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位变异防止遗传算法过早收敛的算法 被引量:6
1
作者 万定生 余长海 +1 位作者 徐立中 刘拥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7-120,共4页
针对简单遗传算法具有过早收敛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变异的防止遗传算法过早收敛的算法。该算法通过种群熵来判断过早收敛的发生。当发生过早收敛时,在单调系数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位变异,从局部最优解的范围内摆脱出来,算法... 针对简单遗传算法具有过早收敛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变异的防止遗传算法过早收敛的算法。该算法通过种群熵来判断过早收敛的发生。当发生过早收敛时,在单调系数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位变异,从局部最优解的范围内摆脱出来,算法重新具有进化能力。用数值优化中的三个典型的测试函数对该算法进行测试,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可有效地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过早收敛 种群熵 位变异
下载PDF
HBV C基因区表位变异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玲 曾文铤 +2 位作者 谢栩硕 梁增伟 区映研 《肝脏》 2013年第7期448-45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HBVC基因区病毒的变异,探讨HBcAg区表位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ACLF、38例严重肝炎活动(SHB)和4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标本,PCR扩增HBVC基因区,分析HBcAg区表位的变异。分离单核淋巴细... 目的通过分析HBVC基因区病毒的变异,探讨HBcAg区表位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ACLF、38例严重肝炎活动(SHB)和4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标本,PCR扩增HBVC基因区,分析HBcAg区表位的变异。分离单核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HLA-A2分型。结果与CHB组比较,ACLF组HBVC基因区发生高频率的变异,且变异的位点绝大部分位于表位区域:core27(I-V,26.32%比4.76%,P=0.007)位于HLA-A2限制性表位CTL18-27区,core5、core35和core60分别位于Th细胞表位区,core83位于B细胞表位区。对包含变异体CTL18-27(27V)的ACLF和SHB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5例HLA-A2阳性患者均变异为野生株I27;而5例HLA-A2阴性的患者,随访后包含V27的病毒仍然能被检测出(5/0比0/5,P=0.008)。结论 HBVC基因区高频率的氨基酸变异导致的表位变异,可能通过增强表位的免疫原性参与ACLF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位变异 免疫反应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突变及表位变异与HCC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丽娟 许可 +3 位作者 高艺洋 李玮珏 张招龙 曾文铤 《现代医院》 2016年第6期788-791,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肝细胞癌(HCC)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关于HBV前S/S基因突变与HCC发病关系的研究认为,前S/S突变尤其是前S缺失突变与HCC发病密切相关。前S缺失突变可通过改变细胞表位与HLA分子的结合能力,导致T/B细胞表...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肝细胞癌(HCC)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关于HBV前S/S基因突变与HCC发病关系的研究认为,前S/S突变尤其是前S缺失突变与HCC发病密切相关。前S缺失突变可通过改变细胞表位与HLA分子的结合能力,导致T/B细胞表位免疫原性改变,从而逃逸宿主的免疫监视,产生免疫逃避或免疫耐受,由此增加发展为HCC的风险。笔者对前S/S基因突变和表位变异与HCC发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S/S基因 位变异 肝细胞癌
下载PDF
倒位变异的人工蜂群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天兵 姜淇 严毅 《大众科技》 2020年第7期1-3,共3页
旅行商问题(TSP)是在运筹学界研究了近半个世纪的基本组合优化模型。它属于NP难问题。目前已经证明,相对于解决诸如TSP的NP难问题的传统方法,进化算法是有效且高效的。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人工蜂群算法(ABC),该算法借... 旅行商问题(TSP)是在运筹学界研究了近半个世纪的基本组合优化模型。它属于NP难问题。目前已经证明,相对于解决诸如TSP的NP难问题的传统方法,进化算法是有效且高效的。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人工蜂群算法(ABC),该算法借鉴了蜂群寻找最佳食物来源的决策过程,具有明确的均衡强化和多样化的策略。为了提高算法的精度,文章基于基本的人工蜂群算法,将倒位变异融入到人工蜂群算法中,给出了该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的详细执行过程,并使用标准TSP库中的实例对提出的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实证评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较好地解决TSP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蜂群算法 启发式倒位变异 旅行商问题
下载PDF
