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坡位移预警指标的实时估计与诊断 被引量:6
1
作者 任杰 苏怀智 +1 位作者 杨孟 周志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6,共7页
边坡预警指标的实时估计与诊断是实现边坡安全监控、预防边坡演变为滑坡的重要手段。安全预警注重考虑极端事件,其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进行效应量序列分位数分析及刻画其尾部特征。基于极值理论中超阈值(Peaks over Threshold,POT)模型,分... 边坡预警指标的实时估计与诊断是实现边坡安全监控、预防边坡演变为滑坡的重要手段。安全预警注重考虑极端事件,其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进行效应量序列分位数分析及刻画其尾部特征。基于极值理论中超阈值(Peaks over Threshold,POT)模型,分时段考虑边坡位移监测序列,借助Hill图法拟定合理的阈值,再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GPD)对超阈值序列进行拟合分析,渐进地刻画位移序列分布的尾部特征,分析其抵御已经历荷载的能力。假定边坡失事概率,得到位移预警指标实时估计序列,挖掘或评估出该边坡面临可能发生极端荷载时的抵御能力。最后基于突变理论中尖点突变模型对位移预警指标实时估计序列进行突变诊断,结合具体边坡工程实例,验证了POT-突变理论混合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位移预警指标 极值理论 POT模型 尖点突变理论
下载PDF
基于POT模型的大坝位移预警指标实时估计 被引量:5
2
作者 任杰 苏怀智 +1 位作者 陈兰 许焱鑫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48,共4页
大坝服役过程中,对其预警指标进行实时估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极值理论,针对大坝位移历史监测序列,拟定合理的阈值,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GPD)对超阈值序列进行刻画,结合大坝失事概率,建立位移预警指标估计超阈值(POT)模型。通过实时... 大坝服役过程中,对其预警指标进行实时估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极值理论,针对大坝位移历史监测序列,拟定合理的阈值,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GPD)对超阈值序列进行刻画,结合大坝失事概率,建立位移预警指标估计超阈值(POT)模型。通过实时更新建模序列,完成对位移预警指标的实时估计。针对某混凝土重力拱坝29号坝段某测点在典型时间段2007年~2009年、2007年~2010年和2007年~2011年的位移监测数据,利用POT和传统区间极值(BMM)模型分别完成对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位移预警指标的估计,验证了POT模型比传统区间极值(BMM)模型更加安全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位移预警指标 极值理论 POT模型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关键技术位移类指标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小川 毕志远 +2 位作者 胡挺 潘旭 刘功聚 《浙江体育科学》 2022年第3期107-112,共6页
目的:讨论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关键技术。方法:以国内重要比赛优秀运动员的抓举技术为研究对象,利用SIMI°Motion 7.50运动动作解析系统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位移类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讨论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关键技术。方法:以国内重要比赛优秀运动员的抓举技术为研究对象,利用SIMI°Motion 7.50运动动作解析系统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位移类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国优秀运动员抓举动作中身高与杠铃最大垂直高度呈正相关(r=0.680,P<0.01),抓举杠铃最大垂直高度相对于运动员身高的相对高度(XHVmax)为73±2%;运动员身高与发力点杠铃垂直高度呈正相关(r=0.680,P<0.01),发力点杠铃垂直高度/身高的相对高度(XHFL)四个级别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发力点杠铃垂直高度/身高的相对高度(XHFL)为39±2%;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铃速最大时杠铃垂直高度(HVmax)为0.90±0.05m,铃速最大时杠铃垂直高度/身高的相对高度为(XHVmax)55±2%,杠铃回落距离(HHL)为0.14±0.03m,杠铃支撑点垂直高度为1.04±0.06m,杠铃支撑点垂直高度相对运动员身高的相对高度为64±3%。结论:抓举位移类指标是评价优秀运动员抓举技术的关键指标,运动员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技术,以便提高成功试举重量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重 抓举 位移指标
下载PDF
基础隔震结构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云 安宇 梁兴文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75-79,共5页
介绍了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 ,并将其引入到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中 ,提出了隔震结构基于位移设计的位移指标和设计准则 ,建立了设计位移反应谱 ,给出了设计步骤和实例 .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基于位移设计 位移反应谱 位移指标 设计准则 隔震装置
下载PDF
充填采矿优化设计中的综合稳定性评价指标 被引量:11
5
作者 余伟健 高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75-2484,共10页
