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锚碇–围岩系统在拉剪复合应力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研究——以坝陵河特大岩锚悬索桥为例
被引量:
47
1
作者
胡波
曾钱帮
+5 位作者
饶旦
王思敬
彭运动
刘波
刘环宇
赵海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2-719,共8页
锚碇基础是悬索桥的关键受力部位,认识它的变形规律和破坏机制是评价其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岩体现场缩尺拉拔模型试验发现,锚碇后锚面上,围岩位移呈马鞍形分布,残余变形率呈V形分布;侧壁围岩位移呈倒塞体形分布,永久变形比例高。FLAC3...
锚碇基础是悬索桥的关键受力部位,认识它的变形规律和破坏机制是评价其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岩体现场缩尺拉拔模型试验发现,锚碇后锚面上,围岩位移呈马鞍形分布,残余变形率呈V形分布;侧壁围岩位移呈倒塞体形分布,永久变形比例高。FLAC3D数值模拟发现,应力场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前段和后段锚体围岩有着不同的应力传递路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锚体周边及上部岩体中,破坏形态类似塞体状;围岩–锚碇系统可能发生整体拉剪复合破坏。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对塑性区及显著变形区内的岩体进行重点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锚塞
拉拔模型试验
快速拉格朗日分析
马鞍形
显著变形区
位移残余率
破坏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锚碇–围岩系统在拉剪复合应力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研究——以坝陵河特大岩锚悬索桥为例
被引量:
47
1
作者
胡波
曾钱帮
饶旦
王思敬
彭运动
刘波
刘环宇
赵海滨
机构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2-71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2002CB412702)
交通部科技教育司"坝陵河特大桥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0531800019)
文摘
锚碇基础是悬索桥的关键受力部位,认识它的变形规律和破坏机制是评价其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岩体现场缩尺拉拔模型试验发现,锚碇后锚面上,围岩位移呈马鞍形分布,残余变形率呈V形分布;侧壁围岩位移呈倒塞体形分布,永久变形比例高。FLAC3D数值模拟发现,应力场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前段和后段锚体围岩有着不同的应力传递路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锚体周边及上部岩体中,破坏形态类似塞体状;围岩–锚碇系统可能发生整体拉剪复合破坏。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对塑性区及显著变形区内的岩体进行重点加固。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锚塞
拉拔模型试验
快速拉格朗日分析
马鞍形
显著变形区
位移残余率
破坏机制
Keywords
rock mechanics
anchoring plug
pull model test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um(FLAC)
saddle
prominent deformation zone
residual rate of displacement
failure mechanism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锚碇–围岩系统在拉剪复合应力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研究——以坝陵河特大岩锚悬索桥为例
胡波
曾钱帮
饶旦
王思敬
彭运动
刘波
刘环宇
赵海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