基于位变异的模式遗传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爱华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2-36,共5页
针对简单遗传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变异的模式遗传算法,并利用典型应用函数进行计算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提高全局搜索能力,较好地解决早熟问题.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模式遗传算法 模式算法 位变异
下载PDF
基于长读数和重比对的倒位变异检测方法
6
作者 罗军伟 杜彩云 霍占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69-2174,共6页
结构变异检测是基因组大数据分析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倒位变异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变异,并往往与多种严重的疾病相关联,因此获取准确的倒位变异发生位置是一项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长读数和重比对的倒位变异检测方法,首... 结构变异检测是基因组大数据分析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倒位变异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变异,并往往与多种严重的疾病相关联,因此获取准确的倒位变异发生位置是一项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长读数和重比对的倒位变异检测方法,首先在长读数和基因组参考序列比对结果中提取每条长读数被剪切掉的序列;然后将剪切序列重新比对到基因组参考序列上,基于原始的比对信息和剪切序列的比对信息确定倒位变异信号;最后,对倒位变异信号进行聚类确定倒位变异发生的位置。该方法与较常见的其他两种倒位变异检测方法在两组数据集上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读数 剪切读数 聚类 位变异 结构变异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下银中杨内生菌群落结构及生态位变异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颜波 张伟溪 +1 位作者 丁昌俊 苏晓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60,共13页
【目的】研究生长在3个不同地点的银中杨根和茎中内生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为植物和微生物互作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源镇常围子村、齐齐哈尔市错海林场和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东营苗圃,取银中杨根和茎,表面消毒后... 【目的】研究生长在3个不同地点的银中杨根和茎中内生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为植物和微生物互作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源镇常围子村、齐齐哈尔市错海林场和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东营苗圃,取银中杨根和茎,表面消毒后,提取微生物DNA,通过16S rRNA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IlluminaMiSeq测序以确定内生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结果】测序结果根据97%的序列相似性水平,将细菌和真菌的reads分别归类为1541和240个OTU。与数据库比对后确定银中杨内生细菌群落主要以放线菌纲、β-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和拟杆菌纲为主,内生真菌群落主要以座囊菌纲、伞菌纲、子囊菌纲、和银耳纲为主。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结果表明,北京、大庆和齐齐哈尔3个地点银中杨的茎内生菌群落明显聚集;而根内生菌群落表现出依赖于植物器官和生长环境的现象。Mantel检验结果表明,pH值、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和钾(K)含量与杨树根内生菌群落显著相关(P<0.05);而氮(N)、磷(P)含量并不是解释银中杨根内生菌群落差异的重要因素。由此确定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的银中杨不同器官中的核心微生物,共获得23个核心细菌OTU,归属于6个纲;22个核心真菌OTU,归属于7个纲。还可确定7个根内生细菌指示OTU:Actinophytocola、游动放线菌属、假诺卡氏菌属、红微菌属、链霉菌属、贪噬菌属和慢生根瘤菌属;5个茎内生细菌指示OTU:双歧杆菌属、红球菌属、小杆菌属、粪杆菌属和微球菌属。2个根内生真菌指示OTU:小球腔菌属和Ilyonectria;3个茎内生真菌指示OTU:格孢腔目、链格孢属和Endosporium。UpSetR结果表明:内生细菌中有51(3.30%)个OTU被6组样本共有,6个组单独特有的OTU占总OTU数的4.54%~15.44%;内生真菌中有1(0.42%)个OTU被6组样本共有,6个组单独特有的OTU占了总OTU数的2.92%~29.17%。【结论】银中杨根内生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取决于栽植环境中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钾含量。不同植物器官可代表内生菌群落的独特生态位。本研究可确定与银中杨不同器官和不同生长环境条件相关的指示OTU和核心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环境条件 内生菌群落 生态位变异 扩增子测序
下载PDF
基于倒位变异的蜉蝣优化算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伟超 符强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1年第8期157-163,共7页