根据岩体的多因素性和非线性等特点,提出围岩和充填体能量释放率RER、地表平均沉降率RSD、采场围岩平均收敛率RDC和采场围岩与充填体的平均屈服率RAF这4个评价指标;针对金川矿区,选取13个因素3个参数水平的共27个方案,采用FLAC2D软件进... 根据岩体的多因素性和非线性等特点,提出围岩和充填体能量释放率RER、地表平均沉降率RSD、采场围岩平均收敛率RDC和采场围岩与充填体的平均屈服率RAF这4个评价指标;针对金川矿区,选取13个因素3个参数水平的共27个方案,采用FLAC2D软件进行采矿设计和围岩稳定性的数值分析,并分别给出了RER,RSD,RDC和RAF这4个指标的平均值、极差和影响因子;对这4个指标的影响因子等数据进行逐一分析,并分别对评选出的最佳方案和最劣方案的影响因素对采场的稳定性和失稳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采取何种评价指标,评选出的最佳方案和最劣方案并不完全相同,但各个方案的主要控制性影响因素基本是一致的;采用这4个指标对充填采场进行优化设计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 优化设计 能量指标 位移指标 强度指标 采场稳定性
下载PDF
破碎软岩隧道施工期位移控制值的确定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周艺 何川 +1 位作者 邹育麟 汪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40,共8页
因破碎区软岩隧道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在施工中建立一个合理的位移控制体系尤为重要。文章以极破碎区姚渡至广元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简称广甘路)中的杜家山隧道为依托,结合隧道特点与洞周位移分布规律,确定了针对该工程软岩隧道的位移控... 因破碎区软岩隧道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在施工中建立一个合理的位移控制体系尤为重要。文章以极破碎区姚渡至广元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简称广甘路)中的杜家山隧道为依托,结合隧道特点与洞周位移分布规律,确定了针对该工程软岩隧道的位移控制指标;通过对197个位移监测断面变形正常段、发生异常及险情段位移的统计分析,建立以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的位移控制基准。结果表明:可将隧道埋深与拱顶沉降作为破碎区软岩隧道以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的位移控制指标(值),其中埋深≤100m时,拱顶下沉极限位移为260mm;埋深100~200m时,拱顶下沉极限位移为340mm,埋深200~300m时,极限位移为400mm。最后通过杜家山隧道160个断面的运用,共计发现险情与异常情形46个,及时进行加固处理,确保施工安全、顺利、高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破碎区软岩隧道 位移基准指标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下载PDF
库水条件下滑坡体与挡墙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辉 晏鄂川 +1 位作者 杨建国 吕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93-1600,共8页
基于鹤峰乡场镇滑坡地质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FLAC3D分析库水作用下滑坡体和挡墙结构的相互作用,得到了较好的数值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①挡墙墙踵处产生局部拉应力;②剪应变增量沿挡墙和基岩的"薄弱接触面"由墙背向墙面推... 基于鹤峰乡场镇滑坡地质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FLAC3D分析库水作用下滑坡体和挡墙结构的相互作用,得到了较好的数值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①挡墙墙踵处产生局部拉应力;②剪应变增量沿挡墙和基岩的"薄弱接触面"由墙背向墙面推移式发展(即呈">"发展模式);③滑坡体和挡墙有共同的变形趋势,上部变形大,下部较小,位移等值线相互平行以及浅层滑坡对挡墙造成"层状破坏";④滑坡发生浅层滑移,滑坡和挡墙的稳定性降低。提出以位移指标评价库水条件下挡墙的抗滑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并确定挡墙的临界宽度,在此基础上对挡墙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滑体和挡墙的稳定性,其结果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作用 滑坡体 挡墙 相互作用 稳定性 位移指标
下载PDF
跨断层施工中超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旭 刘洪秀 陶连金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08-514,共7页
为提高超大断面隧道施工通过断层破碎带时的稳定性,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车道超大断面隧道施工通过断层破碎带的数值计算模型。提取有断层和无断层模型中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得出拱顶沉降指标R_1和周边收... 为提高超大断面隧道施工通过断层破碎带时的稳定性,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车道超大断面隧道施工通过断层破碎带的数值计算模型。提取有断层和无断层模型中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得出拱顶沉降指标R_1和周边收敛指标R_2指标的数值,确定断层破碎带的影响区,分析了断层倾角和厚度的变化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断层倾角从75°变化到30°时,影响范围沿隧道轴向的长度增加了3.7倍;当断层厚度从6 m增加到12 m时,影响范围沿隧道轴向的长度增加了2倍。上述量化的影响范围对穿越断层的超大断面隧道的精准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破碎带 影响区 超大断面隧道 施工 位移指标
下载PDF
