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和大尺度流场的热力适应
被引量:
32
1
作者
刘新
吴国雄
+1 位作者
李伟平
刘屹岷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9,共7页
使用1986~1995年7月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位涡方程进行了盛夏季节大气环流场对于青藏高原热源强迫适应调整的诊断分析.揭示了夏季高原上空低层气旋式及高层反气旋式环流结构稳定维持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高原加热作用造成的...
使用1986~1995年7月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位涡方程进行了盛夏季节大气环流场对于青藏高原热源强迫适应调整的诊断分析.揭示了夏季高原上空低层气旋式及高层反气旋式环流结构稳定维持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高原加热作用造成的低层正涡源是低层气旋式环流得以稳定维持的重要原因.而边界层摩擦产生的负位涡是平衡正位涡的主要因素.加热还在高原上空形成负位涡,侧边界位涡通量收支的分析表明,西边界和南边界有净的正位涡向外输送,但小于东边界和北边界的负位涡向外输出,高原上空大气因而成为影响盛夏大气环流的负涡源.这也是青藏高原上空强大而稳定的反气旋环流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非绝热加热
热力适应
大尺度流场
位
涡
平衡
位涡通量
低压环流
反气旋环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向北推进与条件对称不稳定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明策
CAO Zuohao
沈新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3-958,共16页
利用1981~2010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1站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季期间,条件对称不稳定(CSI)与季风雨带季节性向北推进的关系。结果表明,逐月强降水距平场显示了雨带强降水中心自华南(...
利用1981~2010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1站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季期间,条件对称不稳定(CSI)与季风雨带季节性向北推进的关系。结果表明,逐月强降水距平场显示了雨带强降水中心自华南(4~6月)先北跳到江淮(5~7月),再到华北(7~8月)的季节性进程,特别是7~8月强降水距平场具有'北多南少'分布特征,与对应的平均雨量场相比,其表征雨带季节性北跳现象更显著。与雨带强降水中心季节性变化一致,大气负湿位涡通量中心亦先在华南停滞(4~6月)、然后移到江淮(5~7月),最后到达华北(7~8月)。在垂直方向上,CSI区4、5及9月主要在925~600 hPa,而6~8月抬升到700~600 hPa,CSI区也很好地表征了夏季风北进加强、南撤减弱以及所伴随的雨带变化趋势。在春末夏初,夏季风建立初期的华南、江淮雨季集中期,热成风(垂直风切变)作用对倾斜对流有效位能(SCAPE)的贡献占绝对优势,盛夏的华北雨季集中期则相反,浮力作用项(CAPE)占主要作用;同时,热成风作用项的季节分布与强降水中心季节变化一致,但浮力作用项却没有这种变化关系。条件性湿位涡通量指数(CMF index)可指示雨带强降水异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雨带
强降水
湿
位涡通量
条件对称不稳定
对流有效
位
能
倾斜对流有效
位
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和大尺度流场的热力适应
被引量:
32
1
作者
刘新
吴国雄
李伟平
刘屹岷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批准号:G1998040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635170
+2 种基金
49823002
49805003及49825504)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96-908-05-03专题支持
文摘
使用1986~1995年7月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位涡方程进行了盛夏季节大气环流场对于青藏高原热源强迫适应调整的诊断分析.揭示了夏季高原上空低层气旋式及高层反气旋式环流结构稳定维持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高原加热作用造成的低层正涡源是低层气旋式环流得以稳定维持的重要原因.而边界层摩擦产生的负位涡是平衡正位涡的主要因素.加热还在高原上空形成负位涡,侧边界位涡通量收支的分析表明,西边界和南边界有净的正位涡向外输送,但小于东边界和北边界的负位涡向外输出,高原上空大气因而成为影响盛夏大气环流的负涡源.这也是青藏高原上空强大而稳定的反气旋环流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非绝热加热
热力适应
大尺度流场
位
涡
平衡
位涡通量
低压环流
反气旋环流
分类号
P4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6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向北推进与条件对称不稳定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明策
CAO Zuohao
沈新勇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
Environment Canada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3-958,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427、41790471、41975054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00304
+2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203301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CXLX13_478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创新团队~~
文摘
利用1981~2010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1站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季期间,条件对称不稳定(CSI)与季风雨带季节性向北推进的关系。结果表明,逐月强降水距平场显示了雨带强降水中心自华南(4~6月)先北跳到江淮(5~7月),再到华北(7~8月)的季节性进程,特别是7~8月强降水距平场具有'北多南少'分布特征,与对应的平均雨量场相比,其表征雨带季节性北跳现象更显著。与雨带强降水中心季节性变化一致,大气负湿位涡通量中心亦先在华南停滞(4~6月)、然后移到江淮(5~7月),最后到达华北(7~8月)。在垂直方向上,CSI区4、5及9月主要在925~600 hPa,而6~8月抬升到700~600 hPa,CSI区也很好地表征了夏季风北进加强、南撤减弱以及所伴随的雨带变化趋势。在春末夏初,夏季风建立初期的华南、江淮雨季集中期,热成风(垂直风切变)作用对倾斜对流有效位能(SCAPE)的贡献占绝对优势,盛夏的华北雨季集中期则相反,浮力作用项(CAPE)占主要作用;同时,热成风作用项的季节分布与强降水中心季节变化一致,但浮力作用项却没有这种变化关系。条件性湿位涡通量指数(CMF index)可指示雨带强降水异常区。
关键词
季风雨带
强降水
湿
位涡通量
条件对称不稳定
对流有效
位
能
倾斜对流有效
位
能
Keywords
Monsoon rainband
Heavy rainfall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MPV)flux
Conditional symmetric instability(CSI)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
Slantwise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SCAPE)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和大尺度流场的热力适应
刘新
吴国雄
李伟平
刘屹岷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向北推进与条件对称不稳定的关系研究
黄明策
CAO Zuohao
沈新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