蜉蝣算法(Mayfly Algorithm,MA)作为一种新型群智能优化算法,具有较好的寻优性能.但在高维非线性复杂问题上,蜉蝣算法依然容易出现早熟收敛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倒位变异的蜉蝣算法(Inversion Variation Mayfly Algorithm,IVMA),改变... 蜉蝣算法(Mayfly Algorithm,MA)作为一种新型群智能优化算法,具有较好的寻优性能.但在高维非线性复杂问题上,蜉蝣算法依然容易出现早熟收敛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倒位变异的蜉蝣算法(Inversion Variation Mayfly Algorithm,IVMA),改变原算法在变异上的操作,随机选择个体的随机维度向全局最优个体的随机维度靠近,同时利用精英策略保留进化成果.利用倒位操作,将最优个体某一维度段内位置发生倒转,提高了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通过对10个测试函数的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精度,收敛性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能算法 收敛 蜉蝣算法 位变异 突变
下载PDF
自适应多位变异遗传算法的实现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基一 吴燕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1-143,共3页
Genetic algorithm is a widely used optimization method. Crossover and mutation are two Basicl operatorsof the genetic algorithm.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inciples of simple genetic algorithm and discussing its ... Genetic algorithm is a widely used optimization method. Crossover and mutation are two Basicl operatorsof the genetic algorithm.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inciples of simple genetic algorithm and discussing its exist-ing problems of crossover point and mutation bit, this paper presents a way of the adaptive multiple bit mutation ge-netic algorithm , which not only can keep the population diversity but also has quicker convergence speed. The resultsof the multi-modal function optimization show that the adaptive multiple bit mutation genetic algorithm is practicaland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多位变异遗传算法 搜索算法 搜索性能 随机数
下载PDF
带有倒位变异的差分进化算法
10
作者 翟志波 李会荣 +1 位作者 江巧永 高岳林 《商洛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2-45,共4页
针对高维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倒位变异的差分进化算法。当个体适应度值连续几代不变时,对前一代的最优个体进行倒位变异,以增强种群的多样性,使其跳出局部最优。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且鲁棒... 针对高维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倒位变异的差分进化算法。当个体适应度值连续几代不变时,对前一代的最优个体进行倒位变异,以增强种群的多样性,使其跳出局部最优。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且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 位变异 替换策略 收敛速度 鲁棒性
下载PDF
HBsAb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T细胞及B细胞表位变异分析
11
作者 郭燕 景媛媛 +4 位作者 李锦 巩晗实 段勇 李燕 张文娟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06-512,共7页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ccult hepatitis B virus,OHBV)PreS-S基因T、B细胞表位变异情况,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及HBsAb+OBI发生机制。方法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OB...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ccult hepatitis B virus,OHBV)PreS-S基因T、B细胞表位变异情况,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及HBsAb+OBI发生机制。方法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OBI样品PreS-S区并测序,确定基因型。生物信息学分析HBsAb+/HBsAb-以及不同基因型OBI毒株PreS-S基因T、B细胞表位变异情况,分析高频T细胞突变表位突变前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亲和力变化以及高频B细胞突变表位突变后抗原特性的改变。结果85份OBI样品成功扩增出PreS-S基因21份,其中HBsAb+OBI_(B) 4份,HBsAb-OBI_(B) 6份,HBsAb+OBI_(C) 6份,HBsAb-OBI_(C) 5份。OBI毒株PreS-S区突变率高于野毒株,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BI_(B) vs.WT B:2.64%:0.66%,P<0.001;OBI_(C) vs.WT_(C):3.67%:1.19%,P<0.001)。OBI毒株蛋白免疫区突变率大于非蛋白免疫区,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BI_(B):3.57%:1.86%,P=0.005;OBI_(C):4.78%:2.65%,P=0.001)。