挛 针康法 康复评定
下载PDF
中立背伸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友军 王新举 +2 位作者 王延山 于天林 于兰先 《中医正骨》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三踝骨折 治疗 固定术 中立背固定法
下载PDF
屈肘位与伸肘位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庄志强 林乔龄 +4 位作者 徐建国 王亚生 李民 章瑾 杨嘉毅 《中医正骨》 2006年第12期12-13,共2页
为比较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屈肘位小夹板与伸肘外翻石膏固定的治疗效果。将223例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97例,予屈肘90°位小夹板固定,B组126例,予伸肘外翻石膏固定,对两组远期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 为比较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屈肘位小夹板与伸肘外翻石膏固定的治疗效果。将223例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97例,予屈肘90°位小夹板固定,B组126例,予伸肘外翻石膏固定,对两组远期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两组肘内翻发生率(分别为24.74%和7.1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高于B组。表明伸肘位固定能防止整复后再移位;能大大减少肘内翻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 骨折固定术 固定 石膏 小夹板 肘内翻/预防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伸肘外翻位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银生 林乔龄 庄志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评价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预防肘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2~2005年漳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年龄14岁以下,经临床及X线检查明确诊断为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者,按就诊顺序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伸肘外... 目的评价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预防肘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2~2005年漳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年龄14岁以下,经临床及X线检查明确诊断为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者,按就诊顺序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组(简称治疗组)、屈肘位小夹板固定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各组病例肘内翻发生率、关节功能、B角及C角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评价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预防肘内翻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6~51个月随访,治疗组肘内翻发生率13.3%,对照组36.7%,经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在随访时B角、C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对骨折愈合后远期肘关节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能有效地预防肘内翻畸形的发生,降低肘内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肘外翻固定
下载PDF
俯卧位拔伸整复法治疗颈椎紊乱症28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金波 郝金林 +2 位作者 谢健 胡旭斌 范炳华 《浙江中医杂志》 2012年第5期341-342,共2页
颈椎紊乱症是指颈椎序列不整,脊椎呈"C"型单向侧弯或"S"型双向侧弯;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消失、反弓或反弓成角,或生理弧度过大;寰枢关节失稳等影像学改变,出现颈椎病样症状的一种综合征。多见于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文职人员及长时间... 颈椎紊乱症是指颈椎序列不整,脊椎呈"C"型单向侧弯或"S"型双向侧弯;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消失、反弓或反弓成角,或生理弧度过大;寰枢关节失稳等影像学改变,出现颈椎病样症状的一种综合征。多见于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文职人员及长时间从事电脑操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紊乱症 俯卧整复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