Impact coefficient and reliability of mid-span continuous beam bridge under action of extra heavy vehicle with low speed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波 王有志 +1 位作者 胡朋 袁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510-1520,共11页
To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reliability of a continuous beam bridge under the action of an extra heavy vehicle, a vehicle–bridge coupled vibr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virtual work principle an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reliability of a continuous beam bridge under the action of an extra heavy vehicle, a vehicle–bridge coupled vibr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virtual work principle and vehicle–bridge displacement compatibility equation, which can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and bridge. Results show that deck roughness h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effect of the vehicle on the bridge. When an extra heavy vehicle passe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at a low speed of 5 km/h, the impact coefficient reaches a high value, which should not be disregarded in bridge safety assessments. Considering that no specific law exists between the impact coefficient and vehicle speed, vehicle speed should not be unduly limited and deck roughness repairing should be pai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eck roughnes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liability index, which decreases as deck roughness increases. For th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in this work, the reliability index of each control sec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minimum reliability index. No reinforcement measures are required for over-sized trans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beam bridge extra heavy vehicle coupled vibration impact coefficient reliability
下载PDF
从实际案例浅谈场馆类体育建筑位移比指标控制
10
作者 薛书洋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19年第44期122-123,共2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极速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场馆类体育建筑,建筑造型也越来越复杂。由于场馆类体育建筑存在大跨度、大开洞、斜撑作用明显等特点,导致该类建筑的结构指标计算存在很多难点,尤其是结构层间位移比指标。本文以某县... 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极速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场馆类体育建筑,建筑造型也越来越复杂。由于场馆类体育建筑存在大跨度、大开洞、斜撑作用明显等特点,导致该类建筑的结构指标计算存在很多难点,尤其是结构层间位移比指标。本文以某县体育馆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工程概况、提出问题,其次探讨了两种解决思路,并结合实际工程设计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作为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馆 位移指标 抗震
下载PDF
基于位移协调系数指标的不同岩性岩石失稳前兆特征研究
11
作者 沈永星 冯增朝 周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2024年第S02期3738-3747,共10页
基于有限位移信息,研究识别和捕捉岩石失稳前的有效短临前兆方法对于推动岩体动力灾害的成功预测具有重大研究和现实意义。为研究不同岩性岩石失稳前的位移前兆特征,对紫红砂岩、粗黄砂岩、烟煤、大理岩、花岗岩和玄武岩6种不同岩性岩... 基于有限位移信息,研究识别和捕捉岩石失稳前的有效短临前兆方法对于推动岩体动力灾害的成功预测具有重大研究和现实意义。为研究不同岩性岩石失稳前的位移前兆特征,对紫红砂岩、粗黄砂岩、烟煤、大理岩、花岗岩和玄武岩6种不同岩性岩石试样开展了单轴压缩破坏试验,通过对试样加载过程中的表面位移和内部声发射信号进行监测,研究岩石失稳前的表面变形信息特征,进一步提出岩石失稳前兆-位移协调系数指标(DCC)。研究表明:DCC可以捕捉岩石失稳的前兆信息,该指标异常突增现象是岩石失稳的一种重要前兆特征;对于不同岩性岩石,DCC异常突变点出现在峰值应力95%~99%处,是岩石失稳的一种短临前兆指标。与声发射参数相比,DCC可以利用表面变形信息,在岩石失稳前实时正向定量捕捉和识别不同岩性岩石破坏失稳前兆信息。研究结果可为岩石失稳破坏的前兆分析和预测提供新的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不同岩性 岩石失稳前兆 变异系数 位移协调系数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