OBI_(C)毒株蛋白免疫区及非蛋白免疫区突变率均大于OBI_(B)毒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免疫区:4.78%:3.57%,P=0.107;非蛋白免疫区:2.65%:1.86%,P=0.142)。HBsAb-OBI毒株T、B细胞表位突变率高于HBsAb+OBI毒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b-OBI_(B) vs.HBsAb+OBI_(B):4.17∶3.01,P=0.303;HBsAb-OBI_(C) vs.HBsAb+OBI_(C):5.65∶4.26,P=0.207)。4个T细胞表位高频突变(T47A/K、S174N、L175S、V177A)以及3个B细胞表位高频突变(G73S、K122R、I126M/T)的亲和力分析和抗原性分析显示多数T细胞表位突变前后与HLA分子亲和力变化不大,B细胞表位免疫原性变化不明显,某些位点突变后亲水性、表面可及性甚至优于野生毒株。结论OBI毒株PreS-S区突变率显著高于野毒株;OBI毒株蛋白免疫区突变率显著高于非蛋白免疫区;OBI_(C)变异活跃程度大于OBI_(B);各点突变可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随机发生,未发现HBsAb压力或依赖性;PreS-S区关键位点突变或多表位共同突变可能在OBI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 PreS-S区 细胞表位变异
原文传递
高粱MYC基因家族序列、表达模式及自然等位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柴文婷 杨博慧 +9 位作者 赵珊珊 郭志强 朱立勋 范佳利 杨伟 赵威军 郝艳平 吕晋慧 孙文献 张春来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0-1194,共25页
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和丝轴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侵染高粱,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高粱发育过程及病虫发生下的MYC基因表达模式变化与自然等位DNA变异,为选育... 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和丝轴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侵染高粱,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高粱发育过程及病虫发生下的MYC基因表达模式变化与自然等位DNA变异,为选育抗逆、高产和优质高粱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高粱基因组含28个MYC基因,不均匀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基本螺旋-环-螺旋_MYC_N(basic helix-loop-helix_MYC_N,bHLH_MYC_N)与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HLH)结构域是高粱MYC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基因表达分析显示,SbbHLH35.7g在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SbAbaIn在早期籽粒中表达强;SbMYC2.1g在成熟花粉中表达水平高。在抗、感蚜品系5叶期叶片中,显著诱导表达的是SbAbaIn、SbLHW.4g和SbLHW.2g。SbbHLH35.7g在穗组织表达水平最高,且受丝轴黑粉菌侵染显著诱导表达。SbMYCs启动子区包含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干旱诱导等相关元件,使其更好地响应逆境胁迫。通过分析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鉴定到SbMYCs关键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或插入缺失标记(insertion-deletion,INDEL)变异。SbAbaIn与TIFY结构域蛋白等互作,SbbHLH35.7g与多药剂外泵蛋白(multidrug efflux transporter,MDR)和核转运蛋白(imporin)等互作。高粱蚜和丝轴黑粉菌侵染分别诱导SbAbaIn和SbbHLH35.7g表达,SbAbaIn通过茉莉酸(jasmonic acid,JA)途径诱导相关基因表达,增强抗虫性;SbbHLH35.7g可能通过解毒途径提高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MYC 高粱蚜 丝黑穗病 基因表达 自然等DNA变异
原文传递
右位乙状结肠变异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修贵 江会勇 +3 位作者 黄小林 赵岩 吕秋红 任洪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6-466,共1页
在指导临床医学本科生解剖腹盆腔时,发现1例右位乙状结肠的变异(图1),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给临床检查、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老年男性,身高158cm,发育正常,腹部未见手术切口的疤痕。开腹后观察腹盆腔脏器时,发现盲肠尾端居... 在指导临床医学本科生解剖腹盆腔时,发现1例右位乙状结肠的变异(图1),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给临床检查、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老年男性,身高158cm,发育正常,腹部未见手术切口的疤痕。开腹后观察腹盆腔脏器时,发现盲肠尾端居右髂嵴下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变异 临床检查 医学本科生 老年男性 手术切口 盆腔脏器 腹盆腔 解剖学
下载PDF
右位胸主动脉变异1例
14
作者 冯宇 王爱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27期3499-3499,共1页
关键词 胸主动脉变异 肺癌
下载PDF
右位乙状结肠变异1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磊 王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2-342,共1页
关键词 乙状结肠变异 解剖学
下载PDF
沉默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万仁强 翁泽平 +1 位作者 师小径 裴娜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目的探讨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plasmacyto-mavarianttranslocation1,PVT1)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特异性的shRNA PVT1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LV/shRNA PVT1)并转导鼻咽癌C666-1细胞,检测Smad4的表达;LV/shRNA PVT1转导C... 目的探讨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plasmacyto-mavarianttranslocation1,PVT1)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特异性的shRNA PVT1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LV/shRNA PVT1)并转导鼻咽癌C666-1细胞,检测Smad4的表达;LV/shRNA PVT1转导C666-1细胞24 h后转染Smad4 siRNA,通过细胞计数、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沉默Smad4对LV/shRNA PVT1介导的鼻咽癌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结果下调PVT1后鼻咽癌细胞中Smad4的表达升高,而用siRNA沉默Smad4表达后,结果显示,抑制Smad4表达可阻断LV/shRNA PVT1介导的细胞生长抑制效应,同时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hRNA PVT1/Smad4 siRNA组细胞G1期比例降低,S期和G2期比例升高,并且CDK4、CDK6及c-myc的mRNA水平升高。结论下调PVT1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并升高Smad4的表达,沉默Smad4可阻断shRNA PVT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提示Smad4可能是PVT1作用的一个下游靶基因,下调PVT1可能通过Smad4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变异性浆细胞瘤异1 SMAD4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基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杨 黄婷 +1 位作者 李真真 王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017-1024,共8页
目的探讨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PVT1)基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CF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PVT1小干扰RNA(siRNA)组、PVT1 siRNA阴性对照(NC)组(PVT1 siRNA NC组)。空白对照组... 目的探讨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PVT1)基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CF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PVT1小干扰RNA(siRNA)组、PVT1 siRNA阴性对照(NC)组(PVT1 siRNA NC组)。空白对照组和高糖组细胞不进行转染,PVT1 siRNA组及PVT1 siRNA NC组细胞分别转染PVT1 siRNA及PVT1 siRNA NC试剂;转染24 h后,高糖组、PVT1 siRNA组、PVT1 siRNA NC组细胞用含25 mmol·L^(-1)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模拟高糖培养条件,空白对照组细胞不作处理。采用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高糖处理24 h后4组细胞胶原纤维沉积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高糖处理24 h后4组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高糖处理24 h后4组细胞中PVT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mRNA及微RNA(miR)-93-5p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高糖处理24 h后4组细胞中TGF-β_(1)、Smad2/3、磷酸化Smad2/3(p-Smad2/3)、Smad7、p2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情况。另取对数生长期CF,随机分为未转染组、PVT1 siRNA+miR-93-5p inhibitor组、PVT1 siRNA+miR-93-5p NC组、PVT1 NC+miR-93-5p inhibitor组、PVT1 NC+miR-93-5p NC组;未转染组细胞不进行转染,PVT1 siRNA+miR-93-5p inhibitor组细胞转染PVT1 siRNA和miR-93-5p inhibitor,PVT1 siRNA+miR-93-5p NC组细胞转染PVT1 siRNA和miR-93-5p NC,PVT1 NC+miR-93-5p inhibitor组细胞转染PVT1 NC和miR-93-5p inhibitor,PVT1 NC+miR-93-5p NC组细胞转染PVT1 NC和miR-93-5p NC,转染24 h后,用含25 mmol·L^(-1)葡萄糖的培养基处理5组细胞,模拟高糖培养条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高糖处理24 h后5组细胞中TGF-β_(1)、Smad7、ColⅠ蛋白表达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数量增多,红色胶原纤维沉积增加;与高糖组比较,PVT1 siRNA组细胞间隙变大,红色胶原纤维沉积减小;PVT1 siRNA NC组细胞红色胶原纤维沉积与高糖组相近。高糖组、PVT1 siRNA组、PVT1 siRNA NC组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S+G_(2)+M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VT1 siRNA组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高糖组,S+G_(2)+M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高糖组(P<0.05);PVT1 siRNA NC组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PVT1 siRNA组,S+G_(2)+M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PVT1 siRNA组(P<0.05);高糖组和PVT1 siRNA NC组G_(0)+G_(1)期细胞比例、S+G_(2)+M期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PVT1 siRNA组、PVT1 siRNA NC组细胞中PVT1、TGF-β_(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miR-93-5p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VT1 siRNA组细胞中PVT1、TGF-β_(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高糖组,miR-93-5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糖组(P<0.05);PVT1 siRNA NC组细胞中PVT1、TGF-β_(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PVT1 siRNA组,miR-93-5p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PVT1 siRNA组(P<0.05);高糖组和PVT1 siRNA NC组细胞中PVT1、TGF-β_(1) mRNA及miR-93-5p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PVT1 siRNA组、PVT1 siRNA NC组细胞中α-SMA、ColⅠ、TGF-β_(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Smad2/3)/(Smad2/3)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21、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VT1 siRNA组细胞中α-SMA、ColⅠ、TGF-β_(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Smad2/3)/(Smad2/3)显著低于高糖组,p21、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糖组(P<0.05);PVT1 siRNA NC组细胞中α-SMA、ColⅠ、TGF-β_(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Smad2/3)/(Smad2/3)显著高于PVT1 siRNA组,p21、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PVT1 siRNA组(P<0.05);高糖组和PVT1 siRNA NC组细胞中α-SMA、ColⅠ、p21、TGF-β_(1)、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Smad2/3)/(Smad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T1 siRNA+miR-93-5p NC组细胞中TGF-β_(1)、ColⅠ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未转染组,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未转染组(P<0.05);PVT1 NC+miR-93-5p inhibitor组细胞中TGF-β_(1)、ColⅠ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未转染组,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未转染组;未转染组细胞中TGF-β_(1)、Smad7、ColⅠ蛋白相对表达量与PVT1 NC+miR-93-5p NC组、PVT1 siRNA+miR-93-5p inhibito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T1 NC+miR-93-5p inhibitor组、PVT1 siRNA+miR-93-5p inhibitor组、PVT1 NC+miR-93-5p NC组细胞中TGF-β_(1)、ColⅠ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PVT1 siRNA+miR-93-5p NC组,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PVT1 siRNA+miR-93-5p NC组(P<0.05);PVT1 siRNA+miR-93-5p inhibitor组、PVT1 NC+miR-93-5p NC组细胞中TGF-β_(1)、ColⅠ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PVT1 NC+miR-93-5p inhibitor组,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PVT1 NC+miR-93-5p inhibitor组(P<0.05);PVT1 siRNA+miR-93-5p inhibitor组与PVT1 NC+miR-93-5pNC组细胞中TGF-β_(1)、Smad7、ColⅠ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T1基因沉默可促进miR-93-5p/Smad7通路活化,抑制TGF-β_(1)/Smad通路激活,进而抑制高糖培养的CF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成纤维细胞 高糖 变异性浆细胞瘤异1基因 微RNA-93-5p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下载PDF
阑尾切除术中发现右位乙状结肠解剖变异1例
18
作者 王平 王久义 +2 位作者 叶有生 郑玥 齐立宇 《沈阳部队医药》 2004年第3期240-240,共1页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诊断急性阑尾炎而于2003—07—14 11:00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取右下腹麦氏切口,于右髂窝找到'升结肠',沿结肠带向下寻找回盲部。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乙状结肠解剖变异 急性阑尾炎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基于多变异位遗传算法的铣削参数优化研究
19
作者 高庆 崔友昌 李松 《科技资讯》 2018年第4期34-35,共2页
为了科学的定量在机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铣削参数,建立以加工时间为目标函数,铣削参数为变量,零件表面粗糙度,机床有效功率为约束条件,采用多变异位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改进的交叉和变异算子确保每一个基因的有效性,同时采用多变异位和自... 为了科学的定量在机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铣削参数,建立以加工时间为目标函数,铣削参数为变量,零件表面粗糙度,机床有效功率为约束条件,采用多变异位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改进的交叉和变异算子确保每一个基因的有效性,同时采用多变异位和自适应的方法保证基因个体的多样性和算法的收敛性。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遗传算法 机加工艺 铣削 参数优化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通过调控微小RNA-214-3p/人凋亡抑制蛋白X轴影响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顺铂耐药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珍 吴庭 +1 位作者 孙弦 刘睿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226-1231,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PVT1)调控微小RNA(miR)-214-3p/人凋亡抑制蛋白X(XIAP)对皮肤黑色素瘤(CMM)细胞的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3—9月。体外培养人皮肤黑色素瘤SK-MEL-1/DDP细...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PVT1)调控微小RNA(miR)-214-3p/人凋亡抑制蛋白X(XIAP)对皮肤黑色素瘤(CMM)细胞的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3—9月。体外培养人皮肤黑色素瘤SK-MEL-1/DDP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G组,不做处理)、阴性转染组(NC组,转染PVT1-inhibitor阴性对照)、抑制PVT1表达组(PVT1-inhibitor组,转染PVT1-inhibitor)、共转染组(PVT1-inhibitor-miR-214-3p-inhibitor组,转染PVT1-inhibitor同时转染miR-214-3p-inhibito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K-MEL-1/DDP细胞PVT1、miR-214-3p水平;MTT法检测四组SK-MEL-1/DDP细胞增殖能力及对DDP的耐药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四组SK-MEL-1/DDP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四组SK-MEL-1/DDP细胞XIAP、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应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PVT1与miR-214-3p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结果与NG组、NC组比较,PVT1-inhibitor组SK-MEL-1/DDP细胞增殖抑制率[(22.87±3.43)%比(0.00±0.00)%、(0.08±0.01)%]、凋亡率[(40.05±6.06)%比(15.69±2.35)%、(17.01±2.55)%]、miR-214-3p及Bax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VT1、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15.13±0.45)µg/L比(45.03±1.35)µg/L、(47.81±1.33)µg/L]、Ki-67、Bcl-2蛋白、XIAP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PVT1-inhibitor组比较,PVT1-inhibitor+miR-214-3p-inhibitor组SK-MEL-1/DDP细胞增殖抑制率[(15.12±2.27)%比(22.87±3.43)%]、凋亡率[(27.88±4.19)%比(40.05±6.06)%]、miR-214-3p及Bax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IC_(50)值[(23.98±0.72)µg/L比(15.13±0.45)µg/L]、Ki-67、Bcl-2蛋白、XIA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显示miR-214-3p是PVT1的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二者存在靶向关系。结论下调lncRNA PVT1可靶向上调miR-214-3p表达,抑制XIAP表达,减弱CMM SK-MEL-1/DDP细胞对DPP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抗药性 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变异性浆细胞瘤异1 微小RNA-214-3p 人凋亡抑制蛋白X 顺铂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